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积累(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 . 气概(ki) 哽咽(yn) 炽痛(zh) 辔头(pi)B . 祈祷(q) 山巅(din) 丰饶(ro) 金柝(chi)C . 胡骑(q) 狂澜(ln) 诧异(ch) 呻吟(shn)D . 曲折(q) 气氛(fn) 揣摩(chui) 云鬓(bn)2. (2分)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肥硕(shu) 贮(zh)蓄 须臾(y) 脸颊(ji)B . 蜷(jun)曲 感概(ki) 匿(n)笑 菜畦(q)C . 发髻(j) 干涸(h) 分歧(q) 偌(nu)大D . 鼎(dng)沸 应和(h) 着(zho)落 倜党(tn)3. (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B . 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C .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D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 . 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C .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 .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B .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师说、劝学、杂说之四(马说)、祭十二郎文是流传千古的优秀散文。C . “新乐府运动”是指唐代中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和元稹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D . 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湖海散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施耐庵。二、 古诗文阅读(共20分) (共3题;共20分)6. (10分)阅读文言文秦并赵,完成下列小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而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注】系:扣留。郄:矛盾。(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遣:_臣切为王患之。 患:_(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3)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赵王系之 先主器之(隆中对)B . 且臣之使秦 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C . 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D . 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4)选文中的燕使在劝谏上有何特点? 7.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出了诗人重阳佳节独自饮酒,抱病登台的近况。B . 颔联写出了诗人因为抱病在身不能喝酒,遂无心赏菊的无奈。C . 颈联中“玄猿”和“白雁”等景象,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D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菊花从此不须开”,是诗人对菊花发号施令,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B . 颔联和颈联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表现了因为战争而背井离乡的无可奈何。C . 全诗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副他乡落日、黑猿悲啼、故国霜天、白雁南飞的凄清之景。D . 这首诗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体现了杜甫写诗的风格。8. (6分) 默写。 (1)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 (2)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 (3)夕阳西下,_。 (4)三人行,_。 (5)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三、 语言运用(5分) (共1题;共5分)9. (5.0分)九年级某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 (2)写出连续两句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 (3)请向同学推荐一部讲述人物自强不息的名著,说说理由? 四、 现代文阅读(共25分) (共2题;共25分)10. (14.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有一种生活方式自带光芒万丈毕淑敏第一次听说此次日本之行,要在长野县大豆岛的农民轰太市先生家住一天时,半是欣喜,半是忐忑。高兴的是可以由此深入普通的日本人民中,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真是难得的好机会。不安的是,想象中的轰先生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因为“轰”这个姓总使我联想起 夏天的暴雨和闪电雷鸣。一见到轰先生,我就乐了。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人,不像常见的日本人,嘴角总是抿得很紧,仿佛时刻都在思索,而是经常忘情地哈哈大笑,好像一个快活的大孩子。轰先生一家为我们的到来,真是忙坏了。你想啊,一下子来了五个外国人,吃喝坐卧,不是一个小工程。轰先生的妻子绿女士和他的妹妹、儿媳扎着浆洗一新的围裙,为了我们不停地忙碌着。我们品尝着精美的日式菜肴,吃得非常开心。吃完饭,轰先生招呼我们沐浴。我心中有些嘀咕:天这么凉,要是冻出感冒,再转成气管炎,异国他乡的,岂不麻烦?没想到,轰先生一家为我们想得周到极了,先是大小浴巾,再是和式睡衣,最后干脆抱来了两大摞长短袖的棉睡袍,堆在地上,好像两座小山。我们全副武装穿在身上,面面相觑,不由得开怀大笑。我们在轰先生家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老人家自己种稻田。他招待我们吃的米饭,就是亲手种出来的。我敢肯定地说,这是我平生吃过的最香的米饭了。我们都夸老人家的米好,他骄傲地宣布,他种的富士苹果是全日本第二。他说得是那样肯定,我不由得问:是不是进行过正规的全国评比,您的苹果得了银牌?老人眨着眼睛笑起来说,全日本第一的苹果 还没有长出来呢,因为没有第一,所以,我的苹果树就是日本第二了。我们愣了一下,也会心地笑起来。不管怎么说,看轰先生的自豪样儿,他的苹果树百里挑一那是没得说了。我们沿着乡间的小路,缓缓地向轰先生的果园走去。10月的日本晴空万里,干燥凉爽的秋风,带着苹果的甜香扑打着我们的衣襟。远处山峦上最初染红的枫叶,像拍红的手掌,在招呼着我们。这一带是苹果产地,果然名不虚传。一株株精心培育的苹果树,迎风而立,硕果累累。小路四周的地面,银光闪闪。果树下的土地上都铺着雪亮的金属箔,好像无数面巨大的镜子,用以反射阳光,普照苹果的各个部位。这样结出的苹果不但颜色像玫瑰一般艳丽,而且含糖量高。果园的上空还罩着结实的尼龙网,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防盗,后来一问,才晓得是为了防鸟啄食苹果,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苹果都无褶无疤,玉润珠圆。我一边走一边想,轰先生的苹果树既然是全日本第一,那他树下的银箔一定最亮,他树上的尼龙网一定最大,他的苹果一定像红宝石一般美丽。正想着,轰先生停下脚步说,喏,到了,你们可以尽情地摘苹果了。我定睛一看,吓了一跳。这实在是一片太平凡的苹果园。咳!甚至连平凡也算不上的。苹果树上没有遮天蔽日的尼龙网,苹果树下没有银光闪闪的金属箔,树不高大,果不繁密,在周围一大片人工精心雕琢的果园中,显得简朴而随意。树上的苹果因为没有接受到阳光各方面的照射,半边青半边红,远没有想象中那般夺目。我们走进果园,七手八脚地开始摘苹果,站在苹果树下大吃起来。平心而论,轰先生的苹果还是相当优良的,甜脆爽口。但因为没有尼龙网和金属箔的养护,果皮上有小鸟啄过的黑斑点,味道也略略有点酸。我们吃饱了苹果,又摘了一兜,才迎着暮色回到轰先生的家。丰盛的晚饭后,轰先生拿出纸笔,文人们开始舞文弄墨了。我写诗是外行,站在一旁伸着脖子屏息欣赏。轰先生写下他的一首短歌:我闭着眼睛,四周一片寂静,沿着阶梯,走向湖泊的深处,那里,有什么呢?那一刻,四周真的变得十分寂静。听了轰先生的诗句,我的心灵深处有一根琴弦被触动,有一种温暖的感动壅塞喉头。大家笑着追问老人,在湖底到底会有什么呢?恰在这时,轰先生的妻子绿女士来为我们送茶,轰先生遂一本正经地回答,那里有美人啊!说着,亲热地拍了绿女士一下,我们大笑。在轰先生家的榻榻米上安睡一夜。清晨,要告别了,大家恋恋不舍地分手。我为轰先生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您使我想起了中国神话中的山野仙翁。”到了东京,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人流里,在扑朔迷离的霓虹灯下,我又拿出轰先生的苹果端详。它朴素天然,携一种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这其中又注入了轰先生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越发显得沉甸甸了。我坚信,它是日本第一的苹果。(本文有删改)(1)文中多处描写了“笑”,请分析以下两句中人物“笑”的原因。我们愣了一下,也会心地笑起来。说着,亲热地拍了绿女士一下,我们大笑。(2)我们去轰先生的果园摘苹果,为何要详写路上的景物?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轰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4)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题目“有一种生活方式自带光芒万丈”有哪些含义。 11.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龙湖游记陈忠实踏上游艇,在清湛湛的湖面上划行,一缕缕清凉湿润的风迎面拂过,把满身三伏酷暑的溽热顿时荡涤光净,从头到脚从外到里都是一种期待里的舒服。我似乎还不尽兴,忍不住撩起水来,搓了胳膊又搓洗了脸,便融入这水天一色的湖了。水是湛蓝湛蓝的水,天是湛蓝湛蓝的天。眼前的水看不到边际,远处的水被灰白的水汽遮住了蓝色,与目力所能及至的同样呈现着灰雾的蓝天相接相融。一叶小艇泛在这水天相接的水面上,很容易让人产生海的迷幻,尤其是对我这样意识和习惯里储存着黄土原和杂生着荆棘野草榆树枸树的坡岭的人,漂浮在这样无边无际的水面上,往往会产生风平浪静的海的错觉。然而,这确凿是湖。后来我不再发生湖与海的混淆性错觉了,湖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蒲草,小艇在蒲苇丛中的狭窄水道上缓缓划行,不时有鸟儿从蒲苇丛中飞出,又有鸟儿沉落其中,偶尔能听到幼雏混乱一团的叫声,可以猜想是争夺食物的颇为激烈的本能的叫声。无法想象,这密不透风的蒲苇丛林里,有多少双鸟儿在自由地繁衍后代,这种鸟在我并不陌生,我的家乡灞河边的苇子林丛是它们的福地,叫声不大优美,是比较单调的“呱呱呱”的粗声,当地人就因其叫声称作“苇呱呱鸟”。一个苇字,标明了它生存繁衍的独特领地苇丛。这湖里的苇丛更是难得一方自由领地了,首先不担心安全,没有如曾经的我一样捣乱的孩童掏取鸟蛋。在蒲苇丛里相间着的大块水面上,有通体白亮的鹭鸶悠然浮游,它们总是成双成对,一会儿游远了,一会儿又聚拢并行了。我无意间捕捉到一个瞬间即逝的画面,一只鹭鸶张开翅膀从水面跃起,不偏不倚落在另一只鹭鸶的背上,又滑落到水里去了,被踏了一下的鹭鸶抖一抖身子,似乎没有在意,又并头游动着。还有几只野鸭,显然缺乏鹭鸶的优雅风度,却洋溢着活泼的天性,不时把头伸入水中又冒出来,争前恐后,左右穿梭,自然都是在水里捕捉小鱼小虾等食物。几种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掠过,有一种背上是一抹鲜艳的红色,瞬间就消失了。小艇从芦苇丛中出来,又进入野生的荷花丛中。许是得了这好水和好水下的好泥的滋养,硕大的荷叶遮罩着水面,红色白色粉红粉白的荷花竞相开放,开放的荷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都是出奇的硕大,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水面上,真有仙境里的沉醉了。我便想到,无论密不透风的苇丛,无论花香扑鼻的荷花,当是适宜所有职业所有年龄的男女驾舟散漫的好去处。进入苇丛和荷花丛中,得意的事和烦恼的事都会被荡涤出心胸,获得一分娴静和爽快。直到我如此沉迷的时候,仍然不敢相信这一方好水是在河南淮阳大地上。不单是我孤陋寡闻,更在我多年来偏颇的心性,以为和我住得相邻的省份大同小异,就把兴趣偏向于那些自然景观奇特的边远地域,大漠荒原,海洋冰山,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野狼游走的草原,寸草不生蠓虫难觅的生命禁区的盐湖此刻,我甚至有某种懊悔,竟不知和我相邻的中原河南淮阳,有这样一方好水龙湖。湖以龙命名,也是这一方好水所系的悠远到神话时代的神秘历史。传说伏羲从我的家乡渭河来到这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神农氏也在这里教民稼穑,陈胜在这儿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更有诸多文人墨客如李白苏轼等都留下不朽诗篇。在我尤为惊喜的收获,是陈姓氏族的源头就在这里。这龙湖在夏代称为陈,到西周时,在龙湖上建城立国为陈国。随之以国名为姓氏,便有了陈姓,十多年前我在广州的陈氏家谱园里获悉,陈氏源自舜的后裔所在的陈国,却不知具体方位,今天竟然一脚踏进陈姓始祖所在的陈国的门槛了,无意间完成了一次最久远的寻根,顿然觉得和淮阳亲近到有亲情相系了。龙湖有好水,诗经陈风有赞美龙湖的诗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把龙湖上这些水生花草能写进诗经,可以猜想肯定是这龙湖的风景激发了作者的诗兴,留下这生动的诗章。我在龙湖蒲苇丛中的忘情和沉醉,和几千年前诗经陈风的作者相通,只是我笨拙,吟咏不出一首诗来,仅留笔记一篇,聊以尽兴。(1)作者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