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字的形体演变 一 引言 汉字的形体演变 总的来说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笔势 一是结构 从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到隶书 草书 行书和楷书 其变化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化 即笔画的姿态方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我们分析造字结构 探求本义的影响非常之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汉字形体的演变 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的记事方法 结绳记事 二 汉字的起源 彩陶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遗址出土 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 ch 形 三 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 最早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 是中国商代后期 前14 前11 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 或写 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 殷墟 甲骨文是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一带发现的 小屯及其附近在商代叫殷 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商朝灭亡后 此地变成废墟 这就是 殷墟 二字的由来 殷墟 7 甲骨文的特点1 象形程度较高 沿用图画写实手法 接近图画文字 2 字体不规范 甲骨文里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这几种造字法都已具备 所以说它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但是在字形上还很不固定 1 同一字写法不定 2 字的繁简不一 3 一些意近的偏旁可互相替代 4 同一个字可以正写 反写 侧写 倒写 5 偏旁位置左右上下不分 3 造字类型中 以纯表义字为主 具有表音成分的占不足20 4 借音用字较多 以致于造成了用字混乱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竟高达70 以上 5 在书写风格上 由于多用刀刻 故形体纤细 改圆字为方字 改粗笔为细笔 金文 西周文字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由于商周铜器以钟鼎为最多 又由于钟是主要乐器 鼎是主要礼器 所以又称金文为钟鼎文 商周时人们对钟鼎彝器非常重视 所以在上面铸上政令 契约 诸侯贵族还常铸上他们光荣事件的一些文字做为永久纪念 这种文字也普遍地铸在青铜兵器 货币 符玺上 统称为 金文 在铜器上铸金文 开始于商代后期 两周则大为流行 金文是古文字中历时最长的一种文字 从商代中期到秦统一六国 约有 多年 金文是西周春秋文字的主要资料 鼎 爵 提梁卣 棘刺蟠虺纹尊 由于金文是先用毛笔描写在模胎上 然后再刻字 最后铸在铜器上的 所以字体正规 字形整齐 笔划圆肥 故更具有象形的意味 特别是一些较早的金文和表示族氏和名字的族名文字 西周金文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 平直化 线条化指粗笔变细 团块变成线条 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 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 部分金文有美术化倾向 或笔画狭长故作宛曲之态 或加鸟形 虫形等文饰 西周有许多长篇的铭文 最长的一篇是西周的毛公鼎 上面有四百九十七字 金文的特点 现在发现金文单字四千余个 已认识的有2500个 1 象形性弱化 符号性增强 2 趋向定型化 异体字相对减少 异体依然不少 偏旁相对固定 3 新出现的象形字很少 形声字明显增加 4 笔道粗肥 曲笔较多 注重字形美化 5 晚期的金文多数字体匀称而较前简易 和后来的篆书接近了 大篆 战国文字 大篆有广义 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大篆是指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 包括甲骨文 金文 籀 zh u 文 六国古文等 狭义大篆是指东周时期通行于秦国的文字 这里指狭义的大篆 包括石鼓文 诅楚文 籀文 狭义大篆基本保留了金文的特点 笔画比金文方正 形体整齐匀称 笔画圆转 繁复重叠 春秋战国之际 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大篆 大篆即籀文 是西周末年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 史籀篇 所用的文字 故称籀文 其主要特点是 笔画工整匀称 更趋于线条化 而且线条绵长圆转 故称 篆书 所谓篆书就是把笔画引长拉成线条进行书写的一种字体 引长的目的就是把字写得匀称整齐 目前所能看到的大篆真迹只有石鼓文 石鼓文的特点是 笔画圆转 字体匀称 和小篆相差不多 大篆 石鼓文 17 战国时期的秦国刻在十面石鼓上的文字 唐初出土于陕西凤翔县 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籀文 周宣王史官籀所写的教给儿童学习的一种古老汉字形体 籀文小篆 诅楚文战国时期的秦国刻在三块石碑上的诅咒楚国人的文字 宋代出土 三石的名称是 巫咸文 大沉久湫文 亚驼文 小篆 秦文字秦灭六国 建立了统一的天下 出于统一的需要 对文字进行了改革 小篆是秦制定的标准文字 因而又称秦篆 它是对大篆加以整理简化而成的 相对于大篆 故称小篆 小篆特点 书同文 实现标准化 规范化 书写形式趋于固定 结构定型 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 减少了异体字 简化了大篆中的繁复部分 减少了图画意味 汉字符号化 表意抽象化 笔画线条化 书写规整化 笔画线条化 转笔和部分斜笔变成弧形 形体长圆 结构匀称整齐 小篆 峄山碑 秦诏版 李阳冰 三坟记 秦琅邪刻石 隶书 掠 波磔 隶 徒隶 即服役的犯人 有人认为隶书是因徒隶使用而得名 有人认为是因徒隶造出这种字体而得名 秦汉之际产生的用毛笔书写的笔画波势起伏 以点 横 掠 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也称佐书 史书 八分 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 到汉朝中叶 隶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即形体扁方 笔势舒扬 波折俯仰 这是在古隶方正平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这种成熟的隶书叫做今隶 也叫汉隶综观汉字的字体演变史 隶书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商代的甲骨文一直到秦代的小隶 尽管经历了许多的变化 但总的说来仍是一脉相承的 属于古文字的范畴 从隶书开始 汉字进入了今文字的范畴 隶书 秦隶与汉隶 汉隶 居延汉简 汉隶 史晨碑 秦隶 云梦秦简 汉隶特点 1 用方折 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 2 用点 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 3 书法上有挑法 波势 和波磔 草书 草书分为章草 今草 狂草 行草四种 东汉时期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 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 潦草的字体 叫做 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 草 是潦草 快捷的意思 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 由于写得比较快 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 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 草书 章草 32 史游 急就章 汉章帝 章草 草书 今草 王羲之 今草 于右任 今草 33 草书 行草 毛泽东 满江红 和郭沫若 34 草书 狂草 35 张旭 古诗四帖 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 正书 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悦化出来的 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 还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 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 今隶 楷 是楷模 法式的意思 楷书 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 是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 楷书把扁形 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 并且把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 楷书的特点是 笔势无波挑 笔画平直 字形方正 是一种书写方便的正规字体 已知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 最早的楷书作品是钟繇的 宣示表 南北朝之后 楷书成为主要字体 有人认为楷书到唐代才真正成熟 欧阳询 柳公权 颜真卿 赵孟頫等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被后人誉为楷书四大家 汉字发展到楷书就基本上定型了 以后在书写性质上没有多少变化 只不过有些字简化一些罢了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赵孟頫 寿春堂记 赵孟頫 胆巴碑 行书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 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 行书 行书是为了补救楷书的不便书写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 也没有楷书那样端正 是一种介于草书 楷书之间的字体 行书易写 易认 易于流行 实用性很高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相传始于汉末 流行至今 行书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汉字形体演变图 众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四 汉字形体演变中的几个问题 隶变 所谓隶变 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 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 隶变抛弃象形特征 用笔势代替笔意 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 失去构形理据 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 实现符号的简单化 便于书写 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 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 象意的桎梏 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严密裹刺的纠缠 由 描绘 符号一变而为 书写 符号 面目焕然一新 简洁明快 能更好地适应毛笔的性能 便于书写 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汉语工具的功效 直到今天 两千多年过去了 实用中的汉字形体 指文字构形 从总体上看 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见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 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字体的趋繁与趋简 某个字在其形体演变过程中笔划的增多与减少 构形的繁复与简单 这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汉字的总体趋势是简化 但简化是有限度的 因为 从书写的角度说 当然是笔划越少越简单为好 可是汉字特殊 它是表意文字 字数众多而字字独立 上古的合文除外 如果笔划过于简单 不仅会造成甲字与乙字的难于区别 更重要的还会影响构形的表意或标声的效果 所以从表意和标声的角度来说 又是繁比简优越 矛盾的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 就造成了汉字在发展 演变过程中时而趋简 时而趋繁 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超声考试题及答案
- 压疮管理规范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理论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护士抢救工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5年A特种设备相关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红十字初级急救员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化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与欧美网红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互操作性标准-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广告牌安装后维护养护措施
- 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课件-第1章 电子工艺技术入门
- Q-GDW12562-2024超特高压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用瓷件原材料、工艺和检验规则
- 一线员工执行力培训内容
- 幼教拍摄培训
- 船舶公司内务管理制度
- 护理职业素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