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淡水白鲳养殖技术.doc_第1页
池塘淡水白鲳养殖技术.doc_第2页
池塘淡水白鲳养殖技术.doc_第3页
池塘淡水白鲳养殖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塘淡水白鲳养殖技术20042008年期间,我站连续五年在三溪生态水产养殖示范中心进行了淡水白鲳池塘高产养殖示范,每亩产量均保持在450千克左右(无增氧设备),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做法如下:一、池塘条件该养殖中心位于城关18公里的三溪镇,紧靠徽水河灌渠进水,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进排水系分开,四周无污染源。养殖塘口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5亩,水深14米,池底平坦,四周用水泥板护坡,坡比1:15。二、池塘准备每年到冬季,池塘清干曝晒,至次年4月15日前后,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我们每年都是用于法清塘,生石灰每亩用量为75千克,鱼种放养前10一15天,将池塘水深调到11米左右。三、苗种放养1、放养时间。淡水白鲳是一种热带鱼类,耐低温能力差。那么只有当水温保持在2022以上时,才能投放苗种,一般投放时间在5月中旬,但不得迟于5月底。投放时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中午。2、苗种的来源和选择。放养的鱼种来自合肥郊区渔场,该场利用火力电厂的余热资源培育出来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匀称。3、放养的数量和规格。根据淡水白鲳的养殖优点和优越的池塘条件,我们按每亩800尾的标准进行投放。为了市场价格便于及早上市,放养规格为1416尾千克为宜。投放前,用3一5的食盐溶液浸泡58分钟,并用网箱在池塘中暂养12个小时。另外为改善池塘水质,利用水体空间,每亩按6:l的搭配比例投放规格为10一15尾,千克的鲢鳙鱼种80尾。四、饲料投喂1、定点。固定饲料投喂地点,有利于淡水白鲳吃食,也便于工作人员检查鱼类的吃食情况。2、定时。每天按4次进行投饵,分别为9点、11点半、14点半、16点半。9点和14点半投喂淡水白鲳专用颗粒饲料,11点半和16点半投喂黄豆和玉米等混合物。3、定质。不能投喂变质霉变的饲料,投喂饲料的主要种类有:黄豆、玉米、小麦、米皮糠、菜饼、西瓜皮、动物尸体、屠宰厂下脚料等以及专用配合饲料。4、定量。投喂时,要根据淡水白鲳的生长速度,生长季节和天气情况确定投喂量,要每隔10一15天测定一次鱼的体重,并根据天气气温,确定投饵率和投饵量。一般情况,在淡水白鲳生长期间,初期投饵率为3一4,中期为4一6,后期为7一8。五、日常管理1、水质管理。为保证养殖池塘水质清爽,通常每隔15天左右换水1520厘米78月份高温期间应每隔510天加水10厘米以上。2、巡塘,其目的是观察鱼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和池塘水色水质情况等。要坚持做好每天早晨的巡塘工作,认真仔细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高温的中午,天气闷热,下雷阵雨时更要加紧巡塘。一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病害防治。淡水白鲳作为一种抗病力强的鱼类,不易感染疾病。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应着力做好以下预防工作。(1)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应适时泼洒生石灰,用量为575千克亩,既改善水质,又能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2)浮头泛塘:夏季应每天都注入一些新水,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浮头泛塘现象的发生。 六、高产技术要点一是放养时,鱼种规格不宜过小,且规格力求一致。二是淡水白鲳为杂食性底层鱼类,主养时池塘不可放养底层鱼类,否则将影响产量。三是淡水白鲳放养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水温稳定保持在20一22以上放养过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