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三羧酸循环(TCA).ppt_第1页
[精品]三羧酸循环(TCA).ppt_第2页
[精品]三羧酸循环(TCA).ppt_第3页
[精品]三羧酸循环(TCA).ppt_第4页
[精品]三羧酸循环(TC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三羧酸循环 tca 三羧酸循环的概念 1937年德国生物学家krebs 克雷布斯 1953年因此获诺贝尔奖 阐明 乙酰coa的继续分解是一个环式反应体系 起点是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结合为具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acid 又叫tca循环 krebs循环 由于该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柠檬酸 又叫柠檬酸循环 它不仅是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也是蛋白质 脂肪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 三羧酸循环的细胞定位 线粒体内 一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个多酶复合体 组成如下 调控酶 丙酮酸脱氢酶pdh 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dlt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dldh辅助因子 硫胺素焦磷酸酯tpp 硫辛酸 hs coa nad mg2 fad 丙酮酸氧化脱羧的调控 1 当细胞内atp 乙酰coa nadh含量同时增加时 pdh磷酸化作用加强 阻碍丙酮酸氧化脱羧 反之则反 2 乙酰coa和nadh可分别抑制dlt和dldh的活性 阻止氧化脱羧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是连接emp和tca的纽带 其反应本身并未进入tca 但是是所有糖进入tca的必由之路 二 三羧酸循环概要tca循环一轮分10步完成 来自丙酮酸脱氢脱羧后的乙酰基 c2单位 由coa带着进入tca 第一步是c2与一个c4化合物 草酰乙酸 结合成c6化合物 柠檬酸 然后经过2次脱羧 生成2个co2 和4次脱氢 生成3nadh 1fadh2 还产生1个gtp 高能化合物 最终回到c4化合物 草酰乙酸 结束一轮循环 1个c2单位被分解为2co2 tca简图 三 生化历程1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及h2o缩合生成柠檬酸 放出hs coa h2o不可逆 2 柠檬酸脱水生成顺乌头酸 h2o可逆 3 顺乌头酸与h2o加成 生成异柠檬酸异构化反应 h2o可逆 通过2 3步 将柠檬酸异构化为异柠檬酸 实质是将前者的 oh从c2变到了后者的c3 成为仲醇 由叔醇变为仲醇 更易氧化 4 5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 酮戊二酸第一次脱氢脱羧可逆消耗1nad 生成1nadh h 1co2 该酶是别构酶 激活剂是adp 抑制剂是nadh atp 有两种同工酶 以nad 为电子受体 存在于线粒体中 需mg2 以nadp 为电子受体 存在于胞液中 需mn2 6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第二次脱氢脱羧不可逆消耗1nad 生成1nadh h 1co2 生成一个高能键 此步类似于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 酮戊二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琥珀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7 琥珀酸的生成底物磷酸化生成1atp可逆是tca中唯一直接产生atp的反应 属于底物磷酸化 区别 emp 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放能tca 琥珀酰coa中的高能键硫酯键水解放能 8 琥珀酸氧化生成延胡索酸第三次脱氢 fad脱氢 可逆生成1fadh2该酶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 丙二酸是竞争性抑制剂 9 延胡索酸水化生成苹果酸水化作用可逆消耗1h2o 10 苹果酸脱氢氧化生成草酰乙酸第四次脱氢可逆消耗1nad 生成1nadh h 总反应式 乙酰coa 3nad fad gdp pi 2h2o2co2 3nadh 3h fadh2 gtp hs coa 四 化学量计算 一 物质量计算1mol乙酰coa2molco2 1molcoa 二 能量计算1 计算1mol乙酰coa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的数目1 3 3 1 2 12molatp2 计算1molg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的数目 原核生物 g丙酮酸乙酰coaco2 h2oemptca 第一阶段 g2mol丙酮酸emp阶段净生成2molatp 2mol nadh h 第二阶段 2mol丙酮酸2mol乙酰coa净生成2mol nadh h 2molco2第三阶段 2mol乙酰coa经tca彻底氧化分解净生成2 1atp 2 3mol nadh h 2 1molfadh2 2 2molco2由于氧化磷酸化 1mol nadh h 可生成3molatp 1molfadh2可生成2molatp 因此 第一阶段 净生成8molatp第二阶段 净生成6molatp 2molco2第三阶段 净生成24molatp 4molco2共净生成38molatp 6molco2真核生物中 共净生成36molatp 6molco2 tca的运转必须通过o2条件下才能运转 实际上o2并不直接参加tca 那么o2在何处参加反应呢 tca除了产生1个gtp外 另外的能量均潜在3nadh和1fadh2中 为了tca的运转 nad 和fad必须再生 nad 和fad的再生则是通过dadh和fadh2进入电子传递链 将h交给o2 释放潜能生成atp而实现 所以 tca的运转必须有o2 五 生物学意义1 tca循环是生物体获能的主要途径 远比无氧分解产生的能量多 2 tca是生物体各有机物质代谢的枢纽 糖 脂肪 氨基酸的彻底分解都需通过tca途径 而tca中的许多中间产物如草酰乙酸 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等又是合成糖 氨基酸等的原料 3 tca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进入有氧分解的途径 4 tca的某些中间产物还是体内积累成分 如柠檬酸 苹果酸是柑桔 苹果等果实的重要成分 在储藏期 酸作为呼吸基质被消耗 果实的糖 酸比是衡量果实品质的一项指标 六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三个调控位点 柠檬酸合成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所催化的三个反应 1 nad nadh的比值高 tca循环生成的产物不能满足细胞自身的需要 三种酶被激活 酶发挥催化功能 速度加快 低 大量的nadh抑制酶的活性 使tca循环减速 2 atp 琥珀酰co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的活性 使tca循环减速 异柠檬脱氢酶受atp抑制 被adp激活 3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调节见前细胞中atp浓度越高时 tca速度下降 nad nadh的比值越高时 tca速度越快 七 三羧酸循环的回补效应产生草酰乙酸的途径主要有 1 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位于动物肝脏和肾脏的线粒体中o ccooh ch3cocooh co2 atp h2o ch2cooh adp pimg2 生物素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pep生成草酰乙酸植物 细菌等 pep羧化酶催化ch2 c cooh h2o co2 o ccooh pi o pch2cooh 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pep生成草酰乙酸心脏 骨骼肌中 pep羧激酶催化pep co2 gdp o ccooh gtpch2cooh 4 由苹果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使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原核 真核中广泛存在的苹果酸酶催化ch3cocooh co2 nadph h ho chcooh nadp ch2cooh 再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 ho chcooh nad o ccoohch2cooh nadh h ch2cooh 5 酮戊二酸和asp经转氨作用生成glu和草酰乙酸 第五节磷酸戊糖途径 hmpppp 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 是g分解的另一条途径 在6 p g上直接氧化 再分解产生5 p 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ppp pentosephosphatepathway己糖磷酸途径hmp hexosemonophosphatepathway磷酸己糖支路hms hexosemonophosphateshuntg直接氧化途径dopg directoxidationpathwayofglucose hmp的阐明起始于1931年warburg对6 p g脱氢酶的研究 后人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 实验证明 1 在组织中加入emp抑制剂碘乙酸或碘乙酰胺 ich2cooh或ich2conh2 后 它抑制3 p g脱氢酶的活性 3 p g1 3 dpg 但有些微生物仍能将gco2 h2o 说明另有途径 2 用同位素14c标记c1和c6 如果是emp tca 那么生成的14c1o2和14c6o2分子数应相等 但实验表明14c1更容易氧化为co2 说明另有途径 说明g分解的主要途径是emp和tca 但并非唯一途径 hmp也是g分解的途径 只是在6 p g上直接氧化 细胞定位 胞液 一 磷酸戊糖途径概要以6 p g为起始物 经过两个阶段共8步反应 最后重新生成6 p g的过程 hmp概要 特点 g直接脱氢或脱羧 不经过三碳糖阶段 hmp属于有氧分解还是无氧分解 o2不参加hmp 但认为hmp是需氧的代谢途径 因为可以肯定的是 hmp是需氧生物的某些组织 器官中较旺盛的代谢途径 而且与emp tca相联系 二 生化历程 一 不可逆的氧化阶段 1 3 1 6 p g6 p葡萄糖酸内酯可逆 2 6 p葡萄糖酸内酯水解生成6 p葡萄糖酸不可逆 3 6 p葡萄糖酸脱氢脱羧生成5 p核酮糖 5 p ru 不可逆 1 3步 二 可逆的非氧化阶段 4 8 戊糖互变4 5 p核酮糖 5 p ru 异构化为5 p核糖 5 p r 官能团异构 5 5 p核酮糖 5 p ru 异构化为5 p木酮糖 5 p xu 差向异构 4 5步 6 8步 基团移位反应通过转酮酶和转醛酶的催化作用 将一酮糖分子的酮醇基转移给另一醛糖分子上 形成新的醛糖和酮糖 转酮酶专门催化乙酮醇基转移转醛酶专门催化二羟丙酮基转移通过c5 c4 c7 c3 c6只见的基团转移反应 实现了糖分子之间的转变 最终生成6 p f hmp的两个关键酶 转酮酶或转羟乙醛基酶 转醛酶或转二羟丙酮基酶 6 5 p r 5 p xu3 p g 3 p甘油醛 7 p s 7 p 景天庚酮糖 将5 p xu的乙酮醇基转移给5 p r 7 3 p g 7 p s4 p e 4 p赤藓糖 6 p f将7 p s 的二羟丙酮基转移给3 p g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阶段之二 基团转移 2 4 磷酸赤藓糖 2 5 磷酸核糖 2 3 磷酸甘油醛 转酮酶 转醛酶 2 6 磷酸果糖 7 磷酸景天庚酮糖 2 5 磷酸木酮糖 6 7步 8 5 p xu 4 p e3 p g 6 p f将5 p xu的乙酮醇基转移给4 p e 基团转移 续前 转酮酶 然后 3 p gdhap3 p g dhap1 6 fdp2 磷酸果糖酯酶磷酸己糖异构酶1 6 fdp6 p fh2opi6 p g 1 6 二磷酸果糖 6 磷酸果糖 醛缩酶 二磷酸果糖酯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阶段之三 3 磷酸甘油醛异构 缩合与水解 异构酶 总反应式为 a式 66 p g 12nadp 6h2o46 p f 23 p g 6co2 12 nadph h 然后 23 p g1 6 dpg h2o6 p f pi6 p f6 p g因此得到b式 6 p g 12nadp 7h2o6co2 12 nadph h pi所以 hmp要循环一轮 必须有6个6 p g同时进入循环 但最终只有1个6 p g被彻底分解为6co2 12 nadph h pi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子重排阶 阶段之一 阶段之二 阶段之三 三 化学量计算1 链式反应 36 p g 6nadp 3h2o26 p f 3 p g 3co2 6 nadph h 2 循环途径为 66 p g 12nadp 6h2o46 p f 23 p g 6co2 12 nadph h 四 生物学意义1 hmp产生大量的nadph 为细胞的各种物质合成反应提供主要的还原力 主要目的不是供能 nadph作为供氢体 为细胞中脂肪酸 固醇 四氢叶酸fh4等的合成 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还原 nh3的同化等所必需 2 hmp的中间产物是许多化合物的合成原料 碳源 3 hmp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把分解与合成代谢联系在一起 4 hmp与糖的有氧分解 无氧分解密切相关 五 hmp的调控hmp与细胞合成代谢相关 nadph和5 p r以及atp的需要量是决定6 p g去向 是hmp还是emp 的主要因素 从而调节hmp的速率 当然也同时调节了emp速率 就hmp而言 关键的调控位是 6 p g脱氢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 nadp浓度高 6 p g脱氢酶活性强 速率快 6 p g的去向取决于四个方面 1 需要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