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插入页码技巧.doc_第1页
Word插入页码技巧.doc_第2页
Word插入页码技巧.doc_第3页
Word插入页码技巧.doc_第4页
Word插入页码技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插入页码技巧在日常的文档编辑中,插入页码对每个人都不是问题。而用Word编辑一本书或编辑一份试卷时,一定会发现页码的默认设置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而了解以下知识,将帮助你解决页码设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常用的页码插入方法打开文档,单击菜单 插入/页码,在弹出的页码对话框中,(常规做法)位置选择“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选择“居中”,其余选项处于默认即可。2、装饰页码一般页码显示只有阿拉伯数字,我们还可以用小符号或小图片之类的装饰一下页码。具体操作方法:双击页脚位置,再单击页码,使其处于可编辑状态后,将光标移至相应位置处 插入/符号,选择你所要的符号“.”即可,同理,输入其它文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果在每页页码的相同位置都显示一幅小图片呢?这样操作:双击页脚位置,进入页脚编辑状态,插入/图片或自己画一个也行,注意,将图片移到页脚 。如果你厌倦了页码的字体,可通过修改字体来改变。操作:双击任意一页码,选中(即涂黑)页码,选择你所要的字体就行了。3、封面不显示页码,正文页码从1开始一般情况下,文章封面只有一页且内容是标题,是不需要显示页码的,页码是从正文开始且为1。操作:单击 插入/页码,弹出的页码对话框中,将“首页显示页码”的选项取消即可。但是要做到正文页码从1开始,就必须在页码对话框中单击“格式”,在页码格式对话框的“页码编排”栏中,选“起始页码”,并设置页码数为0。起始页不显示页码,正好为0,若起始页码数为1的话,正文首页页码就是2了。4、正文前几页不显示页码当你编辑一本书时,前面几页往往是封面、序言、目录,这几页是不需要页码的,或者要单独计算页码的。这时,我们只要学会使用分节符就可以轻松搞定了。操作:将插入点移至正文页起始位置,单击 插入/分隔符,在分隔符对话框中,分节符类型选择“下一页”,即在分节符处分页,使下一节从下一页顶端开始,(如果文本格式出现变化,改回即可,不影响分节)。确定光标在该页,单击插入/页码,在弹出的页码对话框中,(常规做法)位置选择“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选择“居中”,单击“格式”按钮,在“页码格式”对话框中,页码编排选择“起始页码”,并设置为1,单击“确定”。这样一来,这个节点将文章一分为二,正文之前的几页按顺序排页码,正文之后的也重新按顺序排页码。将插入点回到首页开头 插入/分隔符,在分隔符对话框中,分节符类型选择“下一页”,单击 插入/页码,将“首页显示页码”的选项取消,单击“确定”。同理,序言页、目录页如法炮制,不需要页码的页面就用这种办法。瞧瞧,是不是正文前几页都没有页码啦!5、封底不显示页码同上可得,在最后页插入一个分节符,让该页重新计算页数,并使用首页为0的功能,使之去掉页码。操作:将插入点移至封底页的开头 插入/分隔符,在分隔符对话框中,分节符类型选择“下一页”,单击插入/页码,将“首页显示页码”的选项取消,单击“确定”。6、一页显示多个不同页码当我们在制作一份考试试卷的时候,一张卷子通常分成二栏或三栏,每栏下面都应该显示页码。分栏操作(以分二栏为例):单击 格式/分拦,在分拦设置对话框,栏数输入2。如按常规插入页码方式,在一页中只显示一个页码,如何让对应的栏下方显示相应的页码呢? 以下操作可实现:1) 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并将光标定位于页脚处的左栏放页码的位置。2) 同时按下Ctrl+F9功能键,光标位置会出现一个带有阴影的“ ”,这就是域的标志。3) 在“ ”内输入“=”后,再同时按下Ctrl+F9功能键,在这次出现的花括号内输入“page”(表示插入“当前页”域代码)。4) 将光标移到内部一对花括号之后,输入“*2-1”,此时,在页脚处得到这样一行域代码:1295) 将光标停留在这个域代码上,按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看到当前页左栏的页码1。6) 选中刚刚输入的域代码,进行复制,并粘贴在页脚处右栏放页码的位置。7) 选中刚刚粘贴上去的域,按右键选择“切换域代码”,将域代码“131”改成“132”, 按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显示页码2。(注:如果分三栏,左栏语句为:=page*3-2,表示页码为1,中栏语句:=page*3-1,表示页码为2,右栏语句为:=page*3,表示页码为3。若分多栏,则如此类推)综上,在页码处理方面,我们通常遇到的问题有:一是页码从第一页显示至尾页;二是页码从文本任意一位置开始计算并显示;三是部分页不显示页码;四是分栏后的对应栏的页码显示。从本文所罗列的操作中不难看出,在Word中插入页码不外乎从二个地方入手,一是从菜单的“插入/页码”地方入手;二是先设置分隔符,再插入页码,改变页码计算的起始页。与页码有关的操作项有:页眉和页脚、分栏操作。在日常使用中,我们也许会碰到其它情况,但是,大家只要掌握了插入页码的原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word文件中设置不连续页码要点1.需要插入不同页码格式的节之间插入分节符,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选择“分节符类型”下的某一个类型,其中“下一页”: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下一页开始;“连续”: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同一页开始;“奇数页”或“偶数页”: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下一个奇数页或偶数页开始。插入的“分节符”可通过切换工具栏上的“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以在文档中显示出来;删除“分节符”:选定分节符对象,然后按Delete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设置页码的“位置”“对齐方式”“页码格式”,在不同的节之间可以选择不同的页码格式从起始页码开始进行页码编排; 3.删除页码:双击选定一个页码,同时选定页码周围的图文框,按Delete键即可; 4.更改页码格式:单击需要更改页码的一节或选择多个节,单击“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选择所需的页码格式。 论文写作 2009-05-13 18:16一、页眉页脚的制作 二、图表自动编号 三、公式自动编号 四、目录的制作 五、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 六、其他技巧 七、基本软件 一、页眉页脚的制作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节。这里的“节”不同于论文里的章节,但概念上是相似的。节是一段连续的文档块,同节的页面拥有同样的边距、纸型或方向、打印机纸张来源、页面边框、垂直对齐方式、页眉和页脚、分栏、页码编排、行号及脚注和尾注。如果没有插入分节符,Word默认一个文档只有一个节,所有页面都属于这个节。若想对页面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必须将文档分为多个节。 论文里同一章的页面采用章标题作为页眉,不同章的页面页眉不同,这可以通过每一章作为一个节,每节独立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来实现。 首先介绍页眉的制作方法。在各个章节的文字都排好后,设置第一章的页眉(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然后跳到第一章的末尾,菜单栏上选“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选“下一页”,不要选“连续”(除非你想第二章的标题放在第一章的文字后面而不是另起一页),若是奇偶页排版根据情况选“奇数页”或“偶数页”。这样就在光标所在的地方插入了一个分节符,分节符下面的文字属于另外一节了。 光标移到第二章,这时可以看到第二章的页眉和第一章是相同的,鼠标双击页眉Word会弹出页眉页脚工具栏,工具栏上有一个“同前”按钮(图像按钮,不是文字), 这个按钮按下表示本节的页眉与前一节相同,我们需要的是各章的页眉互相独立,因此把这个按钮调整为“弹起”状态(与上一节相同的提示文字会消失),然后修改页眉为第二章的标题,完成后关闭工具栏。如法炮制制作其余各章的页眉。 页脚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简单。论文页面的页脚只有页码,要求从正文开始进行编号,但是,在正文前还有扉页、授权声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这些页面是不需要编页码的,页码从正文第一章开始编号。首先,确认正文的第一章和目录不属于同一节。然后,光标移到第一章,点击“视图页眉和页脚”弹出页眉页脚工具栏,切换到页脚,确保“同前”按钮处于弹起状态,插入页码,这样正文前的页面都没有页码,页码从第一章开始编号。 注: 页眉段落默认使用内置样式“页眉”,页脚使用“页脚”样式,页码使用内置字符样式“页码”。如页眉页脚的字体字号不符合要求,修改这些样式并自动更新即可,不用手动修改各章的页眉页脚。 论文里页眉使用章标题,可以采用章标题做成书签,然后在页眉交*引用的方法来维护两者的一致。 二、图表自动编号 论文写作中,图和表要求按照章节进行编号如:图1.6,表4.7,图表的自动编号可以使用Word的题注功能。Word提供图表标签和表格标签,图表也就是图的标签 操作步骤:插入菜单引用题注,选中图表标签,编号中可以选包含章节号,这需要章节的编号联接到一个项目标号上,参照项目编号的设置,重要的是章的编号,其它节的编号联接到上层编号,则所有的章节、图、表都可以实现自动编号。把题注中不包含标签勾上,按确定插入标签,之需要在正文中的标签前键入图就可以了。表只要在标签选择中选表格就可以,其它相同。 一般只需要建立一个标签就可以了,其它地方需要,可以直接copy标签,粘贴到指定位置,然后选中标签,更新域就可以,对于数量很多的标签,则先全部copy好,然后按Ctl+A快捷键全部选中,在有标签域的数字上点右键,选更新域就会全部更新,或者在别的地方再插入一次题注就会自动更新了。最简单的方法是按Ctrl+A全部选中,按F9更新域。 图表的应用则需要用到引用的交*引用功能:插入菜单引用交*引用,引用类型选中图表的标签,标注内容选“只有标签和编号”即可插入引用。 图片组合 Word中如果一页图片太多的话就会跑来跑去找不到位置,可以使用Word的组合功能将所有图片组合在一起就好了 (1)将所有图片的属性设置图片格式版式浮于文字上方 (2)将所有图片选中,右键组合 (3)将组合后的图片版式设置成嵌入型或其它需要的版式。 图片不摄制成浮于文字上方的话是不能进行组合的,浮于文字上方后图片就可以和Word画的各种图形组合在一起了。 三、公式自动编号 公式编辑应该使用公式编辑器MathType,自动插入公式编号,目前为5.2版。Word的公式编辑器实际上就是Mathtype的早期版本,但不好用。Mathtype安装好后(要先装office再装Mathtype否则不认)在word中会有一个工具条和菜单,根据需要使用。公式编号和编号引用在工具条上直接有,不同章节需要不同的编号可在章节的开头处插入章、节号(注意:如果是连续章节编号,则选“New Chapter Number”,自动延续章节编号,修改起来就方便了),论文一般只需要按章编号,所以插入章编号即可,插入时应放在正文中第一个公式的编号处,以方便查找,不要放在标题处,否则自动生成目录时要手工删除。 公式编号的引用只需把把光标放在要引用的地方,点“Insert Equation Reference”按钮,然后双击要引用的公式编辑器生成的编号即可。 另外,Mathtype有一个“Insert Right-Numbered Display Equation”按钮,可以直接插入公式和公式编号,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 四、目录的制作 目录是用来列出文档中的各级标题及标题在文档中相对应的页码。首先介绍Word的一个概念:大纲级别。Word使用层次结构来组织文档,大纲级别就是段落所处层次的级别编号,Word提供9级大纲级别,对一般的文档来说足够使用了。Word的目录提取是基于大纲级别和段落样式的,在Normal模板中已经提供了内置的标题样式,命名为“标题1”、“标题2”,“标题9”,分别对应大纲级别的19。我们也可以不使用内置的标题样式而采用自定义样式,但有点麻烦。下文中的目录制作方法直接使用Word的内置标题样式,关于自定义样式的方法请参阅Word的帮助文档(视图菜单文档结构可显示与将要生成目录结构相同的文档结构)。 目录的制作分三步进行。 1) 修改标题样式的格式。通常Word内置的标题样式不符合论文格式要求,需要手动修改。在菜单栏上点“格式样式”,列表下拉框中选“所有样式”,点击相应的标题样式,然后点“更改”。可修改的内容包括字体、段落、制表位和编号等,按论文格式的要求分别修改标题13的格式。 2) 在各个章节的标题段落应用相应的格式。章的标题使用“标题1”样式,节标题使用“标题2”,第三层次标题使用“标题3”。使用样式来设置标题的格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更改标题的格式非常方便。假如要把所有一级标题的字号改为小三,只需更改“标题1”样式的格式设置,然后自动更新,所有章的标题字号都变为小三号,不用手工去一一修改,即麻烦又容易出错。关于如何应用样式和自动更新样式,请参考Word帮助。 3) 提取目录。按论文格式要求,目录放在正文的前面。在正文前插入一新页(在第一章的标题前插入一个分页符),光标移到新页的开始,添加“目录”二字,并设置好格式。新起一段落,菜单栏选“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点“目录”选项卡,“显示级别”为3级,其他不用改,确定后Word就自动生成目录。若有章节标题不在目录中,肯定是没有使用标题样式或使用不当,不是Word的目录生成有问题,请去相应章节检查。此后若章节标题改变,或页码发生变化,只需更新目录即可。 注:目录生成后有时目录文字会有灰色的底纹,这是Word的域底纹,打印时是不会打印出来的。在“工具选项”的“视图”选项卡可以设置域底纹的显示方式。 五、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 参考文献的标注最好用EndNote9.0,支持中文,自动更新,修改方便快捷,一劳永逸。Endnote安装后也会在word中有一个工具条,如果没有,在工具条上点右键,选中即可。 参考文献的标注分为文后的参考文献和文中的参考文献引用,在endnote中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