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二八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实验项目2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3实验二 戴维宁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7实验三 电位、电压的测定10实验四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13实验五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16实验六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0实验七 单级放大电路静态参数的测试 24实验八 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28第二章 附录32 示波器原理及使用32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U0。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三、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 稳压、稳流源1DG04或GDS-032直流电路实验1DG05或GDS-06A3直流电压、电流表1D31-2或GDS-10四、实验内容(一)对于天煌设备,实验电路如下: 图11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 6V,U2 12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表11。表11被测量I1(mA)I2(mA)I3(mA)U1(V)U2(V)UFA(V)UAB(V)UAD(V)UCD(V)UDE(V)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二)对于方圆设备,实验线路如图12。 图12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各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 等所示,2、将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E 10V。 3、测量各条支路电流,注意电流表量程及各支路电流流向,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2中。4、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各支路电压及总电压,记入表13中,注意电压表量程及电压方向。5、通过实验验证四个节点a、b、c、d的I是否等于零,验证四个回路acd、cbd、acbd、E+acbE-的U是否等于零。表12 电流定律支路电流方式II1I2I3I4I5计算值测量值节点相加ABCDI(计算值)I(测量值)误差I表13电压定律支路电流方式UADUACUDCUDBUCBE计算值测量值回路相加ACDCBDACBDE+ACBE-U(计算值)U(测量值)误差U五、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为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源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六、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 实验中,若用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七、实验报告1、完成实验测试,数据列表。2、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误差原因。3、小结对基尔霍夫定律的认识.。实验二 戴维宁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二、原理说明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等效内阻R0定义同戴维宁定理。Uoc(Us)和R0或者ISC(IS)和R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0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则等效内阻为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 图21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 (2) 伏安法测R0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则内阻 也可以先测量开路电压Uoc,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时的输出端电压值UN,则内阻为 (3) 半电压法测R0 如图2-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图22 图23(4) 零示法测UOC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2-3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三、仪器设备和选用挂箱序号名 称数量备 注1万用表1外购2稳压、稳流源1DG 04、05或GDS-033实验电路板或直流电路实验、负载1GDS-06A、GDS-07 4直流电压、电流表1DG31-2或GDS-10四、实验内容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24(a)所示。 图24 (a) 图24(b)1.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宁等效电路的Uoc、R0和诺顿等效电路的ISC、R0。按图24(a)接入稳压电源Us = 12V和恒流源Is = 10mA,不接入RL。测出UOc和Isc,并计算出R0(测UOC时,不接入mA表)。 Uoc(v)Isc(mA)R0=Uoc/Isc()2. 负载实验按图24(a)接入RL。改变RL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RL(K)01234567U(v)I(mA)3. 验证戴维宁定理:从电阻箱上取得按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R0之值, 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之值)相串联,如图24(b)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氏定理进行验证。 RL(K)01234567U(v)I(mA)4. 验证诺顿定理:从电阻箱上取得按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R0之值,然后令其与直流恒流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短路电流ISC之值)相并联,如图25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诺顿定理进行验证。 图25RL(K)01234567U(v)I(mA)5.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直接测量法。见图24(a)。将被测有源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去掉电流源IS和电压源US,并在原电压源所接的两点用一根短路导线相连),然后用伏安法或者直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定负载RL开路时A、B两点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0,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Ri 。6. 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0及其开路电压Uoc。线路及数据表格自拟。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时应注意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 步骤“5”中,电压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 用万表直接测R0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表。其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4. 用零示法测量UOC时,应先将稳压电源的输出调至接近于UOC,再按图23测量。5. 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六、预习思考题1. 在求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时,做短路实验时测I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24(a)预先做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2. 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七、实验报告1. 根据步骤2、3、4,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 根据步骤1、5、6的几种方法测得的Uoc与R0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 归纳、总结实验结果。4. 心得体会及其他。实验三 电位、电压的测定(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2、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 一个由电动势和电阻元件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必定存在电流的流动,电流是正电荷在电势作用下沿电路移动的集合表现,并且我们习惯规定正电荷是由高电位点向低电位点移动的。因此,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各点都有确定的电位关系。但是,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电路中选定某一点作为比较点(或称参考点),如果设定该点的电位为零,则电路中其余各点的电位就能以该零电位点为准进行计算或测量。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虽然相对参考点电位的高低而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在电路中参考电位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量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三、仪表设备及选用挂箱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 稳压、稳流源1DG04或GDS-032直流电路实验1DG05或GDS-06A3直流电压、电流表1D31-2或GDS-10四、实验内容(一)天煌设备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1.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E16V,E212V。2.以图3-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UCD、UDE、UEF及UFA,数据列于表中。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测得数据列入表中。 图31 电 位参考点与UABCDEFUABUBCUCDUDEUEFUFAA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D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二)方圆设备实验线路如图32所示图321. 将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E10V。2.以图3-2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UCD、UDE、UEF及UFA,数据列于表中(表格同上)。 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测得数据列表。五、实验注意事项1、对于天煌设备,实验线路板系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中不使用电源插座和插头。2、测量电位时,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向偏转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为正(即高于参考点的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或显示负值,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然后读出数值,此时在电位值之前应加一负号(表明该点电位低于参考点电位)。六、思考题 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七、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2、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3、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原理。4、心得体会及其他。实验四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二、原理说明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2. 图41(b)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3. 时间常数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4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cUme-t/RCUme-t/。当t时,Uc()0.368Um。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即对于放电曲线,幅值下降到初值的36.8 %所对应的时间即为一个。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 Um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41(c)所示,对于充电曲线,幅值上升到终值的63.2 %所对应的时间即为一个。 a) 零输入响应 (b) RC一阶电路 (c) 零状态响应图 41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串联电路,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当满足RC,则该RC电路称为积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积分成正比。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三角波。从输入输出波形来看,上述两个电路均起着波形变换的作用,请在实验过程仔细观察与记录。三、仪器设备及所选用组件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稳压、稳流源1DG04或GDS-032函数发生器1DG03或GDS-043动态电路实验板1DG07(天煌)4动态元件实验1GDS-06A(方圆)5全智能精密负载1GDS-07(方圆)6示波器1另配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板的器件组件,如图43所示,请认清R、C元件的布局及其标称值,各开关的通断位置等。图43 动态电路、选频电路实验板1. 从电路板上选R10K,C6800pF组成如图41(b)所示的RC充放电电路。ui为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出的Um3V、f1KHz的方波电压信号,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线,将激励源ui和响应uC的信号分别连至示波器的两个输入口YA和YB。这时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请测算出时间常数,并用方格纸按1:1 的比例描绘波形。少量地改变电容值或电阻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记录观察到的现象。2. 令R10K,C0.1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继续增大C 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3. 令C0.01F,R1K,组成如图42(a)所示的微分电路。在同样的方波激励信号(Um3V,f1KHz)作用下,观测并描绘激励与响应的波形。增减R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并作记录。当R增至1M时,输入输出波形有何本质上的区别?五、实验注意事项1. 调节电子仪器各旋钮时,动作不要过快、过猛。实验前,需熟读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观察双踪时,要特别注意相应开关、旋钮的操作与调节。2. 信号源的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要连在一起(称“共地”), 以防外界干扰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3. 示波器的辉度不应过亮,尤其是光点长期停留在荧光屏上不动时,应将辉度调暗,以延长示波管的使用寿命。六、预习思考题1. 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2. 已知RC一阶电路R10K,C0.1F,试计算时间常数,并根据值的物理意义,拟定测量的方案。3. 何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它们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它们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其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规律如何?这两种电路有何功用?4. 预习要求:熟读仪器使用说明,回答上述问题,准备方格纸。七、实验报告1、根据电路参数计算,并与观察得到的电容器充放电变化曲线对应的进行比较。2、讨论时间常数对电容充放电速度的影响。3、对实验中所观察的各种波形进行分析,总结RC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所需要的电路条件。实验五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二、原理说明 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 0 0 2、如图51所示的RC串联电路,由相量运算方法可知Z = R j Xc = Rj = = / = = = arctg=+及U = 电路相量图如图52。图51 图52由图可知与同相,与保持有90的相位差,即当阻值R变时,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与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如果在实验中已经测量出U,UR及UC,则电路相位角可由下式计算得出=arccosUR/U或=arctanUc/URR值改变时, 可改变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3. 日光灯线路如图53所示,图中 A 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 S是启辉器,C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值)。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17 图53三、仪表设备及所选用组件箱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电源控制屏(调压器、日光灯管)1DG01或GDS-012交流电压表1D36或GDS-113交流电流表1D35或GDS-124三相负载1DG08或GDS-06B5荧光灯、可变电容1DG09或GDS-096起辉器、镇流器、电容、电门插座DG09或GDS-097功率表1D34或GDS-13四、实验内容1. 按图51接线。R为220V、15W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4.7F/450V。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调至220V。记录U、UR、UC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测 量 值计 算 值U(V)UR(V)UC(V)U(与UR,UC组成Rt)(U=)U = UU(V)U/U(%)2. 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图54按图54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慢增大,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然后将电压调至220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UL,UA等值,验证电压、电流相量关系。测 量 值P(W)CosI(A)U(V)UL(V)UA(V)启辉值正常工作值3. 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55组成实验线路。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数据记入下页表中。图55 电容值测 量 数 值(F)P(W)COSU(V)I(A)IL(A)IC(A)012.24.7五、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 2. 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3. 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六、预习思考题1. 参阅课外资料,了解日光灯的启辉原理。 2. 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DG09实验挂箱上有短接按钮,可用它代替启辉器做一下试验。)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 3. 为了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4.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七、实验报告1.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2.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 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4.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六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及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框图和主要技术性能。2. 熟悉常用仪器上各旋钮的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 低频信号发生器 SG1026 1台2. 直流稳压电源 HY1711-2SD 1台3. 双踪示波器 SS7802或COS5020BF 1台4. 毫伏表 TH1911 1台5. 万用表 VC9802A 1块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图6-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四、仪器使用注意事项每一台电子仪器都有规定的操作规程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一般电子仪器在使用前后及使用过程中,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开机前注意事项 在开机通电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否。 在开机通电前,应检查仪器面板上各开关、旋钮、接线柱、插孔等是否松动或滑位,如发生这些现象,应加以紧固或整位,以防止因此而牵断仪器内部连线,造成断开、短路以及接触不良等人为故障。 在开机通电时,应检查电子仪器的接“地”情况是否良好。2. 仪器开机时注意事项 在仪器开机通电时,应使仪器预热510分钟,待仪器稳定后再行使用。 在开机通电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的工作情况,即眼看、耳听、鼻闻以及检查有无不正常现象。如发现仪器内部有响声、有臭味、冒烟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再尚未查明原因之前,应禁止再次通电,以免扩大故障。 在开机通电时,如发现仪器的保险丝烧断,应更换相同容量的保险管。如第二次开机通电,又烧断保险管,应立即检查,不应第三次调换保险管通电,更不应该随便加大保险管容量,否则导致仪器内部故障扩大,造成严重损坏。3. 仪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仪器使用过程中,对于面板上各种旋钮、开关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必须予以了解。对旋钮、开关的扳动和调节,应缓慢稳妥,不可猛扳猛转,以免造成松动、滑位、断裂等人为故障。对于输出、输入电缆的插接,应握住套管操作,不应直接用力拉扯电缆线,以免拉断内部导线。 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不应直接连到直流电压电路上,以免损坏仪器。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子仪器,二次开机时间间隔要长,不应关机后马上二次开机,否则会烧断保险丝。 使用仪器测试时,应先连接“低电位”端(地线),然后连接“高电位”端。反之,测试完毕应先拆除“高电位”端,后拆除“低电位”端。否则,会导致仪器过负荷,甚至损坏仪表。4. 仪器使用后注意事项 仪器使用完毕,应切断仪器电源开关。 仪器使用完毕,应整理好仪器零件,以免散失或错配而影响以后使用。 仪器使用完毕,应盖好仪器罩布,以免沾积灰尘。5. 仪器测量时连接在电子测量时,应特别注意仪器的“共地”问题,即电子仪器相互连接或仪器与实验电路连接时“地”电位端应当可靠连接在一起。由于大多数电子仪器的两个输出端或输入端总有一个与仪器外壳相连,并与电缆引线的外屏蔽线连在一起,这个端点通常用符号“”表示。在电子技术实验中,由于工作频率高,为避免外界干扰和仪器串扰,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导致测量误差增大,所有仪器的“地”电位端与实验电路的“地”电位端必须可靠连接在一起,即“共地”。四、实验内容1. 万用表的使用VC9802A数字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电阻、电容、晶体管直流电流放大倍数hFE等。测量直流电压:开启直流稳压电源,调节输出电压大小,打开万用表电源开关,将万用表的开关转到相应直流电压档上,选择合适量程,将万用表并接在电源输出端,红表笔接电源“”极,黑表笔接电源“”极,直接读值,即为所测直流电压。数据填入表6-1。表6-1直流稳压电源输出0.5 v5 v7.5 v12 v24 v万用表档位万用表读数2. 示波器的使用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示波器是一种电子图示测量仪器,它的突出特点是能够直接观测信号的波形,可以测量各种周期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相位等。扫描基线调节:打开电源开关,根据光迹指示找出水平扫描基线,调节辉度、聚焦。转动聚焦旋钮,使水平扫描基线清晰且亮度适中。把示波器上的“标准信号” 通过专用电缆线接入通道Y1输入,触发耦合方式开关置“AC”位。按表6-2的要求,调节“Y轴灵敏度”旋钮(v/div)和“扫描时间”旋钮(t/div),测量标准信号的幅度和周期,并填表。注意: “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和“扫描时间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表6-2标准信号Y1通道灵敏度信号显示格数计算实际测量幅值幅值频率扫描时间量程选择一周期显示格数计算实际测量频率3.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SG1026是一种通用的多功能低频信号源,主发生器能产生1Hz1 MHz正弦波(有效值)、矩形脉冲和TTL逻辑电平。其中正弦波具有较小的失真、良好的幅颇特性,输出幅度05 v(连续可调),并具有标准的600输出阻抗特性等。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数码管显示频率大小。实验室用的信号发生器一种是由表头指针显示主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由于电路过渡特性影响,通电时指针瞬时满偏,待输出稳定时,指针返回,指示实际电压大小,另外一种是由数码管显示输出电压大小。根据使用频率范围,调节“频率调节”旋钮,按十进制方式细调到所需的频率,此时数码管显示频率大小,指示灯指示输出频率的单位。输出电压调节:输出电压15 v时,只需将“输出衰减”置0dB位,可以直接从电压表上读出输出电压大小,为精确读数,一般用示波器或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小于1v 时,先选择适当的电压衰减,再调节“输出幅度”,直接外接示波器或交流毫伏表测量。直到达到所需要的信号电压值。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4. 交流毫伏表的使用TH1911型数字式交流毫伏表主要用于测量频率范围为10Hz2 MHz、电压为100400的正弦波有效值电压。该仪器具有躁声低、线性刻度、测量精度高、测量电压频率范围宽,以及输入阻抗高等优点,同时仪器使用方便,换量程不用调零,4位数显,显示清晰度高,仪器具有输入端保护功能和超量程报警功能,前者确保输入端过载不会损坏仪器,后者使操作者方便地选择合适量程,不会误读数据。将量程开关置于400量程上,开启电源,数字表大约有5秒钟不规则的数字跳动,这是开机的正常现象,不表明它是故障。使用时必须根据被测信号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若无法估计被测信号大小,应先选择较大量程,然后再调整到适当量程,以保护仪表。5. 仪器间的联测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 KHz,输出电压有效值为1(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信号,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分别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数据计入表6-3;再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发生器在不同“输出衰减”位置时的输出电压,数据计入表6-4。表6-3信号扫描时间量程选择一周期显示格数计算频率100Hz1KHz10 KHz表6-4信号输出衰减0 dB20 dB40 dB60 dB毫伏表读数(mv)1000示波器读数(mv)衰减倍数计算五、实验报告要求1. 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数据记录表。2.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回答思考题。六、思考题1. 电子测量中,为什么要注意仪器“共地”问题?2. 信号发生器最大输出为5,当“输出衰减”旋钮置于60 dB档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为多大?如何调节5 mv/1 KHz信号?3. 使用示波器时,要达到下列要求应调节那些旋钮?使波形清晰 波形左右移动亮度适中 改变波形显示周期个数波形稳定 改变波形显示高度波形上下移动4. 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波电压还是非正弦波电压?它的表头指示值是被测信号的什么数值?它是否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实验七 单级放大电路静态参数的测试(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结构,学习电子线路的搭接方法。2. 学习测量和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观察静态工作点设置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二、实验仪器1. 低频信号发生器 SG1026 1台2. 双踪示波器 SS7802或COS5020BF 1台3. 万用表 VC9802A 1块三、实验说明图7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图7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71电路中,旁路电容CE 是使RE对交流短路,而不致于影响放大倍数,耦合电容C1和 C2 起隔直和传递交流的作用。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的基极电流I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UCEUCCIC(RCRE)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RiRB1 / RB2 / rbe输出电阻 ROR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UC和U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E或UC,然后算出IC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算出IC(也可根据,由UC确定IC),同时也能算出UBEUBUE,UCEUCUE。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UCE)的调整与测试。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7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7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i,检查输出电压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图72 静态工作点对uO波形失真的影响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7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图7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阻燃剂FRC-3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后勤承包协议书
- 2025年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空调压缩机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标准)合作创办选矿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买房 协议书
- 2025年加气站用天然气压缩机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玩具礼品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智慧园区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福建福州闽侯县精神病医院招聘一类编外专业技术人员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烟草香味化学
- 院感培训试题及
- 电气照明系统课件
- 临时用水施工专项方案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720全景照片制作方案及发布流程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除尘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54页)ppt课件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