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版) 型号:6ESDZ 76160.doc_第1页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版) 型号:6ESDZ 76160.doc_第2页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版) 型号:6ESDZ 76160.doc_第3页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版) 型号:6ESDZ 76160.doc_第4页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版) 型号:6ESDZ 7616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内容:船舶轴系设计2、设计要求:依据给定参数,完成如下工作:确定中间轴、螺旋浆轴以及推力轴的材料和轴径;计算出各轴承的负荷;进行轴系合理较中设计;绘制轴的零件图2张,锻造图1张。3、设计参数主机与螺旋浆相关数据型式:二冲称、直列、回流扫气、废气涡轮增压低速柴油机持续转速:124 转/分;1小时转速:130 转/分主机功率、飞轮重量、螺旋浆重量:分组ABCDEFGHIJK持续功率(马力)250032003600410047205350619073207740816090101小时功率(马力)336242634780531359406573765088989400989010900主机飞轮重G1(吨)0.680.901.001.101.181.281.321.451.481.521.60螺旋浆重G2(吨)4.85.46.57.68.59.610.511.411.812.213.0 轴系布置尺寸(mm,其余尺寸如图示):分组ABCDEFG尺寸a3950375036503550345032503050尺寸b7035683566356435623560355835尺寸c6250620061006000590058005700尺寸d62506200610060005900580057004、我的分组数据为:H、C5、说明:轴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设计。螺旋浆轴与螺旋浆的连接方式及其连接尺寸可合理设定。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不合理数据,对其加以说明,数据不必修正,对其引起的后果加以讨论。单位必须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遇有工程单位制的参考资料一律转换成国际单位制)!6、设计参考资料:船舶动力装置设计 陆金铭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 朱树文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一)已知条件1.主机型号:6ESDZ 76/160型式:二冲称、直列、回流扫气、废气涡轮增压低速柴油机 持续功率:5384kw 持续转速:124 转/分 1小时功率:6544 kw 1小时转速:130 转/分 主机飞轮重:1.45x103 kg2.螺旋浆 直径:5490 mm 重量:11.4103 kg(二)中间轴选材与基本直径的计算(按1989年钢质海船规范)1.中间轴材料:35号钢,优质碳素钢 其化学成分为 :C=0.320.39、Si=0.170.37、 Mn=0.500.80 ,b30Mpa ,s315 Mpa , 属于中碳钢,综合力学性能好,主要用于制造齿轮、轴类零件等2.中间轴基本直径d (1.1)式中,P轴传递的最大持续功率(kw),取P=5384kw n轴传递的转速,取n=124转/分 b轴材料的抗拉强度,取b=530Mpa c系数,取c=1 mm因本轮按冰区级别为B级进行加强,取增加5% d0.则中间轴基本直径d应为:d=334+3345%=351 mm考虑到安全系数取10% 则现取d=3511.1=387 mm, 轴承处的轴径d=400 mm。(三)螺旋浆轴的选材与轴径计算螺旋轴材料选35号钢。按上述中间轴径d公式(1.1)计算,但系数c取1.26。故螺旋浆轴的计算基本直径dp为:dp=d1.26=488 mm(四)推力轴的选材与轴径计算螺旋轴材料选35号钢。仍按上述中间轴径d式(1.1)计算,但系数c取1.10。故推力轴的计算基本直径dt为:dt=d1.10=426 mm(五)轴承负荷计算1.轴承负荷图的有关数据(1)螺旋浆轴:按有关线图查得重量系数=1.16,则螺旋浆轴的单位长度重量: N/m(2)中间轴:按有关线图查得重量系数=1.04。(3)推力轴:,按有关线图查得重量系数=2.1。2.轴段惯性矩(1)螺旋浆轴: (2)中间轴:(3)推力轴:3.轴段负荷简图:4.各轴段相对刚度:计算各轴段刚度时,忽略铜套影响,取弹性模量E均相等。相对刚度分别为:5.各节点的分配系数:(简支端)其余各节点的分配系数为: (固定端) 6.各跨距端点的固定弯矩利用单跨梁的弯曲要素表,并考虑到弯矩分配法中的符号规定,求得各固定弯矩如下(将其填入“不平衡弯矩传递分配表”):N/m 7.各点不平衡弯矩传递分配表: 8.各点支反力 同理得出:RC1= -18123N RC2=28631N RD1=37497N RD2=25840N RE1=23388N RE2=25098N RF1=24130N RF2=20767N RG1=15360N RG2=18498N RH=27269N所以: RB= RB1+RB2 = 197505 N RC= RC1 + RC2 =10508 N RD= RD1 + RD2 =63337 N RE= RE1+ RE2 = 48486N RF= RF1 + RF2 = 44897 N RG= RG1 + RG2 =33858 N RH= 27269N 9.校核 载荷总重量:W=96009.8+14100(0.9+1.4+3.75+1.925)+7940(6.835-1.925+6.2+6.2+4.55+1.6)+12809.8+142001.445=425863 N 总的支承反力:R=RB+RC+RD+RE+RF+RG+RH=197505+10508+63337+48486+44897+33858+27269=425860 N10.轴承比压:螺旋桨轴(靠近螺旋桨)采用铁梨木轴承,则其长度:L=4D另一螺旋桨轴采用白合金轴承,其长度:L=2D中间轴轴承长度:L=0.8D推力轴轴两端支撑轴承尺寸:L=D(D为轴承孔径)所以: B点 C点 D点 E点 F点 G点 H点:H点负荷应包括推力轴前半部分重量,因此:H=27269+142001.445=47788 N11.轴承负荷的调整 可用以下方法调整 (1)调低支承点的最高负荷。可采用使上述计算中最高负荷的支承D点的位置降低,或升高最低负荷支承点C的位置的方法。先采用升高C的方法: 现使C点升高3毫米(即=310-3米),并求出对各支承点所引起的不平衡弯矩: (式中,E=2.061011 pa)取 IBC=1.9210-3 米4 ICD=(1.9210-31.925+0.73610-34.91)/6.835 = 1.0710-3 米LBC=3.75米 ; LCD=6.835 米故对各点所引起的不平衡弯矩(Nm):各点的支反力和比压:经计算求得: 上表计算结果表明:C点升高2毫米后,可使原支点D的最大比压53.225 N/cm2,降为E点的最大比压47.66 N/cm2,约比原来的最大比压降低 10.46%;使原来点C的最小比压2.446N/cm2,升高为C点的最小比压10.38N/cm2,使得各点的比压较调整前均匀一些。轴承负荷及允许比压轴承负荷及轴承支反力。在轴系中,任何轴承不允许出现轴承脱空、上轴承衬承载或过载现象,轴承的最大允许负荷Rmax,应不超过下式确定的值:Rmax= pdl式中,d在轴承衬长度内的轴外径; l轴承衬长度; p轴承衬材料的允许比压。一般情况下,轴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