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红富士生产基地建设.doc_第1页
优质红富士生产基地建设.doc_第2页
优质红富士生产基地建设.doc_第3页
优质红富士生产基地建设.doc_第4页
优质红富士生产基地建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金荟宁工贸有限公司 优质红富士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会宁县2万亩富硒苹果基地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主持单位:会宁县林业局4、项目负责人:周建勋5、项目实施单位:会宁金开元工贸有限公司6、项目实施责任人:霍宗元7、项目协作单位:会宁县郭城驿镇、河畔镇、头寨子镇8、建设地点:会宁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9、建设期限:20122017年10、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做大做强会宁苹果产业,是实现会宁果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绿色无公害果品已成为社会消费的潮流。近年来,会宁果品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进一步加快会宁县特色果品产业化进程,是会宁县果品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会宁县五乡(镇)苹果优生区实施富硒苹果基地建设,坚持标准化建园,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可行性1、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条件。项目区位于会宁县中北部,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500米至2400之间。区域内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328-433mm,年平均气温8.3,平均日温差11.4,无霜期160-173天,日照充足,年平均光照时数2653 .8小时,稳定超过10的平均积温3357.9。是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之一。项目区土壤低氟、硒含量较高,有机质及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含量高,无污染,且属黄河灌区,水资源较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高,为富硒苹果基地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2、广阔的市场前景是项目实施的基本前提。项目区内自然条件独特,出产苹果个大、色艳、味美、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高,硬度高,耐贮运的优质果品,外观品质和内在理化品质极佳,市场缺口大,竞争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从国际市场看,世界鲜果年海关贸易量约600万吨,贸易额30亿美元左右。近年来,由于欧美国家苹果生产不断萎缩,苹果自给率由10年前的89%降到47%,日本的苹果自给率由8年前的84%降为41%。但欧美市场苹果鲜果的需求量每年却以3%的速度递增,苹果果汁的需求量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4050%的苹果依靠进口;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市场的苹果需求也呈增长趋势。我国近年来的苹果出口量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21%。从国内市场看,据测算, 2012年将达到2552万吨。2006年我国苹果总产量为1850万,现有产量与国内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3、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是项目建设的组织保证。为尽快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构筑农村绿色产业体系,给予果品产业开发优惠扶持政策,建设龙头企业,构建协会企业农户体系,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形成上下一条心,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措施得力的组织体系,是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4、交通运输便利。项目区所处的会宁县中、北部,“109”国道、靖天公路、巉郭公路纵横交错,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基本形成了村村通汽车,田间地头通农用车的农产品运输通道。5、承担实施项目区域的技术实力较雄厚,服务体系较健全,能够保证项目全面落实。项目区果农都基本具有果园常规管理技术,项目协作单位会宁县林业局现有技术干部1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6人。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全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且有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6、已建成的果园、示范园、典型示范户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县林业局技术干部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组织和指导郭城、头寨果农建成标准示范园约3000亩,示范园亩产量达3600公斤,收入上万元,并且使果实套袋、果型剂、疏花疏果、果园生(覆)草等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富硒苹果果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三、实施内容及规模项目计划20102015年在会宁三乡(镇)新建2万亩富硒苹果基地;在项目区培训果农1000人(次);在项目区全面推广绿色苹果栽培技术、反光膜覆膜、凹凸棒添加微量元素、无公害农药等高新技术。四、品种配置及技术要求1、品种配置红富士新优品种烟富16号、短枝富士、长富2号、秋富1号和新红星为主栽品种,占新建面积的80%,以秦冠、皇家嘎拉为授粉树,占5%。澳洲青苹果(榨汁)占新建面积的20。2、技术要求定植株行距345米,推广大穴栽植和营养槽栽植,生根粉、氨基酸、保温浸根剂、地膜覆盖、膜袋套杆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成活率;采用自由纺锤形、纺锤形等高光效树形;推广果形剂、果实套袋、无公害农药使用等生产技术;采用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凹凸棒添加微量元素、配方施肥及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土肥水管理新技术。五、资金概算及来源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其中实施单位筹集800万元,政府协调项目款、银行贴息款3000万元,果农投劳折算400万元。1、苗木费:每亩需苗木55株,每株3.5元,亩需资金192.5元,2万亩需资金395万元。2、果园平整费:亩需资金300元,2万亩需资金600万元。3、灌溉配套费:亩需资金500元,2万亩需资金1000万元。4、栽植费用:亩需资金200元,2万亩需资金400万元。5、地膜费:每亩需地膜6公斤,每公斤12元,2万亩需资金72万元。6、膜袋费:每亩需膜袋5500只,每只0.10元,2万亩需资金1100万元。7、肥料费:每亩需凹凸棒肥料资金100元,2万亩需资金200万元。8、技术培训费:90万元。 9、其他费用:153万元。六、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富硒苹果基地45年进入结果盛期,平均每亩产优质商品苹果按15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格5元计,普通商品果20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格2.0元计,2万亩年纯收入2.3亿元。项目区涉及果农13416户,63752人,户均纯收入17144元,人均纯收入3576元。(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以苹果产业为依托,培植新的地方财源,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广大农民发展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步伐,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三)生态效益在项目实施中,将绿色果品建设纳入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