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模式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模式是用图象形式对某一事物或实体进行的有意简化的描述 模式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是思想的辅助工具 模式的类型 按所用符号分三类 文字模式 即用文字进行描述的模式 图表模式 即用图形 表格等符号进行结构的模式 数学模式 即用数学符号 方程式等建筑的模式 模式的类型 按作用分二类 结构性模式 即仅仅描述某事物的结构 功能性模式 即从能量 力量及其方向等角度描述各系统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 美国学者多伊奇 1952年 认为模式在社会科学中运用有以下一些功能 1 构造功能 可以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 解释功能 解释人们尚未明白的问题 获取对未知关系的认识 3 启发功能 启发人们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与方法 引导人们关注某一要素的核心环节 4 预测功能 可为估算各种不同结局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 研究者因而可以建立其假说 对事物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预测 模式的评价标准 1 概括性如何 2 收获或启发性如何 3 有无实践意义 4 测量的准确性如何 5 有无创见 6 简明程度如何 7 现实性如何 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 水果糖是糖 所以 水果糖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 石头不是糖 所以 石头不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 烤鸭不是糖 所以 烤鸭不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M都是P S是M 所以 S是P 所有的M都是P S不是M 所以 S不是P 逻辑为真 逻辑为假 模式非常重要 有了它 很多复杂的规律就可以变得清晰 模式 就是对规律的直观而简洁的论述 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传播模式 即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 2020 4 12 11 最早的传播模式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模式 AristotleModel 它载于 修辞学 Rhetoric 一书中 扼要提出五个传播的基本要素 说话者 演讲内容 听众 效果及场合 场合Occasion 第一节单向传递型模式 一 直线模式 线性模式 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2 线性模式的扩充 R 布雷多克的7W模式3 线性模式的缺陷二 申农 韦弗的线性模式 信息论模式 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谁 who说什么 sayswhat通过哪种渠道 inwhatchannel对谁 towhom产生什么效果 withwhateffects说什么 讯息 有何效果谁对谁 效果 传者 何种渠道 媒介 受传者 2 布雷多克的7W模式 谁 who说什么 saywhat通过哪种渠道 inwhichchannel对谁 towhom在什么环境背景下 inwhere为了什么目的 why取得什么效果 withwhateffect 3 线性模式的缺陷 1 将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 并且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忽略了反馈机制的存在 也忽略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丝毫没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3 效果 在传播过程中虽然是重要环节 但时有时无 能否视作要素尚待讨论 4 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化 在此没有表达 二 申农 韦弗的线性模式 在传播与沟通过程中 意思 被转化为 讯息 发射器将 讯息 转化成 信息 然后通过某种渠道 大众传播 传送出去接收器将 信息 还原成 讯息 进而在信宿转化成 含义 如果 意思 和 含义 是一致的 便是成功的传播 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 信源 发射器 接收器 信宿 噪音 噪音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 在传播与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的表现和环节 1 冗余信息2 信源的选择3 传者对信息的理解4 符号和语言的选用与编码5 受者对符号和语言的翻译6 受者对信息的理解特点 注意了 噪音 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和作用 缺点 单向传递没有办法弥补由于噪音所产生的干扰和障碍对传播的影响 缺乏反馈 第二节双向对话型模式 一 环型模式二 感知模式三 和谐模式四 趋同模式五 中介模式 一 环型模式 环型模式1 表示讯息的输送转译过程在信源与信宿之间 只有在共同经验范围之内才可真正发生所谓沟通 只有这个范围内的信号才能为信源的发出者与信宿的接收者所共享 信源编码 译码信宿 信号 环型模式2 奥斯古德 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 传者 信源 受者 信宿 统称为释码者 传送 发信 接受 受信 编码 符号化 译码 符号解读 2020 4 12 21 3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二 感知模式 某人感知某事并做出反应在某种场合下借助某些工具制作可用的材料于某种形式中和背景中传递某种内容获得某种效果 感知沟通模式 感知者与客观事件之间的关系认知反应讯息感知者与传播产品之间的关系传播产品与受者的关系 E事件 感知者 陈述的事件 陈述事件 感知者 E 三 和谐模式 A 和谐 不改变 C 修正信源信源 讯息 或 B 不和谐 D 态度改变 选择性接受和认知 团体规范自我评价 不和谐减少 和谐状态和不和谐状态 当接受讯息时 如果讯息 往往由某种媒介传送的 与自己的认知 意见 相同 便表现为与讯息的一致 即和谐状态 这时人们的态度不需要改变 如果传来的讯息与自己的认知 意见 不同或有差异便表现为与讯息的不一致 即不和谐状态 2020 4 12 26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2020 4 12 27 F 丹斯的螺旋模式 四 趋同模式 A想与B分享信息 B察觉 翻译 作出反应 同样 B想与A分享信息 A察觉 翻译作出反应 这些阶段不断重复直至在理解上没有进一步增加为止 最终的理解程度便为图中的重合点 A 相互理解B 五 中介模式 韦斯特莱 麦克林传播模式 X1X X X2ACBX3X4反馈X 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任何事件或客体现象A 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机构 倡导者角色 是有目的的传者B 受者 行为体系角色 C 传者 渠道角色 X 从A传来的讯息X C传递给B的讯息 中介模式说明了沟通的几个重要方面 1 讯息的被选择性质 宣传倡导者 大众传播者及受众自己 2 信源多样化存在 受众所接触到的讯息种类受到各种媒介机构倾向性的影响 3 中介角色的重要性 1 根据受者的需要去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适合受者理解的加工处理 2 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充当把关人的作用 干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3 在信息传递中的组织协调 4 反馈的性质 反馈在沟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有助于保证各组分间的关系的系统性 第三节仪式与展示注意型模式 一 表现型仪式 表达型传播或仪式型传播 以某种 表现形式 来实现 就像生活中人们举办的某种仪式 这种仪式是一种传播方式 它是与共享 参与 交际 伙伴关系以及具有共同信念等术语相联系的 如生日宴会 结婚庆典等 力求所表达的讯息在时间上的保持 信息特征 讯息是潜伏性 不明确表达的 所依赖的交际方式和符号不是由参与者选择的 而是由文化决定的 如亚运圣火的传递 国庆阅兵 圣诞树 国庆升旗等 二 展示型模式 展示与注意型模式 信源渠道媒介展示注意的分享S1S2S3S4S5表示为了获得相同受众 市场 的注意 几种不同的信源 S 利用不同的和竞争性的媒介渠道展示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兴安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化学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Unit1YouandMeSectionA(1a-Pronunciation)(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6.2指数函数(3)学案-高一上学期数学苏教版
- 新解读《GB-T 35089-2018机器人用精密齿轮传动装置 试验方法》
- 物资岗位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解读《GB-T 36008-2018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协作机器人》
- 桥东中学九年级数学试卷
- 思维方法面试题目及答案
-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校园保安岗位职责培训
- 2024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JINGHUA学校高考英语适应性试卷(5月份)
- 护理查房小儿发热
- 永辉超市收银培训
- 2025剑桥PET考试试卷(阅读理解长尾词解析)试题集
- 复盘培训课件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历史试卷(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