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前期分析....doc_第1页
“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前期分析....doc_第2页
“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前期分析....doc_第3页
“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前期分析....doc_第4页
“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前期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前期分析报告 我校承担了全国“十一五”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中的子课题“音乐新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的实验。为了能使该音乐课题研究正常进行,我校在学校二年级共4个班级202名学生中进行课题实验。 一、课题实验目的与意义。 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布鲁纳也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器乐进入音乐课堂,就是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让学生亲自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美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612岁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学生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的可塑性强,喜爱观察和模仿成人,他们的全部智力活动比如知觉、语言、记忆、想像、思维都是在学习与掌握知识,参加各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发展起来的。针对这一关键时期儿童心理特点,音乐课上采用乐器结合音乐教学的律动表演、击乐、游戏、欣赏、音乐创作等方法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受到影响,产生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想像力,从而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二、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准备 为了落实此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的老师们实验前做了大量的准 备工作。 1、确定研究与实验年级 “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与实验班级,经学校行政会讨论,确定学校二年级共4个班级,202位学生中进行实验。 2、现状调查表课题实验前,课题组的教师们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现状调查表,学生的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和音乐的表现学方面进行调查。 课题实验前期调查报告现状调查内容程度人数百分比感知能力和乐强115.46较强6733.3较弱157.42弱10953.9听辨较好8240.6一般41.98较差94.42差10753音乐的想象较丰富12461.4一般7838.6音乐的表现优209.9良18290.1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较差,音乐想象力较丰富。3、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器乐为歌曲或乐曲伴奏时,由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差异,在选择器乐上,有的学生能正确把握音乐的风格,选择适合乐器,有的学生不能理解音乐的风格,随手拿起一样乐器糊乱的敲,有的学生虽能根据音乐的风格选择适合的乐器,但不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来为歌曲或乐曲伴奏。 音乐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而由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差异,有的生性腼腆,不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有的嗓音不好,不喜欢唱歌,总有一部分由于唱不好歌而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信心和兴趣。把器乐引进音乐课堂,首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一种新鲜、好奇的心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其次可以使嗓音条件差一些的学生以演奏乐器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重新树立信心,逐渐产生兴趣。当这些学生都能主动而自如地参与音乐学习时,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也就得到了基本的落实。课题实验的目的也将得以完成和达到。 “音乐新课程中的器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实验第一期报告 为了上好“器乐进课堂”的音乐课,让学生尽快掌握打击乐器基本演奏方法,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组织备课,对每一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一套“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方案设计出来 了。 一、时刻牢记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 音乐课上学生通过“器乐进课堂”的学习,促进了学生音准、节奏、视唱等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奏奏、唱唱、拍拍的愉快气氛中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完成音乐教育的目的。 1、“器乐进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课题研究与实验过程中教师始终加强学生这个打击乐“学具”运用意识,教学中更加注意打击乐器作为学具如何应用,怎样帮助学生在音乐课中运用学具学习音乐中逐渐加强,让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握音准和音程,在音乐课中引入,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音乐课中歌曲、乐曲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音乐的盎然兴趣和无穷魅力。另外,课题组的教师们还注意了器乐进课堂进行音乐教学,我们始终坚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教学中要防止社会上的那种一味追求演奏技术为教学目的音乐教学,牢记“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高于学习器乐。 2 一改传统,陈旧而落后的音乐课题模式。 “器乐进课堂”这一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式似一股清泉,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实验年级的音乐课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相结 合;器乐教学与欣赏教学相结合;器乐教学与乐理知识教学相结合;器乐教学与唱游教学相结合;器乐教学与创作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深切体验到了“器乐进课堂”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参加课题实验年级的学生从过去音乐课中单一的教唱歌曲,发展为演奏、歌唱、欣赏、创作等综合训练,从过去音乐课的只“动口”变成了既动口又动手还动脑的音乐活动,学生对于运用打击乐器来学习音乐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我愿学习、我爱学习”的气氛,一改过去音乐课上被动学习的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并且强化了音乐学习中内心的期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音乐课上学生在学习新曲子时,同学们敲着打击乐和着老师钢琴的伴奏,班级音乐课宛如一个小型乐队在合奏。同学们学习音乐的情绪高涨,完全沉浸在音乐艺术的海洋之中。在这样一种音乐艺术气 氛里,学生完全自觉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孩子们的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音乐的表现也有了全面的提高。二、课题实验第一期调查报告:课题实验第一阶段调查报告现状调查内容程度人数百分比感知能力和乐强3919.3较强7336.1较弱6833.7弱2210.9听辨较好8441.6一般7336.1较差84差3718.3音乐的想象较丰富13365.8一般6934.2音乐的表现优3718.3良16581.7三、课题实验前期调查报告:课题实验前期调查报告现状调查内容程度人数百分比感知能力和乐强115.46较强6733.3较弱157.42弱10953.9听辨较好8240.6一般41.98较差94.42差10753音乐的想象较丰富12461.4一般7838.6音乐的表现优209.9良18290.1四、分析课题实验前后的差别: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和乐、听辩、音乐想象、音乐的表现等方面都比实验前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