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峡村级防汛预案.doc_第1页
水峡村级防汛预案.doc_第2页
水峡村级防汛预案.doc_第3页
水峡村级防汛预案.doc_第4页
水峡村级防汛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峡村山洪应急预案 1、基本情况 昌马乡水峡村位于昌马乡乡政府西北,小昌马河下游,总人口683人,共202户辖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124亩。由于小昌马河贯村而过,北面紧靠照壁山和车路沟洪道,全村地势较低,上游河道洪水和就地起洪在此汇聚,山洪灾害频发,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流域内因未建设相应的雨量站或措施,实测暴雨资料基本空白。2、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由于水峡村地处山洪灾害频发区,在本预案实施范围,处于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的有2个村民小组,共202户,683人。主要威胁点为两个小组农户住宅及耕地。本村西北一带地势较高,较为安全,利于群众转移和安置,为本村山洪灾害防御安全区。 3、组织指挥体系 3.1组织机构 水峡村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在市指挥部和乡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指挥、领导本行政村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组长:邱文武 (村党委支部书记) 联系电话副组长:吴奋良 (村党委支部副书记) 联系电话成 员:严利军富建花吴兵良赵进勇刘生军殷小兵由村副主任和各组组长组成(如人员有变动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并下设巡查监测组、应急抢险组、转移保障组等3个小组。 3.2职责和分工 3.2.1组长:邱文武,负责全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织实施本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实施、领导小组及成员职责的落实;根据山洪预警信息和汛情的发展,协调各组成员开展工作,发布人员转移命令、签发调集全村抢险物资器材和全村防御山洪灾害总动员令;请示上级政府部门调用抢险队伍及物资支援。 3.2.2巡查监测组组长:吴奋良,负责对全市防指、乡防指、气象、水文、国土资源等部门所预报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递:负责本村雨量、水位站点的降雨量、水位监测工作:掌握本村区域内的各类水利工程工况,暴雨和洪水预报预警信息及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向组长反馈信息,并按组长的命令发布预警、报警信号。 3.2.3转移保障组组长:富建花,在接到转移命令后,各转移队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按预定的转移路线组织转移危险区、警戒区内的人员和财物,负责群众临时转移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负责抢险物资、设备的供应保障,转移群众、财产的清点保护等后勤保障工作,群众转移工作完成后转入工程抢险。 3.2.4应急抢险队组长:严利军,在工程未出险前,协同转移队组织转移危险区、警戒区内的群众。在工程出险等紧急情况时,听从命令进行工程抢险救灾。分别由各村民小组组长担任铜锣员、口哨员。 4、监测及预警 4.1监测 本行政村山洪灾害监测内容主要有降雨、水位等信息。因专业监测设施未能覆盖全境,采用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监测任务主要由巡查信监测成员承担。监测的主要内容是:掌握降雨时段、雨量大小等信息。掌握村域内小昌马河、各洪沟道、水峡桥的水位变化、了解水利防洪设施的运行情况。 4.2通信及信息传输 l、监测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组长汇报有关监测信息,信息传输方式采用手机、电话座机等,在没有接通情况下人工快速前往汇报。 2、领导小组收到基层监测人员重要信息后,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有线座机、短信等方式向市乡防汛指挥部汇报。 3、如遇紧急情况,领导小组收到基层监测人员重要信息后第一时间向市防汛指挥部直接汇报。 4.3预报预警 1、当收到市乡两级防指三级预警信息后,首先将信息通知至村领导小组全体成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上岗到位;巡查监测组投入工作,其他各应急小组集结待命。领导小组通过广播、电话或责任人奔走相告等方式将预警信息通知到农户,并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当收到市防指或乡防指二级预警信息后,将信息通知至村领导小组全体成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上岗到位;领导小组加强值班,巡查监测组密切关注相关情况,其他各应急小组进入村组,做好人员转移前一切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广播、电话将上级二级预警信息发布到农户。当可能有险情出现时,由村巡查监测员发布报警信号,并通过广播、电话或责任人奔走相告等方式将现险情信息告知危险区、警戒区内的住户,要求危险区内的所有人员做好防御工作和转移准备。 3、当收到市防指或乡防指一级预警信息后,村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各责任人到岗到位,深入到各村组,组织群众立即快速转移,做好生活安置,投入抢险救灾工作。村领导小组发布一级预警信号,通过预警广播、报警器、铜锣电话、人工呼唤等形式发布紧急避灾转移指令,组织危险区内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向安全区转移,告知警戒区内人员做好转移准备;当情况危机时,通知警戒区内的人员紧急转移。 4.4预警启用时机 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村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村领导小组向本村村民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可能造成灾害时,村领导小组应立即向市、组两级防指报告灾情信息,同时向村民发布预警信息; 3、由于该村区域内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气象部门可能预测不到局部小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因此,一旦发生局部强降雨时,必须及时根据在本村设立的简易雨量筒观测到的降雨强度,判断山洪灾害预警级别,一般当l小时降雨达19mm以上,且降雨强度不减小,即可立即预警。 4.5预警程序 1、在一般情况下,可参照市一乡一村一组一户的次序进行预警。 2、如遇紧急情况(山洪、泥石流、滑坡、堤防决口等),村级可直接报告市防指和乡防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图1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图2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 5、转移安置 5.1转移安置地点 本村安置地点设在本村靠近北山平坦地带的阶地上,为便于村民正常生活和便予指挥按照预先指定的地方以组为单位集中进行安全转移。 5.2紧急转移次序与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乡、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严明转移安置纪律,实行统一指挥。 根据山洪预警信息,在组织人员转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村、组领导小组成员到岗指挥,严禁临阵缺岗。 (2)转移时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残孕幼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严禁争先恐后,不服从指挥。 3)严禁在转移线路上搭建任何影响通行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严禁破坏安置地点的正常使用。 (4)严禁将用于转移安置的工具或器材挪作他用。 6、抢险救灾 6.1抢险救灾准备 非汛期通过广播、标语、会议等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意识。 村领导小组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袋类、电筒、雨衣、铁锹、洋镐、救生器材等防汛抢险物资。 6.2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村领导小组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村民投入抢险救灾,确保危险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2)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做好安置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并将村转移安置人员情况和受灾统计情况汇总上报市、乡防汛指挥部。 (3)险情过后,有组织地安排转移人员返回原住地,进行人员清点,如有人员牲畜伤亡,应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死者遗体,清理、掩埋牲畜尸体。 (4)协助医务人员做好灾区防疫工作,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的防治应急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疫病的暴发流行。 (5)对可能倒塌的危房,安排专人进行监测、防范、排除隐患。 (6)进入恢复生产阶段,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 (7)做好灾后统计、抢险救灾总结工作。 7、保障措施 7.1汛前检查 汛前,村领导小组要对辖区内的桥涵、危险区群众住房、排水、人员转移道路、地质灾害隐患点、洪沟道淤积、防汛抢险物资的消耗等进行全面普查,对发现的问题造册登记,在汛前进行处理,无能力处理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 7.2宣传教育及演练 对本预案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广播、墙报、宣传栏、标语、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向本村群众进行告知宣传。汛前,乡指挥所和村领导小组应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程序与安置方案,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7.3防汛纪律 在汛期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本村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驻村干部及村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要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汛期本村领导小组成员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