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薛德炳 万源市茶叶局 近读2013中国茶叶3-6期关于神农本草经的考证结论:出自汉或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中未收录“茶”,仅有荼,苦菜,列菜部;且没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记录;“神农得荼”的传说首见于康熙二十四年(1717年)刊印陈元龙编格致镜原饮食类茶: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陈氏所引本草可能是宋以后的版本,信证度不高。以前也曾读知几则茶史经典论据的谬误。如顾命中的“王三诧”不能释为用“茶作祭”。六经中的“荼”字不是指“茶”。“晏子食茗”是无中生有。论据谬误,对茶史研究是有负面影响的。余也曾引述过“神农得荼”,虽有疑虑,但未料其出处是子虚乌有。唏嘘之余,有对考据者求实治学的赞佩,也有重新检索茶史的兴趣。一、关于神农氏的传说现代考古已证实,在远古时代,我国形成了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即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和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且相互作用和影响。而神农是人类在原始农耕时期,因自然崇拜产生的偶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如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夏以上祀之。周弃,亦稷,自商以来祀之。有称为田祖的叔均。1959年湖南宁乡县寨子山出土商代青铜器“四方人面鼎”,内壁铭文“大禾”。鼎四方有方形人面。解称:大者,天也。禾者,嘉禾,农也。汉字言五谷之义的字皆从禾,有可能是因禾是最先人工种植的缘故。学者疑此鼎祭祀的神即传说中的神农原型。不同的农业起源中心或农业经济圈有不同的农神。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华夏民族先民崇拜的农神形象以神农为典型而传承。神农传说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氏的神化传说,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在于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淮南子修务训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借助“远古圣人”是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农家”是百家学派之一。汉书艺文志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农家的代表人物有许行。农家的代表著述有神农二十篇和野老十七篇。班固自注云: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又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先秦两汉言及神农功绩,治理天下的文献不下数十种,由文献出现的先后,可见由简至繁的规律。其中世本和竹书纪年是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的始作俑者。世本帝系篇最早出现“炎帝神农氏”的词句。东汉宋仲子注云: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世本原书佚于宋代,清人张澍等有十余种辑本)。竹书纪年记录有:炎帝神农氏,其国初伊,又国耆。自此,神农炎帝是一人或是二人之争纠缠两千年不休。二、神农尝百草文字描述的演变言神农尝百草较早的文献是陆贾新语道基:“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淮南子修务训则更进一步:“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虫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尝百草酸碱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白虎通德论号、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晋人干宝搜神记云:“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不难看出:“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说法,是后世渐次增益集成的。清代首言“得荼而解之”是想当然。三、本草文献的出现与增广本草的出现有说始于战国、西汉、魏晋等。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本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唐贾公彦周礼疏引晋荀勖中经薄:有子仪本草经一卷。郑康成注周礼疾医:“谓治合之齐,存乎神农,子仪之术。西汉以前有无本草问世,有四点线索可以推论。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汉武帝曾招集方士,本草待诏若干”。2、班固汉书郊祀志: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3年),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人皆归家。3、汉书平帝纪:元始元年(公元5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京师。4、汉书楼护传:“楼护随父为医长安,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西汉中后期,两次官修医藉文献,已有待时听命的本草学者,表明西汉之前有本草编撰者和文献存在。战国时期也是古代医学飞跃发展的时期,医者如扁鹊及其弟子等,有医藉文字传世是可能的,医家的文献内容是世代积淀,增益完善的。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今说神农作本草,三王(皇)五帝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之医工知本草之性,托名炎帝耳”。明杨慎医藉考:“白字本草,相传以神农之旧,未必皆出于神农,后人增之耳”。陈椽茶药学引宋以前医藉考神农本经解故阐明了本草的来龙去脉:本经旧名本草,又名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又名神农氏本草,又名神农经,又名神药经,又名白字本草,又名朱字神农本经,又名神农本经,虽有数名,实皆一本草耳。故以单名本草者,古且正矣。而其名义,未甚明白,惟谢肇淛曰,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故书亦谓之本草。其不曰本草而曰本草经者,自陶弘景始也。弘景有名医别录与神农本草合而一之,所谓本经者,对其别录而言。兹考本经之所从来,盖昉于神农氏尝百草,然上古结绳为政,未著文字,以识相付,无有成书也。逮于先秦之时,有子仪者,乃扁鹊弟子著本草经以垂于世,是为本草权舆。逮汉孝平帝征天下通知本草者,而始见于天下;然诵本草者,楼君卿及方士七十余人耳,他者未之闻焉,则亦未广行于世也。所以汉书艺文志佚其目。降至后汉,传者稍多。研读茶史,了解本草始于何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神农得荼”的文字描述。四、本草描述茶的药理作用读茶业通史介绍的“茶叶药用与发展”一节,自唐至清的多种本草辑本,难见有茶解毒之说。传说的汉代神农本草经早已亡佚。但西汉时,四川、湖南有茶作商品、或药饮、或饮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公元前16516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有存放茶的用具:槚笥或槚一笥。(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据雨山墨谈引赵飞燕别传,有成帝(刘骜)崩,皇后赵飞燕梦见帝赐茶的故事。因此,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公元前316年)。其时的医药文献对茶功用的描述,主要是益思、悦志、轻身(羽化)。如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荼久食,益意思。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唐李勣苏恭新修本草述: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唐孟诜食疗本草: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茗,苦荼。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疾。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陆羽在茶经中引用了食经、食论、食忌、新修本草。归纳茶的作用是:“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没有言及茶的解毒作用。说明唐以前,对茶的作用描述是客观而符合实际的。本草述茶的功能分茗、荼。源于郭璞尔雅注:槚,苦荼。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一曰舛,蜀人名之苦荼。具体言及“茗”或茶有解毒的功能的有明李中梓本草通玄:茗,苦甘,微寒,下气消食,清头目,醒睡眠,解炙煿毒、酒毒、消暑。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言: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归纳本草中茶的药理功用,主要是清热、利水、下气、消食、少睡、去脂、解腻、止渴;解毒仅限体内火毒、热毒而已。这与现代人生活中饮茶的感受基本相符。并非如传说的能解数十种毒。五、茶的利用始作药用的思考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原始农业形成之前,获取食物来源有两种方式,即渔猎和采集。在采集野生食物的过程中,发现茶(槚,苦荼)的实用价值是可能的,但前提条件是发现地必须有茶树;发现者(氏族或民族)对发现物的实用价值有持续的需求。古代的三峡地区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由于第三纪后的地壳剧烈运动,出现了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的上升。三峡地区冰川和洪积影响小,原始茶树得以适应自然环境,至唐代仍有“二人合抱者”。在川东、鄂西、湘西三角地带,相继发现了建始猿人、巫山直立人、郧县人和长阳人化石以及旧石器中晚期遗址;发现了新石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址,证明这一区域人类活动一直延续不断。三峡两岸的巫蜑族形成的巫咸国、巫臷国,在山海经中又称盐鸟或三苗。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盐泉,又长于采药。并把盐和药与峡外擅长利用“象耕鸟耘,”祭祀“大禾”农神的农耕部落集团交换生活用品。过着“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有百谷所聚”的优裕生活。熬盐需要不眠、解乏、解干渴、热毒,擅长采药的巫蜑族人发现和利用茶是有条件和机会的。茶的利用始源于荆巴间、古代巴地巫蜑族的盐茶之缘两文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茶进入人类生活是从药用开始的,周代不曾用茶作祭,战国时期也不曾作为菜食,西汉时期的文献已能佐证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而用茶作祭或食用,是茶广泛应用后的次生衍变。五千年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创造的,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把文明的结晶归功于崇拜的偶像农神神农。符合华夏民族的文化性格。神农的神话传说已经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不妨作为动人的神话故事传承。但在研究茶史时,对“神农得荼”的说法存而不论,不引为据,才是科学、求实的态度。参考文献:方健.战国以前无茶考J.中国农史,1998,17(2):6-11.陈椽.茶药学M.北京中国展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若合同协议只有英文版,没有中文版,是否可认为无效
- 2025租房中介服务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工程承包合同违约金的计算
- 2025关于终止技术服务合同的的情形
- 设施维修维护合同范本
- 装修增补项目合同范本
- 房建拆除合同范本
- 北京转租房合同范本
- 2025重庆汽车租赁合同模板
- 小区活动招商合同范本
- 2024全新标前协议书范本下载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必刷题】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一般过去时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 NB-T 10436-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冷却接口通.用技术要求
- 简易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