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淡泊名利”.doc_第1页
雍正的“淡泊名利”.doc_第2页
雍正的“淡泊名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雍正的“淡泊名利”游宇明帝王普遍喜欢“演戏”,皇位是最高权力和最丰厚物质享受的代名词,没有人不向往,为了夺取或保持皇位,帝王总要耍出各种花招,蒙蔽他人,然后闷声大发财。在古代帝王中,雍正(爱新觉罗胤禛)算是一个演艺高超的政治特级演员。在康熙身体尚好,对宫廷有足够的操纵力时,雍正执意要塑造的是“淡泊名利”的个人形象。他曾写过“都道五湖烟水好,何如蓑笠钓汀沙”这样的诗句。在雍王邸时,编过悦心集,将唐伯虎等人的出世诗文刊入,其中有“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以示自己看破红尘,对功利的东西不感兴趣。他翻画耕织图,并将其中的人物画成自己与福晋的面容,表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业耕作的兴趣。雍正做皇子时还请人画了十二幅美人条屏,有几幅的背景有他亲笔题写的立轴楹联,题的也是表明淡泊名利心志的诗句,署名是“破尘居士”。雍正是不是真的这样对权力、金钱不感兴趣呢?理论的东西没有说服力,还是以史实说话吧!在康熙进入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身为皇四子的雍正每日三次派遣护卫、太监等进驻康熙所在的畅春园,在康熙宣布“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的情况下,雍正依然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表面的理由是向父亲请安,实际意图是要控制畅春园,防止其他皇子跟康熙联系。康熙去世后,雍正伪造“皇四子即位”的所谓“康熙遗诏”,为自己登基制造“合法性”。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保存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满文上谕档册75件,其中一件内容为:“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著交内务府、翰林院共同书写”。这些档案说明:康熙去世时,雍正根本没有拿出遗诏,是他的心腹隆科多抢先“口述”了康熙留下的让雍正继位的“遗嘱”,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由隆科多独自起草“遗诏”,宫内宣读的遗诏虽然是内务府和翰林院共同撰写,底本却出多隆科多之手。为了一个皇位,如此费尽心计,雍正表现出了一丝半点的“淡泊”吗?一般的演员演戏是想要大家都看的,观众越多越好,但雍正演出的那部名叫“淡泊名利”的宫廷政治剧,只是演给他的父亲和兄弟们看的。熟悉封建政治的人都知道,清代皇位继承体制是“传贤不传长”,皇帝挑选哪个儿子做皇位继承人有较大的随意性,他喜欢哪个儿子,哪个儿子就有可能登上大位。雍正故意装出一副对大位毫不在乎的样子,无非是想给康熙一个信号:自己是一个不贪图享乐的人,更有可能把江山万古千秋传下去。康熙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一年,他的不少儿子都垂垂老矣,因此,康熙晚年,众多皇子垂涎大位,其第八子胤祀、第九子胤禟是雍正的主要政敌。雍正装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也是为了欺骗其他皇子,使他们彻底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以便关键时候突然出手。事实上,雍正在大作“淡泊”秀的同时,也在大力拉拢控制京城兵力的步兵统领、国舅隆科多,希望他能为自己未来的夺位事业服务。雍正在历史上算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他推行整顿吏治、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开放洋禁等政策,为所谓“康乾盛世”打下了较好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