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验室安全技术标准4 Z! V6 x5 2 Z4 u. Q冶金分析化学实验市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如:烧伤、烫伤、割伤、中毒、失火、爆炸以及“三废”对环境的污染等。在加强劳动保护管理,执行劳保条理的同时,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标准。4 1 9 t & - r2 lP0 B+ h6 v本标准适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矿石、铁合金及原材料的化学分析、光谱分析、气体分析、夹杂物分析、相分析及试样加工等实验室。3 d2 w6 R U+ H7 一、 安全技术基本规程* C( c0 Z6 i$ p2 C3 4 E1、一般守则9 U2 / c3 E! b% l3 l. g) r- V0 2 1、1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加工试样的女同志还应戴工作帽,离开实验室即应脱下。工作服应经常保持整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或其他公共场所。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工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经常接触浓酸、浓碱的工作人员还应戴胶皮手套及工作帽。试样加工操作时不得戴手套。, V/ w! E1 F5 2 / u1、 2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及吃东西,不准用实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并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 d5 6 Q1 S4 Q* b) ) 1、 3工作完毕后离开实验室时应用肥皂洗手。4 Y- f6 e+ M& S( Y1、 4实验室停止供煤气、供电、供水时应立即将气源、电源及水源开关全部关上,以防恢复供气、供电、供水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化验室时应检查门、窗、水、电、煤气及各种压缩气管道是否安全。5 n4 i- a0 b5 Y% D+ B0 D) N1、 5实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帖有明显的与内容相符的标签,标明试剂名称及浓度。5 I; d: s7 _$ c) o% + o7 p8 k( S1、 6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浓氢氧化铵等)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湿布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冲出引起飞渐伤人。 T: o/ f) z& yD& V1、 8高温物体(如刚由高温炉中取出的坩埚或磁舟等)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磁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需称量的坩埚待稍冷后方可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c% $ ( I$ X$ l0 R7 1、 9带有放射性的样品,其放射强度超过规定时,严禁在一般化学实验室操作。使用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需经过特殊训练,按防护规定配置防护设备。% e; A. G: i; h4 D: H. x3 R1、 10实验室的各种精密贵重仪器、机床、设备(包括铂器皿),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制定单独的安全操作规程,未经保管人同意或未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前不得随意动用。2 b& C! Z8 S* F% * 1、 11实验室的室温,除特殊设备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保持在1335度之间,室温过低或过高应采取调温措施,否则对安全不利(如:易冻裂、易燃 、易爆试剂的保存),对仪器的准确度、化学反应的速度、有机溶剂的挥发及萃取率等均有直接影响。 7 v* h3 2 Y2、 易割伤、有毒、易燃、易爆的物品及电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 M0 Y- K% r. e7 N Y% m2、 1 橡皮塞上拆装玻璃管或拆断玻璃管时必须包以毛巾,并着力于橡皮塞或需拆断处。 a4 . % m% T1 P; i3、 2 产生有害气体、烟雾或粉尘的操作,必须在良好的通风柜内进行。 O4 t, f/ k! k; p& T4、 3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铍化物等)应由专人统一保管,发放时按最低量发给并进行登记。 Z$ h# W) w9 g& o3、 4汞属于积累性毒物,使用时避免洒渐。使用汞的化验室与实验台应备有特殊设备,以便收集偶尔洒出的少量汞。不慎洒出的汞必须蓄及时收集清除(见二、3),以免长期在室内蒸发引起中毒。收集汞的瓶内应经常用水覆盖,防止汞蒸汽挥发 。7 k/ G6 T5 J1 A1 M# W+ P/ 1 H2、 5搬运大瓶(或坛装)酸、碱或腐蚀性液体时应特别小心,注意容器无裂纹,外包装是否牢固。搬运时最好用手推车。从大容器中分装时应用虹吸收管移取,不要将10公斤以上的玻璃容器用手来倾倒。* W8 ?) 9 zg8 : 3 Z% 8 I% Z4 ri0 ?1 I% $ z3、 6浓硫酸与水混合时必须边搅拌边将浓硫酸徐徐注入存有冷水的耐热玻璃器皿中,不得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将引起爆炸与烧伤事故。凡在稀释时能放出大量热的酸、碱,稀释时都应按此规定操作。0 * I/ P3 P: b3 D* z2、 7氢氟酸烧伤较其他酸减烧伤更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使骨胳组织坏死。使用氢氟酸时需特别小心,最好戴医用手套,操作后必须立即洗手,以防止造成意外烧伤。; V) Y6 Q8 7 d& D1 S3、 8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易燃药品(包括废液),如:汽油、酒精、(包括甲醇)、乙醚、苯类、丙酮及其他易燃有机溶剂等。少量易燃药品应放在远离热源的地方,如水草下,最好放在冰箱内(但必须用密闭容器存入冰箱,以防挥发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使用易燃药品时附近不得有明火、电炉及电源开关,更不可用明火或电炉直接加热。4 g, hU8 q: A$ i4 6 E+ Y2、 9 乙醚在化学分析中常用作萃取剂,试样加工中用作去油溶剂,因其沸点低(34.6),极易挥发,闪点低(45),极易着火,使用时要特别小心。空气中含140%(体积比)的乙醚,遇火即可爆炸。4 Z8 R3 j2 u$ I, R3、 10 进行蒸馏易燃物时,一次两不得超过500毫升,冷凝其中必须先同如冷却水,整流低沸点易燃试剂时不得用电路直接加热,应用水浴或水浴间接加热,蒸馏瓶中加入少许玻璃瓶以防过沸,并随时注意蒸馏是否正常,人离开时要拆去热源。, H $ 6 v% P2、 11操作中玻璃一起由爆炸火箭洒的或腐蚀性液体的可能要使用防护挡板(透明塑料板、厚玻璃或金属等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带防护眼镜。第一次实验时要用最少量试剂进行,并小心观察反应过程是否安全。; x) n. v; O& ?5 u5 ?2、 12 热的浓高氯酸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或还原剂接触会产生剧烈爆炸,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3 I% V( n- C A+ K- a) F! G; o浓高氯酸(7072体积比)应存放在远离有机物及还原物质(如:乙醇、甘油、次磷盐酸等)的地方,以防高氯酸与有机物或还原物质有接触的可能,使用高氯酸的操作不能戴手套。$ g$ k; t$ d! G2、12、2高氯酸烟与木材长期接触易引起木材着火或爆炸,因而对经常冒高氯酸烟的木质通风柜应定期用水冲洗(一季度不少与一次)。在使用高氯酸的通风柜中不得同时蒸发有机溶剂或灼烧有机物。( E* h6 k7 D8 S1 u0 u3 Z2、12、3破坏试液中的滤纸和有机试剂时,必须先加足够量的浓硝酸加热,使绝大部分滤纸及有机试剂破坏,烧冷后在加入浓硝酸和高氯酸冒烟破坏残余的碳化物,过早加入高氯酸或硝酸量不够,在冒高氯酸烟时既有发生剧烈爆炸的危险。7 R# lw( w6 _0 s* V9 E7 D0 p2、 2、4热的浓高氯酸与某些粉状金属作用时因产生氢可能引起剧烈爆炸,因而溶样时应先用其他酸溶解或同时加入其他酸低温加热直到试样全部溶解,防止高氯酸单独与金属粉末作用。: H2 & k+ W5 , 2 g B6 p2、13使用煤气灯时先点火,再开煤气,最后调节风门。关闭时应先关风门,再关煤气,无人在室内,禁止使用煤气灯。- . E3 Z% W6 ?2、14查煤气管是否漏气应用肥皂水,切不可用火试验。室内有煤气味时应及时打开门窗,在排尽煤气前不得点火或接通电源,以防煤气着火或爆炸。# w2 / D) A: R- F2、15原子吸收光度法用乙炔气瓶要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35的地方,为了防止气体回流,应装上回闪阻止器,如发现乙炔气瓶开始有发热情况,表明乙炔已经自发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门,并用水冷却,最好将气瓶0移至户外安全的地方。乙炔到气管不得用纯铜管连接,因乙炔与纯铜作用可产生易爆炸的乙炔铜化合物。7 t5 m. E. pT ) $ _8 s2、16 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碳化钙,因碳化钙预水即生成乙炔与空气混合后即有爆炸危险(爆炸极限2.5080.0体积比)。2、17氢气因密度小,易漏气,且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他气体混合因此要检查氢气导管是否漏气,特别是连接出一定要用肥皂水检查。氢气与空气混合后极易爆炸(爆炸极限4.074.2体积比) * W, R+ z+ u! r2、18氧气时强烈的助燃气体,氧气瓶一定要严防与油脂接触。开启气瓶的扳手不得沾有油脂。 . X2 j) o7 p6 V p) C z( G 2、19一氧化二氮(N2O亦称笑气)有毒,具有兴奋麻醉作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通风,燃烧时严禁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喷雾似的排水阀吸入空气,否则会引起爆炸。 7 y* l! B% e1 w2 N; B5 3 x5 3、 20严格遵守使用规则,特别是在原子吸收仪上点燃和熄灭火焰时样注意调节空气,乙炔和氧化二氮的流量、次序、若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爆炸。/ c, w4 Z5 7 7 h2、21各种装有压缩气体的21 各种装有压缩气体的气瓶在贮运、安装及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I3 , X1 5 5 h. ?( l3、 21、1运气瓶适应先装上安全帽,不可使气瓶受到震动和撞击,以防爆炸。- V3 O v6 M( D5 B r- W4、 12、2瓶竖立放置时必须固定拴劳。0 |% i5 K9 P- ?2、12、3 气瓶不得与电线接触或放在靠近加热器、明火或暖气附近,也不要放在有直射阳光的地方,以防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 h( _# j2 S/ d2、12、4开启压力表的阀门时要缓慢,气流不可太快,以防仪器被冲坏或引起着火爆炸。: V( J& L& h; b5 v4 L- D1 2、12、5各种瓶在使用到最后的剩余压力不得小于0.5公斤/厘米2,乙炔瓶的剩余压力随室温不同而定。见表1:9 T$ * j f% Z4 ?/ 3 m! g- f温 度 5 5+5 +5+15 +15+25 +25+357 h; L. |8 b# l; F4 n; y* R乙炔最小的剩余压力(公斤/厘米2) 0.5 1.0 1.5 2.0 3.0+ , G$ O9 Z: Q2、 22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到闸开关应完全合上或断开,以防接触不好打出火花引起易燃物的爆炸。拔下插头时要用手捏插头在拔,不得只拉电线。5 A|: E) H4 q4 p, g4 b3、 23各种电器设备及电线应始终保持干燥,不得浸湿,以防短路引起火灾或烧坏电器设备。3 1 D6 R& 7 K+ M3、 24通风机易发生异响或故障时应立即断电检修。通风积极马达应定期维修。4 8 p3 A8 s% ?( V8 e8 u+ A9 S3 U2、 25险丝熔断适应检查原因,不得任意增加或加粗保险丝,更不可用铜丝代替。# eg0 C9 f/ N* B2、26 用高压电流工作时必须穿上电工用胶鞋,戴上橡皮手套,站在绝缘的地板上,要使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具有高压的仪器设备,气外科迎接有单独的埋设底线,气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7 J& ) $ a2 i8 H4 P2、27在光谱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式样激发时如仪器上不带遮光板,必须戴上滤光眼镜,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 g+ f! B8 N: S0 F. l1 K2、28在X射线机旁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上防护围裙及手套;X射线机必须时前玻璃瓶遮蔽。% L0 U& M b$ A& h% d3、 废液、废物的处理( |8 ?i7 ?8 b+ 4 $ W3、1 一切不容固体物或浓酸、浓碱废液,严禁倒入水池,以防阻塞和腐蚀水管。浓酸、浓坚硬精细时候才能放入下水道。. L1 E- L9 v: G# S! ( n4、 2 有机溶剂废液不得放入下水道,应尽可能回收后集中处理。* 1 q# t2 y$ * K4、 3氧化钠的废料不得用纸或类似可燃物包裹后丢于废料箱内,应用水冲洗排入下水道,以免自燃引起火灾。0 . g* e9 p5 z8 n3 n4、 4有六价铬的废液应先将铬还原成三价在稀释后排放。2 N2 h! g8 # X4 E! Q8 4、 5含有氰化物的废液不得直接倒入实验室水池内,应在加入氢氧化钠使呈强碱性(PH12)后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按重量计算,1分硫酸亚铁对1份氰化钠)生成无毒的亚铁氰化钠后在排入下水道。8 J5 k. J3 q+ i3 v- fh4、 6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在排入城市下水道前应经中和及净化处理,中和池及净化处理设施可设在实验室周围下水系统中,使有害杂质及ph值不超过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并应定期检测。+ S k/ G) % ! x- K n; N: |4、7乙醚废液中长期与空气接触逐渐被氧化而生成过氧化物,在用蒸馏法回收乙醚时将乙醚至原体积的十分之一即有爆炸危险。为此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Ne( d: N0 i6 i( H g4、7、1在贮存乙醚废液时加入适量阻化剂(如活性炭或氧化铝),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7 w J% % S D+ E7 z3 t; K$ w4、7、2乙醚废液中过氧化物的检验法:在试管中取1毫升乙醚废液;等体积的2%碘化钾溶液和12滴稀释盐,振荡,若醚层出现黄色或褐色(碘溶于乙醚中),或加入1015滴0.5%淀粉溶液有蓝色出现,即证明有氧化物存在。+ 6 : |/ . J4、7、3乙醚废液中过氧化物的触去方法:取100毫升乙醚废液于分液漏斗中,加3毫升20%硫酸亚铁铵溶液.1毫升硫酸(1+1).15毫升水摇动数分钟,分层后弃去水,相同法在洗12次,直至用碘化钾检查,加入淀粉液后不在显蓝色为止,最后用水每次20毫克洗两次,加无水氧化钙干燥放置过夜,过滤后进行蒸馏。: c, D: Kk% f; |* N9 h二、 灭火、急救与事故处理u1 V& l% b, x& $ o, S1、灭火9 E) o) n+ v. ?: R0 o& k3 1、1实验事失火时一定要保持沉着,不要惊慌,根据起火原因与火势大小及时采取以下措施:2 M a% y# h& S- C/ o1、 1、1即关掉电源、气源及通风机。- jQ& e, H% h3 b) c8 1、1、2 将室内易燃、易爆物(如压缩气体瓶)小心搬离火源,注意切不可碰撞,以免引起更大火灾。 W, ; e& z6 U1、1、3迅速选用适当灭火器将刚起的火扑灭。注意不要用水来扑灭不溶于水的油类及其他有机溶剂等可燃物。) n0 n3 Q& D8 B1、1、 4打火警电话,讲清失火地点、单位名称、失火情况及本单位电话号码。得知消防车出动后要派专人在附近交叉路口等候。. adT/ H) j) Z1、2、 实验室应装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可按实验室特点参照表2选备。# E, K9 I8 d8 : % u V9 1、3、 身上衣服着火时切不可任意跑动,应用石棉毯 或薄毯贵裹在身上,使隔绝空气而灭火。如:无石棉毯或薄毯时可就地躺下打滚以灭火。( N) D5 d: F9 U2 g. i! p$ L2、 急救% K( V$ y5 n) w1 T. b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并经常检查,保证齐备无缺。箱中应有:消毒纱布、消毒棉花、消毒绷带、消毒棉花球、止血带、红药水、紫药水、碘酒、橡皮膏、烫伤油膏、乙酸(34水溶液)、碳酸氢钠(2水溶液)、硼酸(饱和溶液)、乙醇(95)、洗眼杯、消毒镊子及剪子等。f6 i4 f4 z, l$ c3、 2眼睛里渐入腐蚀性药品时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但注意水压不要太大,以免眼球受伤,待药物充分洗静后再到医务室就医。$ z. Tc, M1 L! f1 o+ i: d2、 3眼睛里进入碎玻璃或其他固体异物时应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研究报告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监测设备报告
- 2025年特色乡村旅游民宿集群建设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报告
- 人文地标考试题及答案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洞察及研究
- 淘宝商家采购合同范本
- 网络推广正规合同范本
- 高校入职派遣合同范本
- 长期印刷采购合同范本
- 电视台授权合同协议书
- 快递超市转让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学课件
- 深圳临时工协议书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 二级建造师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劳务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车辆保密协议书
- 蔚来主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完整版)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生物科技与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课件》
-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及其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