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旧规范、图集对比解读目录第一章前言3第二章基本规定3第三章柱9第四章剪力墙17第五章梁29第六章板36第一章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新的规范及执行日期如下: 序号新规范/图集号图集名称原规范、图集号执行日期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011年7月1日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10年12月1日3JC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CJ3-20022011年10月1日4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03G101-1、04G101-42011年09月1日5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3G101-22011年09月1日6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04G101-3、08G101-5、06G101-62011年09月1日新的规范、图集较原来的规范、图集有较大的变化,其中新图集由03G101系列6本变为11G101系列3本图集。新规范、图集在材料、基本构造、构件节点构造等方面有较大改动,对今后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都有较大影响。本文就以上新规范、图集的内容与原来的规范、图集进行简要对比,解读。第二章 基本规定一、 材料变化(一) 混凝土1. 旧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HRB400和RRB400时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 新规范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解读:新规范提高了部分情况下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以适应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并且今后设计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上限提高至C80。(二) 钢筋新规范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增加高强500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对今后结构设计、工程量计算、工程施工等产生重大影响:对各地标准定额的使用产生影响;钢筋级别的表示符号变化,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重新记忆,学习和识别;钢筋强度的变化,对锚固长度的计算产生影响。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符号、强度详见下表。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牌号符号公称直径d(mm)屈服强度标准值fyk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HPB300A622300420HRB335HRBF335BBF650335455HRB400HRBF400RRB400CCFCR650400540HRB500HRBF500DDF650500630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牌号抗拉强度设计值fy抗压强度设计值fyHPB300270270HRB335、HRBF335300300HRB400、HRBF400、RRB400360360HRB500、HRBF500435410二、 环境类别变化(一) 旧规范环境类别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环境类别条 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二) 新规范环境类别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环境类别条 件一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b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a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三b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解读:新规范对环境类别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将环境类别三细分为三a、三b,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情况。三、 基本构造变化(一) 保护层1. 保护层定义(1) 旧规范:钢筋保护层是指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2) 新规范:钢筋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2. 最小保护层规定设计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应满足下表规定:(1) 旧规范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墙梁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2) 新规范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杆一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2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解读:新规范对最小保护层厚度有部分调整,对于恶劣环境保护层加大。从砼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砼保护层厚度。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二) 钢筋锚固、搭接长度规定1. 锚固、搭接长度(1) 旧规范旧规范中锚固长度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钢筋种类与直径计算;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根据位于同一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分别计算,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并不应小于300mm;钢筋机械连接区长度为35d,其中d为相互连接两根钢筋的较大直径。(2) 新规范新规范规定钢筋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与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的乘积,即 a =a*ab。当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多于一项时,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与0.6 ab的较大值。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按下式计算:一、二级抗震等级 =1.15;三级抗震等级 =1.05;四级抗震等级 =1.00。钢筋机械连接区长度为35d,其中d为相互连接两根钢筋的较小直径。解读:旧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新图集中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和抗震锚固长度;新图集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机械连接区长度以较小钢筋直径计算;新图集新增了基本锚固长度abE。(三) 钢筋端部锚固和机械锚固新规范新增了钢筋末端机械锚固的做法,且广泛用于框架柱、剪力墙、框架梁的节点构造中。其原理是利用受力钢筋端部锚头(弯钩、贴焊锚筋、焊接锚板或螺栓锚头)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作用加大锚固承载力。新的锚固形式下,需对每种锚固形式进行统计,单独计算造价。在今后的设计图纸中,也应指明构件采用何种锚固形式。第三章 柱一、 嵌固部位规定原03G101系列中没有“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的规定,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结构的基础顶面,梁上柱的梁顶面,墙上柱的墙顶面均属嵌固部位(详见下图),并在图中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二、 柱基础插筋(一) 旧规范图集04G101-3第45页图集04G101-3第45页(二) 新规范 图集11G101-3第59页图集11G101-3第59页解读:旧规范中柱纵筋是否插至基础底板需根据基础板厚与2000mm的大小而定,基础内的箍筋数量均为不少于两道,且柱插筋的弯折长度与插筋锚固竖直长度有关。旧规范中没有规定基础内第一根箍筋至基础顶面的距离,基础板厚用h表示。新规范柱纵筋应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柱插筋弯折长度根据基础板厚hj和钢筋锚固长度laE(la)大小取值,其根数计算需根据柱插筋保护层厚度与5d的大小比较确定。其中柱插筋保护层厚度为:纵筋(竖直段)外侧距基础边缘的厚度。新规范明确规定了基础内第一根箍筋至基础顶面的距离为100mm,基础板厚用hj表示。三、 不变截面柱纵筋(一)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36页新增节点(二)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57页解读:新规范增加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大的情况。四、 变截面柱节点(一)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38页新增节点(二)新规范新增节点图集11G101-1第60页解读:旧规范变截面差值用C表示,变截面柱两侧有梁时,下柱钢筋若弯折,则弯折长度为C+200保护层,上柱长度纵筋下插长度为1.5,下柱钢筋若弯折,则竖直段锚固长度下限为0.5laE;新规范变截面差值用表示,变截面柱两侧有梁时,下柱钢筋若弯折,则弯折长度为12d,上柱长度纵筋下插长度为1.2,新规范增加了一侧无梁的变截面构造,下柱钢筋若弯折,则弯折长度为:变截面差值保护层+。下柱钢筋若弯折,则竖直段锚固长度下限为0.5labE。五、 边角柱、中柱节点(一) 边角柱柱顶节点1.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37页2.新规范 柱外侧纵筋伸至柱顶截断图集11G101-1第59页解读:旧图集将边角柱顶层构造梁、柱分别表示,柱顶外侧纵筋钢筋不可截断,新图集节点采用组合形式,柱筋作为梁上部钢筋使用时,在柱宽范围内设角部附加钢筋。E节点柱外侧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二) 中柱柱顶节点1. 旧规范 图集03G101-1第38页2. 新规范 新增节点图集11G101-1第65页解读:旧规范当直锚长度不够时伸入梁或板中的竖直锚固长度大于或等于0.5LaE并弯折12d。新规范强调当直锚长度不够时钢筋应伸至柱顶,且竖直锚固长度大于或等于0.5LabE,钢筋锚固方式除可以采用钢筋弯折外,也可采用机械锚固的方法(如C节点)。第四章 剪力墙一、 剪力墙拉筋、小墙肢与短肢剪力墙(一) 拉筋旧规范03G101-1第3.2.4条中仅说明设计应注明剪力墙拉筋的规格与间距,对于拉筋的布置方式没有明确说明。新规范明确规定了墙体拉筋的布置方式,并说明了“双向”和“梅花双向”两种布置方式示意图:图集11G101-1第16页(二) 小墙肢 1. 旧规范: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2. 新规范:11G101-1第70页注2规定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4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三) 短肢剪力墙1. 旧规范:截面高厚比为58的剪力墙。2. 新规范:新高规7.1.8注1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二、 剪力墙基础插筋(一) 旧规范图集04G101-3第45页图集04G101-3第45页基础板厚小于或等于2000mm时剪力墙基础插筋应伸至基础底板钢筋网,基础板厚大于2000mm时剪力墙插筋伸至基础板中部,且基础板内设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墙体基础插筋弯折长度根据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取值。(二) 新规范 图集11G101-3第58页墙插筋保护层5d时,hjLaE,插筋弯折长度为6d;hjLaE,插筋弯折长度为15d。墙插筋保护层5d,插筋弯折长度为15d。墙插筋保护层厚度5d,基础内布置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和拉筋,间距不大于500mm。墙插筋保护层厚度5d,基础内插筋外侧需要设置锚固区横向钢筋,横向钢筋应满足直径不小于插筋直径的1/4,间距为min(10d,100)。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基础底板钢筋伸至墙边,弯折至基础顶面,剪力墙外侧钢筋伸至基础底弯折,总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lE,且在基础底弯折长度不小于15d。解读:旧规范墙体插筋根据基础板厚度来确定插筋是否伸至基础板底,插筋的弯钩长度与插筋锚固竖直长度有关。新规范规定墙体插筋均要伸至基础底版钢筋网上;墙插筋弯折长度与基础厚度hj、锚固长度LaE有关,而且与墙外侧插筋保护层厚度有关;基础内墙体水平筋和拉筋构造与墙插筋保护层厚度有关;增加了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的构造。三、 剪力墙水平筋(一) 剪力墙无端柱或有暗柱1. 旧规范:水平钢筋弯钩长度取为15d。 图集03G101-1第47页2. 新规范:水平钢筋弯钩长度取为10d。图集11G101-1第68页(二) 剪力墙有端柱1.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47页2.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69页解读:旧规范中剪力墙水平钢筋应伸至对边,且伸入端柱的长度不小于0.4LaE,当伸入长度大于钢筋锚固长度时可不弯折;新规范中剪力墙水平钢筋必须伸至端柱对边,并弯折15d。新规范另增加了5个节点构造。(三) 斜交墙1.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47页2.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68页解读: 旧规范墙体水平筋应从墙体拐点算起伸入一个锚固长度,新规范中水平筋伸至另一肢墙体外侧钢筋内侧并弯折15d。(四) 水平钢筋搭接1. 旧规范: 图集03G101-1第47页2. 新规范: 图集11G101-1第68页解读: 旧规范墙体水平筋搭接应满足不小于搭接长度的要求;新规范墙体水平筋搭接长度满足1.2倍锚固长度即可。(五) 转角墙1. 旧规范新增节点图集03G101-1第47页2.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68页新增节点图集11G101-1第68页解读: 旧规范转角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转弯,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一侧转角处交错搭接;新规范外墙水平钢筋可以在转角处搭接,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也可在转角两侧(暗柱范围外)交错搭接。(六) 变截面剪力墙图集11G101-1第69页新图集增加了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如上图所示。四、 剪力墙竖向筋(一) 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1.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48页2. 新规范 图集11G101-1第70页解读: 旧规范墙体竖向钢筋应锚入板内一个锚固长度,新规范只需伸至板顶并弯折12d。(二) 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分布钢筋构造1. 旧规范新增节点剪力墙顶部钢筋应伸至楼板或屋面板顶并弯折12d。图集03G101-1第48页2.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70页解读:旧图集未标注不伸入上层钢筋的弯折长度,新图集规定为12d。变截面钢筋可以采用连续通过和弯折两种做法,当采用连续通过时,需要保证钢筋的坡度按照1/ 6进行调整,当采用弯折时,变截面一侧钢筋下层弯折12d,上层下插1.2,对于变截面一侧无楼板的构造同变截面柱一侧无梁构造。(三) 剪力墙洞口加强筋1.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53页2. 新规范: 图集11G101-1第78页解读:新规范将直径大于300mm的洞口加强筋构造分为两种:剪力墙洞口大于300mm且小于等于800mm和剪力墙洞口大于800mm时的构造。第五章 梁一、 基本构造(一) 并筋、拉筋及箍筋1. 并筋图集11G101-1第56页新图集增加了梁并筋的规定。2. 拉筋、箍筋(1)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35页(2)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56页图集11G101-1第56页解读:旧规范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与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拉筋弯钩平直段取值。(二)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1.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65页2.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87页解读:旧图集中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从梁底向上一个起步距离开始计算,新图集从梁底开始计算。二、 抗震框架梁纵筋(一) 旧图集图集03G101-1第54页(二) 新图集 图集11G101-1第80页解读:新图集中明确规定了框架梁下部纵筋可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三、 框架梁中间层节点、顶层节点构造(一) 中间层框架梁节点构造图集11G101-1第79页(二) 顶层屋面梁节点构造图集11G101-1第80页框架梁中间层节点、顶层节点梁端支座钢筋可采用直锚,也可采用机械锚固。对于中间层中间节点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四、 变截面屋面框架梁(一) 旧规范图集03G101-1第61页(二) 新规范图集11G101-1第84页解读:旧规范高差用C表示,梁顶部有高差时,梁顶面高的梁上部筋弯折,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燃烧单词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标准与产业布局优化策略报告
- 新能源行业2025年储能技术协同创新趋势报告
- 激光医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学音乐会考试题及答案
- 法警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中物理光的颜色 色散教学设计
- 新能源产品创新2025:市场需求变化与调整策略分析报告
-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5年初二上册英语试卷及答案
- 保险杠喷涂工艺
- 基金考点大全及详解双色考点
- 鳃裂囊肿护理查房课件
- 能源托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JGT292-2010 洁净工作台标准
- 高一必刷语法填空10篇共100题(附答案)
- 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介绍
- 机械进场报审表
- 《国歌法》、《国旗法》主题班会
- 刑事案件故意伤害模拟法庭案例
- 《汽车保险与理赔》(杨帅) 项目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