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艺术 留住身边的精彩 1 勇者画室设计制作 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 数码相机 相机镜头 请欣赏下面的一组摄影作品找一找 你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哪张 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 就觉得它的确很美 然而你说不出它为什么美 你也说不出作者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 然而这些就是摄影技术的细节 需要我们探讨和追求的的问题 也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 就是我们所说要的 摄影家的眼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一名暮霭中的风车 欣赏世界十佳摄影作品2010 第二名孤山 第三名蝇头 第四名白玫瑰 第四名白玫瑰 第五名归家的路 第六名孤舟 第七名morgana 第八名天使之光 第九名最后一滴 第十名日落中的孤寂 拍什么呢 其实 在你的身边就有很多值得拍的东西 表现素材 人物 动物 风景 静物一个专业的摄影师 在选择了拍摄的题材后 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 了解所要拍摄的物体 这样才能在拍摄时捕捉到精彩传神的瞬间 按形式分 记录摄影艺术摄影 按内容分 风景摄影人物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 按用途分 商业摄影生活摄影 摄影的分类 怎样安排画面 构图知道了 拍什么 还要知道 怎么拍 要拍出好照片 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 如何安排画面 也就是 构图 选择合适角度 确定画幅形式 合理取舍画面 1 仰视 俯视 平视 仰视 从下往上看 俯视 从上往下看 平视 朝眼睛的正前方看 这三种角度是拍摄时最常用的三种角度 一般初学摄影的人都从平视的角度来拍 2 画幅构图形式 横构图 竖构图 横构图 强调水平线条 左右空间 给人视野开阔 竖构图 视线上下运动 画面远景和近景的细节更加突出 强调一种纵深感和距离感 3 兴趣点突出 视觉中心明确 人像摄影 婚纱摄影儿童摄影情侣摄影个人写真人体摄影生活摄影 喜逢甘霖陈穗林摄 黄昏 摄影 董凤安 晨读 香格里拉秋梦 摄影 郑义 秋实摄影李怒呤 雪雁 选出一张你认为最美的照片 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留住身边的精彩 摄影漫谈 一 照相机的奥秘 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你知道相机是怎么来的么 在欧洲 16世纪著名画家达芬奇便发现 在一个房间的窗板上戳上一个小孔 然后关上所有的门窗 使房间变得一片黑暗 窗外的景色透过小孔 清晰地倒映在室内的墙壁上 这就是物理学上的 小孔成象 原理 一 照相机的发明在欧洲 16世纪著名画家达芬奇便发现 在一个房间的窗板上戳上一个小孔 然后关上所有的门窗 使房间变得一片黑暗 这时便可看到窗外的景色透过小孔 清晰地倒映在室内的墙壁上 这就是物理学上的 小孔成象 原理 后来其他画家把白纸挂在墙壁上 照着倒映着的线条复描 当画家移动挂在墙壁上的白纸与小孔的距离 便可将倒映在白纸上的图象放大或缩小 解决了当时复描图画技术上的一大难题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 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 人们制成了平板玻璃 玻璃透镜 有人利用暗室小孔成象的原理制成一个暗箱 箱上装了一块凸透镜以代替小孔 箱子的另一头装了一块磨毛了的平板玻璃 凸透镜把投射进来的光线聚焦 人们用画笔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画下各种大自然的景色 这暗箱 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机 光学家为改善象质 在透镜上不断地做文章 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镜头 这就是现代人所称的照相物镜 机械设计师不断完善和改造那个笨重的木头暗箱 这就是现代摄影者所称的照相机机身 但是用画笔来摘下倒映在玻璃上的景色 毕竟太麻烦了 这就需要发明一种能够感光的 照相纸 自从1828年 法国发明家尼埃普斯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以来 影像就成为我们记录生活和历史的最常用手段 从此 人们用图片记录着现实 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图片也就变成了历史本身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 尼埃普斯是这样得到照片的 他用一架照相机 从窗口把景物拍摄在锡和铅的合金片上 感光材料是一种感光后能变硬的沥青 那张照片共曝光8小时 感光材料是沥青 照片曝光的时间超过8小时 听起来是如此的落后 但不知道为什么 看着这段文字心中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历史所带来的沉淀感觉也许就是这种感动的源头 后来 法国画家达盖尔与汉普斯共同进行研究 直到1839年在达盖尔解决了显影 定影等技术难关后 世界上才公认从那时起发明了照相术 那时的 胶片 便是碘化银感光板 感光性能实在太差了 加之照相机用的多是用一二块透镜组成的长焦距镜头 造成进入暗箱的光线很弱 因此拍摄一幅照片需很长时间 形成的影象也太模糊 人们决心进一步提高感光板对光的敏感程度 即感光度 1871年发明的溴化银明胶干版法是采用明胶代替硝棉胶 用溴化银代替碘化银 涂在玻璃片上 制成干版 这样感光度可大大提高 曝光时间缩短为几分之一秒 几十分之一秒 乃至更短的时间 为了适应感光底板感光度的迅速报高 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 人们在照相机中装上了快门 这样人们使能拍摄到飞鸟 奔马之类的快速运动物的照片 当有了镜头 快门 胶片 机身等一系列主要部件后 一个现代照相机的雏形随着照相术的发展就初步完善了 二 历史的记录 1839年8月19日 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 达盖尔银版摄影术 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 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 最大相孔径为1 3 4的摄影镜头 1845年 德国人冯 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 的转机 1849年 戴维 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66年 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 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 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 得到迅速发展 1888年 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 柔软 可卷绕的 胶卷 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 同年 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13年 德国人奥斯卡 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925年到1938年 德国的莱兹 罗莱 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了小体积 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 而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 各国照相机制造厂纷纷仿制莱卡型和罗莱弗莱型照相机 1939年之后 黑白 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光学工业制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学玻璃 如钛 镉等玻璃 从而更好地校正了摄影镜头的像差 使镜头向大孔径和多种焦距的方向迅速发展 因而 出现了变焦 微距 折反射式 广角等多种摄影镜头 上世纪60年代 日本的小西六摄影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相机 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机 接着日本又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双优先式自动曝光照相机 美能达xdg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开创了一台相机具有多种曝光功能的先例 1956年 我国天津和北京相继制成了120折叠式照相机和仿莱卡型的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成为中国照相机生产的先驱 摄影漫谈 小孔成像技术 历史 早期照相机 120照相机 135照相机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 135照相机 120照相机 早期照相机 小孔成像技术 摄影漫谈 构造 摄影漫谈 操作 1 装入胶卷 2 设置光圈 快门速度 3 取景 对焦 拍摄 按下快门 4 拉动卷片杆继续下一张拍摄 5 倒片 拿出胶卷 拍什么 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2课 公式与函数(三)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龙教版2018八年级下册-龙教版2018
- 第二节 体验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选修二 多媒体技术应用沪教版
- 蔬菜仓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重庆市大学城高中英语 Unit 1 Friends and Friendship说课稿 重庆大学版必修3
- 6.2《密度》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 2025年1月全科医生模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试卷+解析)
- 物流运输实务(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六 同步测试
- 小班数字课题题目及答案
- 消防监控考试题初级及答案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2025-2031年中国有源相控阵雷达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 大货车货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026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景区导览智能导览设备市场前景报告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