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试卷说明历史学科试卷说明命题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新课改精神和“能力立意”的原则,立足学科特质,注重“三维”导引。以选做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满分100分)为例,中外史比例为5446;必修部分三个模块比例为313716,中外史比例为4539。试题布局合理,能力考查由浅入深。1基于模块,突出主干,主题鲜明试题凸显新课改理念。第13、20、21三道试题考查必修政治史模块内容。赤壁之战题、抗日战争题、志愿军题展示了从古到今中国军事史上运筹帷幄,以弱胜强,申张正义的案例,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艰险,克敌制胜的坚定信念。第15唐代工匠题、第19民族工业题、第38工业化题考查必修经济史模块内容。通过古代中国工匠技艺的传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走自己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中国梦的追求。第14、16、18三道试题考查必修文化史模块内容,通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朱熹的理学,近代中国的“中体西用”,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突破单线思维,贯穿中外,立体构思试题以某一历史主题为载体,通过时空切换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内涵。第38题围绕“工业化”这一主题,以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为载体,进行立体构思,突破了单线式的一对一思维。由于时代背景与国情的不同,从英国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到苏联拒绝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不同;再从苏联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探索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说明中苏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国情不同,所走的道路也有差别。试题全方位、多视角剖析了英、苏、中工业化道路的不同内涵,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3立足历史学科特质,学科渗透,发散思维第13赤壁之战题、第23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题,在立足历史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求勾勒出特定的历史画面。第16朱熹“劝农文”题不仅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更散发出浓浓的闽文化的乡情。第41题以毛泽东诗词为载体,通过提取有效信息,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逐步找到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之路。诗词展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貌及毛泽东临危不惧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试题注重过程性目标考核,诗词再现了当年闽西革命老区“分田分地真忙”、“风展红旗如画”的壮观画卷。时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在纪念和缅怀伟人毛泽东的同时,此题更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2013年高考(福建)政治学科试卷说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省颁考试说明为依据,遵循“求稳、求质、求新”的原则,力求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凸显以人为本,引领高中新课程实验。1稳中求新 提升命题质量试题体现稳中求新,提升命题质量。(1)试题凸显对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考核。如第34题看似简单,实则是对考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过程的考查。(2)试题的设置体现综合性。如第33题,通过对传导的设计,考查考生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第36题,以诗配画的形式,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试题追求意境美,彰显人文性和艺术性。如第28、29、30、35和36题,创设了富有诗意的情景材料,题肢的文字表述力求美感和韵味。(4)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如诗配画、排序、传导、图表等。(5)试题立意高,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关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人类的福祉,体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方向。2强化能力立意 引领高中新课程实验试题强化能力立意,选取考生所熟悉的情景材料,科学命制试题,较好地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发挥对中学教与学的良好导向作用。选择题题肢的设置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涉及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第31、32和33等题着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第39题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反映时代要求的主题,设置了侧重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辩证思维、综合分析、批判性思维等不同能力和方法要求的问题。试题的设计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凸显学科特色 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题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素材的选取和设问的指向上,都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如第25题福建省“改善民生的做法”、第27题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主权宣示、第28题“最美群体”、第39题“美丽中国”和第42题“雅安地震的抗震救灾”等。引导考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体现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4切实减轻负担 彰显以人为本试题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1)试题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合理地控制了阅读量;(2)试题文字精炼、指向明确、契合学生的认知,考生不会因为试题文字理解上的障碍、设问指向不明或是超出中学生应有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原因而造成答题的困难;(3)试题立足考查考生对学科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现学科素养,要求考生从试题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中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正确答案。引导教学摒弃“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弊端;(4)试题的设计富有新意,较好地避免了“繁、难、偏、怪”, 试题的排列顺序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考生对试题的解答入题容易且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降低了考核的难度,又较好地体现了选拔功能;(5)试题难度分布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较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2013年高考(福建)地理学科试卷说明1.体现高考选拔功能,注重考试公平2013年福建高考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严格按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试卷的题型、结构、题量与分值与去年大体一致,难度适中。试卷预估难度值介于0.55到0.60之间。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情境素材新颖,考点和难度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选择题同一题组由易到难,梯度合理;综合题各小题之间的关系紧密,由浅入深,呈现出能力层次的递进和思维的逐渐展开。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既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又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2.体现地理学科应用性,反映时代特征地理试题贴近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国内外经济建设和时政热点,适度体现乡土地理和福建特色。如3-4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空间变化,1-2题,闽浙丘陵发展循环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40题(B),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3.体现地理学科空间性,重视知识融合地理试题立足基础,突出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资源、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技术等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方式主要是应用高中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内容涵盖初高中地理知识,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融合。如37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4.体现空间思维能力,彰显学科特色地理试题坚持能力立意,体现新课程考核目标与要求,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6-8题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区判断及成因分析,9-10题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爬升沙丘的分布及外力作用方向判断,考生只有熟练掌握与理解课本知识,并进行迁移转化,才能作出正确回答。试卷共有10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模式图与景观图片,试题注重图表信息呈现的简洁性,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地理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氢稳定装置操作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感光材料乳剂熔化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科学技术试题及答案
- 应用会计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信贷测试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保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课件
- 畜牧考研专业试题及答案
- 测绘专业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部安全责任清单、履职清单
-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
- 《童心向党欢度国庆》-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
- 监理整改回复单(模板)
- 嗜血细胞综合症护理查房ppt
- 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汁
- 英美报刊选读考试材料
- 石景山区语文一模试卷讲评分析
- 面点工艺基础面点的原料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周周练
- 《青光眼手术新进展》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