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 民族心理学一、 什么是民族心理。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上的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二、民族心理的特性。1、 共同倾向性。2、 相对稳定性。3、 社会历史性。三、民族心理的表现形式。1行为模式:人们对人对事的处理方式,它是反映和投射出民族心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投影屏幕。2、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神话传说。(间接、抽象同时更为深刻)一、 民族心理研究(一) 早期的民族心理研究1、“民族心”说。最早是从19世纪末期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开始的。1859年拉扎劳斯和施坦泰尔把当时的语言学和民族志资料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声称创立了一个民族心理学派。但对民族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冯特,他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为了公开这些研究成果,于1881年创办了哲学研究杂志。并于1900年发表民族心理学10卷本。他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认为民族共有一种并融化在民族本性中的精神。这种精神即“民族心”,民族心不存在于个人的心理过程中,不是用个人心理能够说明的,而是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只能到这些民族共有现象中去寻找。冯特把个体心理现象和群体心理现象统一起来,为人类找到了一条比较广阔的出路。2、群体心理论。继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后,法国群体心理学派发展起来。塔尔德的模仿说,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论。塔尔德主张群集心,主张个人之间的模仿作用,并以此反对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理论,同神秘的外在力量说明群体心理现象。迪尔凯姆主张“集体意识”,是一种精神实体,是由思想、感情、行为方式、制度、思潮、舆论等价值观点、社会规范构成的意识总体。把超个人的精神实体混同于群体心理。勒朋是法国群体心理学派最有影响的人物,1895年出版群众心理学,比较集中地研究了群体心理现象。(二)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被意识到的一些“原始意象”(潜在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人从他的祖先那儿继承来的先天的倾向或潜在的可能,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从个体出生的那一天,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而后天经历和体念的东西越多,所有那些潜在意象得以显现的机会也越多。教育和学习越丰富、也就越容易使集体无意识在各个方面得以个性化。(三) 弗罗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他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无意识概念。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社会不允许其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社会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滤器形成的。社会过滤器是指一个社会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联系方式,通过感情和社会知觉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决定认识形式的体系或范畴。是社会的认知框架,促使社会成员在认知时有选择地注意到什么,不能注意到什么。社会过滤器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语言通过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固定在其中的整个精神来决定那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第二部分是逻辑学,也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中直接指导人的思维的规律。第三部分由社会禁忌组成的,它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忌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层次。人是被动的,应该从这些禁忌中摆脱出来,并以本来的真实的样子去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四)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心理1、人大的沙莲香教授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研究,著有中国民族性(一)(二),中国人百年努力从哲学和文化哲学中脱离出来,积极采用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由此使民族心理研究实证化,不仅停留在解释学的层面。2、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性。(1) 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全球化的今天,分析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2) 文化影响的相互性,全球化不是“西化”(3) 文化的本土化(杨国枢提出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近代化”理论(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人贵论);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族主义盛行,尊祖情绪;封闭性的经济基础,具有排它性的一面。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万般皆下品,维有读书高;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2) 近代化理论。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提出的“近代化”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出了挑战。他们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想要找出为什么明治维新之后的几十年内,日本的近代化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近代化起步比日本早的中国却失败了,在分析了19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因素之后,他们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安定团结与近代化要求的变革之间存在冲突。近代化理论还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费正清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重集体(指家族而非国家),强调服从权威,不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中国文化的动机模式是依赖型而不是自主型,这种传统培养出的人只适合农业社会,不适合工业社会的要求。韦伯从宗教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儒教与道教因这一本书,韦伯被认为伟大的外行。近代化理论曾经风靡一时,但到了80年代受到批判,认为这些主张是建立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另外,对解决中国问题的“西化”观点显示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4、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一课题是近20年来文化心理学领域内最富有成果的,人们从两个层次来探讨这一概念的内涵:一是从人们的文化特征出发,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研究者从人格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格特质。(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界定。个人主义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包括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同时强调个人是社会的基础。集体主义则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个人主义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统一性、有自我实现的信念、属于内控型的人格以及能按道德规范行事,集体主义者与人际关系有关的由情感、信念和行为组成的症侯群,对家庭与亲友的依赖较强,“我们的”感觉在他们的生活中很重要。有人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看成是一种人格结构特征,并从个体对待配偶、父母、亲戚、朋友、邻居及同事的态度等六个方面衡量一个人的集体主义倾向。(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首先,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讲,它影响了人们的服从性。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较高的服从倾向。(中国留学美国的学生服从性比美国学生要高)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也表现在人格中的自我上。西方文化中独立型的自我和东方文化中的依赖型的自我。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团体重合,内团体包括父母兄弟以及朋友同事。最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解决人际冲突时,个人主义者更倾向于用法律,而集体主义者倾向于用协商的方法,集体主义者看重团体的欢乐和和谐,而个人主义者强调竞争和控制他人寂寞是个人主义文化中的问题。但所谓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者的说法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费孝通认为中国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者,而最近日本人的研究认为日本人的个人主义倾向比美国人还要高。5、 文化与思维特性。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也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与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现了文化的特征,而且反过来又决定着文化,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从本质特性上讲,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1) 折衷性(中庸之道)中国人更倾向于用协商的方式来处理矛盾,而美国人从世界是相对稳定的出发,认为有可能从一个大的环境中提取出单个的事物并对其做对错的判断,使美国人求助于规则和法律。中国人的辩证观念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中和论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在适度的合理性。)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则相信亚里式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它强调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是对或错,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鲁迅先生曾对此加以评价:“中国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必须在这里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将屋子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可行。”鲁迅先生说的是中庸之道的消极面。但也有合理的地方,即可使人避免产生极端性和片面性。(2) 整体性。中国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整体的角度来思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敷与低频电刺激协同作用-洞察及研究
- 手指画树叶课件
- 公司管理者遵守公司既定制度
- 视听行为分析-洞察及研究
- 公司复印机买卖合同5篇
-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橡胶厂考勤管理规范制度
- 自然冷却技术优化-洞察及研究
- 采购成本管理技术与谈判技巧培训(采购培训)
- 2025-2030中国成品润滑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保密警示教育典型泄密案例教育学习
-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 乡村积分超市协议书
-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 电焊工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DB42-T 2051-2023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及保护界桩设置规范
- 高压配电抢修方案范本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深度研究
- 医院外出进修、培训及参加学术会议的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