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室远程监控的研究.doc_第1页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室远程监控的研究.doc_第2页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室远程监控的研究.doc_第3页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室远程监控的研究.doc_第4页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室远程监控的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室远程监控的研究刘忠超1 何东健2 范灵燕3(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摘 要:介绍了以单片机和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为核心的温室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将嵌入TCP/IP协议的温室控制的单片机接入以太网,可以使用户通过网络中任一台PC机的浏览器实现与大棚终端设备的远程实时通信和控制。关键词:单片机;以太网;RTL8019AS;TCP/IP协议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Study of Remote Monitor & Control for GreenhouseBased on Embedded Web ServerLiu zhongchao 1 He Dongjian 2 Fan lingyan3(1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3 College of Economicsand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haanxi 712100)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remote monitor for greenhouse that takes micro controller unit and ethernet control chip RTL8019AS as the system core. Through connecting MCU embedded TCP/IP protocol with the ethernet, the user can realize long-distanc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with the greenhouse through any PC browser in the network. Keywords: MCU; Ethernet; RTL8019AS; TCP/IP Protocol1 引言现代温室大棚多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为核心、以上下位机方式进行智能化监控。但上下位机监控由于受通讯线路、距离影响,费时费力。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并开发基于Internet的连栋温室室内环境远程控制技术及设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温室控制的嵌入式系统作为服务器接入网络,利用廉价的嵌入TCP/IP通信协议的51系列单片机来控制网络接口芯片RTL8019AS,实现以太网通讯的系统方案,并对系统硬软件进行了设计。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微控制器采用美国Cygnal公司的单片机C8051F020,以太网控制器采用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RTL8019AS。下面,首先分别对其作一介绍。2.1 C8051F020微处理器C8051F020是一块集成混合信号SoC芯片,其内核与8051兼容。工作在最大系统时钟频率25MHz时,峰值速度可达25MIPS 。C8051F020有256KB的内部RAM,还另有位于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的4 KBXRAM和一个可寻址64 KB地址空间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以及64 K B可在系统编程的Flash存储器。C8051 F020 除标准的8051端口 ( P0 、P 1 、P2和P3)外,还附加4个端口( P4、P5 、P6和P7)。有5个16位通用定时器、片内看门狗定时器、VDD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为2.7 V3.6 V,工作电流为10mA/20MHz 1。2.2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因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在10Mbps网卡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它符合Ethernet II与IEEE802.3(10Base5、10Base2、10BaseT)标准,100引脚PQFP封装,采用全双工收发可同时达到10Mbps的速率,内置16KB的SRAM,支持816位数据总线,8个中断申请线以及l6个IO基地址选择等。RTL8019AS内部分为远程DMA口、本地DMA接口、MAC(介质访问控制)逻辑、数据编码解码逻辑和其他端口。远程DMA接口是指单片机对RTL8019AS内部RAM进行读写的总线,即ISA总线的接口部分。单片机收发数据只需对远程DMA操作。本地DMA接口是指 RTL8019AS与网线的连接通道,通常通过RJ45接口实现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完成控制器与网线的数据交换。MAC(介质访问控制)逻辑完成以下功能:当单片机向网上发送数据时, 先将一帧数据通过远程DMA通道送到RTL8019AS中的发送缓存区,然后发出传送命令;当RTL8019AS完成了上一帧的发送后,再开始此帧的发送。RTL8019AS接收数据时,首先把接收到的数据通过MAC比较、CRC校验后,由FIFO存到接收缓冲区;收满一帧后,以中断或寄存器标志的方式通知主处理器。FIFO逻辑对收发数据作16字节的缓冲,以减少对本地DMA请求的频率2。2.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系统核心微控制器采用Cygnal公司的单片机C8051F020,而C8051F020单片机并不具有以太网接口,为实现以太网通信,需要接口芯片。系统接口芯片采用是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RTL8019AS有即插即用、跳线和免跳线3种工作方式。为了减少资源占用,系统设计中将RTL8019AS芯片的JP脚接高电平即选择跳线方式。为了防止干扰和破坏元器件,实现带电拔插功能,需要将RTL8019AS外接一个隔离LPF滤波器,再通过RJ45接口接入以太网。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图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Fig.1 Diagram of system hardware structure3 系统软件设计3.1 单片机中TCPIP协议的嵌入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同PC机接入Internet一样,必须要有相应通信协议。目前Internet主要采用TCP/IP协议,因此,采用嵌入式系统通过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的方案,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TCP/IP协议处理,使其变成可以在Internet上传输的IP数据包和以太网帧。温室中的主控单片机要作为Web服务器接入以太网,必须嵌入TCPIP协议。Internet通信协议对计算机系统的CPU速度、存储器容量等要求比较高,用于PC机不存在任何困难,但用于自身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系统就必须考虑性价比,根据需要有所取舍,合理选择通信协议的实现和处理方案。根据所选的单片机C8051F020的资源,对TCPIP协议做了裁减,系统中使用了ARP、RARP、ICMP、UDP、HTTP等部分协议,即可保证单片机接入以太网,同时亦保证有足够小的代码量。根据实际需要,该系统采用一种简化的TCPIP 4层网络模型,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传递来自以太网和数据终端的数据,并对数据作打包拆包处理;传输层采用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网络层实现IP协议,还要实现能报告数据传输差错等情况的ICMP协议;链路层由控制同一物理网络上不同机器间数据传送的底层协议组成。在简化的TCPIP协议4层模型中,链路层部分由RTL8019AS完成,网络层和传输层由温室控制的单片机来处理,应用层则根据需要可以在单片机内完成,也可以由单片机转给用户或终端设备完成3。3.2 单片机控制以太网卡工作过程系统在上电工作时首先要进行初始化,即初始化单片机C8051F020和RTL8019AS,进行工作参数和条件的设置,主要是一些寄存器的配置和内置RAM空间的分配。初始化之后,由于MCU系统中的TCP/IP是直接面向硬件的,没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支持,程序结构一般采用顺序执行和硬件中断相结合的方式,与操作系统的多进程并发执行的方式截然不同。当所有初始化完成之后,就采用查询方式开始工作,程序流程图见图2。 当系统接入以太网开始运行时,首先进行地址解析,在网络内进行“身份识别”,当用户通过浏览器发出请求时,网络芯片驱动程序接收以太网帧形式的用户请求,然后传输给上层协议逐层分离取出用户请求,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请求调用单片机C8051F020外围传感器采集温室内相应的状态数据,再将数据逐层打包,最后交给以太网芯片RTL8019AS封装成以太网帧发送出去。如果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则重复多次数据发送过程,便可完成一个数据的完整传输。在终端可以以Web网页的形式供用户浏览和做出进一步的判断控制。温室控制系统中单片机主要完成来自网络数据的解包和接受温室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打包,当以太网有数据到达该设备时,单片机采用查询方式读取网络数据并分析,先将其目的地址与系统的物理地址相比较,如果地址不相符,则将该数据丢弃,如果相符,则判断是否是ARP数据包,是则转入ARP处理程序,并发送RARP数据包。如果是UDP数据包且IP地址和端口号正确,则开始数据接收。当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要发送时,单片机先将待发送的数据按UDP 协议格式打包进行封装,需要设置以太网目的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再按所设置的协议类型来设置数据段。然后给出发送缓冲区首地址和数据包长度,启动发送命令。通过远程DMA通道送到RTL8019AS中的发送缓冲区,即可实现RTL8019AS的发送功能,并将结果写入状态寄存器中。再启动本地DMA,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4。YYNN图2 系统程序流程图初始化MCU读入新的以太网帧并解析ARP协议对ARP数据包处理并作出应答IP协议处理解析IP数据包,包括TCP、ICMP、UDP,并调用相应处理子程序需求MCU发送数据到网络从外部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A/D转换按UDP格式打包并发送到网络 初始化RTL8019AS 检测有无新的以太网数据包开始上电复位4 结论(1)提出将单片微处理器提升为具有系统软件和TCP/IP协议的嵌入式Web服务器,并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的方案。这种嵌入TCPIP协议的单片机系统成本低、硬件少、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可在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远程监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2)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通过用单片机控制网络接口芯片RTL8019AS,同时嵌入精简的TCPIP协议,将温室控制器扩展成嵌入式Web服务器,实现温室内各种状态数据的采集与控制。本文作者创新点: 通过设计,首次把温室内廉价的单片微处理器做成一个嵌入TCP/IP协议的Web服务器,其不仅实现温室内各种状态数据的采集功能,更替代了过去的上下位机远程控制,这对我国数字农业和网络农业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 袁晓莉,徐爱均.基于C8051F020的远程多点温度监测系统J. 电子设计应用,2005,72 RTL8019AS用户手册.REALTEK半导体公司,20003 郁继宗,彭树生.基于PIC单片机的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电路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5,2,72734 刘康,王宣银.基于单片机的以太网络接入系统的实现及网络性能分析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1,3335作者简介: 刘忠超,男,1979年9月出生,汉族,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作单位地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信息工程学院50#通讯作者:何东健(1957-),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图像分析与识别、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等研究。Author brief introduction: Liu Zhongchao, male, born in September,1979, the Han nationality, master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esearch Field: Agricultural Electrification & AutomationHe Dongjian:male ,born in 1957, PH.D, Professor ,doctoral tut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