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石嘴山市第六中学 郑慧琴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课题3的部分知识,本课知识是身边的化学物质学生最熟悉的CO2的性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O2、H2O的性质,并知道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物质一些性质的方法,本单元前一课题学生也已经学习了CO2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CO2的性质,重点是对CO2与石灰水反应、与水的反应及不燃烧不助燃三个性质的学习。由于教材编排条理性不太强,学生容易混乱,因此我们将教材重新整合,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探究学习新知识使其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学情分析学生对CO2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三的学生正处在十四五岁的少年时期,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了解一些他们在课本上读不到的东西,喜欢动手做实验,喜欢上网、喜欢展示他们的“才华”以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好,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亲自探究CO2的性质,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三、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回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并根据收集装置推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密度大于空气,溶于水,再引导学生回想有关二氧化碳的其他知识,并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分类。将学生熟悉的汽水课堂,同时让学生真正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使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化学知识是有用的。从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学生知识、思维的疑惑点,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建构新知识。教学环节:你已经知道你的疑惑你的新发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他们对CO2比较熟悉,依据学生的情况,谈“关于CO2你知道哪些知识?”然后“你有哪些疑惑”“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设计方案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到底是水,还是二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的产物使石蕊变红的?”“碳酸稳定吗?怎么证明不稳定?”“探讨可以用什么实验证明可乐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由学生解决”的理念,力求做到: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CO2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并引导他们从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最后认识事物的两面性,认识到二氧化碳不仅参与大气的循环,过多的话会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3)通过对二氧化碳的用途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五、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六、教学难点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分析及实验设计七、教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八、教具准备教师用品:澄清石灰水、装有稀盐酸、醋酸的喷壶、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汽水、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两朵干燥小纸花、气球、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2个、烧杯、吸管等。学生用品: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溶液、蒸馏水、二个试管(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三条浸泡过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酒精灯、试管、镊子等。九、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请同学们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收集装置可推知二氧化碳什么性质?2.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3. 将学生们所说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分类,并板书。4. 你还想知道什么?探究什么?本节课将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深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活动:1. 两位学生先后到白板上拖拽仪器组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 同学们纷纷说出已知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如密度大于空气、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与石灰水反应、灭火等等,并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分类。媒体资源:(普罗米修斯软件活动挂图,以下简称挂图)1. 可拖拽的各种仪器图,如:烧杯、集气瓶、试管、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单孔导管、双孔导管、水槽、弯管、锥形瓶、烧瓶、玻璃片等等。2. “二氧化碳知识百宝箱”可点击出同学们已了解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点。活动意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后面教学删繁就简,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进行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环节2: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碳酸的不稳定性教师活动:展示一瓶CO2气体,板书【板书】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气体(通常情况下)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现象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会变成它的固体,称为干冰。在白板上展示干冰形成过程并讲解。【板书】4.固体:干冰媒体资源:1.干冰的形成过程2.【播放视频】干冰的升华学生活动:1.知道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2.了解它的用途,例如用于人工降雨、作制冷剂等活动意图:使学生能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的现象。教师活动:【转入】刚才有同学提到二氧化碳的溶解性,那么二氧化碳到底能不能溶于水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判断。提供给大家的用品有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和蒸馏水,我们该如何用这些用品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呢?学生活动:【讨论】四人一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学生回答设计方案。【活动探究一】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描述:矿泉水瓶的外形变瘪【讨论分析】矿泉水瓶子变瘪的原因。【阅读】课本第114页第一段文字部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媒体资源:【挂图】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挂图】活动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教师活动:【总结】瓶子变瘪一定是里面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了,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板书】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总结】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的体积比是1:1。增大压强会溶解的二氧化碳更多。活动意图:提高表述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创建课堂和谐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活动:【设疑】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刚才的实验能否判断呢?那么要判断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反应要借助其他试剂,我们选择紫色石蕊溶液,介绍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演示】分别向干燥的石蕊小纸花上喷稀盐酸和稀醋酸。学生活动:观察得出结论石蕊遇酸变红。活动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活动:【启发设疑】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刚才得到的液体中可能是那种物质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如何验证到底是那种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请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媒体资源:【挂图】活动探究二学生活动:学生猜想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水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讨论设计】: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活动探究三】1、将水滴在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上2、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中3、将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汇报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活动意图:1.引导学生运用排除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活动:【分析】我们看到第三个验证猜想实验中的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什么物质?对!这种酸性物质是碳酸【板书总结】二、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O2H2OH2CO3【讲解】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时候一部分发生反应了学生活动:学生同时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活动意图: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加强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教师活动:【质疑】那碳酸是否稳定呢?用可乐举例,打开的可乐放时间长了还有气体吗?请同学们用镊子夹着变红的石蕊试纸小心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学生活动:【活动探究四】将变红的石蕊试纸用镊子夹着小心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观察现象:红色的试纸又变回了紫色分析原因:碳酸不稳定教师活动:【板书】H2CO3H2OCO2举例:开启的可乐要及时喝完,久置后碳酸会分解学生活动:【活动探究四】将变红的石蕊试纸用镊子夹着小心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观察现象:红色的试纸又变回了紫色分析原因:碳酸不稳定学生同时在练习本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归纳】碳酸容易分解活动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碳酸不稳定易分解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将所学知识与熟悉的生活事例紧密联系,了解常温下碳酸也易分解。环节3:验证可乐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引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能证明可乐中里有二氧化碳吗?用什么药品来验证?怎样操作?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用澄清的石灰水。学生1:用带橡胶塞的导管将气体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学生2:用针管吸取气体,将气体注入到试管中学生3:把涂油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可乐瓶口由一名学生上台配合老师演示观察现象并描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活动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发现化学问题,探究的意识。教师活动:【板书】2.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强调固体标号)【补充】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浆抹墙,石灰水保鲜鸡蛋学生活动:学生齐声读出化学方程式,分析加固体标号的原因媒体资源:【挂图】步骤、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学生找出挂图中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没有加固体标号);学生齐声读出化学方程式环节4: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教师活动:【转入】二氧化碳除了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外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请大家观察下面这个实验的现象【演示五】将二氧化碳倒入装有两支点燃的一高一低的蜡烛的烧杯中【板书】3.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学生活动:观察现象: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思考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活动意图: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进一步加深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知识点,培养学生从实验中总结物质性质的能力。媒体应用:播放视频flash动画,二氧化碳熄灭高低不同的蜡烛。环节5: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媒体应用:1.【播放视频】“死狗洞”之迷 2.菜窖的“灯火实验”教师活动:【板书】4.不供给呼吸【质疑】如果同学们去探险遇到山洞能冒然进入吗?应该怎么做才安全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也有二氧化碳,人下去之前要怎么做呢?【总结】其实这种方法叫做灯火实验,相关问题可以上网查阅,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引起人窒息而死的新闻【警示】安全重于一切,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这些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学生破解这个谜团思考回答:因为山洞中有二氧化碳,其密度大于空气,会沉积在地面,狗矮,且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造成窒息而死。学生回答:进入山洞如拿火把进入等了解进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要做灯火实验,二氧化碳浓度过大的话要通风再进入。活动意图:1.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用科学的态度看代生活中看似神秘的事情。2.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6:二氧化碳的用途教师活动:我们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通过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你知道它有哪些用途呢?媒体资源:【挂图】二氧化碳用途的图片,如灭火、光合作用、制化肥、制汽水、干冰做制冷剂、舞台云雾效果等。学生活动:学生总结说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活动意图:意识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学习化学要服务于生活生产。【挂图】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活动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加深印象环节7:二氧化碳的增多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教师活动:【转入】二氧化碳可以造福人类,可是由于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它又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请看一段视频来了解温室效应媒体资源:【播放视频】温室效应。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了解物质的两面性,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保护环境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倡“低碳生活”。活动意图:知道二氧化碳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又会因“温室效应”的加剧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利用好、控制好二氧化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环节8:课堂练习媒体应用【挂图】课堂巩固练习:一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花,它的作用是( ) A 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 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C 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D 可以灭火,用后防止发生火灾二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装有二氧化碳的气球能飘起来 B 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 C 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三为了使用石灰浆Ca (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纠错学生活动:练习并回答问题活动意图: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环节9:布置作业推荐作业:1.课外实践:查阅有关资料,并通过网络多了解二氧化碳的知识。然后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科普小文章,将其有关知识尽量多的展示出来。2.课后题必做题P123 3、4、6选做题P123 7、8十、板书设计: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气体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固体:干冰二、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O2H2O=H2CO3碳酸易分解:H2CO3=H2OCO22.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3.不可燃,不助燃4.不供给呼吸三用途十一、课后反思:一、本节课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将自主权还给学生。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的一些性质和用途,但是学生对于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认识不够。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一中2025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双鸭山市重点中学2025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
- 加油站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5-2026学年青海省果洛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东北四市一模试题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 2025年韶关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 Module5 Unit2 Nine girl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四、插入特殊符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粤教版
- 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及分析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统考试题含解析
- JC-T 2113-2012普通装饰用铝蜂窝复合板
- JB T 6527-2006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
- 税费计算与申报- 课件 项目三 消费税的计算与申报
- 2022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详解(附古诗文翻译)5
- 微积分的产生与发展
- 新版规范(201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应用)
- 桌球室消防安全制度制定与执行
- 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论文
- 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