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doc_第1页
简简单单教语文.doc_第2页
简简单单教语文.doc_第3页
简简单单教语文.doc_第4页
简简单单教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三晋之春”全国名师教学观摩会专题讲座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应当是一位“君子”,是文质彬彬、形神兼美的。语文这位君子是有生命灵性的,应当是生命的图腾,刻骨铭心,烛照心灵,就其形象而言,用八个字可以概括:“放浪形骸,啸傲山林”。这是一个性情中人的形象,可感,可叹,可歌,可泣,可以兴观群怨,因此,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一种精神。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真诚的对话,是师生捕捉文本中字里行间的灵感,是那股迎面扑来的浓浓语文味。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要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简单”,的确是一件极不简单的事。需要我们用智慧启迪心灵,用思想赢得信任,用特色吸引目光。语文课是人生的舞台,在舞台上老师们展示生命的精彩,体现人生的价值,人生就是一本教科书,一堂好课就是浓缩了的人生。一、为什么教为成人而非成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而不是仅仅为了事情的成功,成人是成事的先决条件,成人比成事来得更为重要。“发展性课堂教学”超越成绩,超越成就,只有获得了成长,才能获得成绩,获得成功。发展性课堂教学中人居于首位,一切从人出发,心中有人,目中有人,通过教学影响人,发展人。它不仅关注学生今天的得失,而且关注明天的幸福,为学生生命的全程发展奠基护航。以苏教版四年级八册第一朵杏花为例,结课片断:师:同学们,回想一下,竺爷爷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生:他工作很认真,做什么事情都追求精确。生:他很执著。生:竺爷爷是著名的气候学家,他做事很细心。师:是的,同学们,竺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他一生有很多的著作,对气候现象的研究达到的世界水平。他对科学研究很认真,很精确。咱们课文中有段话就写了他的这些品质和特点,你们发现了吗?生:发现了,是课文的最后一节。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生:“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气候变化的规律。“生:从他说的话中,“不能,也不能”我们感觉到他的认真。师:是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其中还有一些词语非常重要,你们认为还有哪些?为什么?生:我感觉是“曾不止一次”,因为这说明了竺可桢爷爷搞科学研究时经常这样说,一直都很认真。生:还有,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很不容易,很执著。师:你们很有眼力,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读,很好地强调了刚才的词语。以上这个环节处处以人为本,让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理解、去阅读、去体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语言感悟、积累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步步为营的引导下,所发展的思维、品格、言语,是无法估量的。二、教什么重应世而非应试。学生通过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相处,学会创造,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更需关注学生的内在素质。仍以第一朵杏花为例:生:“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他“像年轻了几十岁”,说明他听到这个消息太高兴了,“立即”“兴冲冲”“快步”都能说明他很高兴。生:他的心情很急切。通过“立即”“兴冲冲”“快步”这些词语,使我觉得他很急切地想知道。师:这简单的一句话,你们俩读出了不同的东西,高兴,急切,这里面都有。竺可桢爷爷等了多长时间啊?生:一年。师:这盼望一年的东西终于得到了,是你,你高兴吗?生:高兴!师:特别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生:呼叫,蹦跳起来。生:忘记了一切。生:竺可桢爷爷当时可能也“是这样吧,一下子像个孩子,所以说年轻了几十岁”。师:你说得真好!这简短的话语写出了他的心情,而他的这种心情恰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观察对他的重要性。真实!可信!读一读上面的这段对话,你们有什么感触?生:从小朋友的话中,我感觉到这个小孩子也很高兴。你看,他说的话后面都是“!”他好像也等了一年,完成了竺可桢爷爷交给他的任务一样。生:从竺可桢爷爷的话中,我也感受到了他高兴又急切的心情。你看,他接连着问“什么事情呀”“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师:理解了竺可桢爷爷和小朋友的心情,咱们来读一读,好吗?(生读)师:竺可桢爷爷的问话要紧接着小朋友的话,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再练习读。(师引导生读出语句间的连贯。)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后,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师:如果这样写可以不可以:竺可桢爷爷问:“什么事情啊?”小孩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赶忙问:“什么时候?”小孩说:“刚才”(生笑)为什么笑呢?难道不可以吗?生:可以,不过显得啰嗦。生:太慢了!师:这样写也可以,但是不能生:不能表现出当时竺爷爷的高兴、急切的心情。师:看来,对话对于表现人物有重要的作用,用不同的形式写对话作用就更重要了。大家都来读一读,感受感受!师:还有哪儿能看出竺可桢爷爷的品质?生:“郑重地记下”就是非常认真地写下来。这个消息对于搞科学研究的竺可桢爷爷太重要了,所以他认真地对待着通过这个观察得来的结果。师:这段话中有个词语“捧”,可以换成什么词?生:长。生:开。师:对,那杏花为什么“捧”呢?你们怎么理解呢?生:(若有所悟)这好像是献给竺可桢爷爷的。师:好像杏花也被这眼前的一老一少感动了。一个“捧”字,把杏花写得美了,也把课文写活了。其实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的词语运用非常恰当,你们发现了吗?生:“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吹绿”“吹青”“吹皱”“吹鼓”运用不一样,有变化。生:不仅有变化,而且也符合它们的特点。师:你这个发现很重要,大家读一读,是不是这样?生:是的,树梢绿了,小草青了,河水有了波纹,杏花鼓起了花苞。师:词语运用非常恰当。这些词语看来也是作者精心选用的,也像竺可桢爷爷那样“精确”啊!生:他可能也被竺可桢爷爷感染了吧!(笑)在引领学生读文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竺可桢爷爷的品质,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了作者是怎么样写的。比如,通过对竺可桢动作的品味,感受到这样写表现了竺可桢爷爷那高兴、急切的心情。比如,人物对话采用的特殊形式,与一般的描写方式进行比较,突出了这样写更简洁,更容易表达这一老一小的急切、高兴的心情。再比如,关于作者恰当运用词语的例子,让学生在内心感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所在。三、怎么教倾听花开的声音。听心声,听需求,听表达。听一听你的课堂真正属于语文的东西是什么?你给予了什么,他们得到了什么,是否属语文味?仍以第一朵杏花为例: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竺可桢爷爷的认真、执著的特点呢?生:“爷爷,您又看花了。”“又”字说明竺可桢爷爷不是第一次这样,而是经常看花。师:他是怎么样看的呢?生:他是“走近数了数”,走到跟前仔细地看。生:从“习惯地问”这个词语,我觉得也能看出来他是常年搞研究的。师:一次、两次能形成习惯吗?生:很多次。他经常这样做。生:竺可桢爷爷补充了一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他要知道的第一朵,而不只是这四朵。师:为什么必须是“第一朵”呢?生:第一朵代表杏花开的时间,他记录下来的时间,可以很准确。师:(做估算的样子)四朵程度不同的花,大概两三天前开的吧,这应该可以推算出来。生:不成。竺可桢爷爷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可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替代观察。”生:他还说,“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今天错过了时间,明年一定要注意。师:看来这对话还真值得品味呢?生:从他们的对话中就能看出竺可桢爷爷的品质。师:是啊,从竺可桢爷爷自己的话中,从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大家练习把这段话完整地读一读。想一想,还有哪儿能看出竺可桢爷爷的品质呢?结合学生的发现感悟,及时引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