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对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霜风(刺骨寒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选自沈尹默月夜)B . 我窨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选自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C . 明月装饰(点缀、装点)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选自卞之琳断章)D . 郊原(原野)如海,房舍如舟。(选自芦荻风雨吟)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B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C . 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D .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岳阳楼记) (4)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5)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怀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雪地马蹄印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唐宗宋袓,稍逊fng so(_) (2)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也不png w(_),便是敬。 (3)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ltng hung(_)的博物馆。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o ru zo zu(_),是出于无聊。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请你参加以“我与青春有个约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写寄语】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春”字的笔画。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2)【活动二:展风采】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记者张明的身份对高艳能同学进行采访。 要求: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一个问题即可;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学生高艳能是一个单腿残疾人。他拒绝照顾,毅然参加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测试,借助双拐,用单腿跑完100米,完成了测试,被誉为“奔跑少年”。(3)【活动三:宣誓言】请补全下面的青春誓言,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我要用阳光的心态拥抱火热的青春;我要用_;我要用昂扬的斗志创造美好的明天。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不负青春!(4)【活动四:有行动】班级拟组织一次助学活动,请完成下面的活动方案。 要求:内容与“助学”有关;形式与一致。活动方案确定助学对象,捐赠学习用品_走访困难家庭,商讨帮扶措施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释】蔡:周代古国。上国:国都。詈:骂。郁:阻滞。莳:栽种。信:通“伸”,伸张。(1)下列句中的“以”与“人皆以予自上国往”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祭以尉首B . 以其境过清C . 杀之以应陈涉D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将陋其地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因名之曰 “何陋”记之以俟来者(3)翻译: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7.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黄山谷学书元祜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 , 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 , 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是“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涪陵:地名。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已:同“以”。不诬:不假。(1)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B .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C .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D .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饭罢 罢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 始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几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规模趋势(选自2018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中签:指当马拉松比赛报名人数超过计划的比赛人数时,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取参赛资格。材料二:2018年中国各地马拉松中签率情况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北京马拉松3650%1040%武汉马拉松1519%1640%重庆马拉松2470%17%无锡马拉松26%11%上海马拉松27%18%广州马拉松3310%2790%材料三:随着近年来马拉松赛事的兴起,“蹭跑”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路跑赛事当中。有的人虽然没有获得赛事组委会颁发的正式参赛资格,但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在赛道上进行比赛。多数跑友对“蹭跑族”持开放的态度,觉得蹭一段,感受一下跑马的快乐也无可厚非。马拉松组委会则非常反对,他们认为这种行为给赛事组织和秩序维持造成了困扰。“蹭跑的人很难分辨,这种行为风险太大了。我们审核资格时,要求报名者必须提供近期的体检报告,这些黑户占用赛事资源倒是其次,万一出点安全问题就是大事,况且他们还没有保险,这是对自己身体安全的不负责任。”对此,一位业内人一语中的:“类似现象的背后,是马拉松文化的缺失。一位优秀的赛手,应该对赛事心怀敬意,无论是对比赛规则、应有道德或是应遵守的法规都应充满被畏。中国马拉松很热,但马拉松文化很冷。”(1)以下说法,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在2014年,中国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仅五十余场,可见群众反对举办该项比赛。B . 当马拉松比赛报名人数超过计划人数时,将根据报名的先后顺序确定参赛资格。C . “蹭跑”,指的是未获得正式参赛资格的人员。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参加路跑比赛。D . 对各大路跑赛事中的“蹭跑”现象,多数跑友及马拉松组委会均持开放的态度。(2)请根据材料,说说“蹭跑一族”产生的原因。 (3)为什么说“中国马拉松很热。但马拉松文化很冷”?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车里的故事朱敏江一家人驱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厅的风车,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箭一般地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大饱眼福之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地招呼我们一起来玩。都说云是风的故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我的故事。时光可以冲淡我对童年的记忆,却无法带走我对风车的感怀,因为我始终将风车藏在左心房最柔软之处。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家乡的风车是由木头制成,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斗,车身有一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连,用来控制进量。抽屉形的出口呈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稻谷就从此处流出。风车口呈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风车就会飞快地转动。小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始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稍大一些,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一些犹谷,还夹杂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隆重登场了。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装满稻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瞬间就有一股风从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一到两格。漏斗中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谷粒坚强地经受住风力的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纷纷从风车口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后,落于地面之上。而那些体重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在空中闪转腾挪,翻越几个跟之后,才心有不甘地路落地面。渐渐地,父亲身前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他不时伸出左手轻轻将锥顶推翻,并用手转几圈,谷堆上留下几道圆形的波痕,而流出的谷粒随即又将波痕淹没。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旋涡状的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的时候,我马上用畚斗到谷堆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春斗,双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稻子就纷纷从畚斗跃入漏斗中。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面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亲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祥的笑容。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大力转动风车,麦壳仿佛一个个精灵女孩,迈着轻盈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扭动婀娜的身姿,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随着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风车少了用武之地。一批批外出谋生的人,带上了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也告别了风车。风车虽已远离,但我从不曾忘却和风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每当大雪纷飞之时,麦壳从风车口飘然而出仿佛雪花飞舞的景象,恍如就在眼前。伫立于高大的风车前,望着阳光下那拉长的光影,儿时伴随父母左右一起劳作的情景不断跃入脑海,浮于眼前。我想,过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1)文章依据时段着重写了关于风车的几个故事,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人物情节_“我”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其他孩子摇风车稍大些“我”_邻家小妹妹风车扇麦子的情形引来邻家妹妹拍手称赞人们外出谋生时当地人、“我”_(2)赏析句子和划线词语。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赏析第段中的划线词语。(3)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文章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中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cho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du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du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du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1)以上文段选自小说_中第十六回,回目为_ 吴用智取生辰纲。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cho盖_ 冈子_ du半瓢 _(3)“计较”在文中的意思是_。 (4)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其做事细心谨慎的例子。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