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116小题,共116分) 1 A、16世纪 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E、20世纪(1)眼科学真正脱离外科而独立的时间是 ( )(2)最早行白内障摘除术的时间是 ( )(3)眼的屈光成像的认识时间是 ( )2 A、内直肌B、上斜肌C、眼轮匝肌D、下斜肌E、瞳孔括约肌(1)起自眶尖总腱环旁蝶骨体的骨膜处的是 ( )(2)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总腱环的是 ( )(3)起自眼眶下壁前内侧上颌骨眶板近泪窝处的是 ( )3 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外展神经D、面神经E、三叉神经(1)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是 ( )(2)支配外直肌的神经是 ( )(3)支配上斜肌的神经是 ( )(4)支配眼内直肌、提上睑肌的神经是 ( )4 A、晶状体赤道部B、晶状体C、Cloquet管D、眼的屈光介质(1)玻璃体中部有一光学密度较低的中央管称为 ( )(2)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固定的是 ( )(3)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并称为 ( )(4)晶状体前面与后面交界处称为 ( )5 A、神经外胚叶B、脑神经嵴细胞C、表皮外胚叶D、中胚叶E、神经内胚叶(1)血管、眼外肌、部分巩膜、玻璃体组织的发育来源是 ( )(2)晶状体、角膜上皮、结膜、眼睑皮肤、泪器等组织的发育来源是 ( )(3)视网膜、睫状体上皮、虹膜色素上皮、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视神经等组织的发育来源是 ( )6 A、眼内段B、眶内段C、管内段D、颅内段E、视束段(1)出视神经骨管后进入视交叉前脚的部分是 ( )(2)位于肌锥内,呈S形弯曲的部分是 ( )(3)经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为 ( )(4)从视盘开始,穿过巩膜筛板的部分为 ( )7 A、视神经孔B、眶上裂C、眶下裂D、眶上切迹E、泪前嵴(1)泪囊窝前缘为 ( )(2)位于眶外壁和眶下壁之间的是 ( )(3)位于眶上缘内1/3处的是 ( )(4)位于视神经孔外下方,在眶上壁和眶外壁的分界处,长约22mm,与颅内相通的是 ( )(5)位于眶尖部的圆孔,直径为46mm的是 ( )8 A、生理盲点B、阴性暗点C、阳性暗点D、绝对暗点E、相对暗点(1)在暗点内完全看不见视标 ( )(2)主观上无感觉,客观上检查时才能发现的暗点 ( )(3)主观上有感觉,检查时发现的暗点 ( )(4)视乳头在视野上的投影 ( )9 A、透见荧光B、荧光遮蔽C、视网膜渗漏D、池样充盈E、组织染色(1)视网膜色素沉着,可出现 ( )(2)黄斑囊样水肿可出现 ( )(3)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可见 ( )(4)荧光素积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 ( )(5)玻璃膜疣可见 ( )10 A、黄斑的功能B、周边视力的功能C、视杆细胞的功能D、视神经及视路的疾病E、视网膜全层功能(1)暗适应是判断 ( )(2)VEP是判断 ( )(3)闪光ERG是判断 ( )(4)视力是判断 ( )(5)视野是判断 ( )11 A、象限盲B、鼻侧阶梯C、扇形缺损,尖端位于生理盲点D、扇形缺损,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E、生理盲点扩大(1)缺血性视盘病变 ( )(2)视路疾患 ( )(3)视放射前部损伤 ( )(4)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阻塞 ( )(5)早期青光眼 ( )12 A、中心暗点B、弓形暗点C、环形暗点D、生理盲点扩大E、旁中心暗点(1)中毒性视神经萎缩 ( )(2)球后视神经炎 ( )(3)视网膜色素变性 ( )(4)视盘水肿 ( )(5)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13 A、X线片B、B超C、无骨片D、伤口探查E、CT片(1)眼部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检查常用 ( )(2)眼部肿瘤检查用 ( )(3)眼球中后段非金属物检查常用 ( )(4)前房角或虹膜细小异物检查用 ( )(5)结膜血肿检查用 ( )14 A、同侧偏盲B、颞侧偏盲C、中心暗点D、生理盲点扩大E、扇形视野缺损(1)视交叉病是 ( )(2)视交叉以上病变 ( )(3)黄斑部病变 ( )(4)球后视神经炎 ( )(5)缺血性视盘病变 ( )(6)高度近视眼 ( )15 A、同侧上象限偏盲B、同侧下象限偏盲C、黄斑分裂D、黄斑回避E、颞侧偏盲(1)视放射上方纤维束病变 ( )(2)脑皮质疾患 ( )(3)视交叉后视束病变 ( )(4)距状裂下唇病变 ( )(5)视交叉病变 ( )16 A、硫酸锌滴眼液治疗可能有效B、必要时可能需要病检C、可导致败血症D、可能导致秃睫E、可导致睑外翻(1)溃疡性睑缘炎 ( )(2)麦粒肿 ( )(3)眦部睑缘炎 ( )(4)睑板腺囊肿 ( )17 A、好发于上睑B、好发于睑缘皮肤粘膜移行处C、好发于下睑内眦部D、仅发生于下睑E、多发生于外眦部(1)皮脂腺癌 ( )(2)老年性睑外翻 ( )(3)眦部睑缘炎 ( )(4)基底细胞癌 ( )(5)鳞状细胞癌 ( )18 A、睑板腺感染B、睫毛毛囊及其附属腺感染C、无菌性肉芽肿型炎症D、维生素B缺乏E、皮脂腺溢出(1)内麦粒肿 ( )(2)外麦粒肿 ( )(3)鳞屑性睑缘炎 ( )(4)眦部睑缘炎 ( )(5)睑板腺囊肿 ( )19 A、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B、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C、外睑腺炎(麦粒肿)D、睑板腺囊肿(霰粒肿)E、接触性皮炎(1)(如图)患者,右眼及右额部疼痛2周。检查右额部、右眼睑皮肤成簇的透明小疱,右眼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 ( ) (2)(如图)患者诉左下睑明显疼痛4天。检查左下睑靠外侧睑结膜局限性充血、轻度肿胀,触之轻压痛,睑结膜表面可见黄色脓点,未破溃 ( ) (3)(如图)发现右下睑一小肿块1周。检查右下睑中央处可触及一圆形肿块,约黄豆大小,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病灶对应的睑结膜呈紫红色 ( )20 A、泪溢B、流泪C、基础分泌腺D、泪液分泌不足E、反射性分泌腺(1)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为 ( )(2)泪腺为 ( )(3)泪液的分泌过多可导致 ( )(4)泪道系统阻塞可导致 ( )(5)干眼症的常见病因 ( )21 A、泪总管阻塞B、鼻泪管阻塞C、鼻泪管狭窄D、泪道通畅E、泪小管阻塞(1)冲洗泪道时有阻力,若冲洗液部分反流,部分流鼻腔,说明 ( )(2)冲洗泪道时,若冲洗液完全从原路反流,说明 ( )(3)冲洗泪道时,若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液体由上泪小点反流,说明 ( )(4)经下泪小点注入冲洗液,若口咽部有液体的感觉,则说明 ( )22 A、功能性泪溢B、婴幼儿泪道阻塞C、慢性泪囊炎D、泪小点狭窄E、急性泪囊炎(1)可试用硫酸锌及肾上腺素溶液治疗的是 ( )(2)禁止行泪道冲洗或探通的是 ( )(3)可考虑行扩张术的是 ( )(4)应考虑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是 ( )(5)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泪道探通术的是 ( )23 A、泪腺和副泪腺B、结膜杯状细胞C、睑板腺和Zeiss腺D、结膜杯状细胞和睑板腺E、泪腺和Zeiss腺(1)分泌泪液脂质层的是 ( )(2)分泌泪液水样层的是 ( )(3)分泌泪液粘蛋白层的是 ( )24 A、角膜缘干细胞B、结膜杯状细胞C、睑缘处粘膜杯状细胞D、结膜穹窿部干细胞和睑缘处粘膜上皮细胞E、角膜基质层细胞(1)角膜上皮细胞来源于 ( )(2)结膜上皮细胞来源于 ( )25 A、传染性强、破坏性非常大的化脓性结膜炎B、起病较急,显著的结膜充血、黏液和粘脓性分泌物C、轻度的结膜充血和少量的粘性分泌物D、慢性传染性角结膜炎,可致盲E、奇痒难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免疫性结膜炎(1)慢性结膜炎 ( )(2)沙眼 ( )(3)春季角结膜炎 ( )(4)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 )(5)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 )26 A、淋球菌B、变形杆菌C、肺炎双球菌D、腺病毒8型E、肠道病毒70型(1)流行性角结膜炎 ( )(2)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 )(3)超急性结膜炎 ( )(4)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 )27 A、脑膜炎球菌B、MoraX-Axenfeld双杆菌C、Koch-Weeks杆菌D、DK性沙眼衣原体E、A、B、C和Ba型沙眼衣原体(1)超急性结膜炎 ( )(2)慢性结膜炎 ( )(3)沙眼 ( )(4)包涵体性结膜炎 ( )28 A、黏稠丝状B、水样C、大量脓性分泌D、浆液性或黏液性E、睑结膜面有真膜形成(1)白喉杆菌性结膜炎 ( )(2)干眼病 ( )(3)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 )(4)病毒性结膜炎 ( )(5)淋球菌性结膜炎 ( )29 A、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B、单核淋巴细胞增多为主C、等量的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D、大量的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E、嗜酸性粒细胞结节(1)过敏性结膜炎 ( )(2)细菌性结膜炎 ( )(3)病毒性结膜炎 ( )(4)衣原体性结膜炎 ( )(5)春季结膜炎 ( )30 A、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虹膜纹理B、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C、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D、穿破口位于角膜中央,由于房水不断流出,致穿孔区不能完全愈合E、角膜穿孔,部分虹膜脱出,在愈合过程中,角膜瘢痕组织中嵌有虹膜组织(1)角膜云翳 ( )(2)角膜斑翳 ( )(3)角膜白斑 ( )(4)角膜瘘 ( )(5)粘连性角膜白斑 ( )31 A、角膜软化症B、角膜老年环C、带状角膜病变D、边缘性角膜变性E、角膜营养不良(1)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性炎症有关 ( )(2)是一组少见的双眼遗传性具有病理组织学特征的改变 ( )(3)维生素A缺乏 ( )(4)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积 ( )(5)累及前弹力层的表浅角膜钙化变性 ( )32 A、位于角膜基质深层的非化脓性炎症B、三叉神经遭受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C、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从而引起干燥、上皮脱落甚至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D、一种自发性、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E、是角膜后部营养不良的典型代表(1)角膜基质炎 ( )(2)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 )(3)暴露性角膜炎 ( )(4)蚕蚀性角膜溃疡 ( )(5)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 )33 A、是主要累及前弹力层的表浅角膜钙化变性,常继发于各种眼部或系统性疾病B、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性炎症有关C、是最常见的前部角膜营养不良D、是角膜基质营养不良之一,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是角膜后部营养不良的典型代表(1)带状角膜病变 ( )(2)边缘性角膜变性 ( )(3)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 )(4)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 ( )(5)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 )34 A、两性霉素BB、多粘菌素眼药水C、林可霉素眼药水D、无环鸟苷眼药水E、可的松眼药水(1)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用 ( )(2)真菌性角膜溃疡用 ( )(3)细菌性角膜溃疡用 ( )(4)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用 ( )(5)匐行性角膜溃疡用 ( )(6)慢性结膜炎用 ( )(7)泡性角结膜炎用 ( )(8)角膜基质炎用 ( )35 A、弥漫性巩膜炎B、结节性巩膜炎C、坏死性巩膜炎D、表层巩膜炎E、巩膜葡萄肿(1)(如图)病变区巩膜呈紫红色,形成结节样隆起 ( )(2)(如图)巩膜炎中最良性的,很少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 )(3)(如图)最具破坏性,是全身严重胶原病的先兆的疾病是 ( )36 A、为发生于赤道后方巩膜的一种肉芽肿性炎症B、是一种破坏性较大,常引起视力损害的巩膜炎症C、病变位于赤道部之前D、呈周期性发作E、以局限性结节样隆起为特征(1)周期性表层巩膜炎 ( )(2)后巩膜炎 ( )(3)前巩膜炎 ( )(4)坏死性巩膜炎 ( )(5)结节性表层巩膜炎 ( )37 A、浅层巩膜葡萄肿B、深层巩膜葡萄肿C、后巩膜葡萄肿D、前巩膜葡萄肿E、赤道部巩膜葡萄肿(1)多见于炎症、外伤合并继发性青光眼 ( )(2)绝对期青光眼 ( )(3)高度近视 ( )38 A、摘除白内障后在眼内植入物B、采用高度正球面镜片进行矫正C、可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屈折力,使其接近正视D、摘除白内障,但保留晶状体后囊膜E、将包括囊膜在内的晶状体完整摘除(1)人工晶状体 ( )(2)眼镜 ( )(3)角膜接触镜 ( )(4)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 )(5)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39 A、晶状体悬韧带全部断裂B、瞳孔区可见部分晶状体C、晶状体呈球形,体积小,直径较小,前后径较大D、晶状体前面或后面突出,呈圆锥形或球形E、在晶状体前表面或后表面有一小的陷凹(1)晶状体全脱位 ( )(2)晶状体半脱位 ( )(3)球形晶状体 ( )(4)圆锥形晶状体 ( )(5)晶状体脐状缺陷 ( )40 A、囊内摘除术B、现代显微囊外摘除术C、NdYAG激光D、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人E、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1)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晶状体悬韧带大部断裂)者应选 ( )(2)皮质性或核性白内障级核者首选 ( )(3)皮质性白内障核不太硬者最好选 ( )(4)后发性白内障患者 ( )(5)发现视网膜脱离的白内障患者 ( )41 A、创伤愈合反应活跃B、玻璃体释放可促进瘢痕形成的刺激素C、血管结缔组织增生D、炎症反应强烈,滤过通道瘢痕化E、对创伤愈合反应弱(1)无晶状体眼青光眼是因为 ( )(2)青少年性青光眼是因为 ( )(3)多次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是因为 ( )(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因为 ( )(5)葡萄膜炎性青光眼是因为 ( )42 A、C/D0.3B、C/D0.6,视野正常C、C/D两眼相差0.2D、C/D两眼相差0.2E、C/D0.6,视野异常(1)正常人 ( )(2)生理性大视杯 ( )(3)正常人C/D生理差值 ( )(4)青光眼 ( )(5)可疑青光眼 ( )43 A、虹膜周边切除术B、小梁切开术C、房角切开术D、小梁切除术E、引流阀植入术(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4)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5)房角结构不清的婴幼儿性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44 A、2mmHgB、5mmHgC、8mmHgD、10mmHgE、3mmHg(1)昼夜眼压波动大于多少为异常 ( )(2)昼夜眼压波动小于多少为正常 ( )(3)双眼压差值大于多少为异常 ( )(4)暗室试验前后眼压差值大于多少为阳性 ( )45 A、Axenfeld-Rieger综合征B、Sturge-Weber综合征C、Marfan综合征D、Marchesani综合征E、ICE综合征(1)青光眼伴颜面部血管瘤称 ( )(2)青光眼伴晶状体向上半脱位称 ( )(3)青光眼伴球形晶状体称 ( )(4)青光眼伴房角发育不全称 ( )46 A、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B、激光小梁成形术C、小梁切除术D、睫状体冷冻术E、引流阀植入术(1)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2)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3)有光感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4)绝对期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5)眼压控制、房角粘连范围1/3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6)房角粘连范围1/2的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是 ( )47 A、KP常在角膜下方呈三角形分布B、KP常在角膜瞳孔区及角膜后弥漫性分布C、KP在角膜瞳孔区分布D、角膜后斑块状沉着物E、角膜后弹力层皱褶(1)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 ( )(2)前葡萄膜炎 ( )(3)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 )48 A、尘状KP,为白色小点状B、中等大小KPC、羊脂状KPD、色素性KPE、玻璃样KP(1)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 ( )(2)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伴发的前葡萄膜炎 ( )(3)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 ( )49 A、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疾病B、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脱发、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C、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双眼发生的肉芽肿性葡萄膜炎D、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视网膜坏死E、虹膜脱色素为主要特征(1)交感性眼炎 ( )(2)B|ehcet病 ( )(3)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 )50 A、房水闪辉B、瞳孔区晶状体表面见环形色素C、KPD、瞳孔膜闭E、房水中大量炎症细胞(1)由于角膜内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或色素的同时存在而形成的产物 ( )(2)在瞳孔区360范围均有纤维膜覆盖 ( )(3)因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的 ( )51 A、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直接侵犯B、视网膜S抗原、黑色素相关抗原C、特定的HLA抗原D、白三烯炎症介质E、氧自由基代谢产物大量增加(1)眼内炎症 ( )(2)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出现免疫反应引起的葡萄膜炎 ( )(3)关节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葡萄膜炎 ( )52 A、Koeppe结节B、在虹膜实质内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结节C、在虹膜实质中的单个粉红色不透明的结节称虹膜肉芽肿D、虹膜有扇形萎缩E、虹膜表面结节(1)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 ( )(2)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 ( )(3)结节病所引起的前葡萄膜炎 ( )53 A、虹膜完全缺失B、典型性虹膜缺损C、单纯性虹膜缺损D、瞳孔残膜E、瞳孔异位(1)(如图)一种少见的眼部先天畸形,常伴眼部其他异常 ( )(2)胚胎时期晶状体表面血管膜萎缩吸收不全所致,可呈蛛网状 ( )(3)(如图)呈倒梨形瞳孔,常伴睫状体脉络膜缺损 ( )54 A、非肉芽肿性炎症B、肉芽肿性炎症C、结节病所引起的葡萄膜炎D、虹膜表面弥漫性色素病变E、虹膜表面内皮化(1)虹膜实质内有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结节 ( )(2)虹膜实质中的单个粉红色不透明结节 ( )(3)瞳孔缘有灰白色半透明结节 ( )55 A、脉络膜血管瘤B、脉络膜骨瘤C、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D、脉络膜转移癌E、脉络膜脱离(1)(如图)肿瘤若为局限性,多位于后极部呈灰褐色肿块 ( )(2)(如图)肿瘤位于视盘及后极部附近,早期肿瘤部位的色素上皮萎缩和色素脱失,眼底呈淡红色球形隆起,边界不清,表面的视网膜有浆液性脱离 ( )(3)(如图)肿瘤位于视盘附近,呈黄白色边界不规则的轻度隆起,有实体感,表面不光滑,有色素斑块沉积 ( )56 A、Behcet病B、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C、关节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葡萄膜炎D、交感性眼炎E、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1)HLA-B27、亚型HLA-B2704抗原相关 ( )(2)HLA-B5、HLA-B51抗原相关 ( )(3)HLA-DR4、HLA-DRw53抗原相关 ( )57 A、玻璃体基部B、玻璃体中央部C、玻璃体皮质部D、玻璃体后皮质部E、玻璃体前部(1)玻璃体凝胶与视网膜粘连最紧密的部分 ( )(2)Weiss环位于玻璃体的 ( )(3)玻璃体细胞多位于 ( )(4)玻璃体液化最早开始的部分 ( )58 A、40岁以上B、50岁以上C、70%左右D、90%左右E、10%(1)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占飞蚊症的 ( )(2)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单眼发病占 ( )(3)星状玻璃体变性通常发生于 ( )(4)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失败手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 )59 A、眼前闪光感B、玻璃体液化C、眼前飘浮物D、玻璃体基部E、玻璃体积血(1)玻璃体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 )(2)玻璃体粘连最紧密的是 ( )(3)可能诱发血影细胞性青光眼的是 ( )(4)玻璃体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 )60 A、型胶原B、水C、透明质酸D、透明性E、透明质酸钠(1)玻璃体主要的生理特点 ( )(2)和胶原纤维支架交织在一起的是 ( )(3)构成玻璃体纤维网支架的是 ( )(4)构成玻璃体主要成分的是 ( )61 A、糖尿病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出生后的吸氧史E、高脂血症(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2)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3)与星状玻璃体变性可能有关系的是 ( )(4)家族性淀粉样变性 ( )62 A、含钙脂质白色小体B、胆固醇结晶C、玻璃丝样变D、玻璃体内大量红细胞E、灰白色膜状混浊(1)闪辉状玻璃体变性 ( )(2)星状玻璃体变性 ( )(3)淀粉样玻璃体变性为 ( )(4)玻璃体炎症 ( )63 A、飞蚊症B、Mittendorf斑(玻璃体动脉残留)C、Weiss环(玻璃体后裂孔)D、Bergmeister乳头E、玻璃体后脱离(1)视网膜与玻璃体相分离称为 ( )(2)主觉视野中有移动的小黑点为 ( )(3)玻璃体血管后部的残留物,是从视盘边缘深入玻璃体的一段纤维胶质组织 ( )(4)玻璃体后脱离时视盘周围胶质组织一起撕下而附着在玻璃体后膜上称为 ( )(5)玻璃体动脉前端退化不全,附着于晶状体后极部小而致密的白斑 ( )64 A、裂孔性视网膜脱离B、Stargardt病C、视网膜色素变性D、Eales病E、黄斑囊样水肿(1)眼底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 )(2)不是一个独立疾病 ( )(3)病变主要在黄斑部,且无特殊治疗 ( )(4)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 )(5)常有反复玻璃体出血 ( )65 A、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B、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oats病D、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多有脉络膜新生血管 ( )(2)多见于儿童 ( )(3)可由眼眶手术诱发 ( )(4)多见于2045岁男性 ( )(5)多发生于有长时间吸氧史的早产儿 ( )66 A、视网膜深层出血B、视网膜浅层出血C、视网膜前出血D、视网膜下出血E、玻璃体出血(1)玻璃体液化时,视网膜新生血管大出血常导致 ( )(2)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常导致 ( )(3)高血压导致的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属于 ( )(4)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点状出血属于 ( )(5)表现为半月形积血的是 ( )67 A、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B、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视网膜母细胞瘤D、视网膜色素变性E、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通常是自限性疾病 ( )(2)是一种母斑病 ( )(3)夜盲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 )(4)眼压偏低 ( )(5)由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引发 ( )68 A、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C、Coats病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黄斑裂孔(1)可由颈动脉胆固醇栓子引起 ( )(2)有视网膜缺损 ( )(3)又称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 )(4)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型 ( )(5)动静脉交叉处,动脉对静脉的压迫是最常见原因 ( )69 A、视力剧降B、视力渐降C、周边黑幕遮挡感D、视物变形E、夜盲(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典型症状为 ( )(2)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早期症状 ( )(3)老年性白内障常导致 ( )(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典型症状 ( )(5)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导致 ( )7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期A、仅有微动脉瘤B、2个以上象限静脉串珠状改变C、新生血管D、较多微动脉瘤E、以上均不是(1)2期 ( )(2)3期 ( )(3)4期 ( )(4)5期 ( )71 A、裂孔性视网膜脱离B、渗出性视网膜脱离C、牵拉性视网膜脱离D、盘状视网膜脱离E、大泡状视网膜脱离(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若使用激素可导致 ( )(2)视网膜格子状变性伴有玻璃体牵拉时可导致 ( )(3)C|oats病常导致 ( )(4)Vogt-小柳原田病可导致 ( )(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导致 ( )72 A、双颞侧偏盲B、一致性的双眼同侧偏盲C、病变对侧的双眼同侧偏盲D、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E、中心暗点或视野向心性缩小(1)视交叉病变 ( )(2)外侧膝状体病变 ( )(3)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4)视神经炎 ( )(5)视放射病变 ( )73 A、中心暗点B、扇形视野缺损C、双颞侧偏盲D、生理盲点扩大E、正常视野(1)视盘炎可有 ( )(2)视盘水肿可有 ( )(3)球后视神经炎可有 ( )(4)假性乳头炎可有 ( )(5)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6)颅咽管瘤可有 ( )74 A、无限远B、眼前某一点C、眼后D、视网膜上E、以上都不是(1)远视眼的远点在 ( )(2)近视眼的远点在 ( )(3)正视眼的远点在 ( )75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柱镜D、凹柱镜E、三棱镜(1)矫正远视散光用 ( )(2)矫正远视用 ( )(3)矫正近视散光用 ( )(4)矫正近视用 ( )(5)矫正斜视用 ( )76 A、43DB、42DC、4D|D、19DE、18D(1)角膜的屈光力约为 ( )(2)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 ( )77 A、+1.50DB、+2.00DC、+2.50DD、+3.00DE、+4.00D(1)一眼为正视眼,另眼与之度数相差最小达到多少时出现融像困难 ( )(2)正视眼在60岁以上约需附加 ( )(3)正视眼在50岁左右约需附加 ( )(4)正视眼在45岁左右约需附加 ( )(5)如一凸透镜的焦距为O.5m,则该镜的屈光力为 ( )78 A、高度远视B、高度近视C、中度远视D、轻度近视E、中度近视(1)+4.00D ( )(2)+6.00D ( )(3)-8.00D ( )(4)-2.00D ( )(5)-5.00D ( )79 A、单纯近视散光B、单纯远视散光C、复合近视散光D、复合远视散光E、混合散光(1)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 )(2)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 )(3)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 )(4)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后,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 )(5)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 )80 A、emmetropiaB、ametropiaC、myopiaD、hyperopiaE、astigmatism(1)近视的英文单词是 ( )(2)正视的英文单词是 ( )(3)屈光不正的英文单词是 ( )(4)远视的英文单词是 ( )(5)散光的英文单词是 ( )81 A、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部屈光后聚焦在黄斑中心凹B、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部屈光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某一点C、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部屈光后聚焦在视网膜后某一点(虚焦点)D、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部屈光后在视网膜上成线或成斑E、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部屈光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某一点或其后某一点(不同的径线)(1)老视 ( )(2)散光 (如图) ( )(3)正视眼(如图) ( )(4)远视 (如图) ( )(5)近视(如图) ( )(6)混合散光 ( )82 A、内转B、下转C、上转D、内旋E、外旋(1)下斜肌的主要作用是 ( )(2)下直肌的主要作用是 ( )(3)内直肌的主要作用是 ( )(4)上直肌的主要作用是 ( )(5)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 ( )83 A、有节律的不自主眼球摆动B、斜视C、两眼的眼位有高低D、有歪头或斜颈现象E、有潜在的双眼分离(1)麻痹性斜视 ( )(2)垂直斜视 ( )(3)隐斜视 ( )(4)眼球震颤 ( )84 A、隐斜B、恒定性斜视C、交替性斜视D、麻痹性斜视E、调节性斜视(1)眼正位另眼斜位,遮斜眼去遮双眼均不动;遮正位眼去遮,去遮眼从斜位到正位,另眼从正位到斜位,提示 ( )(2)无论遮盖任一眼,去遮时均从斜位恢复正位,提示 ( )(3)患眼注视时的偏斜角大于健眼注视时的斜视角,提示 ( )(4)无论遮盖任一眼,未遮眼始终注视视标,被遮眼偏斜,去遮后双眼均不动,提示 ( )(5)高度远视或高AC/A伴有低、中度远视,提示 ( )85 A、角膜映光法B、Worth 4点法C、红滤片加棱镜法D、优先观看法E、复视试验(1)测定麻痹肌用 ( )(2)测定斜视角用 ( )(3)婴幼儿视力检查用 ( )(4)潜在融像功能检测用 ( )(5)测定是否单眼抑制用 ( )86 A、筛窦B、上颌窦C、额窦D、颅前窝E、以上都不是(1)与眼眶外壁相邻 ( )(2)与眼眶上壁相邻 ( )(3)与眼眶下壁相邻 ( )(4)与眼眶壁内上方相邻 ( )(5)与眼眶内壁相邻 ( )87 A、海绵状血管瘤B、横纹肌肉瘤C、甲状腺相关性眼病D、眶蜂窝织炎E、以上都不是(1)是先天性异常眼眶病变 ( )(2)儿童眼球突出的最常见原因 ( )(3)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 ( )(4)上睑退缩和滞后见于 ( )(5)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眶内恶性肿瘤 ( )88 A、CT呈“哑铃状”伸展B、B超:病变有压缩性C、CT:眼外肌全部组织肥大D、CT:眼外肌肥大,但肌腱正常E、MRI:缺乏信号(1)眼眶异物(如图) ( ) (2)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 )(3)表皮样囊肿 ( )(4)炎性假瘤(如图) ( )89 A、炎性假瘤B、甲状腺相关性眼病C、海绵状血管瘤D、眶蜂窝织炎E、横纹肌肉瘤(1)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如图) ( ) (2)成人眼眶最常见的肿瘤 ( )(3)儿童眼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4)成人眼球突出最常见原因 ( )90 A、甲状腺相关性眼病B、眼眶动静脉瘘C、脑膜瘤D、海绵状血管瘤E、表皮样囊肿(1)上睑退缩,回落延迟见于 ( )B|超检查可见肿瘤被压缩 ( )(3)肿瘤可有异常钙化见于 ( )(4)眼球搏动见于 ( )91 A、甲状腺相关性眼病B、眼眶蜂窝织炎C、海绵状血管瘤D、Bowen病E、炎性假瘤(1)可用抗生素加激素 ( )(2)可用激素疗法 ( )(3)首选手术 ( )92 A、垂体性突眼B、间歇性突眼C、近视性突眼D、外伤性突眼E、搏动性突眼(1)双侧性,进行性,先后发病,全身内分泌改变 ( )(2)先天性或后天性眼眶静脉曲张 ( )(3)眼球轴性延长 ( )(4)眼眶内出血,水肿 ( )93 A、眼球轴性前突B、眼球向鼻下方移位C、体位性眼球突出D、眼球向上方移位E、眼球向下方移位(1)眼眶静脉曲张 ( )(2)泪腺肿瘤 ( )(3)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 )(4)上额窦占位 ( )94 A、瞳孔缘有不规则裂口B、虹膜根部离断C、外伤性无虹膜D、外伤性瞳孔中度扩大E、近视力障碍(1)虹膜根部有半月型缺损,瞳孔呈“D”形(如图) ( )(2)外伤使整个虹膜从根部完全离断 ( )(3)瞳孔括约肌受损、光反射迟钝 ( )(4)睫状肌或支配神经受损,伴调节麻痹 ( )(5)虹膜瞳孔缘及瞳孔括约肌断裂 ( )95 A、铁B、铜和铅C、玻璃、碎石D、木刺、竹签E、毛、刺异物(1)磁性金属异物 ( )(2)非磁性金属异物 ( )(3)非金属异物 ( )(4)植物性异物 ( )(5)动物性异物 ( )96 A、角膜溃疡或穿孔B、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白内障C、角膜白斑D、前粘性角膜白斑E、睑球粘连、假性翼状胬肉(1)角膜基质层溶解 ( )(2)角膜穿孔愈合后 ( )(3)角膜溃疡愈合后 ( )(4)碱可渗入前房 ( )(5)结膜上皮缺损愈合后 ( )97 A、角膜浅点状混浊B、角膜上皮擦伤C、角膜基质层水肿、增厚及混浊、后弹力层皱褶D、角膜为边界清楚的局限白色混浊E、角膜深层不透明体(1)角膜白斑(如图) ( ) (2)角膜急剧内陷、内皮和后弹力层破裂 ( )(3)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着色 ( )98 A、结膜异物B、角膜浅层异物C、深层角膜异物D、眶内金属异物E、眶内植物性异物(1)表麻下用无菌注射针头剔除 ( )(2)会引起慢性化脓性炎症,应尽早完全取出 ( )(3)可在表麻下,用生理盐水湿棉签拭去 ( )(4)表面麻醉后用灭菌湿棉签拭出异物 ( )(5)多有软组织包裹,可不必勉强摘出 ( )99 A、眼球贯通伤B、角膜穿通伤C、角巩膜缘线状穿透伤D、眼球破裂E、闭合性外伤(1)锐器造成眼球壁有入口和出口的损伤 ( )(2)钝器伤引起眼球壁全层无裂开 ( )(3)钝器所致的眼球壁裂开 ( )100 A、单纯性角膜伤口B、3mm以上的角膜伤口C、有虹膜嵌顿时D、睫状体脱出E、晶状体与玻璃体脱出(1)伤口小于3mm、前房存在,可不缝合、包扎伤眼 ( )(2)最好能在显微镜下,严密缝合伤口(如图) ( ) (3)手术切除 ( )(4)用抗生素冲洗,并争取将脱出物复位 ( )101 A、眼球破裂B、隐匿性巩膜破裂C、眼球穿通伤D、单纯性角膜穿通伤E、复杂的角膜穿通伤(1)角膜伤口小,常可自行闭合 ( )(2)严重挫伤,常在角巩膜缘、直肌下巩膜伤口、眼压低、角膜变形 ( )(3)在直肌下或后部巩膜的伤口,检查外眼不易发现 ( )(4)由锐器的刺入,切割造成以球壁的全层裂开 ( )(5)图中所见的诊断为 ( )102 A、眼球运动障碍B、眼眶内出血C、软组织损伤D、眶深部组织的损伤E、视神经管骨折(1)急性眶内压升高、急行眶减压术 ( )(2)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视力严重下降 ( )(3)眼外肌及其支配神经损伤 ( )(4)锐器切割或穿刺伤 ( )103 A、急诊手术B、可试行配镜矫正散光C、晶状体切除及玻璃体手术D、晶状体抽吸术E、保守疗法(1)晶状体嵌顿于瞳孔或脱入前房 ( )(2)晶状体半脱位 ( )(3)晶状体脱如入玻璃体内,继发青光眼 (如图) ( )104 A、晶状体半脱位B、晶状体全脱位C、晶状体脱位于球结膜下D、晶状体嵌顿于瞳孔区E、晶状体后囊混浊(1)晶状体向悬韧带断裂的相对方向移位 ( )(2)急性继发性青光眼 ( )(3)前房变深、虹膜震颤、出现高度远视(如图) ( )(4)前房内可见油珠状物(如图) ( )105 A、角膜血染B、继发性青光眼C、前房积血D、角膜后弹力层破裂E、睫状体带加宽(1)角膜基质呈综黄色、中央呈盘状混浊 ( )(2)前房积血量大或再次出血所致 ( )(3)角膜内皮损害,高眼压和出血量多 ( )(4)房水中可见红细胞(如图) ( )106 A、视网膜震荡B、视网膜挫伤C、脉络膜破裂D、视网膜裂孔E、视网膜脱离(1)有明显的光感受器损伤、视网膜外层变性坏死、黄斑色素紊乱、视力严重下降 ( )(2)指后极部在挫伤后出现的一过性视网膜水肿、呈白色、中央视力下降 ( )(3)多见于后极部及视盘周围,裂口呈弧形,凹面对向视盘 ( )107 A、X线片B、B超C、薄骨片D、伤口探查E、CT片(1)眼部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检查常用 ( )(2)前房角或虹膜金属异物检查用 ( )(3)结膜血肿检查用 ( )(4)眼球中后段非金属物检查常用 ( )(5)眼部肿瘤检查用 ( )108 A、无特殊处理B、虹膜根部缝合术C、配戴有色眼镜D、配眼镜矫正近视力E、瞳孔缘括约肌断裂缝合术(1)睫状肌挫伤调节麻痹 ( )(2)虹膜根部离断并伴有单眼复视(如图) ( )(3)瞳孔缘或基质裂口 ( )(4)外伤性瞳孔极度扩大 ( )109 A、Roth斑B、绿色瘤C、Faster-Kennedy综合征D、Terson综合征E、K-F环(1)肝豆状核变性 ( )(2)额叶肿瘤 ( )(3)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4)急性颅内出血 ( )(5)感染性心内膜炎 ( )110 A、视网膜微血管瘤B、眼型Graves病C、角膜软化症D、视盘水肿E、视网膜AV为12(1)高血压眼底病可有 ( )(2)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有(如图) ( )(3)颅内高压可有 ( )(4)糖尿病可有(如图) ( )(5)维生素A缺乏可有 ( )111 A、视网膜的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B、视网膜的外丛状层和外核层之间C、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D、视网膜的内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E、视网膜的内丛状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之间(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导致的硬性渗出多出现在 ( )(2)视网膜深层出血出现在 ( )(3)视网膜浅层出血出现在 ( )(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导致的视网膜水肿多出现在 ( )112 A、维生素A缺乏B、维生素B1缺乏C、维生素B2缺乏D、维生素C缺乏E、维生素D缺乏(1)酒糟鼻性角膜炎 ( )(2)脚气病 ( )(3)不明原因的眼睑、结膜、前房、玻璃体出血可见于 ( )(4)角膜软化症 ( )(5)婴幼儿出现眼球突出、眼睑痉挛、屈光不正和低钙性白内障 ( )113 A、双颞侧偏盲B、眼球突出C、虹膜红变D、上睑下垂E、虹膜结节(1)糖尿病可有 ( )(2)重症肌无力可有 ( )(3)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有 ( )(4)眼结核可有 ( )(5)垂体肿瘤可有 ( )114 A、双眼盲B、双眼低视力C、单眼盲D、单眼低视力E、仍属正常视力(1)一个人双眼最好矫正视力O.3,但O.05 ( )(2)双眼最好矫正视力O.05 ( )(3)只有一眼矫正视力O.05,但另一眼O.05 ( )(4)只有一眼矫正视力O.3,但0.05,但另一眼O.3 ( )115 A、沙眼B、白内障C、青光眼D、近视E、儿童盲(1)世界上最常见的可预防的致盲原因(如图)是 ( ) (2)还没有列入“视觉2020”行动的重点的是 ( )(3)我国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是 ( )116 A、眼镜式助视器B、近用望远镜C、电子助视器D、手持式放大镜E、远用助视器(1)阅读距离较一般眼镜式助视器远,便于写字或操作 ( )(2)视野大,携带方便,使用时不需手来扶持 ( )(3)放大倍数高,视野大,可调解对比度和亮度,体位不受限 ( )(4)是一种凸透镜,使视网膜成像放大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改革创新大赛题库及答案
- 小升初乒乓球真题及答案
- 农村供水设施建设进度管理方案
- 高端离婚协议书模板定制及子女抚养权调解合同
- 离婚后子女医疗费用承担与保险补充条款
- 夫妻离婚协议书中的共同债务偿还期限与方式协议
- 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急管理方案
- 绿色环保低碳建材产业园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2025年食品仓库题库模板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5)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典优)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全本
- 拆墙协议书范本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 河南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 绩效管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钢筋锈蚀原理及应对措施案例分析(54页图文丰富)
- 核电站安全ppt
-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展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