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doc_第4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郊尾中学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处气压比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2藏南谷地的农作物病虫害比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海拔低,气温高 B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海拔高,气温低 D空气稀薄,太阳紫外线强3美国中部地区与西欧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美国中部地区耕作业比西欧更发达,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两地的地形差异 B.两地的气候差异 C两地所处发展阶段不同 D两地生产经济条件差异4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依据太阳和太阳活动有关知识,分析回答25题5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 地球 D.火星6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黑子、耀斑 B. 黑子、磁暴 C. 黑子、极光 D. 耀斑、极光7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A、 70年 B、 13 年 C、 11年 D、 1 年8下列现象中,可能是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沙尘暴频繁 C.有线广播声音清晰,短波收音机声音不清楚 D.某地连降暴雨,导致洪涝灾害9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2010年9月20日7时,第11号台风“凡亚比”正面登陆福建,致使福建省部分市县受灾严重。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凡亚比”成因的是 11台风中心的天气状况是 A狂风暴雨 B炎热干燥 C阴雨连绵 D晴朗无云12.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点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代表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ABCD图6是“2001年2003年我国华北某大城市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平均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读图回答下题。13该城市为降低城区污染物的浓度,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绿地面积 B推广集中供暖 C改善交通条件 D控制汽车数量14图7是该城市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近地面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AT1日 BT2日 CT3日 DT4日15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A.太阳辐射 B.太阳红外线辐射C.地面的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16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间的热力差异 B.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差异C.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 D.高空和地面气压的差异17下图中的地点均为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图12是“地球上某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风带表示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19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如果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我国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C两极冰雪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图6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20-22题。20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地,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B.乙地,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 C.丙地,年降水量最少 D.丁地,气温年较差最大21.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乙气候类型分布在各大洲 C.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D.丁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22.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是 A.甲、乙地 B.乙、丙地 C.丙、丁地 D.甲、丁地读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第2324题。23.此时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24.若直射点自此日后继续向南移动,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A9月23日 B3月21日C. 6月22日D 12月22日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2526题25图示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6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盛行西北风,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新华社电,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于7月18日下午在台湾岛登陆,带来狂风暴雨,于18日22时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以上。19日下午5时10分,“海棠”在福建省沿海登陆,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据材料,回答2728题。27下列是“海棠”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四地中更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C28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反气旋的强烈发展而成的 B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海域 C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是台风最多形成的发源地 D目前防御台风最主要的方式是利用卫星预测台风的路径29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天,若A点经度度数为120E,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2326SA.A2326S,30E B0,30W C2326S, 0 D0,30E30深秋的季节,华北地区的农民经常用烟熏法防御霜冻,其原理是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扩大对太阳辐射的散射范围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保温效果 D减弱地面辐射,缓解降温速度一、综合题(共40分)160E31.读东半球部分图(左下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夜长为16小时。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20W(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此时,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A点时间是: ,经度是: ,B点时间是: ,经度是: 。C点时间是: 经度是: (3)AB是 线.,地球公转的位置大约是右图中的 点。3232、读甲、乙地区图和“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海 洋海 洋甲10E55N海洋乙120E30N河流运河(月)451515030301002003005000400气温()降水量()ABC(1)属于甲图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资料图中的 (填代号),在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其形成的自然带是 。乙图所示区域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是 。(2)乙图所示地区的气候是 ,这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气候特点是 。(3)三种气候的名称:A: B: C: 3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1)图中A地受_气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_(上升或下沉)气流,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4分)(2)若甲、乙中有一处是锋面,则锋面为 处,根据两侧冷暖气团运动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