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doc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doc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基础知识部分(41分)五 按要求写句子(5分)1冬天下雪。(扩句) 2紫水晶般的葡萄结满了碧绿枝蔓。(缩句) 3班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班级的纪律。(改成反问句) 4美丽的荷花随风摆动。(改为拟人句) 5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 六 积累运用(20分)1古诗填空(4分)(1) ?为有源头活水来。(2)纸上得来终觉浅, 。(3) ,青春作伴好还乡。(4)王师北定中原日, 。2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名言并说出为什么喜欢。(4分)(1)名言: 喜欢的原因: (2)名言: 喜欢的原因: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这时,埃斯内尔又_过一只_,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_,它是我们送给你的_,请收下吧!”埃斯内尔是_的老师,他送的礼物是_,用意是_。(4分)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_,_着,_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_草原热闹起来:_声,车声,_声,响成一片。(3分)在语文书中,我们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如“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 。”又如“大风起兮云飞扬, , !”我们还积累了许多谚语:上有天堂, 。桂林山水甲天下, 。东北有三宝: 、 、 。雁门关外有人家, , 。(5分)阅读部分(29分)(一)郑板桥爱子(14分)郑板桥( )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 )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六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墨代养。郑墨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 )地说“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让郑板桥知道后,心里非常( ),就给弟弟写信到:“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呢?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严加管教。为了使小宝健康成长,后来郑板桥又把小宝接到自己身边,以便言传身教。当时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中没有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了一个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省下来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走到门外。这时,小宝发现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站在门边,正用饥饿的眼光看着他。小宝立即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知道后,高兴的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喜欢你。”当郑板桥病危时,他把儿子叫道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他床前时,他已经断气了。小宝悲痛的大哭,突然发现床边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1认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2结合上下文解释:(2分)言传身教: 自立: 3本文通过三件事记述了郑板桥是怎样爱子的,情分别概括地写在横线上。(6分)(1) (2) (3) 4看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2分) (二)永不贬值的财富(15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 ,而实际是指_ _。(2分)2本文采用了_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_ _ _,详写了_ _。这样安排是为了_ _ (4分)3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字数不少于20字)。(2分)_ 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_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5在第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2分)6谈谈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