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doc_第1页
计算机辅助教学.doc_第2页
计算机辅助教学.doc_第3页
计算机辅助教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辅助教学,一路走好文摘: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教学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但不能走过场,讲排场,一切都要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要形成制度规划,促使老师信息和课程整合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授之以渔,培养孩子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效果 制度 第一次接触现代教育技术的是在2000年,当时在南陵县一中多媒体教室听一位芜湖老师的雄鹰之死一课的教学,目睹大屏幕上展现的雄鹰高翔的英姿,耳闻歌唱家容中尔甲的高亢邈远的雄鹰在飞翔的歌曲,不觉震心动魄,深受感染。它是那样的撼动着我,我似乎觉得自己也要像雄鹰那样飞起来了!那印象何其深刻!相信在场的学生也一定有我那样的感觉,能快速进入情景,感悟雄鹰形象,对其战天斗地的精神生出崇敬之心。以此进入教学,先就成功了一半!我当时就想:我要学着用! 感谢党和政府花大资本、下大气力进行农村远程教育建设,我校陆续的有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建了多媒体教室,我也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深刻的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勃勃生机和独特的魅力。也不断向别人学习方法经验,认真探索,并积极尝试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于是有了一些感受,说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急需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语文教学当中去 1、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它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能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前面提到的例子);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更好把握教学重难点,比如斑羚飞渡一课可以把羚羊如何飞渡的过程用Flash生动形象的再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动物的顽强求生意志,为种族延续所作出的贡献。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记忆力。曾经看过一节作文课唱歌的作文真精彩的录像,阎维文一曲母爱的颂歌一下子将学生带入情境。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回想母亲对我们关爱的一点一滴,学着仿写歌词那情景对于学生不仅是一堂作文课,更是一节生动的尊敬父母的思想教育课。有了真情投入,何愁文章写不好? 2、相对于传统的“我讲你听,我写你记”的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导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确给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机。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课堂与自然拥抱了,与社会贴近了,与生活融合了,与新信息技术接轨了;学生学习更为积极,教学效果也得到大大提高。农远工程的普及,使农村孩子也能赶上时代的快车,与城里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接近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二、电脑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与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 1、 要界定信息技术教育的辅助地位。把电脑辅助教学作为实施课堂教学及评价优秀课例的首要条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不对的。随着电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成了潮流。教师有一种意识,觉得不用它就显得落伍,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结果,录音机,投影仪被弃置一旁,实物、模型也不用准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切都很方便。甚至板书也可以没有,因为老师可以把课文整篇整篇的投影到屏幕上。更有甚者,教师一堂课从头到尾只是点点鼠标,而没有在黑板上写下哪怕一个字的板书!这种教学方法能是正确的吗? 记得早些时候,听过一节芜湖二中曾鸣老师的课荔枝蜜,他到南陵一中借班上课,那时还没有多媒体,是一节传统课,可直到今天,我仍记忆犹新。那节课上,曾老师随着教学进程用简洁而形象的板书把课文的内在逻辑顺序和要点全展现出来。他注意了作者感情的先后顺序(如先板书“感情疙疙瘩瘩的,总不那么舒服”,接着跳几行写结局“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蜜蜂),然后扣住这一首一尾两处感情的抒发,让学生理清其中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可说是把住了要点!而且曾老师还用了彩色粉笔作了强调(厌恶喜爱)。板书一结束,一节课也快结束了。在曾老师的课堂中,黑板、粉笔有了灵性,有了生命,板书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多么的和谐!设想这样的总结性的板书换到多媒体教学中,一笔一画的加,那叫单调,显示不出现代技术教学的优越;一下闪过,又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 2、 这样说,不是指多媒体教学不好,我认为它必须要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一切都是手段,最终目标都在于使教学更生动、方便、高效,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语文课堂仍然要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秀作不来。可在电脑辅助教学中,往往“看、听”成了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授课老师进行视听轰炸;灌输教学仍是灌输教学,不过由“人灌”改为“电灌”而已,穿新鞋走老路,这都是不足取的,和课改精神背道而驰。我们呼唤书声琅琅的课堂,学生希望听到他们的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需要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无法独立完成的。比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S226;秋思,前三句为我们展示了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加上一个抒情主人公,一轮落日,学生通过文本的描绘、老师的点拨展开想象,脑海再现那游子思归图,体味并能描述出主人公的情感,效果就好得很。老师何苦费心劳神去找那未必都能符合意境的图片?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作者年幼好学,大冷天,砚台中墨汁都结冰了,宋濂坚持抄书,“弗之怠”;成年后外出求师“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到了学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这描写非常形象、直观,人物简直呼之欲出,试问:我们花大力气去制作Flash或Authorware动画,是否值得?而在一些科学说明文,比如奇妙的克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那就大展“身手”了,形象、直观,老师好教,学生好懂,但这需要我们精心制作课件。 由此看来,我们备课要备学生备课本,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样要备人,备课文,让其更好的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为提高教学效果所用。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当走规范化、制度化 不可否认,制作一个优良的CAI课件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为准备一节课,需要投入五、六节课甚至几天的时间,所以有的老师只在上公开课、评奖课时才“弄一弄”,而平时,是“没有”时间,也不情愿去用的。这样一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只能是走走过场,做做排场的。怎样让老师们形成一种乐于运用电脑辅助教学的氛围?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应抓好多媒体设备的配备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能让教师随时运用,电教设备一开能用。还应该设法鼓励老师在教学中多多运用。成立多个计算机辅助教学小组,每个小组吸纳同学科的老师参加,不定时集体备多媒体课件,共同筹划,参与制作,提出评价并加以修改,打造一个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完善资源库、素材库的建设,加强资源共享的力度,让一个优秀的CAI课件能为多人重复使用,并把使用中的心得、建议提出交流,加以改进,以期不断完善。这样就无需你上一遍备一遍,他上一遍备一遍,把节省下来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 2、学校要形成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系列规划制度,对任课老师的电教技能的培训、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情况做好统筹规划安排,并且做好评价记录,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成绩,教科研方面的实绩。在计算机技术进入学科教学后,很多老师也想尝试运用,但苦于知之甚少,需要加强培训;学校应配备专门的电教教师,能对教师在制作CAI课件时给以切实的指导。学校要建立健全听课制度,在学期一开始就安排好各教师的听课计划表,组织好听课活动,并进行集体评课、反思,对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 去年笔者曾去过一趟江苏洋思中学。洋思中学就规定,所有老师每人每周至少要到阶梯教室上一节公开课,允许访问者旁听,并作全程摄像。一个月下来,进行评比选出优劣。此举能有效的促成教研风气的形成,促使教师向计算机辅助教学要质量、要效果,因而教研水平,信息与学科整合水平不断上升,或得到优化。 四、培养孩子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有言: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我想这话也适用于电脑辅助教学。网络的建成及资源共享,各种学习资源和信息以爆炸般的速度向我们涌来,这些不是老师都能掌握再回转来教给学生的。设想教会孩子操作技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兴趣学习,教师做好学习策略指导,让孩子能围绕目标充分利用资源,自主学习研究,这是对孩子学习技能切实的培养,形成独立、自主、探索的精神,让他们能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是真实的“授之以渔”。但资源类型,我认为仍要以校园网资源为主,对因特网的资源加以控制。笔者曾听过一节历史课难忘九&S226;一八,是芜湖二十七中的一位老师在我校(南陵县弋江镇奚滩初中)网络教室里上的,网页制作精良,内容充实,图片丰富。由主机发到学习机,学生人手一机,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显著;而且通过预先指定的链接可链接到因特网,能查看到更多更新的关于“九&S226;一八”事变的资料,了解国内外忘国耻,、某些国家军国主义复兴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天下风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培养忧患意识。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我想同样可以借鉴。综上所述,电脑辅助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技术,是一定要学习实践的,但必须要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