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短文两篇》之《日》.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短文两篇》之《日》.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短文两篇》之《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之日教学设计定安县岭口初级中学 李盛金(2017.4.7)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传说“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在文中的深意。2、走近作者并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3、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准字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时代意义。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2)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含义。过程:一、导入课文:”与“月”字放在一起可以组成“明”字;看到“明”字,同学们会想到哪些词语呢?(学生:明亮、光明、希望)今天我们来学习分别以“日”字与“月”为标题,看看文中是不是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呢?二、阅读课文、感知课文(日)1、个人示范读。2、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3、个人示范读。(前后比较朗读,整体体会文中情感)4、学生齐读。三、整体感知日1、日给我们的感受如何?学生:光和热2、文中用了哪两个事物来表现出对光和热的追求?学生:飞蛾与夸父3、结果如何?学生:都死了。4、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态度如何?学生:赞美。5、飞蛾和夸父追“日”的结局都是死亡,但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去赞美它们呢?: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四、联系背景、分析象征、体验情感1、走进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后出版了随想录。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和“鲁迅、老舍、茅盾、郭沫若、曹禺”并称为“现代文化史上的6位文学大师。2、了解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立和生存,千千万万的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文章抒发何理解“光和热”和“寒冷的、寂寞的生”希望、光明和胜利。作者所处的国民统治和日本入侵的黑暗社会。这时什么写作手法?文中哪些事物也应用了这样写作手法?手法;飞蛾 夸父 日体验作者情感赞美了哪些为了追求光、热及胜利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五、总结课文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文章的结尾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了追求光明,宁愿牺牲自己生命板书设计 日发光、发热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人(为着追求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