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南录后序提高练习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 瞿静静1、 文本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二十举进士, 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B. 第国家 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C. 吾 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D. 天祥临刑殊 从容从容:沉着镇静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捧诏涕泣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尽以家赀为军费 左右命之拜,不拜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B. 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C. 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D. 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江西提刑知赣州文天祥起兵入卫。初,勤王诏至赣州,天祥捧之涕泣,乃发郡中豪杰,并诸溪洞山蛮万人遂入卫。其友止之曰:“今敌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搏猛虎。”天祥日:“国家养育士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赴者,吾深恨之。故不自量,欲以身殉。庶天下忠臣义士,将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力济。如此则社稷可保也。”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损益,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客僚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日:“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贪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闻者莫不为之感动。 以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知平江府。天祥至临安,上疏曰:“本朝削藩镇,建都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侵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破。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统于中。地大力众,约日齐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不难却也。”以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元帅议和,见执于元。天祥争辩不屈,伯颜怒,遂留焉。天祥自镇江亡入真州至温州,与张世杰等奉益王罡即帝位于福州。天祥帅师次于汀州。元李恒袭天祥于兴国县。天祥出走,与长子道生奔循。天祥妻欧阳氏,男佛生、环生及二女见执。元张弘范执文天祥于五坡岭,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弘范笑而置之。天祥留燕三年,坐卧一小楼,足不履地。未几入时,愿乞死。乃诏斩于燕京之柴市。天祥临刑,从容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有张毅甫者,负天祥骸骨归葬吉州,会林某亦自惠州舁天祥母柩同至,人以为忠孝所感。(选自通鉴续编卷二十四)【注】人卫:进入明帝行在保卫。三道:三路。鼓行:气势旺盛。庶,前为“民”,后为“或许”。循:循州。入对:指入元朝对答。舁:载,抬。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B. 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C. 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D. 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勤王,指古代帝王有难时,臣下起兵救援帝王。勤王的本意在救驾,但有些勤王者的动机却非如此,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借之攻入朝廷夺权的例子。B. 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后来也有指南方汉族的意思。字面上有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的意思。C.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古时君王都要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某姓王朝。D. 藩镇,唐朝中后期设立军镇以卫安全。玄宗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后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宋时也沿用此称。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天祥忠君为国。国难当头之际,他义无反顾,不顾朋友好心劝阻,在所不惜,毁家纾难,坚决组军勤王。B. 文天祥胸有谋略。他知平江府时请求朝廷将境内分为四镇,以此为中心建都统,以便集中力量,抵抗强敌。C. 文天祥坚贞不屈。他和宋军元帅一道到元营议和,严词争辩,惹怒了伯颜而被扣留,觅机逃脱后仍继续统兵抗元。D. 文天祥视死如归。他在五坡岭被俘后作过零丁洋以明志,被扣留在燕京时自请就死,就义前还从容望南方礼拜。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B. 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C. 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D. 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8、下列文集不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一项是A.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B. 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C.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D. 文天祥:文山先生文集2、 诗歌鉴赏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南京)时所作。9、这首诗首联有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10、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文天祥的诗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而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更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请结合本诗内容,从情景关系和运用典故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文本阅读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实词的含义。A项的“对策”在本文应解释为: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表现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三句表现了文天祥的“志节”。3、【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根据原文“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可知,C项的“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故C项叙述不正确。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文中画线部分的语句意思是:(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没有答应,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就写了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诗的最后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据此断句。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C.“后来就用社稷代表某姓王朝”错,应为“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错误多集中在分析、印证环节。命题者一般采用曲解词义、改变时间地点、改变对象、改变原因条件等方式设置错误。此类题解决的方法就是“题文对照”,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认真比对,从而发现错误,确认答案。C.“元帅”理解错,应为“元军统帅”。7、【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筛选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比对法来解答,即把选项和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比对的内容多是: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语,信息有误和因果关系等。C项,文天祥自杀未遂,不是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而是把死本已置之度外了。所以错。8、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谥号的能力。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自己记忆的知识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文山先生文集不是以文天祥的谥号命名的。2、 诗歌鉴赏9、 【答案】首联有“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把握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首联中所描写的景物来确定意象,如“草合”、“离宫”、“夕晖”、“孤云”等,然后通过对描写的景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感悟出渲染的惨淡荒凉的气氛,再由渲染的气氛来想象满目疮痍、一片凄凉的南宋王朝衰败覆灭的残酷现实。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影剧本创作聘用合同模板
- 2025房产不动产抵押合同范本:商业地产项目抵押融资
- 请假条写作课件
- 红酒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标准机械设备采购合同书样本
- 语言基础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025农业作物种子买卖服务合同
- 2025制片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出国留学合同
- 在线支付服务接入合作协议
- 2024年中国防锈油行业调查报告
- 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考试备考策略
- 2025年度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 卫生院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山地绿化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
- 云南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笔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