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销转型发展.doc_第1页
山西煤销转型发展.doc_第2页
山西煤销转型发展.doc_第3页
山西煤销转型发展.doc_第4页
山西煤销转型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企业概况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公司是山西煤销集团公司确定的安全、高效示范矿井之一,是2009年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同公司为控股方,自然人李悦为参股方,按照7:3比例共同出资,重组整合原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煤矿和空白资源而成现代化矿井,属股份制公司,重组整合后矿井井田面积为14.446km2,可采储量为12126万吨,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72.2年,同步配套建设同等规模洗煤厂一座,并建设一条煤炭外运公路,建井工期为19个月。设计概算投资10.3亿元。矿井位于大同市左云县东南26km,小京庄乡李家窑村西北。地处左云与山阴、怀仁交界地段,北距大同市区约85 km;东南距北同蒲铁路40km;北东距省道S2105km,沿省道S210往南东可达大运高速公路;南东有岱(岳)马(营)公路与大运也相连,交通较方便。矿井井田地处大同煤田南东部,井田总体构造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井田构造为中等复杂类,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属低瓦斯矿井。批准开采煤层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16#、17#,石炭系上统太原组18#、19#、22#、25#共计六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有17#、18#、22-1#、22#、25-1#号等五个煤层。主采煤层为22#煤层,各煤层均具煤尘爆炸性,22-1#煤层自燃,其余煤层容易自燃。煤种为气煤和长焰煤。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中部清泉寺沟,工业场地内开凿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利用原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煤矿的副斜井进行改造。全井田划分一个水平开拓,水平标高+1240m,井下布置一组南北向的大巷开拓全井田,主要大巷共为三条(集中回风大巷、集中运输大巷和集中辅运大巷),以F89和F167断层为界将全井田在平面上划分三个盘区,工作面垂直大巷布置。主斜井担负全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副斜井担负辅助提升任务,采用架空人车运送人员、矿井提升机运输材料设备;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选用轴流式通风机全风压通风。辅助运输采用胶轮车运输方式,中央水泵房安设矿用排水泵,在地面集中设置空压机向井下压风,在矿井工业广场内设一座35/10kv变电站向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配套的洗煤厂采用重介浮选法洗煤。2011年6月16日,召开了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公司第一届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章程,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六长”,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形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年成立了党组织、工会组织,设立了“十科、一中心、三队”,共有员工312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 名,劳动用工管理实现四个100%,公司和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公司全体员工坚持“办大矿、办安全高效矿、办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理念,以“六大阶段性目标”为方向,顶风冒雨,昼夜奋战,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地面施工季节短”等诸多困难,于2011年9月28日形成了一个首采工作面和与之配套的生产系统,提前实现了井下设备联合试运转,而且提升系统实现了直频自动化,主运输系统实现了集控化,现矿井建设一、二、三期工程即将完成,其中矿建21项单位工程已全部竣工,累计完成形象进度81%,首采工作面步入正常调试阶段,备用工作面正常掘进中,截止2012年3月8日共掘进巷道 米,工程煤量 吨;设备安装34项单位工程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形象进度70%;地面土建工程除污水处理站外,其余的26项单位工程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进入室内装修阶段,一座现代化矿井已初具规模。二、发展历程2005年,山西煤销集团大同公司控股建设原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服务年限42年,根据2006年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34号文件“关于大同市左云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核准了原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煤矿和原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峙沟煤矿(原隶属小京庄乡)和空白资源(原左云县已关闭的永红煤矿、黄家山煤矿、前坪煤矿及部分空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煤矿,井田面积10.6422km2,生产规模为0.6Mt/a,整合后于2009年11月开始进行升级改造,但未建成投产,属于基建矿井。 2009年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9号关于大同市市直和左云县、大同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将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煤矿进行了重组整合,重组后的主导企业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同公司,重组后煤矿企业预核准名称为“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范围系将原整合后的李家窑煤矿10.6422km2,再往南部增加3.8038km2,整合后的面积为14.446km2,整合后的矿井能力为1.20Mt/a。2011年2月28日,取得了省煤炭厅批复的120万吨/年开工报告,开始进行改扩建。三、发展规划1、近期规划按照山西煤销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部署及山西煤销集团大同公司要求,2012年6月底,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公司基本完成矿井建设六大阶段性目标任务,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运转正常,取得矿井联合试运转批复,2012年12月底,完成矿井建设任务,进行矿井建设项目竣工大验收,正式转为生产矿井;2012年煤炭产量65万吨;安全生产无事故;从提高员工的文化意识入手,围绕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对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经营理念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具有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2、远景规划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山西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难得机遇,按照山西煤销集团“12345”发展思路和三步走战略步骤,弘扬企业精神,践行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强化三个重点、抓住两大关键、确保一项落实,夯实安全基础,形成“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局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细化量化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行为规范,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构建李家窑特色的管理模式;逐步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标准,丰富拓展教育培训内容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考评、激励办法,大力发展职工继续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及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活动,重奖技能拔尖人才,培育知识型职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矿井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建立健全职工仪表礼仪、服饰礼仪、语言礼仪、行为礼仪规范和岗位行为规范,树立公司良好社会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的影响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有影响的一系列公益性活动,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全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展示企业“报效社会,感恩大众”的企业文化内涵,形成公司统一完整的企业形象;积极构建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实时搞好矿区的植树造林工作,不断提高矿区绿化覆盖率,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矿区优美环境;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整合文体设施资源,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造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环境;健全完善矿井文化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规范,着力培育全员责任行为习惯;积极巩固矿井视觉识别成果,实现矿井范围内各类视觉标识规范应用,畅通矿井形象社会推介传播渠道,艰苦创业,真抓实干,到“十二五”末,将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公司建设成为“安全一流、管理一流,装备、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标准化示范矿井,形成素质全面、结构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