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压薄壁容器应力测定实验实验指导书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实验一、内压薄壁容器应力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测量原理;2学习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学习电阻应变片的贴片和接线技术;3了解封头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二、实验原理1. 应力计算:薄壁压力容器主要由封头和圆筒体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各部分曲率不同,在它们的连接处曲率发生突变。受压后,在连接处会生产边缘力系边缘力矩和边缘剪力。使得折边区及其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圆筒体和封头中的应力分布比较复杂,某些位置会出现较高的局部应力。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可对封头和与封头相连接的部分圆筒体的应力分布进行测量。 应力测定中用电阻应变仪来测定封头各点的应变值,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换算成相应的应力值。由于封头受力后是处于二向应力状态,在弹性范围内用广义虎克定律表示如下:经向应力: (1-1)环向应力: (1-2)式中:E材料的弹性模量材料的波桑比1经向应变2环向应变。椭圆封头上各点的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如下:经向应力: (1-3)环向应力: (1-4)2电阻应变仪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仪将应变片电阻的微小变化,用电桥转换成电压电流的变化。其过程为:将将电阻应变片用胶水粘贴在封头外壁面上,应变片将随封头的拉伸或压缩一起变形,应变片的变形会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二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5)式中:R/R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L/L电阻应变片的变形率 K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封头的应变。 3. BZ2205C型静态电阻应变仪1) 电阻应变仪的组成:(1) 构件变形的感受和转换部分电阻应变片;(2) 被转换量的传递和放大部分;(3)记录及读数部分。其方框图见图1-1。 图1-1 电阻应变仪原理图 图1-2接线图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图1-1)为两个带有不同封头的容器,容器A的一端为带折边锥形封头,另一端为圆平板封头;容器B的一端为椭圆封头,另一端为球形封头。1. 手动试压泵 2. 内压实验容器A 3. 压力表 4. 压力传感器 5. 内压实验容器B 6. 压力表 7. 压力传感器 8. 外压实验罐9. 压力表 10. 压力传感器图1-1内压实验容器A的椭圆形封头部分尺寸如图1-3所示,容器材料均为0Cr18Ni9。 图1-3 椭圆封头表1-1各测点离椭圆封头顶点距离 mm序号12345678910距离04080120150170190210230250应变片的布置方案是根据封头的应力分布特点来决定的。封头在轴对称载荷作用下可以认为是处于二向应力状态,而且在同一平行圆上各点受力情况是一样的。所以只需要在同一平行圆的某一点沿着环向和经向各贴一个应变片即可。本实验中采用10个T形应变片布置在封头上,位置见图1-3。各点离封头顶点距离见表1-1。每个T形应变片上有两个相互垂直成T形排列的敏感栅,可分别用来测量环向应变和经向应变。本实验中所用应变片之电阻值为120,灵敏度系数为K_2.05_。四、实验步骤 (一)应变仪测量步骤:1打开内压实验容器的进水阀,关闭外压实验容器进水阀;2检查各接线是否正确、牢固;3打开应变仪电源; 4检查应变仪是否工作正常;5按所贴应变片设定应变片灵敏系数K(没有变化时跳过); 6选择调零,检验各点初值是否为零; 7用试压泵向容器加压,分别加压至0.2,0.4,0.6MPa,并测量相应压力下各点之应变值,并记录; (二)联机测量步骤: 1.启动实验主程序,选择内压实验; 2. 选择实验封头后确定,进入测量程序; a.点击“平衡”按钮,应变仪进行平衡; b.点击“测量”按钮,读入应变初读数,(若读数不为零,重复a.b. 步骤) c.点击“清空数据”按钮,清空数据库文件; d.改变实验压力,分别为0.2、0.4、0.6MPa;e.点击“测量”按钮,测量各实验压力下实验数据;f.点击“记录”按钮,将数据写入数据库文件。 3点击“设置”按钮,可对应变仪进行参数设置(应变仪脱机测量的设置,请参照BZ2205C静态电组应变仪使用说明书); 4.测量完成后,关闭内压实验容器的进水阀,点击“退出”按钮,退出测量程序,返回实验主程序,点击“数据处理”进入数据处理窗口; a. 选择内压实验,选择实验封头后确定,进入应力计算程序;点击“读取数据”按钮,弹出“选择数据文件“对话框 b.选择数据文件: 处理数据库文件(现场实验)数据 -1; 处理文本文件 (旧的实验)数据 -2; c.点击“计算”按钮,计算应变修正值和应力值; d.点击“画图”按钮,进入“绘制应力曲线“窗口; e.点击“打印”按钮,打印页面内容图象; f. 点击“导出数据”按钮,将测量的应变值写入文本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编辑和打印所存的文件; g. 点击“返回”按钮,退出数据处理窗口。五、实验数据整理 1根据原始记录,用方格纸绘出各测点的P-曲线。因为是在弹性范围内,所以都应该是直线,并由此图求得在0.6 MPa压力下应变修正值;整理成表格。2用应变修正值按式(1-1)和式(1-2)计算在0 .6MPa下各点的应力值,填入表1-2。表1-2 数据表应变值序号0.2(Mpa)0.4(Mpa)0.6(Mpa)0.6(Mpa)经向应变1环向2经向1环向2经向1环向2应变修正值 应力值121212345678910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原理及装置;2整理实验数据并计算在0.6MPa下各点的应力值; 3用0.6MPa下的应力值绘封头应力分布曲线;4利用所学理论解释封头的应力分布状况; 5存在问题讨论。附录:封头形状、测点分布和应力计算公式一、 带折边锥形封头 1测点分布图各测点至锥形封头顶点距离 (mm)序号12345678910距离40801201602002302602803003202 对于带折边锥形封头进行设计时,采用下列两式中较大的壁厚t值: 二、 球形封头1测点分布图测点至球形封头顶点距离 (mm)序号12345678910距离0501001502002502803003503702应力理论计算公式三、 圆平板封头1测点分布图测点至平板封头中心距离 (mm)序号12345678910距离02550751001251501752002502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实验二 外压薄壁容器的稳定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实测园筒形容器失稳时的临界压力值,并与不同的理论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 2观察外压薄壁容器失稳后的形态和变形的波数。 二基本原理 园筒形容器在外压力作用下,常因刚度不足失去自身的原来形状,即被压扁或产生折皱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外压容器的失稳。容器失稳时的外压力称为该容器的临界压力。对园筒形容器丧失稳定时截面形状由园形跃变成波形,其波形数可能是2、3、4、5、等任意整数。 外压园筒依其临界长度为界为长园筒、短园筒和剐性园筒。1 筒的临界长度公式为: (2-1) (2-2)式中:D园筒的中径mm S0园筒的计算壁厚mm E材料的弹性模数MPa S气材料的屈极限MPa当圆筒长度L L临 时,属于长圆筒;当圆筒长度L :L临 L L临 时,属于短圆筒;当圆筒长度L L临 时,属于刚性圆筒。L圆筒计算长度(系指圆筒两个刚性构件间的距离)本试验中试件的计算长度L是指从顶盖下表面到试件底部的圆弧过渡部分的距离处。2 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1)长圆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 (2-3)(2)短圆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R.V.Mises公式 (2-4)B.M.Pamm公式 (2-5)式中:材料的波桑系数;R圆筒的中间面半径 cm ;n波数;L圆筒计的算长度 cm 。 (3)利用外压园筒的图算法计算其临界压力。3. 波形数的计算公式 (2-6)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2-1 1. 手动试压泵 2. 内压实验容器A 3. 压力表 4. 压力传感器 5. 内压实验容器B 6. 压力表 7. 压力传感器 8. 外压实验罐9. 压力表 10. 压力传感器图2-1 四实验步骤 (一)测量试件参数 1实际长度、园弧处内部高度、翻边处高度 2外直径、内直径 3壁厚 将所测尺寸填人表2-1内: 表2-1 试件尺寸记录表 单位:mm试件编号 外径 内径 壁厚实际长度圆弧处内面高度翻边处高 度计算长度 1 2(二)实验台阀门操作1. 打开外压实验罐进水阀,关闭内压实验罐进水阀; 2. 使容器内水位在上封头与接管的连接处;3. 将测量好的试件装入容器;4进入实验主程序,点击“实验选择”按钮, 选择“外压薄壁容器的稳定性实验”菜单,点击“确认”按钮,进入“外压薄壁容器的稳定性实验”画面,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实验画面; 7单击“开始”按钮,单击“纪录”按钮; 8通过手动试压泵给加压罐缓慢连续加压,直至试件失稳为止; 9试件时稳后,关闭外压实验罐进水阀; 10取出试件,观察和记录失稳后的波形及特点; 11进入数据处理程序可计算临界压力等数据。 五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新世纪版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说课稿
- 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第1期)解析版
- 8《升国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第3课时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全国中级育婴员职业技能考试A证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西式面点师(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馒头劳动课课件
- 文库发布:蒸馏课件
- 2025年新华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老花眼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达人直播带货运营协议书模板
-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GB/T 23604-2024钛及钛合金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方法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主题班会
- 10kV线路施工应急预案
- 《植物细胞》教学课件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教材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处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