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五章:摄影专题1_第1页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五章:摄影专题1_第2页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五章:摄影专题1_第3页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五章:摄影专题1_第4页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五章:摄影专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五 章 摄影专题,第一节 新闻摄影,新闻摄影始于20世纪30年代,人们通过报纸、杂志、展览等途径,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新闻相片,获得宝贵的信息。在当今社会上,新闻摄影已成为人类政治、文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我国已有1800多家报社、公开发行的报纸达2100多种,发行总量达280亿多份,对新闻摄影有着巨大的需求。文字与相片图文并重的办报思想日益受到重视,对新闻摄影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简史,摄影术一般公认为是在1839年诞生的(法国,达盖尔),但史料记载第一幅照片早在1826年,由法国的尼埃普斯就拍也来了窗外景色或又称鸽舍与谷仓。世界第一张记录新闻照片是记录1842年5月8日发生的汉堡大火的摄影作品。但这幅照片因相片制版工艺问题未见于报纸上,仅被用于收藏。,世界上刊登第一幅新闻照片是1880年3月4日在每日写真报上的“纽约山蒂镇景色”。在此之前,还有不少重大新闻事件被摄影师们用摄影手段纪录下来的,因照相制版术而未能见报。如:英国摄影师劳顿拍摄了英、法、土与俄的战争,其中有300多幅新闻照片还在伦敦举办了展览。,1855年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创办人用摄影手段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场面,用700块玻璃板、3秒以下速度冒着枪林弹雨,这此图片在伦敦展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人类社会史上首次运用摄影手段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活动。,一、新闻摄影的概念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就是主要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前因后果),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这个定义对新闻摄影作出了如下的规定:1、新闻摄影的对象-新闻事实。2、新闻摄影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图片和文字说明的结合。3、新闻摄影的拍摄要求-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前因后果。4、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要求具有新闻信息,并与相片内容相关联。5、新闻摄影的基本职能-形象化地报道新闻。,在对新闻摄影定义认识上,存在着另一种影响较为广泛的观点:新闻摄影就是用图片报道新闻。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在于只注意了新闻摄影内涵中的图片,忽视了它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说明书。作为一名称职的新闻摄影记者,应具备摄影和文字两种能力。新闻摄影的报道形式,就是图片和文字说明的结合。文字说明注释了图片的形象,相片形象证实和集中了文字说明的内容。,二、新闻摄影的报道体裁1、从图片来分单幅图片成组图片。 2、从内容与时效性来分(补充内容)新闻摄影报道体裁主要有三种: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1、从图片来分(1)单幅图片的报道体裁:它又分配合文字稿和独立报道两种配合文字稿:配合文字稿的新闻图片常用一幅,有时也用两幅以上。它不需要单独的图片标题,只需简要的文字 说明,不必写出具体的新闻内容,因为配合文字稿的图片在整则报道中仅起配角作用,处于从属地位,具体的新闻内容由文字阐述。图片提取了新闻事实瞬间的精华,其感染力、吸引力是文字所达不到的;文字能详尽描述新闻事实的能力又是相片所做不到的。二者配合得当,融为一体。,返回,独立报道新闻:采用单幅新闻图片独立报道新闻,具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的特点,犹如文字新闻中的短消息,较受读者欢迎。单幅图片独立报道新闻的文字说明应注意新闻五要素:何时、何事、何地、是认、为什么 ,注意具体、准确、简要。此外,一般应加标题,标题的写法要突出新闻内容的要点,忌抽象。,返回,(2)成组图片的报道体裁:它又有专题性、综合性、系列性、对比性之分。专题性成组图片报道:围绕同一新闻对象,用两幅以上的图片反映其不同的侧面。拍摄专题性成组图片时要注意画面应有景别的变化,可使图片在版面上增添生动之感。专题性成组图片报道的文字说明要求有标题、总说明和分说明,标题是整组图片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或主题思想之提炼;总说明用于交待新闻内容、背景或其意义等;分说明,即每幅相片的说明,是起该画面简要之注释作用。三者之间既要互相联系、照应,又忌彼此重复。,返回,综合性成组图片报道:它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用若干不同的新闻对象来表现,每幅图片都反应一个独立的新闻内容,但都是由一个相同的中心思想感情来统一贯穿。这个中心思想或新闻主题常常表现在标题上。综合性成组图片报道一般不用总说明,但每幅图片的文字说明,要求类似独立报道的单幅图片的文字说明。这种综合性成组图片报道在配合形势、政策、重大事件地宣传报道上能给人较深刻的印象。,返回,系列性成组图片报道:它是独幅新闻图片的延伸,是采用两幅以上的图片来反应同一新闻对象的连续瞬间。这种图片报道形式能使静止的画面这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产生联想,犹如身临其境。系列性成组图片需用标题,每幅相处的文字说明通常较简练。,返回,对比性成组图片报道:新闻相片具有纪实和文献性的特点,有些资料图片经过若干年后,重新就该图片内容进行追踪对比摄影报道,往往具有较强的报道力量。除了这种过去与现在的纵向对比外,也可采用横向对比的成组图片报道,如:好与差的对比、喜与忧的对比等等。对比性成组图片报道一般也应使用标题,其标题可以较为“文艺化”,当然也可用“新闻化”标题。文字说明写法与样自由。,返回,2、从内容与时效性来分(补充内容)新闻摄影报道体裁主要有三种: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返回,图片新闻定 义广义:泛指所有借助采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手段。狭义: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之一,以简洁、率直为其典型特征。类似于文字新闻报道中的消息。特 点 图片新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人物:选择最能表现其言行态度、最能揭示其个性和内心世界得好图片。事件:选取最能揭示事件特点的报道角度、拍摄角度,从而得到独特的新闻图片。篇幅:多数情况为一幅,特殊情况可以是两三幅拍摄要求:1、抓取典型场景、情节和细节2、突出、直观地表现新闻形象3、抓取典型瞬间:瞬间思维 看到、想到、拍到的统一!,返回,特写性新闻摄影定 义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赋予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形式。特点: “特写”的目的是强化视觉效果,并从更深的层次揭示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意义。 与图片新闻的关系:时效性要求较弱,但必须有比之更强烈的深刻性、揭示性和典型性。前者主要交待when、where、who 和 what,后者主要交待why 和 how。两者可以相接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报道。一些报社,如东方早报使用一些特写性图片,用以吸引注意力。这些图片可以是风景照,解释性图片,表现生活细节增加情趣的图片,返回,图为旧金山纪事报记者迪恩费茨莫里斯拍摄的一幅照片,讲述了一名伊拉克男孩把笔绑在因爆炸而致残的胳膊上画画。这幅照片获得2005年度普利策特写摄影奖。,特写性新闻图片常用来表现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情感,因为特写的细节刻绘手法最适合表现人物的面目表情,或悲伤或麻木或喜悦或痛苦,通过特写性画面往往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返回,2001年8月1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一贫民区发生火灾,将近100户棚屋被烧毁。摄影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了一名正痛哭不已的失去房屋的妇女。她的手和脸上满是救火时沾上的灰烬。显然在大火无情地吞噬她和邻居们聊以寄居的房子之前,她曾经过奋力地进行扑救。转眼之间,她已经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照片中拍摄者使用特写镜头把这位大哭着的妇女的绝望和搀扶着她的男人的无奈清晰而醒目地凸现在读者的眼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们在难过之余,不由地对在贫困中挣扎的社会群体有了更多的同情与关注,返回,专题新闻摄影定义多幅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全面、深刻地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 Photo Essay & picture Story: 摄影复杂而有趣的终极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采用多幅图片结合,通过媒体传播。结合后的任何一张图片都不再是单一的,它已与其它图片文字成为一个整体。特 点1、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组照片围绕此主题展开;2、通过图片文字相结合的组织和编排来传递一种情绪,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3、涉及其它工作:图片编辑选择照片;版面设计师版式设计/平面设计;负责文字的记者形成最后总的文字表现。使新闻“立体化”,返回,专题 新闻摄影报道的 构成方式 1、同一空间多个时间eg.水俣尤金.史密斯2、同一时间多个空间eg.“中国一日”3、多个瞬间eg.记录过程短暂的新闻事件或突发性新闻4、多个侧面eg.记录静止不变或变化缓慢的事物,返回,多个瞬间,尤金史密斯水俣专题是他最著名的胜利。那是在他离开西班牙十几年后,他同日籍太太到日本度蜜月时,了解了当地一个叫水俣(Minomata)的小渔村非剧后发生的。当地村民因工厂废水而患水银中毒症,导致终生瘫痪并将病症遗传给下一代。为了拍摄这个专题,他几乎被工厂里派来的人打死,便这并没有动摇他交事件真相公之于世的决心。在整个选题拍摄过程中,他所要做的不仅是记录客观事实证据,更要表现人的勇气和人性的力量。在这种勇气和力量是支撑他工作和生活的信念,也是他对所关切的人们的最实际的声援。当满怀爱意的智子母亲为残疾的女儿洗澡时,他的双眼噙满泪水,几乎无法按下快门。,智子入浴1972年 尤金史密斯摄,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图片编选原则和版面设计 图片编选原则:从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力求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与集中统一的结合;从版式设计需要出发,看画面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使整个版式均衡、和谐、合乎比例、井然有序。,返回,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图片编选原则和版面设计图片编辑在选择图片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关键词:版面:值得给多少版面?能否提供足够的版面?图片大小:什么样的图片分别给予什么样的篇幅? 大小如何有机结合?顺序:逻辑顺序哪张为主打图片,哪些做起始、结尾图片、导读形式顺序哪些用横片、跨页、竖片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图片编选原则和版面设计效果:节奏感景别、空间大小、故事情节有机结合,从而使故事具有启承转合;使图片形成统一格调:或静或动、或冷或热 无论图片内容或表述情绪、逻辑关系等,不会出现重复冗余。慎用专题摄影这一体裁,返回,三、新闻摄影的采访与拍摄新闻摄影的采访是为了获悉、了解和确定值得用图片报道的新闻对象。它的工作方法有拍摄前、拍摄后采访之分。,1、拍摄前采访拍摄前采访是我国新闻摄影采访的主要方法,这是由我国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随着形势的发展,要新闻报道在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有不同的报道重点,多报道什么、少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都有一定的指导。新闻摄影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要受此约束。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在拍摄前进行采访,去获悉、了解并确定拍摄对象。新闻摄影者采访要具有新闻敏感,一是取决于新闻理论知识理解;二是取决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三是取决于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采访、确定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时,应力求其不但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还具有形象价值。新闻价值表现在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与接近性上。时新性即新近发生又是广大读者所不知道的;重要性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与广大读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显著性即名人、胜地、要事的动态;趣味性即奇闻趣事、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接近性即地理上、心理上与读者的接近。形象价值一是表现 在该新闻对象具有采用摄影手段表现的生动性;二是表现在读者对该 新闻有视觉目睹之欲望,也就是新闻对象的瞬间形象具有可视性。,2、拍摄后采访拍摄后采访是到了新闻现场先拍了再说的工作方法,在新闻摄影中也是常有的事。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摄影者如果不在现场会错过值得拍摄的画面。因而,当遇上突发性事件时,要的不是采访而是拍摄,先拍了再说,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景别反复拍摄。然后再对该 事件进行采访,了解其原因、后果,弄清新闻五要素,最后再决定是否值得 报道,该以什么角度报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摄影决不允许摄影者采取导演摆布的手法,再现或预演新闻事件,而必须拍摄“新闻正在发生着”的过程中瞬间。如赶到现场,新闻事件已结束了,对新闻摄影者也并非无所作为。摄影者可以拍摄与该新闻相关联的前因后果,不要忘记新闻摄影是图片和文字说明的有机结果,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说明的功能来体现你的报道意图。,四、新闻相片的评价标准新闻相片的主要功能是形象化地报道新闻,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评价新闻相片的标准应该是新闻价值大小、形象价值大小、是否现场纪实以用文字说明的好或差四个方面。,1、新闻价值大小新闻价值的五性,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般标准。由于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对新闻相片新闻价值的评价又宜分类进行。如:一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把新闻相片分为:突发性新闻、新闻特写、新闻人物、日常生活、快乐事性、艺术与科学、体育与自然等类别进行评比。我国对新闻相片的分类评比往往是:政治、农村、工交财贸、文化教育、科研、卫生、军事、体育、精神文明、新闻人物、日常生活、批评性新闻相处和自然界等。,一幅新闻相片如果新闻价值很小或没有新闻价值,那么,不管它构图多么完美、形象多么生动、影像质量多么高超,也不能成为优秀的新闻相片。,2、形象价值大小新闻的形象价值是指新闻内容形象的可视性和瞬间性的价值。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图片,其可视性强。如果反映了广大读者对该新闻中强烈想看的形象,这幅相片的可视性就强;反之它的可视性就弱。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图片,其瞬间性好。那些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越强的瞬间形象就是瞬间性好的新闻图片;反之,则是瞬间性差的。,新闻图片的形象价值中,可视性解决想不想看的问题;瞬间性解决耐不耐看的问题。想看、耐看的新闻图片,其形象价值就大;反之,其形象价值就小。一幅新闻图片,如果其新闻内容的价值很大,但缺乏形象价值,也不能成为优秀新闻图片。,3、是否现场纪实新闻相片的现场纪实是指选择拍摄正在发生着的新闻对象的瞬间形象,即新闻图片中的人、事、物、时间、地点、场景都是客观实际的反映,这种主观变动会因情况不同而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乃至失去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会导致新闻图片出现部分虚假现象,甚至变为假新闻图片。这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今天的读者对新闻图片的信任感,也在不同程度上欺骗了后人。因为随着时间性的推移,新闻图片在其新闻价值消失的同时,历史价值便随之产生。人们常说新闻图片具有见证性、文献性、就是鉴于它是客观存在实际的纪实。,无论从现实的角度不是从历史的角度,都要求新闻相片必须是纪实的,违反了纪实性原则的新闻图片,不论其有多大产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也不能成为优秀的新闻图片。,4、文字说明的好或差评价新闻相片时,应同时重视对相片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的评价。新闻相片离开了文字说明,就会丧失它的主要功能-报道新闻。文字说明对新闻相处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对于同一画面的图片,从不同角度附以不同的文字说明,能给读者不同的新闻信息,甚至可贬可褒。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一要准确无误,二要恰到好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与画面内容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普利策奖不是针对美国,但必须是在美国报纸上发表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瑟夫普利策初衷就是致力于本国的媒体。一直以来,战争似乎就是普利策新闻奖最主要的议题,如果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记者不能到战争现场,是不是就永远没有机会获得普利策奖?战争只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奖的,但不是所有的奖都颁给战争题材,揭露利用职权腐败和报道灾难题材也可能获奖,我们比较关注的是社会现象。战争发生,大的报业机构、集团才有机会送记者到战地,小的报业机构就没有这个能力,最多是阶段性地让记者到现场,但他们可能因为独特的视角而获奖。今年有个典型例子,就是新泽西有个小报,一个自由撰稿人写的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进入了最后的三个提名。,1994年,普利策摄影奖获得者凯文卡特(拍摄了秃鹰吃掉女孩图片的摄影师)因为承受不了获奖带来的舆论压力,在获奖几个月后自杀。普利策本人也曾强调职业良知对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他曾说,“新闻事业的一个最大难处就是既要认识到新闻事业良性运作的难度,又要使其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如果在良心和职业需要上发生矛盾,记者应该选择怎么做?,在摄影奖的选择上,和“荷赛”的标准有什么不同?普利策奖是个有87年历史的奖项,它和别的奖项关注的角度都不一样。你赢得了普利策奖,也可以得到其他奖。普利策是个有权威性、人们很向往的奖项,它是综合性的,“荷赛”只是单纯的摄影奖。普利策更注重社会内容的反映上。,一架 轰炸机在埃斯蒂斯公园附近的麋鹿林大火上空投放阻燃剂。这种在二战时具有绝佳优势的轰炸机型,如今在科罗拉多大火扑救工作中遭遇到了重重困难。,洛山矶时报的唐巴特莱利(Don Bartletti)拍摄了一组关于中美洲年青人北上美国的移民历程的照片。由于其不顾自身危险的敬业精神和极具价值的新闻照片,唐巴特莱利被授予2003年普利策专题摄影新闻奖。,图为一名洪都拉斯男孩坐在开往墨西哥的火车上,每年有上千来自中美洲的年青人偷渡到北美洲。,图为在洪都拉斯首都的一处垃圾堆成了当地儿童和秃鹫抢夺的阵地。,图为13岁的马丁内斯在洪都拉斯首都的一处户外市场中工作。象马丁内斯这样的孩子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独立生活,因为他们要到美国去寻找把他们遗弃的父母。,图为在洪都拉斯的街头,一些小孩在那里游荡并作出狰狞的面目。,图为在墨西哥的偷渡者监狱中一群来自危地马拉的十几岁小孩准备被送返。,图为一些偷渡者偷越危地马拉和墨西哥边境的河流。,图为一些中美洲人坐在墨西哥的运煤列车上。,图为一名12岁的小男孩从列车的一节车厢上跳到另一节车厢上。,图为由于列车的高速行进,躲在车厢上的人不得不趴低自己的身体躲避来自树枝的危险。,图为一个背着包的洪都拉斯青年正爬上高速行进的列车。,图为身上仅带着在圣地亚哥妈妈的电话的丹尼斯两周前离开洪都拉斯北上寻亲,他说他自己的梦想就是“找到妈妈,上学,学英语并帮助孩子。”,图为身着便衣的墨西哥移民局警察正试图逮捕一名抢夺其他移民的强盗。,图为车上的人正接受着沿途给予的食物。,图我们要远行。,图为这些来自靠近赤道国家的人生起火炉抵抗墨西哥黎明时的寒冷。,洛山矶时报的唐巴特莱利(Don Bartletti)拍摄了一组关于中美洲年青人北上美国的移民历程的照片。由于其不顾自身危险的敬业精神和极具价值的新闻照片,唐巴特莱利被授予2003年普利策专题摄影新闻奖。,图为17岁的恩里克要擦几星期的车才能攒够5美金用来打电话给在美国的妈妈。,图为在北上的路途上,风餐露宿成了家常便饭。,图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火车历程后,他们穿过了整个墨西哥,现在他们只要静静的走过面前的湖泊,他们就可以到达自己的梦想地:美国。,图为在度过了7年苦难的日子之后,恩里克终于在北卡莱罗纳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关于“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原名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又称“荷赛”,1957年改名,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6届。这一赛事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57年,45位中国摄影家的55幅作品首次参加了第三届比赛。,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荷赛”奖项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日常生活、人像、体育、艺术、科学与技术、自然与环境共9类,基本覆盖了新闻摄影的各个方面,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两项。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9类18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奖和“年度照片”一张。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记录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比赛、评选和展览本身已成为国际新闻摄影与摄影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荷赛获奖作品展览每年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展出,观看展览达数百万人次。,中国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了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2003年7月的一天,幼儿园小朋友刚从上海陆家嘴绿地公园游玩出来,途经浦东大道和银城西路道口,在当班值勤民警宋涛的指挥下,由老师带队顺利通过繁忙的路口。作者:陈扬,街头风景线(日常生活类),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美国摄影记者戴维罗伯特斯旺森拍摄的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的照片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照片二等奖,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路透社驻印度记者阿尔科达塔拍摄的印度洋海啸照片获得年度最佳新闻奖。“荷赛”评选委员会主席戈尔德贝格评论这张照片是“一张带有摄影者震撼视点的真实新闻照片”。,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以色列摄影记者沙乌勒施瓦茨拍摄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类单幅二等奖,照片内容为一个海地抢劫儿童。,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华盛顿邮报摄影记者耶希拍摄的乍得沙尘暴的照片获得自然与环境类单幅照片一等奖。,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路透社记者皮埃尔霍尔茨拍摄的塞内加尔蝗灾照片获得自然与环境类单幅二等奖。,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时代杂志摄影师克里斯托夫莫里斯拍摄的美国总统布什的竞选宣传活动的照片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2005年2月11日,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揭晓,这张摄影师亚当斯纳德尔在苏丹达尔富尔拍摄的照片获得人像类组照一等奖。,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王瑶,岁就学习摄影,岁以开学了获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年,有个国家的多名摄影家拍摄的万多幅优秀摄影作品角逐荷赛“大奖”,你以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得了届荷赛艺术类的一等奖,这也是此前中国新闻记者在荷赛中获得的组照最高奖。,王瑶,1970年4月出生于北京,1997年入党。1988年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1992年1998年中国新闻社记者。1998年2000年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摄影部主任。2000年2001年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副主任。2001年至今赴美国研修。,王瑶:年,在荷兰大师班学习,暑假作业的题目叫做“力”。因我曾拍过陈爱莲,立马想到要拍她。当时去拍她的摄影记者很多,拍完了就走。我花了比别人长的时间去观察,去和她聊天,之后成了忘年交,和她同吃同住。此后,我拍什么,她也不反感了。我觉得摄影者和被摄者距离越近的话,拍出来的照片,也会使读者和照片的距离越近。这个距离是成正比的。陈爱莲的照片之所以能够打动人,让人产生共鸣,是因为当初我是被她的故事感动的。摄影师和拍摄对象的物理距离要近,心理距离更要近。,组照前后拍了有天的时间。我把我的感悟通过摄影语言表达出来了。看到我从个胶卷图片中选出的幅作品时,在大师班讲课的老师们非常惊奇和震撼,他们认为我的组图不需要说明就可以看到一种力量 。陈爱莲曾经辉煌,又几度沉寂。在“文革”中被迫下乡改造,耗尽青春又痛失了亲人。改革开放后她创办了第一个私人舞校,岁时,以青春少女的形象重返舞台,出演古典舞剧红楼梦。我认为,这组照片之所以能在国外获奖,是因为能以小见大。即用了个人很小的故事,去体现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后的顽强生命力,再就是折射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和改革开放。她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相连在了一起。通过她的几度沉浮到再度辉煌,体现了我们国家的进步。所以能被评委们所接受。,解海龙,如果说有一个人用照相机推动了一场撼天动地的运动的话,那就是解海龙与他的“希望工程”纪实摄影。 九十年代初,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工作的解海龙在农村采风时注意到很多孩子想上学而上不了学,促使他产生了要设法拍下这些贫困孩子是如何渴望读书的想法。当时青基会正在准备开展“希望工程”的活动,意在倡导大家“少抽一根烟,少喝一杯酒”,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目前,希望工程已开展近十年,他所采访的孩子也已成为有知识的青年。“大眼睛的小姑娘”已读高中,并被推选为共青团中央十四大候补委员。希望工程以其成功的经验告诉人们,这是建国五十年以来一件极有影响力的大事。目前,希望工程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援建希望小学7000余所,救助失学儿童22O万人。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也对希望工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在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并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大眼睛”长大了,中午自已做饭1993年10月,贵州省水城县花噶乡中心学校,这些孩子离家四五十里,他们寄宿在学校每天很早起来自已做饭。摄影/解海龙,1991年4月,湖北省宏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一场春雨过后,教室一片泥泞,可孩子们仍然在这“湖心”小学上课。摄影/解海龙,露天教室 1993年10月,云南省红河县虾喱村垤玛小学,校舍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学生们只好露天上课。摄影/解海龙 (1991-1993年)。,在老师的帮助下过河的学生。(1991年)摄影/解海龙,第二节 生活摄影,“细心观察,长期积累,果断行动,抓关键瞬间”,这应是取得生活摄影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