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给短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_孺譬瞳(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_尝:_戏:_人语之曰:_3.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实,指李子。折枝:折,弯曲。把树枝压弯了。竞: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有,仅。信然:确实这样。(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 (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5. (8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面的字注音。 盂_ 孰_ 汝_ 知_(2)解释下列加点词。 两小儿辨斗 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_ _及其日中如探汤 _ _(3)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4)从文中哪一句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6. (12分)课内阅读。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 . 群儿/戏于庭B . 一儿/登瓮C . 光持/石/击瓮/破之D . 足跌/没水中(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司马光搬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3)“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是( ) A . 代词,指群儿B . 代词,指瓮C . 代词,指石头(4)“群儿戏于庭”的现代汉语翻译是_,由此,其正确的语序应为_。( ) A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于庭戏B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于戏C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戏于7. (13分)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羿(y):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斫:砍。(1)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请不死之药_ 谪令伐树_蟾蜍_ 常斫之_(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再查音节_;“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n bn),意思是_(奔走,急跑;直向目的地走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 (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和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8. (10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_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_,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注】值:遇,遇到。盈:满。置:放置,摆放。遂:于是,就。故:缘故,原因。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道:道理。(1)把古文中的词语和意思用线连起来。 尊老敬长_ A每个人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宾客盈门_ B唯独自己的是最小的。唯己独小_ C尊敬老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各得其所_ D宾客挤满门庭。(2)猜一猜,依次将所选的答案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孔融会按什么方法分梨?_A远近亲疏 B长幼次序 C高矮胖瘦孔融回答了什么让父“大喜”?_A先来后到,不偏不倚B树有高低,人有老幼C梨有大小,人有亲疏(3)短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 A . 母亲让孔融分梨,孔融主动把小梨留给自己的事。B . 孔融的祖父过生日的事。(4)孔融_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 A . 孝敬父母B . 谦恭敬让C . 自强不息9. (5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雨今日天阴 , 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 , 风吹云散,明月初出。【注】今日:今天。天阴:天空阴沉。晓:早晨,清晨。渐:逐渐。止:停。(1)先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划六处,然后有节奏地读一读。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2)解释划线的字词。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晓雾:_;如:_天晚雨止 , 风吹云散,明月初出。雨止:_;初出:_(3)本文描写雨前情景的句子是:_。描写雨中情景的句子是:_。描写雨后情景的句子是:_。 (4)本文描写的雨是( ) A . 暴雨B . 大雨C . 中雨D . 小雨10. (6分)文言文阅读 学弈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b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 一心以为有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为是_?曰:非然也。(1)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2)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家、_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_和_。 (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1. (19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ng gng)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予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l),张抉(m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o xi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为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更_(gng gng)道 不肖_(xio xio)主(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 (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_、_、_,这三个成语用了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_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 12.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3.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下面划线词。 将援弓射之_竟斗而讼於社伯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_;弟弟的意见是_;社伯的意见是_。(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4.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自奚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日:“鞭乎?”王日:“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反家。【注释】系:抓。致:达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世乱 _云_鞭乎_释之_(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惊弓之鸟B . 君子何之C . 置之度外D . 久而久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15. (8分)读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小儿:小伙伴们。游:玩。多子折枝: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竞走:争着奔过去。唯:只有。信然:真是这样。【附参考译文】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压弯了树枝,众小孩儿争着奔过去抢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尝,真是这样。请在古文和译文中用“_”画出王戎判断路边的李子是苦的原因。16.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1)下列划线字注音及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螳螂执叶伺蝉(s,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就)B . 扫取数斗归(sh,好几) 汝见我不(fu,同“否”)?C . 乃厌倦不堪(k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ng,总是)D . 吏遂缚诣县(f,绑)(zh,到去)(2)写出下列“以”字的含义。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_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3)翻译语句。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对面取人物。(4)“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5)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 (6)“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 (7)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_。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4、1-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