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 摘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每一个区域所要面临的问题,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区域应如何进行紧急抢救以减缓影响力度,是当今区域面对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区域损失。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政府的应对措施。从社会公共性的角度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中的主体主要有三部分:政府主体、社会组织主体、个人主体,依据三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突发性公共事件概述 区域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其中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2。 区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生物病原体所造成的卫生事件。是由病毒、病菌、寄生虫等导致的区域性暴发流行。例如2003年非典病毒、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5年的MERS病毒等;第二,食品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人体摄如有毒物质造成自身功能受损威胁生命健康。例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4年的哇哈哈奶制品问题等;第三,污染造成的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主要通过大气污染、河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方式造成急性中毒的突发事件。例如2011年的日本核辐射、近几年的雾霾等事件;第四,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人类大面积死亡或危害健康的事件。主要是由于地震、泥石流、海啸等自然因素造成,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地震等3。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例如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其中主要有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吨。国家食药监局紧急约谈了上述企业,并要求他们迅速召回使用了问题原料的问题食品。间接造成我国国民经济同比下降12.11%;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4。截至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根据北京市政府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全市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由此不难看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二)影响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截至次日14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398人死亡(其中:鲁甸县319人、巧家县66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3人失踪(巧家县3人)、1801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艾滋病在我国传播逐年加快,2013年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发现比例从2005年的21%上升到54%。到2014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万多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9915例,死亡23316例。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球3500万感染者,75%集中在15个国家,中国是15个国家之一。中国是艾滋病感染人数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5。严重威胁着人群的身体健康,给公众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地区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三、区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 (一)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特别是自然灾害严重,给我国带来损失巨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需要按照顶层设计的原则来办。首先,可以把人民防空机构与应急管理机构整合,这样建立出既有各级党政领导,又有军队参与的管理机制;其次,建设防空防灾设施,财政配套预算好经费,完善应急指挥中心系统,从而加快应急管理中的人员调配力度,缩短救援时间;最后,从中央到地方,统一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和人民防空体制模式,坚持按照国务院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行应急措施执行6。 (二)建立完善的医疗应急系统和设施 完善的医疗应急系统和措施是开展突发性应急事件久远的基础。印尼海啸时,由于医疗设施不完善致使死亡人数增加。如何完善我国医疗应急系统和设施,首先应扩大医疗队伍的编制,完善医务人员体制,建立良好的医疗共享系统;其次,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以增强人民对突发性疾病的预防能力和认知能力;最后,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引进先进医疗先进设备,以提高区域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时间和救援效果,从而较少经济和人口损失,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加强城市资源运输机制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在城市或者乡村,甚至是一些偏远地区,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资源的运输是提高救援效率的关键,因此,加强城市资源运输机制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政府应设立紧急运输专用通道,以减少救援时间,使救援物资尽快送达救援地点;建立完善的路、水、空运输机制,通过网络进行集中调配,以减少物资重复送达率;农村资源与城市资源共享,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城市乡村快速通路,一旦发生事故可以进行紧急处理。 三、结论 通过对区域应急机制和应急医疗设施的完善,降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带来的损失,完善城市资源运输机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缩短救援时间,减少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给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美翠,张利岩,彭嗣惠,段华霞.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护理人员合理配置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02(11):635-637. 2胡定伟,张春霞,王金莲,等.南充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横向协调力调研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01(12):55-60. 3王绍鑫,周艳琴,李凌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监测预警体系框架初步设想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03(24):111-113. 4楚安娜,许迎喜,吕全军.我国公共卫生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聊城大学公开招聘人员(46名)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家电网内蒙古新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主公开招聘事业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法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实验学校(西校区)诚聘高中历史、物理等学科教师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金沙县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凌云县新活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吉林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含专项招聘高层次高校毕业生)1381人(1号)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振兴一乡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DLT817-2014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上海西门妇孺医院研究(1884-1952)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件 第二课 璀璨的星空
- 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样表)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表
- 公司员工考勤表模板竖版
- 模电ppt课件 第1章绪论
- 水处理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幼儿园红色故事绘本:《闪闪的红星》 课件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GA 802-2019道路交通管理机动车类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