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其他类型的发动机_第1页
第四章-其他类型的发动机_第2页
第四章-其他类型的发动机_第3页
第四章-其他类型的发动机_第4页
第四章-其他类型的发动机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涡轮风扇发动机 涡喷发动机在低速飞行条件下推力小 经济性差涡喷发动机为提高热效率 将燃气发生器的可用能量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动能增量 进 排气速度差大 推进效率低 能否在不降低发动机热效率的条件下 提高推进效率 改善低速飞行条件下的总效率 两种类型分开排气混合排气 第一节基本工作原理 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组成 进气道 风扇 压气机 燃烧室 涡轮 外涵道 内 外涵尾喷管 工作过程I内涵II外涵风扇功能及工作原理与压气机相同F FI FII 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组成 进气道 风扇 压气机 燃烧室 涡轮 外涵道 混合器 尾喷管 工作过程定义 涵道比 一 基本工作原理 气流在涡轮和尾喷管的总膨胀功We涡轮功分为两部分 压气机 涡轮WTI 风扇 涡轮WTII内涵喷管出口动能EK V92 2 质量附加原理 作为热机 当在发动机中获得的机械能一定时 把这个能量分配给工质 工质的质量流量越多 即参与产生推力的工质越多 推力越大 耗油率越低 证明 教材P41 将 同参数 的分排涡扇与涡喷比较内涵总增压比相同加热量相同循环功相同涡喷参数 1 涡扇参数 2 假设不考虑从内涵气流向外涵气流能量传递过程的损失 气流在尾喷管出口达到完全膨胀 对分排涡扇 同参数 具有相同的理想循环功 1 代表涡喷 2 代表涡扇 涡扇发动机内涵循环涡喷循环 比较 排气速度推力V0 0时 热效率因循环功 加热量均相同推进效率总效率耗油率 推进效率比较 结论 涡扇发动机将从热机中获取的机械能分配给了更多的工作介质 参与产生推力工质增多 因此推力增大 相同热效率条件下降低了排气速度 减小了余速损失 提高了推进效率 提高了总效率 降低了耗油率 涵道比越大 推力越大 耗油率越低 Y 0 3 1 5sfc 0 055 0 07kg N hrY 5 8sfc 0 03 0 04kg N hr 分类 风扇位置排气方式轴数是否加力 性能计算公式 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尾喷管完全膨胀 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尾喷管完全膨胀 二 主要的过程参数 涡轮前温度T3 和增压比重要的内涵循环参数提高增压比 有利于热效率提高 改善经济性提高T3 允许将更多的能量传给更多的外涵气流 增加涵道比 提高推力 能量分配涵道比 能量最佳分配 以分排涡扇发动机为例 增加风扇增压比风扇外涵压缩功wKII越大 风扇外涵增压比越高 外涵排气速度越大 需要的涡轮功愈多 内涵涡轮出口排气温度和压力越低 排气速度越小 能量分配 分排涡扇以获得最高推进效率为分配原则内涵气流排气速度略大于外涵排气速度Y 4 51级风扇混排涡扇以掺混损失最小为分配原则混合器进口内 外涵气流总压近似相等风扇增压比 3 53 4级风扇 涵道比 增加涵道比使发动机单位推力下降选择取决于涡轮前温度飞行速度亚音速飞机选择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超音速飞机选择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亚音速飞机涡扇发动机高增压比高涵道比高涡轮前温度超音速飞机涡扇发动机高涡轮前温度适当的增压比低涵道比 典型亚音飞机发动机 典型军用发动机 第二节部件特点 一 风扇高增压比跨音级 级增压比 1 7 2 2 为减振 加强刚性 带减振阻尼凸台 设计为有蜂窝结构的宽弦叶片 部件特点 二 压气机级增压比不断提高提高叶尖切线速度增加叶片负荷改进稳定工作范围采取有效的防喘措施提高压气机效率改进叶型严格控制叶尖间隙 部件特点 三 燃烧室短环型火焰筒喷油喷嘴低排放污染分区供油间歇喷油 部件特点 四 涡论采用耐高温材料 定向结晶 单晶精密铸造 冷却技术 冷却气 高温涂层 为提高效率 采用主动径向间隙控制技术 可使巡航耗油率降低1 部件特点 五 混合器掺混目的可获得1 3 的推力增益 降低排气速度 降低噪音 降低排气温度 降低红外辐射 隐身 便于加力 提高掺混效果 掺混斗设计 共同工作条件 与涡喷相同 共同工作方程高压转子 与单轴涡喷相同 低压转子分排混排 第三节各部件共同工作和调节规律 共同工作线分别在高压压气机特性图和风扇特性图上画出共同工作线调节规律分排涡扇发动机 因通常几何参数不可调 调节中介 燃油调节参数 低压转速 如G E 发动机压比 如PW 混排涡扇发动机调节中介 燃油 A8调节参数 组合控制规律 31 最大状态调节规律 在各种飞行条件下产生尽可能大的推力进气总温373K排气温度 f 进气总温 A8 f 进气总温 第四节特性 转速特性特性变化趋势基本与涡喷发动机相同涵道比随转速降低而增大节流时 低压转子转速比高压转子转速下降快 转差率更大 有利于防喘 不加力涡扇发动机速度特性设计涵道比Yd不同 推力随Ma的变化规律不同Yd大于1 推力随Ma增加呈下降趋势Yd越大 耗油率随Ma增加上升越剧烈原因 随Ma增加 涵道比增大 导致单位推力下降严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只适合亚音速飞机 复燃加力涡扇发动机速度特性设计涵道比Yd 1两股气流在涡轮后掺混点火复燃 提高排气速度增加推力加力比大高速下耗油率相当低速下不加力耗油率低有利于增加作战半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适合超音速战斗飞机 高度特性推力随高度增加而下降H11Km耗油率不变高度特性优于涡喷 小结 工作过程及质量附加原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涵道比 高增压比 适当的涡轮前温度起飞推力大噪音低巡航耗油率低随Ma增加 推力单调下降 只适用于亚音速飞机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高涡轮前温度 低涵道比 适当的增压比加力比大巡航耗油率低适用于超音速飞机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80000磅级推力发动机研制成功 双发宽体客机允许不着陆跨洋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