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中“之”字代词用法初探华师汉语言文学 俞明海 (华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系 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之”是常见的一个代词。论语中,“之”做代词主要做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本文主要初步探讨论语中“之”字的代词用法。【关键词】 “之”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代词用法 论语论语是我国儒家主要经典著作之一,在文化、语言、教育、政治哲学等方面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语语言简洁明快,对于汉语语言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分析论语的各种语言现象,对于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之”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单词。从语法功能看,它可以做动词,可以作虚词,可以作为指代他物的代词。本文将对论语中“之”字做代词的现象进行初步探究。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在各类语言中被大量运用。“之”就是常见的一个代词。据笔者统计,在全文不过二万余字的论语中,“之”字出现了610次。其中,在610“之”字中,“之”作代词的有326例。在论语中,“之”做代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做人称代词,二是做指示代词。(本文涉及的论语语句及其所示条目按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版。)一、“之”字用作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论语中充当人称代词的“之”字共295例,主要充当第三人称代词,也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按扬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书,找不到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的“之”字)。“之”字主要作宾语。1. 从人称范围看,论语中的“之”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作第三人称,用作第二或第三人称代词的情况极少。(1) 用作第三人称。论语中“之”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共189次。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人,也可指物,一般译为“他(们)”“它(们)”。例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学而注:“学而时习之”意为“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之”字用作宾语,译为“它”,代物,代指所学习过的知识。例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注:“一言以蔽之”意为“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之”用作宾语,译为“它”,代指诗经。例3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里仁注:“吾道一以贯之”意为“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这里的“之”,代物,代指孔子的学说,译为“它”。例4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注:“众恶之”意为“众人厌恶他”,“众好之”意为“众人喜欢他”。这里的“之”,代人,译为“他”。(2) 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论语中“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现象不多,只有4例。分列如下:例1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注:“天厌之”是孔子自语,意为“天厌弃我呀”。例2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为而欧与尔有是夫。述而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是孔子自语,意为“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在这两例中,“之”字出现4次,都是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宾语。2. 从“字”字在句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及其位置看,论语中的“之”字一律做宾语。但是,“之”在不同的句式中作宾语时,其位置也不同。 (1)“之”用在一般句式时,“之”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例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注:“之”译为“它”,代指诗经,用作动词“蔽”的宾语,并且放在动词“蔽”的后面。例2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有何加焉?”曰:“教之。”子路注:“富之”“教之”中的“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都代指人。在句中分别做动词“富”“教”的宾语,并且放在动词“富”“教”之后。(2)用在否定句中时,“之”常常要被提到谓语动词前面,作前置宾语。例1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注:“我未之见也”是个否定句,“未”是否定词。“之”是代词,代指“力不足者”,作动词“见”的宾语,因为在否定句中,“之”提前了。例2 子曰:“果哉!未之难矣。”宪问注:“未之难矣”是否定句,“未”是否定词。“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代指“有荷蕢而过孔氏之门者”,作动词“难”的宾语,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之”提前了。全句意为“真是果断啊!我没办法驳斥他了。”(3) 用在双宾语句中,“之”作为间接宾语,与其后面的直接宾语共同构成双宾语。 例 子贡问曰:“孔文子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注:“谓之文”是双宾语句。其中“谓”是动词;“之”是代词,代指“孔文子”,作为动词“谓”间接宾语;“文”是名词,作为“谓”的直接宾语。二、“之”字用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或标识人或事物的代词。论语中“之”用作指示代词共有43例,可译为“这样、那样、这些、那些”等,在句中一律做宾语。1.论语中的指示代词“之”,多数是正常语序,放在动词之后,不作前置宾语。例1 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 注:“之”是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事情,放在动词“闻”之后。例2 子路闻之喜。公冶长 注:“之”是代词,指代上文孔子说过的话,放在动词“闻”之后。2.“之”作指示代词用在否定句中时,放在动词前,作前置宾语。论语中指示代词“之”用作前置宾语的例子很少见。 例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 注:“未之有也”是否定句,“未”是否定词。“之”是指示代词,代指前文提到的“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在句中作动词“有”的宾语,因为在否定句,所以提前。3.论语中指示代词“之”用在固定结构“如之何”中。“如之何”结构在论语中出现比较频繁,共18例。“如之何”就是“对着怎么办呢”,一般直接译为“怎么办”。例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注:“如之何”是固定结构,既“怎么办”。其中的“之”,是指示代词,指代上文,译为“这样”。4.指示代词“之”的虚指用法指示代词一般都有具体确定的对象可指可代的。但是,有时指示代词指示的对象可以是不确定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指代对象。这种情况成为指示代词的虚指用法。论语中指示代词“之”主要是作为近指代词(近指代词共42例)。指示代词单独使用时,可以虚指。例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 注:“名之必可言”是说“给某种东西命名一定能够称说”,“言之必可行”是说“称说某种东西就一定能够付诸实践”。其中,指示代词“之”,指代的对象不确定,属于指示代词的虚指用法。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色列和阿联酋协议书
- 客户关系管理软件选型与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肿瘤影像学影像解读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海水养殖环保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森林绿色债券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职急救护理技术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麦深加工绿色认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稻种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豆速溶饮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果康复护理食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 出差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占道施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少先队大队委笔试试卷及答案
- 证券业反洗钱培训课件
- GJB3165A-2020航空承力件用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规范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大全-附答案
- 退换货方案及措施
- 2025年食药监局考试题库
- 密室逃脱消防应急预案
-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