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保部品质知识培训_第1页
品保部品质知识培训_第2页
品保部品质知识培训_第3页
品保部品质知识培训_第4页
品保部品质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uality Satisfy 深圳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华通大厦907室邮政编码 518008HTTP WWW QS100 COME MAIL qs100 TEL 0755 255856892593626325936264FAX 0755 25585769 东莞德信诚相关培训课程 Q05TS16949五大工具实战训练 五大工具培训 Q06APQP CP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Q07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 DFMEA培训 Q08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Q09MSA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Q10SPC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 SPC训练 Q11CPK制程能力分析与SPC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Q12QC七大手法与SPC实战训练班 QC7 SPC培训 Q03品质工程师 QE质量工程师 实务培训班Q02品质主管训练营 品质经理人训练 Q01杰出品质检验员QC培训班Q13品管常用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 旧QC7培训 Q14新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 新QC7培训 Q04QCC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 QCC培训 品保部 品質意識培訓 一 什麼叫產品 可解釋為 各項作業活動或制程之結果 有形 無形之產品 或稱為一個流程的結果 ISO國際標準全文之中 產品 一詞亦等同於 服務 二 本行業知名企業 本行業 電腦連接器 的一些知名企業 大型 FOXCONN 富士康 MOLEX 莫萊克斯 FCI 法馬通 AMP 安普 TYCO 泰科 Amphenol 安費諾 等 中型 SUYIN 實盈 ALLTOP 凡甲 P TWO 達昌 TEKCON 台捷 連展 正凌 OCTEKCONN 和鍥 等等 品質的重要性 品質是進入世界市場的國際通行證 是社會物質財富的重要的內容 是社會進步和生産力發展的一個標誌 是改善企業經營管理 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 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 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命脈 你知道什麽叫 品質 嗎 三 品質與定義 品質的定義 目前 世界上對 品質 一詞的定義有很多 亦各不相同 最常采用的有 實體滿足所有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與特性的總和 狹義理解 就產品而言 滿足客戶的需求即品質 廣義而言 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品質定義 品質 滿足客戶需求 客戶 下一工序使用者 良品 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摘自日本J1S協會辭典 品質定義 FOXCONN曾解釋為 品質就是客戶願意用兩倍的價格來跟你買 而且還很高興 四 什麽叫 品管 品管 即指品質管制 QC 為達到某種品質目標 所采取的某種具體的措施與活動 或者說 用於達成品質要求所使用之各項作業技術及活動 或者解釋為 不論用什麼方法來管制產品的品質 都叫做 品管 品管定義 QC 品管 活動的重要性 1 QC即品質管制 QualityControl 為保持某產品過程或者服務質量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所必須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 這裡並非指某一個人 2 QC這項工作是保證質量的長期穩定和不斷提高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所謂品質保證就是通過采取事先措施 把不良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 從而保證生產的產品符合要求的過程 或稱為 提供品質信心的規劃性 系統性措施 辦法 五 什麼是品質保証 品質管理與品質管制 品質管理 策略規劃 資源分配 品質系統活動品質管制 用於達成品質要求所使用之各項作業技術及活動真正意義上的品質管理與品質管制活動 是從一戰期間逐步發展和完善起來的 六 品質制度由來 1 失敗的經驗 2 由失敗中取得的數字 3 失敗數字的統計方法 4 如何避免失敗率 5 如何增大成功率 七 品質演變歷程 品質是檢查出來的 在工業革命之前 人們認為自已製造出來的東西 自已必須確保其品質 才可以上街出售交換 到後來出現了製造工廠 這種觀念稱為作業員品管 後來由於工廠開始追求産量的提升 作業員注意到産量卻忽略了産品的品質 品質逐淅上領班負責 這就是現在的巡回檢查 培育製造業産品愈複雜 領班工作增加 不能充分負責品質監督工作 同時觀念發展了品質管理制度 於是有了檢驗員的品質管理 故我們稱為品質是檢查出來的 建立了品檢檢驗制度 品質是製造出來的 當統計應用到品質管制之時 使得作業員對品質的認知也隨之改善 品質學者就將這種在産品製造時就必須採取回歸與預防措施的想法的改變 稱為品質是製造出來的觀念 隨之建立了品管的 QC 制度 品質是設計出來的 為了保證産品的可靠性 在産品設計階段前 先行管制好 也就是設計時 把客戶的需求考慮進去 産品是設計出來的品質觀念 所衍生出來的品質管制制度就進入了要考慮到顧客的要求 産品設計的品質處理為主的品質保證 QA 制度 此理念也就是後來納入到了TS16949裡面要求的APQP理念 品質是管理出來的 隨著 全面品管 的觀念推廣後 企業界逐漸發現 産品品質不只是品管單位負責 而是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 需大家一同參與的 於是進入了 全面品質管制時代 TQC 品質是習慣出來的 一個公司在品質擁有彼此認為的價值觀 從訓練而産生個人態度的改變 到個人行為的改變 最後引起行為的改革 品質是由大家習慣的生活方式養成的 我們將這個階段稱為 全面品質保證制度 TQA 心態變則觀念變 觀念變則行為變 行為變則習慣變 習慣則結果變 八 QC演進的六個階段 操作者品質管制 18世紀初 產品從頭到尾 由同一個人負責制作 純單一手工作坊式生產 因而 那時產品的質量控制只能由一個人處理 領班的品質管制 19世紀初 生產方式由單一型手工生產變為多數人集體作業 這多數人置于一個領班的監督之下 由領班來負責每一個人的品質 檢查員的品質管制 一戰期間 因為戰爭的需要 生產方式變得復雜 單靠領班來負責許多人的品質已無法適應需要 品檢員因而產生 統計品管 SQC Statisticalqualitycontrol 二戰前后 單靠人的經驗去控制品質已無法滿足需要 因而1924年 第一張管制圖誕生于美國 這標志技術手法和統計技術開始走入QC活動 貝爾電話實驗室 修哈特提出 全面品質管制 TQC Totalqualitycontrol 本世紀50年代始 隨著SQC的發展與完善 QC的范圍逐漸由某一部位 或工序 的控制而發展到與產品有關的一切活動的控制 因則 TQC真正意義來講 仍是少數人對品質進行控制 只不過控制的內容有所增加 全公司或全集團品質管制 CWQC GWQC Company widecontrol Group widequalityControl 因為TQC的缺陷 QC活動的效果受到限制 現代企業 主要從日本 已逐步意識到QC活動的關鍵是全公司 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的一次浩大工程 只有發揮協同作戰的團隊精神 QC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重視執行 建立品質標準 SIP 對照標準執行 采取糾正及預防措施並有效跟進 修正舊標準 制定新標準 九 品質管制方法 重視分析 標準是死的 它不可能完全正確地找出品質不良的症結並提供最佳改善方案 這就要求每一個QC人員都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提高技能 重視分析 不斷提升 品質突破 品質維持 品質開發 升提 重視培訓 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 切實按要求進行培訓活動 運用P D C A管理循環 改善循環與維持循環 A糾正措施 P規划 工程設計 D執行 生產制造 C查核 檢驗測試 4 改善對策對策執行 3 分析評估 2 訓練執行 1 目標手段 改善循環用P plan 維持循環用S standaed PDCA管理循環 開展QCC活動 開展QCC活動 品質圈活動 qualitycontrolcircle 可以在部門內 也可以在班組內 亦可以在部門間或產品間 工序間開展 堅持改善循環模式 推行5S活動 推行五S活動 從基礎做起 控制品質 五S活動來源 日本語羅馬拼音 因其每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都是以 S 開頭 故稱五S 五S內容 整理 seiri 整頓 seiton 清掃 seiso 清潔 seiketsu 素養 shitsuke 隨著QC發展與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 五S也相應演進至六S乃至八S 在原五S的基礎上增加安全 節約 服務 五S活動的重點是工作環境的整理 目的是通過開展這些最細小 最基本的活動來改變人的觀念 習慣 從而減少浪費 步步規范 進而達到提升品質之目的 注重細節 零缺陷理論也稱無缺點計劃 是1962年由美國馬丁公司創行 馬丁公司承制陸軍潘興飛彈 美陸軍要求提前2周完成 並希望在24小時內裝配完畢 於是馬丁公司發動一項提高品質的運動 實施了 無缺點計劃 英文簡稱ZD 實施結果 非常成功 二萬五千多個零件無一個毛病 1964年6月23日 美國陸軍飛彈司令部為整個國防部及國防工業擬定了一項計劃 定名為 從此以後 被美國國防工業 美國工商企業 歐洲各國及日本工業界相繼仿效 均收到良好效果 無缺點計劃是盡可能把工作上的錯誤 失誤 漏洞 浪費等缺點 減少到接近於最少的程度 而以零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由實際從事工作者 自動發現 尋找工作上的錯誤 自定改進目標 逐步予以減少缺點的自主管制的辦法 無缺點計劃簡稱又ZD運動 基於 凡事不可做錯 之理由展開 無缺點未必為絕對的零 而是以零為最終目標 零缺陷理論 理論核心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開展零缺陷活動 零缺陷理論 理論核心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1 零缺陷理論對品質管理的基本認識 A 品質就是符合要求零缺陷理論認為品質不可以用 好 美麗 漂亮 等詞來形容 不可加入主觀色彩 因為要求永遠就是客觀存在的 符合要求就是有品質的産品 服務或過程 B 産生品質的系統是預防 不是檢驗 預防是從設計源頭發現和解決問題 檢驗只能發現問題的結果 會在品質成品及客戶滿意度等各方面造成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失 因為檢驗時缺陷已産生 且部分缺陷會遺漏 預防行動是防患於未然 因而比較經濟 C 工作標準必須是零缺陷這一要求的含義為每一時間 每一個作業都需滿足工作過程的全部要求 而不是某些方面滿足要求 D 品質是用缺陷造成的金錢損失來衡量的 零缺陷理論認為缺陷損失來衡量品質比用不良數據來衡量品質 更能引起高層重視進而采取行動 2 零缺陷理論對品質管理 品質保證 品質控制三者作用及相互關係的描述 品質管理則是一種應用哲學 它主要取決於我們關於品質的理念和態度 品質是人做出來的 如人對品質的理念或態度出現偏差 則品質體系再完善 品質控制方法再先進 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零缺陷理論最強調自上而下強烈的品質意識及其對工作的影響 每個人所做的每件事第一次就符合要求 品質控制是測量和指示品質狀況的基本方法 主要靠檢驗來實現 品質保證是為滿足要求而建立的一整套程式和系統 主要靠健全體系實現 ISO9000質量體系就是品質保證其中的一種 十 品質意識的培養 1 購入不好的材料 就難有好的成品 2 不依照標準的作業方法操作 不良率就會增高 3 工作場所不講究 會造成更多的不良 4 機器 工具 模具 儀器平時不保養 就生産不出好的産品 5 不良品多 效率就低 生産獎金受影響 6 不良品多 經常返修補貨 交期出現問題 就得加班趕生産 還會導致客戶抱怨 7 不良品多 是一種不光榮的事 1 你所做的工作 自已是否滿意 2 你所做的工作 後工序的人是否滿意 3 你所做的工作自已滿意及後續的人滿意是你的責任 追求品質之三要素 1 下定決心 上至最高主管 下至每一個基層員工 不斷提升品質 2 教育訓練 有決心還要具備能力 能力則來自於不斷的教育訓練 3 貫徹執行 全體動員 進行品質活動 隨著人類生産力的不斷成長 世界經濟不斷成長 到了封建社會後期 出現了 企業 這個名詞 特別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 工業發展突飛猛進 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日益劇烈 人們對産品的要求 世界已進入了從無到有的境界 並追求從有到好 從而促使産品價值提升 才能分散外銷市場 也才能迎戰國內外的市場 中國歷史5000年 加起來不如近代100年的發展 近代100年的發展不如近來20年的發展 科學突飛猛進 中國進入WTO之後 世界對中國市場形成很大的沖擊 沒有好的品質 企業很難生存下去 因此 品質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命脈與根本 特別是現代 人們在追求低成本 高品質時代 於是在低利潤的竟爭中 品質便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標 要讓所有員工樹立 制造不良品等於制造垃圾 發現不良品在無改善方案之前立即停止生產就等於賺錢的觀念 試想 做出不良品 如果用後工段重工方式處理 其成本代價是原來的兩倍以上 如果出貨客戶被抱怨或者退貨 則損失更大 原來的制造 檢驗 運輸 折讓 特採 斷線扣款 加之原物料成本 管理成本等則損失重大 另外 在客戶的信賴度上大打折扣 這個以金錢就很難估量了 十一 為什麼要做好品質 制造不良品所發生的損失如下列表 可能出問題的地方 一定會發生問題不可能出問題的地方 也可能會發生問題 品質是一個相對定義的名詞 同一產品應用到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要求 缺陷的定義就可能存在差異 同一種缺陷在不同產品不同位置 就存在不同要求 品質的目標永遠都是零缺陷 雖然品質零缺陷在大多數企業中只是一個理想 但可以作為一個目標去分解過程中的計劃 同時在過程中成長 並以此為理念 可以指導不斷提高 高品質的產品並不一定是高成本 產品的成本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 它包含了材料的浪費和管理成本 因此在現在工業時代 不良率或直通率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本 在當前很多零部件產業或工業原材料產業 存在有很多企業不良率很高或性能不高 而其管理成本和材料成本都差不多 誰能掙錢 不良率 10 售價1元 件 不良率 2 售價0 98元 件 品質改善 品質改善步驟與QC手法之配合使用情形 QC改善步驟示意圖 在品質管理中 除了具備固有法管理 經驗 直覺 膽識 的條件之外 尚需有能運用各種QC手法的能力 品質是制造出來的 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檢驗和控制只能找出問題的果 而不能消除造成問題的因 提升品質 除了QC人員的把關 更重要的是生產人員的技能 素質與全體職員工共同控制 品質觀念建立 品質不良是技術問題不良流出是管理問題 十二 品質管制技術 為了提升品質 很多企業相繼運用了先進的品質管理技術 如SPC 統計制程管制 6sigma 6倍標準差 APQP 先期品質規劃 MSA 測量系統分析 QCC 品管圈 零缺陷管理新舊QC七大手法FMEA 不良模式有效分析 等等 十三 世界級質量名人 大師 约瑟夫 朱兰 josephm juran 闪光智慧 质量三步曲 质量计划 質量控制 質量改進 历史地位 影响美国历史的新移民石川馨 KaoruIshikawa 闪光智慧 石川图 也稱因果 石川或鱼骨 图历史地位 QCC之父 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 费根堡姆 armandv feigenbaum 闪光智慧 全面质量控制历史地位 全面质量控制之父 戴明 w edwardsdeming 闪光智慧 戴明循环 P D C A 历史地位 现代质量改进之父 休哈特 waltera shewhart 闪光智慧 控制图历史地位 统计质量控制 sqc 之父 十四 品質名言 不要靠好的記憶 要靠短的鉛筆 所謂沒有問題 就表示他不再進步 檢查100次 不如設法對制程改善一次 每天做慣了的事情 就表示沒有改善的餘地嗎 産品中混有不良品 就如同富家中出了浪蕩子 遲了一步 便太遲了 品質差了一點 便差得太多了 品質是最好的推銷員 品質是管理出來的 品質是永無止境的改善 數量 數量 更多的數量 品質 品質 更好的品質 工作要改善 就得動腦筋 想問題 肯想 肯研究 就是進步發展的原動力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指出問題的存在 認識問題 敍述問題 並確定問題 本著無缺點精神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自主管理 自主檢查 品質管制的一切成就 是全體員工融洽無間 通力合作的果實 對於工作感覺樂趣 人生就是樂園 品質管制的一切成就 是全體員工融洽無間 通力合作的果實 凡事都說 沒有辦法的人 才是真正無藥可救的人 下村湖人要追趕工作 不要被工作追趕 福蘭克林錯誤的看法 看起來好像始終都是有道理的 穆亞進步是與反省的嚴肅性成正比的 本田宗一郎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