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服务征文稿《信封中的爱》_第1页
中国邮政服务征文稿《信封中的爱》_第2页
中国邮政服务征文稿《信封中的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邮政服务征文稿信封中的爱 说到中国邮政,往往给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送送报纸、发发信件吧。古时,有邮差的,邮差大约是骑马的,好像也只能骑马,有河的地方,渡了河,继续骑马。中国这么大,一封信从南到北,由东到西,走个一年半载很正常,有时等得花儿都谢了几回,青丝变白发,物是人非。如今快了,邮政航空专机、专线,基本建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手段综合利用,立体、快速、高效的现代化邮运网络。而那风里雨里,风尘仆仆,一身沧桑,自行车的铃声清脆响起,邮递员送信来了一个箭步冲出去,那份场景却宛如前世,可我却曾亲历那样的等待才叫作滋味我的父亲出生于随县环潭镇,1977年因上山下乡去了枣阳清潭。1979年底,父亲从清潭寄了一封挂号信给远在老家的亲人,但迟迟未收到回信,让父亲疑惑不已。1979年春节,回老家探亲的父亲才得知,由于门牌号错误,信并未寄到家人手中,而是错寄到了离家不远的母亲家,就这样,因为一封信,我的父母见面了。“那时候,通讯方式很单一,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能经常写信已经算是好的了。”母亲总是笑着给我讲当年他们的通信故事。没有定情信物,没有海誓山盟,虽然见面不多,但两个年轻人鸿雁传书,甚为投缘。婚后,由于父亲长期跑长途运输,两人依然聚少离多,而信件变成了他们之间维系爱情的“鹊桥”。说起那段经历,母亲总是喜欢拿出箱子里一沓沓花花绿绿的信封来。“饭在桌上,热一下就能吃了,我走了,照顾好女儿”“最近天气冷了,多注意身体,勿念,过几日到家”一封封信件署名都是父亲,上面清秀的字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字迹折射的温暖仿佛仍未减退。20XX年11月,一纸“病危通知书”让相濡以沫三十余载的两人从此天各一方。从1985年到20XX年,从枣阳清潭到随县环潭,从花季少年到为人父母,父母从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全都融入在了无数封信件中。独立运营的二十年,是中国邮政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二十年,是网络实力不断增强的二十年,是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运行效益逐步提升的二十年,是向现代化邮政快速迈进的二十年。今天的我们,因为有了手机、网络、QQ、微信,人们都喜欢往键盘上敲打,在看不见的信息通道里行走。许多真话,也都淹没在电子信息里,飞快地阅读之后,被更多的信息冲击、淹没、替换随后,就杳无踪迹了。家书抵万金,古人有以信传情,诉尽衷肠,而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让家书几近“消失”,信件也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