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XCEL2003实用公式、函数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举例: 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 计算: 在C1中输入 =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其它应用:在D1中输入 =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在E1中输入 =B1(1/3) 即求10的立方根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 “”与“*”同、“”与“/”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二、多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多组数据求加和公式:(常用)举例说明:=SUM(A1: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数据相加; =SUM(A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加; 多组数据求乘积公式:(较常用)举例说明:=PRODUCT(A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乘; =PRODUCT(A1: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乘; 多组数据求相减公式:(很少用)举例说明:=A1-SUM(A2: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该列数据相减;=A1-SUM(B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减; 多组数据求除商公式:(极少用)举例说明:=A1/PRODUCT(B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除; =A1/PRODUCT(A2: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除;三、其它应用函数代表: 平均函数 =AVERAGE(:); 最大值函数 =MAX (:); 最小值函数 =MIN (:); 统计函数 =COUNTIF(:):举例:Countif ( A1:B5,”60”) 说明:统计分数大于60分的人数,注意,条件要加双引号,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1、 请教excel中同列重复出现的货款号应怎样使其合为一列,并使款号后的数值自动求和?比如:A列 B列 001 8 002 6 002 5 003 2应怎样使其四行变为三行,切使002号后的数值为11? 第一方法:对第A列进行分类汇总。第二:用透视表对A列进行分析。2、比如以下四个数值, 1 2 3 4求和为10,第三行隐藏,我希望得到答案是7。谢谢!问题补充:=SUBTOTAL(109,A1:A4)是正确的,但其中109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好象101.103等除了108都好用,谢谢!=SUBTOTAL(9,A1:A4)才是求和,但不行。最佳答案SUBTOTAL 返回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通常,使用“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可以容易地创建带有分类汇总的数据清单。一旦创建了分类汇总,就可以通过编辑 SUBTOTAL 函数对该数据清单进行修改。 语法 SUBTOTAL(function_num,ref1,ref2,.) Function_num 为 1 到 11 之间的数字,指定使用何种函数在数据清单中进行分类汇总计算。 Function_Num 函数 1 AVERAGE 平均值 2 COUNT 个数3 COUNTA 非空格的个数 4 MAX 最大值5 MIN 最小值 6 PRODUCT 乘积7 STDEV 标准偏差 8 STDEVP 总体标准偏差9 SUM 和 10 VAR 方差11 VARP 总体方差Ref1, ref2, 为要进行分类汇总计算的 1 到 29 个区域或引用。 如果在 ref1, ref2, 中有其他的分类汇总(嵌套分类汇总),将忽略这些嵌套分类汇总,以避免重复计算。函数 SUBTOTAL 将忽略由数据清单筛选时产生的任何隐藏行。在需要对筛选过的数据清单中的可见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时,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所指定的某一引用为三维引用,函数 SUBTOTAL 将返回错误值 #VALUE!。 示例 SUBTOTAL(9,C3:C5) 将使用函数 SUM 产生单元格区域C3:C5的分类汇总。补充: Function_Num 函数 如果为101-111就是上面对应参数 隐藏数值不参与计算。1、LN函数:该函数是计算自然对数,公式为:“=LN(B3)”。2、LOG函数:该函数是计算指定底数的对数,公式为:“=LOG10(B3)”。3、MOD函数:该函数是计算两数相除的余数。如图7,判断C3能否被B3整除,可以在D4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IF(MOD(B3,C3)=0,是,否)”。图74、PI函数:使用此函数可以返回数字3.14159265358979,即数学常量PI,可精确到小数点后14位。如图8,计算球体的面积,可以在C4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PI()*(B32)*4)”;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在D4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B33)*(4* PI())/3”。图85、POWER函数:此函数用来计算乘幂。如图9,首先在单元中输入底数和指数,然后在D3中输入以下公式:“=POWER(B3,C3)”。图96、PRODUCT函数:此函数可以对所有的以参数形式给出的数字相乘,并返回乘积。例如:某企业2005年度贷款金额为100000元,利率为1.5%,贷款期限为12个月。如图10所示,直接在单元格E4中输入以下公式:“ =PRODUCT(B4,C4,D4)”。图107、RADIANS函数:此函数是用来将弧度转换为角度的。可以在C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RADIANS (B3)”。8、RAND函数:此函数可以返回大于等于0及小于1的均匀分布随机数,每次计算工作表时都将返回一个新的数值。如果要使用函数RAND生成一个随机数,并且使之不随单元格的计算而改变,可以在编辑栏中输入“=RAND()”,保持编辑状态,然后按F9键,将公式永久性地改为随机数。例如:在全班50名同学中以随机方式抽出20名进行调查,如图11,在单元格中输入开始号码以及结束号码,然后在单元格B4中输入以下公式:“=1+RAND()*49”。图119、ROUND函数:此函数为四舍五入函数。如图12,例如:将数字“12.3456”按照指定的位数进行四舍五入,可以在D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ROUND(B3,C3)”。10、ROUNDDOWN函数:此函数为向下舍入函数。例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是:起步价为5元,前10公里每一公里跳表一次,以后每半公里就跳表一次,每跳一次表要加收2元。输入不同的公里数,如图13所示,然后计算其费用。可以在C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IF(B3=90,1,IF(F3=80,2,IF(F3=70,3,IF(F3=60,4,5),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在该公式中用到了多个IF函数,用以判断平均成绩属于哪个区间,再使用CHOOSE函数返回不同情况下的结果,这里把成绩分为了5个档次,即平均分90以上的是“优秀”、80到90之间的是“良好”、70到80之间的为“一般”、60到70之间的为“及格”、60以下的为“不及格”。图3025、COLUMN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1所示。图3126、COLUMNS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2所示。图3227、HLOOKUP函数:在实际工作中此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举例说明。在计算销售奖金时,不同的销售业绩对应不同的奖金比例,因此首先需要使用HLOOKUP函数查询奖金比例,然后再计算销售奖金。1)输入如图33所示的业绩奖金以及员工的销售业绩;2)查找适当的奖金比例,在单元格D7中输入以下公式:“=HLOOKUP(D3,$B$3G$4,2)”;3)分别在单元格D8、D9、D10中输入以下公式:“=HLOOKUP(E3,$B$3G$4,2)”、“=HLOOKUP(F3,$B$3G$4,2)”、“=HLOOKUP(G3,$B$3G$4,2)”;3)计算奖金:在单元格E7中输入以下公式:“=C7*D7”。图3328、HYPERLINK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4所示。图3429、INDEX函数:该函数返回指定单元格中的内容。假设在图35所示的课程表中:1)查找出星期三第4节课所上的课程:只需在单元格C13中输入以下公式:“=INDEX(C3:H9,C12,C11)”;2)返回星期五的所有课程:选中单元格区域“J2:J9”,然后输入以下公式:“=INDEX(B2:H9,6)”,此时即可显示出星期五的所有课程;3)计算路程:已知各地之间相隔的距离如图36所示,那么如何计算A地和D地之间相隔的距离呢?只需在单元格C11中输入以下公式:“=INDEX(B2:G7,MATCH(C9,B2:B7,0),MATCH(C10,B2:G2,0)”。图35图36 30、INDIRECT函数:该函数使用方法如图37所示。图3731、REPLACE函数:此函数可以使用其他的文本字符串并根据所指定的字符数替换某个文本字符串中的部分。例如某市的电话号码要升位,在原来的电话号码的前面加一个“8”,下面使用REPLACE函数完成已知电话号码的升位。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输入已知的电话号码,如图62所示;2)计算升位后的电话号码,在单元格C3中输入以下公式:“=REPLACE(B3,1,4,05328)”,在该公式中,使用REPLACE函数用“0108”替换B3中字符串中第一位开始的前4位数字,结果相当于区号不变,在原电话号码的前面加一个“8”。其中“05328”加引号是以文本的形式输入的,否则忽略0。图6232、REPT函数:此函数可以按照给写的次数重复显示文本,也可以通过REPT函数不断地重复显示某一个文本字符串来对单元格进行填充。该函数的用法见图63所示。图6333、RIGHT函数:使用此函数可以根据所指定的字符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最后一个或者多个字符。例如:1)拆分姓名,在实际中人的姓名一般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的,下面介绍如何利用RIGHT函数将其拆分开,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在单元格中输入一些姓名,如图64所示,然后在单元格C3中输入以下公式:“=RIGHT(B3,2)”;2)判断性别:假设有一个关于生活消费方面的调查,调查者为了书写方便也为了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在对被调查者编号时指定其最后一位表示性别,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首先在工作表中输入已知信息,如图65所示,然后在单元格D3中输入以下公式:“=IF(RIGHT(C3,1)=1,男,女)”,在该公式中,使用RIGHT函数返回编号中的最后一个字符,再利用IF函数判断。如果返回的结果为“1”则为“男”,反之为“女”,由于函数返回的是字符,所以“1”要加引号,当有多种情况时还可以使用嵌套的IF函数。图64图6534、SEARCH函数:此函数可以查找文本字符串。该函数的用法见图66所示。图6635、T函数:此函数可以返加引用的文本。该函数的用法见图67所示。图6736、TEXT函数:此函数用来将数值转换为指定格式。该函数的用法见图68所示。图6837、TRIM函数:此函数用来清除文本中的空格。该函数的用法见图69所示。图6938、UPPER函数:此函数用来将文本转换为大写。该函数的用法见图70所示。图7039、处理人员信息:文本函数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一种常用的函数类型。一些大型的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能及时地接触到该行业的最新科技信息,有关负责人会时常请一些专家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下面介绍如何利用文本函数处理人员信息,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工作表中输入需要的标题项目以及人员编号、姓名和性别等数据信息,以便于在后面使用,如图71所示;2)从姓名中提取姓:在单元格E3中输入以下公式:“=IF(LEN(C3)=4,LEFT(C3,2),LEFT(C3,1)”,由于中国人的姓名有两个字的,有3个字的,还有4个字符,4个字的名字一般是复姓,所以要使用IF函数判断姓名的长度是不是4,如果姓名的长度等于4,则使用LEFT函数返回左边的两个字符,否则返回左边的1个字符;3)从姓名中提取名:在单元格E3中输入以下公式:“=IF(LEN(C3)=2,RIGHT(C3,1),RIGHT(C3,2)”,在该公式中使用IF函数判断姓名的长度是不是等于2,若等于2则利用RIGHT函数返回最右侧的1个字符,若不等于2则返回最右侧的两个字符;4)添加称呼:在单元格G3中输入以下公式:“=IF(D3=男,CONCATENATE(E3,先生),CONCATENATE(E3,女士)”,在该公式中,首先使用IF函数判断性别是“男”还是“女”,如果是“男”则返回先生,如果是“女”则返回女士,然后利用CONCATENATE函数将判断结果和姓连接起来组成该专家的称呼;5)安排入住的宾馆房间号:在单元格H3中输入以下公式:“=IF(B3=3,滨海假日&TEXT(B3,300),清泉宾馆&TEXT(B3,200)”,在安排专家的宾馆房间时,假设前三名专家在宾馆A中休息,其余的在宾馆B中休息,房间号为他们的编号,在该公式中先使用TEXT函数将B列中的数据转换为对应格式的文本,再使用符号“&”将宾馆和房间号连接起来,最后使用IF函数根据专家的编号判断其入住哪个宾馆;6)输入各个专家的培训人数,然后选中单元格K2,选择插入符号菜单位项弹出符号对话框,切换到符号选项卡中,在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普通文本)选项,在子集下拉列表中选择零杂丁贝符(示意符号)选项,设置完毕单击插入按钮即可在单元格输入选定的符号;7)绘制人数比较图:在单元格G3中输入以下公式:“=REPT($K$2,INT(I3/12)”,在该公式中,使用REPT函数将单元格K2中的方块元素复制“INT(I3/12)”次,为了缩小空间也为了减小培训人数比例,将I列中的培训人数除以12再取整数即可得到需要复制的次数。图7140、处理采购数据:在EXCEL中提供有很多种数据库函数,可以满足采购管理中管理人员对大量数据处理的要求。下面以图82所示,介绍如何使用数据库函数处理采购数据:1)使用DAVERAGE函数计算采购数量的平均值,首先建立一个数据模型;2)在单元格E15中输入以下公式:“=DAVERAGE(B2:F12,5,G15:G16)”,即可得到台灯的平均采购数量;3)将单元格G16中的“台灯”改为“瓷瓶”就可以计算出瓷瓶的平均采购数量。此外还可以利用DAVERAGE函数在相交或者相并两种条件下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在Excel中输入同行的条件为相交的条件,即必须全部满足的条件,然后在单元格E19中输入以下公式:“=DAVERAGE(B2:F12,5,C2122)”,即可计算出采购数量少于20的平均数;4)要计算购买台灯的数量大于10的次数,此时可以使用DCOUNT函数来求解,首先输入需要求解的条件,然后在单元格F26中输入以下公式:“=DCOUNT(B2:F12,5,C2829)”;5)要计算新新家具公司沙发的价格,此时可以使用DGET函数来求解,首先输入需要求解的条件,然后在单元格E33中输入以下公式:“=DGET(B2:E12,4,C3536)”;6)要计算家具中沙发的最高价格,此时可以使用DMAX函数来求解,首先输入需要求解的条件,然后在单元格E39中输入以下公式:“=DMAX(B2:E12,4,C41:C42)”。图8241、区分函数COUNT和COUNTA:例如:1)制作1月出勤加班统计表,表中包括员工1月出勤加班统计表以及需要统计的内容,如图83所示;2)使用COUNT函数统计各列单元格的个数,在单元格B13中输入以下公式:“=COUNT(B3:B11)”,此时可以看到包含文字的单元格和空白单元格被忽略了,只统计包含数字的单元格;3)使用COUNTA函数统计各列单元格的个数,在单元格B14中输入以下公式:“=COUNTA(B3:B11)”,此时可以看到包含文字的单元格也统计在内了。图8342、LARGE函数:该函数用来返回数据集中第K个最大值。例如:根据某企业在一次订货后检验所订产品的合格情况,计算需求量的大小、次品的多少以及不合格率最高、最低的产品等。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作检验订购的产品合格情况表,如图84所示;2)计算各个产品中订购总量的最大需求与最小需求,分别在单元格G2和G3中输入以下公式:“=LARGE(B3:B12,1)”、“=SMALL(B3:B12,1)”;3)计算次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在单元格G6和G6中输入以下公式:“=LARGE(C3:C12,1)”、“=LARGE(C3:C12,10)”;4)查找出不合格率最高的产品,在单元格G10中输入以下公式:“=INDEX(A3:A12,MATCH(LARGE(D312,1),D312,0),1)”,在该公式中首先利用LARGE函数得出不合格率的最大值,然后利用MATCH函数得到该最大值在数据区域“D3:D12”中的行号,最后使用INDEX函数在数据区域“A3:A12”中查找该行与第1列交叉处的单元格的值,即可得到不合格率最高的产品即“显示器”;查找不合格率最低的产品同理。图8443、区分函数MAX和MAXA:现以某公司1月份的出勤和加班记录表为例,来看一下MAX和MAXA函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的应用。在此表中分别计算迟到、旷工和加班次数最多的员工的姓名,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作如图85所示的表格;2)计算迟到次数最多的员工的姓名,在单元格J5中输入以下公式:“=INDEX(C3:C11,MATCH(MAX(E3:E11),E3:E11,0),1)”,即可得到迟到次数最多的员工的姓名即“李宁”;3)计算旷工次数最多的员工的姓名,在单元格J7中输入以下公式:“=INDEX(C3:C11,MATCH(MAXA(F3:F11),F3:F11,0),1)”,即可得到旷工次数最多的员工的姓名即“邵刚”。图8544、MODE函数:该函数用以返回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例如:假设已知某些同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如图86所示,现计算各科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在单元格C14中输入以下公式:“=MODE(C4:C13)”。图8645、PERCENTRANK函数:该函数用以返回百分比排位。该函数的用法见图87所示。图8746、RANK函数:该函数用以排名次。该函数的用法见图89所示。47、TRIMMEAN函数:该函数用以计算内部平均值。例如:根据实际计算需求在工作表中添加相应的项目,制作如图88所示的表格,在单元格C15中输入以下公式:“=TRIMMEAN(C3:C14,0.05)”,即可得到除去极值比例为5%的均值结果。图8848、统计员工培训成绩:一般来说公司招聘新员工后会对其进行培训,随后人事部会对他们的培训成绩进行统计排名,以此考核新员工的素质状况,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在工作表Sheet1中输入相应的数据信息,然后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字体、边框等属性的设置,如图89所示;2)计算各位员工的平均成绩:在单元格J4中输入以下公式:“=AVERAGE(E4:I4)”;3)计算总成绩:在单元格K4中输入以下公式:“=SUM(E4:I4)”;4)计算员工的成绩名次:在单元格L4中输入以下公式:“=RANK(J4,$J$4J$21)”;5)计算培训人数:在单元格D23中输入以下公式:“=COUNT(B4:B21)”;6)计算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在单元格D24中输入以下公式:“=COUNTA(E4:E21)”;7)计算无成绩的人数:即缺考人数,在单元格D25中输入以下公式:“=COUNTBLANK(E4:E21)”;8)计算参加培训的男、女员工人数:分别在单元格D26和D27中输入以下公式:“=COUNTIF(D421,女)”、“=COUNTIF(D421,男)”;9)计算男、女员工总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pr考试试题及答案
- cad理论考试及答案
- aspne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燃气具产业发展现状及消费需求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烘焙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与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消化系统用药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效果与加氢网络布局战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慧农业传感器网络部署与经济性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抗生素市场消费需求与政策环境调研报告
- 2025-2030中国心脏介入导管室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特征分析报告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十一节后收心会安全培训课件
- 钢结构厂房装修施工方案报告
- (2025年标准)借款续期协议书
- “关爱老年人”(教学设计0)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3艾伏(Afore)光伏逆变器使用手册
- 2024车用清洁燃料
- 节后安全第一课: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
- 工程伦理 课件第8、9章 工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
-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