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控制程序.doc_第1页
应急演练控制程序.doc_第2页
应急演练控制程序.doc_第3页
应急演练控制程序.doc_第4页
应急演练控制程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ystem DocumentSubject : 应急演练控制程序Rev. : 0Doc. No. :PQEffective Date :06/8/2012Page 11 of 12 Description :应急演练控制程序Reason for Release :首次发行Copy To :Prepared by / QAXXReviewed by / ADFDPDBD XXXXXXXXMDTDHRXXXXXXApproved by /CC XX WD4200101R001 目的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组织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特制定本预案。2 范围适用于以下:2.1 火灾应急处理。2.2 停水应急处理。2.3 停电应急处理。2.4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2.5 盐酸液碱槽罐/桶破裂应急处理。2.6 反应槽破裂或管道破损导致雨水超标应急处理。2.7 停蒸汽应急处理。2.8 人员急救处理程序。3 参考文件和表单3.1 异常反应单(Form No.: PQ8300101)3.2 烘箱着火操作规程(Doc. No.: WM-44-003)4 组织与权责4.1 高管负责:4.1.1 应急工具和应急演练后改进项所需资源配备的审批。4.2 管理者代表负责:4.2.1 应急演练计划、报告的审批,应急演练的推动。4.3 品保部负责:4.3.1 应急预案的报告输出;4.3.2 现场的监督和记录;4.3.3 应急演练改进项的跟踪和未整改通报,与考核;4.3.4 人员急救。4.4 组长负责:4.4.1 应急演练首次和总结会议的组织。4.4.2 应急演练过程中的现场指挥。4.4.3 应急演练过程中的最终总结。4.4.4 应急演练的责任分工。4.5 组员负责:4.5.1 按组长的职责分配做好对应的工作。4.6 应急演练对应车间负责:4.6.1 应急演练实施、改进、培训。5 流程图6 作业程序6.1 应急演练计划的建立:6.1.1 根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品保部建立应急演练计划(Form No.: PQ4400201),并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并实施。6.2 应急演练首次会议:6.2.1 按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在应急演练之前,由组长牵头开会,会议主体内容为:应急演练职责分工。应急演练流程强调,应急演练注意事项,应急演练所使用的工具。6.3 应急演练末次会议:6.3.1 在完成应急演练之后,由组长指定地点、时间,参与人员一起针对应急演练过程进行小结,并总结出需改进的内容,并填写在应急演练报告(Form No.: PQ4400202)中。6.4 应急演练报告输出和改进:6.4.1 品保部根据末次会议结果,编制应急演练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6.4.2 需要整改的,按应急演练报告的责任归属按限期整改,跟踪未整改需通报。6.5 各应急演练过程:6.5.1 火灾应急演练过程:6.5.1.1 一般部位(烘干、压滤水洗车间、办公楼、成品/半成品仓库)出现火警应急处理如下:6.5.1.1.1 车间现场人员立即就近迅速切断车间或部门配电箱总电源。打开手电筒,并按“报警器”按钮,按应急电话薄(Form No.: PQ4400203)通知所有人员疏散并按逃生路线图(Form No.: PQ4400204)撤离现场。6.5.1.1.2 打电话汇报本部门组长或主管。6.5.1.1.3 如果火势较小,赶至现场的管理人员评估并组织现场人员动用现场配备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同时按应急电话薄打电话给安全工程师组织救援。6.5.1.1.4 如果险情严重(大面积火灾),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之外,需向“119”报警,报警内容包括:发生火灾的确切地点,引起火灾的原因,火灾的燃烧物、火灾持续的时间,并告知联络电话和联络人等内容。6.5.1.1.5 如果此时火势已经蔓延,需由赶至现场的安全员或安全工程师利用现有消防器材控制火势,用消防栓灭火,并将周围的可燃物、助燃物立即搬离着火区域;火势无法得到控制并接近易燃易爆物品时,组织人员立即撤离至火灾点100米以外,同时关闭隔火卷帘门或铁门,避免火势蔓延。在此过程中,车间班组长需清点撤离现场的人数,等待“119”火警。6.5.1.1.6 “119”火警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应迅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进行。6.5.1.2 重点部位(如合成车间、粉碎车间、助剂间发生火灾)6.5.1.2.1 现场人员关掉就近电源,并需按逃生路线图迅速撤离。同时现场管理人员需对撤离人员进行人数清点, 如果涉及到人员受伤需按应急电话薄请求安全工程师或本部门主管请求救援。6.5.1.2.2 如果火势小,赶至安全工程师需要组织现场的部门领导、安全员采用消火栓进行灭火,并按应急电话薄寻找电话号码通知安全员或安全工程师进行现场指挥,把损失降至最小。6.5.1.2.3 如果火势不能采用现场的消火栓进行水势控制时,赶至现场的安全员、安全工程师或部门领导,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关闭隔火卷帘门或铁门。同时立即向“119”报警,报警内容包括:发生火灾的确切地点,引起火灾的原因,火灾的燃烧物是什么,火灾持续的时间,并告知联络电话和联络人等内容。等待救援。6.5.1.3 重点部位(如配电室发生险情)6.5.1.3.1 如果配电室发生线路短路起火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因为无法判断是否漏电,切断电源时采用单脚跳方式前进,以防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电击伤害,跨步电压产生的范围为5-8米。灭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严禁用水。6.5.1.3.2 听到配电设备运行声音异常,应先进行检查,确定设备故障后切断上一级电源,进行故障排除。 6.5.1.4 重点部位(如高压线路发生故障)6.5.1.4.1 应立即按应急电话薄通知供电部门救援,同时由工务课做出事故分析报告。6.5.2 晚间停电应急:6.5.2.1 车间人员需采用应急工具(手电筒),原地不动,由车间管理人员拿着手电筒并按“报警器”组织相关人员按逃生路线图和“安全出口”指示灯撤离现场,撤离现场之后,现场管理人员需清点人数,如果人数有缺失,需电话通知,同时,并在停水、停电、停蒸汽应急处理记录(Form No.: PQ4400205)记录停电时间 ,及停电时的生产截止点。6.5.2.2 按应急电话薄打电话给车间领导。请求指示正在生产的料处理方案。6.5.3 白天停电应急:6.5.3.1 按应急电话薄打电话给车间领导。6.5.3.2 请求指示正在生产的料处理方案。6.5.4 化学品泄漏处理程序(危险化学品)6.5.4.1 现场操作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作业时,首先需佩戴防毒面具,和耐酸碱手套、护目 镜,当发生突发性化学品泄漏时,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按应急电话薄及时报告本部门主管、安全员、安全工程师。6.5.4.1.1 如可能,首先关闭发生源。6.5.4.2 事故现场封锁6.5.4.3 赶至现场的安全工程师、安全员需确定警戒区域。要依据化学品应急处理表(Form No.: PQ4400206) 中泄漏的化学品性质、泄漏范围、危害程度及当时的风力、风向设定警戒区,并在警戒区边缘上设置警戒线,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造成无谓损害。6.5.4.4 紧急安全疏散措施6.5.4.4.1 可能对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时,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现场管理人员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对无关的人员按逃生路线图进行紧急疏散,紧急疏散的方向、地点以就近原则为准。6.5.4.4.2 当重大危险事故可能引发相邻的危险化学品发生新的事故时,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救援人员迅速将相邻的危险化学品转移到安全地点。6.5.4.5 泄漏物处理。6.5.4.5.1 泄漏事故被控制后,赶至现场的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应急工具按化学品应急处理表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集)、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四种方法:a) 围堤堵截:需检查并打开窗户,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或用沙土铺盖;b) 稀释与覆盖:需检查并打开窗户,通常是采用水栓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游走,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洒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易挥发物品,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c) 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物,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d) 废弃处理: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将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6.5.4.6 工程抢险措施6.5.4.6.1 泄漏处理易燃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扩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必须按化学品应急处理表的泄露处理方法进行。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排除险情,要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6.5.4.6.2 泄漏源控制在现场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并停止作业等方法对泄漏进行控制;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 泄漏;人员急救处理按下文“人员急救处理程序”进行。6.5.5 盐酸液碱槽罐破裂应急处理:6.5.5.1 生产车间盐酸液碱槽罐破裂,出现大部分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母液池,通过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少部分污水进入雨水管道,使雨水管道遭污染。6.5.5.2 应急处置措施:厂务部应立即进行雨水PH监测,并及时通知技术部派遣人员对雨水池进行pH、COD检测,并把雨水通过应急管道抽到污水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直到pH、COD检测达标并稳定为止。6.5.5.3 反应槽破裂或管道破损:6.5.5.4 反应槽破裂或管道破损导致料液溢出污染雨水管道。6.5.5.5 处置:应及时派遣人员对雨水井进行pH、COD、SS值的检测,并把应急池污染雨水抽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直至雨水的COD、pH、SS含量达标稳定为止。6.5.6 其它污水进入雨水井的处理结果:6.5.6.1 其他污水大部分经污水管道进入应急池,经污水厂处理达标排放,小部分进入雨水井的情况:6.5.6.2 处置:应及时派遣人员对雨水井进行pH、COD、SS值的检测,并把雨水经应急管道排入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直至雨水的COD、pH、SS含量达标稳定为止。 6.5.6.3 应急状态解除:当进行应急措施后,消除主要污染源,使其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时,应急状态结束。此时由管理部通知公司各部门应急措施结束,各部门恢复其工作场所的正常状态。最后由技术部应急监测小组进行污染地点的相关环境监测与评估,确认其安全正常。6.5.6.4 善后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险情解除后,应急行动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对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并做以下工作: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检修受损设备;做好受伤人员的善后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将事故总结报告和处置情况报送当地政府应急办,总结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6.5.7 停蒸汽应急处理:6.5.7.1 生产过程中发现蒸汽的压力低于4Kg,厂务部现场操作人员需要就近关闭蒸汽阀门,并按应急电话薄打电话给厂务部领导(应急组长)。6.5.7.2 同时,把停蒸汽时间,作业点填写在停水、停电、停蒸汽应急处理记录上,厂务部领导确认无误之后,立即打电话通知管理部,由管理部按应急电话薄打电话反馈热电厂。6.5.7.3 管理部根据热电厂回馈的信息反馈至厂务部领导,厂务部领导(应急组长)根据其回馈的结果进行处理,如果是短时间(20分钟左右),需要等待;如果是长时间需要重新安排生产。涉及到停蒸汽过程中合成出来的料需要填写异常反应单(Form No.: PQ8300101),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处理。6.5.8 停水应急处理:6.5.8.1 厂务部在水洗过程中发现水压力低于2Kg,厂务部现场管理人员立即按应急电话薄打电话给厂务部工务(应急副组长),由工务判定原因。同时,把停水时间,作业点记录在停水、停电、停蒸汽应急处理记录中。6.5.8.2 工务判定如设备不能短时间修复,则应急启动消防泵切换消防用水,同时,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现场故障排查:6.5.8.3 泵的问题:是否是密封圈漏水。6.5.8.4 控制系统问题:例如控制仪表出现问题;可控制编程器出现问题;变频器出现问题;传感器出现问题。6.5.8.5 故障排除之后,恢复恒压自动供水。6.5.8.6 如生活用水流量小,由使用部门通知工务,再由工务判定原因,如是自来水压力低,则交由管理部总务联系自来水厂,并询问停水时间,并把结果回馈厂务部,厂务部评估用水量和产量,必要时,停产,直到恢复用水。6.5.8.7 对于合成出来的产品,停水时间大于15分钟过程中合成出来的料,需要填写异常反应单,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处理。6.5.9 人员急救处理程序:必须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疗伤”的原则。6.5.9.1 触电 6.5.9.1.1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竹棍或木棍等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急救者千万不能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 6.5.9.1.2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6.5.9.1.3 有条件时直接给予吸入氧气;6.5.9.1.4 拔打“120”急救中心救治。6.5.9.2 中暑6.5.9.2.1 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不得进入空调间),解开衣领,腰带;6.5.9.2.2 轻度病人给冷开水或淡盐水,也可口服人丹,保济丸等;6.5.9.2.3 进行物理降温:用电风扇吹风,但不得直接对中暑人员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也可用30%酒精擦身;6.5.9.2.4 重度病人及时与“120”联系或送附近医院。6.5.9.3 烫伤6.5.9.3.1 轻度烫伤,立即除去衣物用冷水(不要使用冰水)冲洗被烫伤处,如果皮肤还未起泡,冲洗30分钟以上,可避免皮肤起泡。已经起泡者,不要把水泡弄破,以免冲洗时发生感染。冲洗直至疼痛感消失,涂烫伤膏,并用纱布轻轻包扎;6.5.9.3.2 轻伤者应多饮用生理盐水、加盐的米汤、菜汤等,不可单纯饮用白开水,以免水中毒。如伤口疼痛服用止痛药;6.5.9.3.3 烫伤严重者,立即小心除去衣物,避免将皮肤撕开,若皮肤与衣物发生沾粘,一边用冷水冲洗一边用剪刀剪除,待衣物完全除去,不得涂烫伤膏或任何有色外用药物,避免医生对创面的误判,送医院救治。6.5.9.4 出血6.5.9.4.1 先用双氧水,碘溶液清洗,消毒伤口,然后涂上红霉素(金霉素)软膏,再贴上创口贴或进行纱布包扎;6.5.9.4.2 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时,用无菌绷带,纱布,或干净衣服牢牢压迫伤口;6.5.9.4.3 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的肢体,怀疑发生骨折时,千万不要移动伤口,可用夹板或硬纸板(做成4公分宽度)固定骨折部位;6.5.9.4.4 经过3-4分钟直接压迫止血,一旦血止住,可进行止血处理;6.5.9.4.5 如果出血不止或在出血量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每隔3分钟松开压迫手指,避免长时间压迫无法供血造成机体坏死;6.5.9.4.6 送就近医院。6.5.9.5 火焰烧伤6.5.9.5.1 轻度立即除去衣物,使用冷水冷敷,约30分钟,涂湿润烫伤膏。如伤者口渴可饮用生理盐水、加盐的米汤、菜汤等,不可单纯饮用白开水,以免水中毒;6.5.9.5.2 深度烧伤非常危险,不得在烧伤处涂湿润烫伤膏或任何有色外用药物,以免医生对创面深度误判,盖上消毒纱布,迅速送往医院;6.5.9.5.3 注意:不能用水冲,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