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_第1页
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_第2页
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的规范公司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为公司重体力岗位工作量化提供评估依据。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物流模块所有人员。3术语和定义 体力劳动强度:作业者通过劳动消耗的体能强度,在本文中是通过国内通用标准算式将其量化的,体力劳动强度越高表明付出的精力越多、能量消耗越大。 4 工作内容、职责4.2.1 工业工程 负责对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的制定与修改;4.2.2 总务人事室通过工业工程室提供的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划分重体力岗位,并实现绩效奖金的评定;4.2.3生产一线各岗位作为体力劳动强度划分标准的直接相关对象;5 重体力作业规定 5.1体力劳动强度划分定义: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 5.2平均劳动时间率:T 平均劳动时间率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值。平均劳动时间率计算公式如下:T=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工作日总工时5.3能量代谢率计算: M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能量代谢率(M)=相对代谢率(RMR)基本代谢率(B)5.3.1基础代谢率:B生理学规定,将人在清醒、空腹(进食后10h以上)、20室温条件下安静卧床时的能量消耗量,称为基础代谢量。将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耗能量记为代谢率,单位是kJ/(m2min) 。基础代谢率的物理量符号为。基础代谢率随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不同而各异。以下是各年龄段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统计表:年龄(周岁)基本代谢率(kj/m*min)年龄(周岁)基本代谢率(kj/m*min)男女男女1-23.70 3.70 30-342.57 2.45 3-43.58 3.57 35-392.55 2.44 5-63.42 3.38 40-442.53 2.43 7-83.303.20 45-492.53 2.41 9-103.152.99 50-542.50 2.36 11-123.002.93 55-592.47 2.32 13-142.952.81 60-642.43 2.28 15-162.922.77 65-692.40 2.25 17-192.85 2.53 70-742.36 2.21 202.73 2.48 75-792.25 2.18 20-242.69 2.46 80以上2.16 2.16 25-292.62 2.46 考虑到本厂内相关操作岗位均为男性,而且年龄大致为30-40之间。故本厂内人员年龄性别不作区别将其统一定为男性30-40周岁之间取平均值,即基本代谢率为:2.56kj/m*min。5.3.2相对代谢率:RMR根据体力劳动强度不同,其所损的能量也不同。由于不同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质存在差异,从事相同劳动强度的个体代谢量也存在差异。为了消除劳动者个体之间的性别等差异,常用相对代谢率来衡量能量代谢。相对代谢率是能量代谢量与基础代谢量的比值。相对代谢率的物理量符号为RMR,公式如下:RMR 能量代谢量 基础代谢量=能量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同基础代谢率一样,生理学家也为我们测算出了正常情况下不同劳动强度的相对代谢率。根据本厂内的作业特点,以下是本厂内各类工作活动的相对代谢率统计表:动作部位动作细分相对代谢率RMR工作举例手指动作非意识的机械性动作0.2日常工作记录有意识的动作0.5信息员数据录入半肢运动上肢运动1拉叉车、拿取下肢运动2负重拉叉车全身运动510kg搬运2备货、推车行走1015kg搬运3大件备货、备半成品1525kg搬运4送货25kg以上搬运5装车、叠货根据本厂内的作业特点,各岗位在进行搬运作业往返过程中其中单边在进行搬运作业,返程为行走或推器具行走。故为方便和简化计算过程,特拟定能量代谢计算公式,如下:能量代谢率M=RMR基础代谢率5.4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I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I=3T+7M=3岗位负荷度+7RMR工作代谢率其中:劳动强度指数;: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 :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 :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 :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注: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 5.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根据国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规定了体力劳动强度的划分标准。标准如下: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范围备注(轻强度)15(中等强度)15-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