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doc_第1页
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doc_第2页
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doc_第3页
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doc_第4页
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责任公司 审 批 意 见 表职 务姓 名审批意见 编 制 生 技 科 地 测 科 防治水科安 全 科调 度 室 安指主任通风助理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矿 长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根据“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超前探放水原则,进一步加强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施工技术管理,更好的指导探放水现场工作,经矿研究决定,特制定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作业规程,望有关单位认真执行,做好超前探水工作。一、巷道基本概况采区集中回风巷位于一采区东部,西部为采区集中轨道巷,设计总长500米。地表为农田无积水区域。地表标高为1070米,巷道标高为930米。本掘进工作面在采区集中轨道巷东侧,向北掘进,按地质测量科给定的中腰线掘进。总工程量为500米(前30米采用炮掘,后470米采用机掘)。该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巷道断面为矩形,掘进宽度3.5米,高3米;巷道采用锚网支护。二、巷道水文地质条件1、本掘进工作面属15#煤,上距9号煤层底37.8870.26m,平均47.61m,上距K2灰岩底03m,下距O2灰岩顶14.5032.0m,平均22.23m,煤层厚2.54m,平均3.4m,煤层稳定,全区可采。2、工作面顶、底板性质:工作面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组成,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为0.10.2m,直接顶为03m砂质泥岩,老顶为全区稳定发育,厚度为69m的中砂岩,底板为泥岩。3、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含水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以K2、K5灰岩为主的石炭系太原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岩组。1)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位标高在642米处,本巷道施工在930米标高处,因此,该含水层不影响巷道掘进。2)以K2、K5灰岩为主的石炭系太原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K2灰岩是15号煤层的间接顶板,含岩溶裂隙水,随着本矿大面积开采15号煤层,岩溶裂隙水已被大面积疏放,对该含水层的残存岩溶裂隙水以巷道疏放为主,不对其进行专项治理。K5灰岩,不直接影响15号煤层掘进施工,不对其进行专项治理。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均在3号煤层上,随着3号煤层大部分被开采,其水位与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水位相同,不对本煤层掘进施工造成影响。4)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不影响本巷道施工。5)同层采空区积水。根据山西省地质勘探局二一二地质队对该区域实施的瞬变电磁勘探成果,该区域不受老空水影响。6)导水断层或陷落柱。若探水钻孔揭露断层或陷落柱时发现有涌水,且涌水量大于0.1 m/min,水压大于0.1Mpa时,要制定专项探放水设计及技术措施进行疏放水。7)本矿未发现有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底板涌水现象。7、工作面瓦斯情况: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4m/min,相对涌出量为2.4m/t。三、探放水钻孔设计2012年10月我矿委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对包括本区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了瞬变电磁法勘探,通过勘探本巷道施工范围内不存在异常区域,通过相邻区域历年开采情况分析,该施工区域范围内无空区及水文异常区域,本着“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超前探放水原则,本次钻孔设计方案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及长治煤矿防治水暂行规定进行编制,参数计算1、安全隔水岩柱(超前距)计算计算公式:根据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标准号: MT/T632-1996)a=L*A3*P/ Kp式中:a巷道迎头或侧帮至含水层、含水构造之间的安全隔水岩柱(或煤层)宽度,m;A安全系数(25);安全系数取平均为3.4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巷道宽度取3.5米P煤、岩层承受的静水压力,MPa;静水压力根据埋深130米取1.27MPaKp隔水岩层(或煤层)的抗拉强度,MPa。根据岩石力学参数手册厚层状灰岩抗拉强度1.15 -1.75,取平均为1.45 经以上数据代入公式:a=3.4*3.53*1.27/ 1.45=23.78根据长治煤矿防治水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探放采空区积水超前钻距不得小于30米,因此采区集中回风巷探放水钻孔巷道迎头或侧帮至含水层、含水构造之间的安全隔水岩柱宽度按30米设计。帮距值按20米设计。钻场布置及钻孔设计钻场布置:钻场布置在在掘进工作面迎头,超前探水钻孔布置五个,2号钻孔设计长度65m,方位角341,坡度:沿煤层钻进;1、3、5号钻孔设计长度61m,方位角0,1号钻孔设计探入煤层顶板以上,坡度:煤层坡度+2,3号钻孔设计坡度:沿煤层钻进,5号钻孔设计设计探入煤层底板以下,坡度:煤层坡度-2;4号钻孔设计长度65m方位角19,坡度:沿煤层钻进。附:钻孔设计数据一览表钻孔设计数据一览表钻孔编号设计长度钻孔方位角钻孔倾角备注161m00265m341+2361m00465m19-2561m00钻孔设计:钻孔布置在巷道迎头,2号、4号孔布置在巷中左右两侧,1、3、5号孔布置巷中,1号孔在上部、3号孔在中部、5号孔在下部,各孔孔间距均0.5米。钻孔直径42mm。钻孔布置见图: 钻孔布置平面图钻孔布置剖面图四、探水技术要求(一)加强对透水预兆的观测1、透水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煤层发潮发暗;巷壁或煤壁“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出现压力水流、有水叫;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煤壁“挂红”、水色发浑,有臭味,水的酸度大,水味发涩等。2、当工作面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并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二) 超前探安全措施1、沉淀池处排水设备的维护制度沉淀池处排水采用7.5KW潜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排水管路经89mm排水管排至采区水仓后经108排水管排至主水仓到地面。接班时,要交清设备运转情况,运转情况交不清不接班。工作人员要及时清理水窝的杂物,保持管路畅通。工作人员及时对水窝进行清淤,保证水窝的有效容水量不减少。掘进队要抽出专人对排水设备每天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班必须及时清理水沟及沉淀的淤泥和杂物,保持水沟畅通。2、排水路线采区集中回风巷采区集中运输巷2号联络巷二采区运输大巷二采区水仓皮带运输大巷中央水仓主斜井地面3、通风管理和瓦斯检查制度1)瓦检员要经常检查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情况。钻场内有害气体超限时,要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采取通风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2)瓦检员必须对本工作地点的瓦斯情况认真检查,对综合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认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准确地向调度室及矿领导汇报、严禁空班漏检。3)坚持正确地使用风电闭锁及瓦斯电闭锁装置。4)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局扇必须挂牌指定专人管理,因停电,检修或其他原因停止供风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至新鲜风流中。5)任何人不得将风筒压偏,破坏或随意掐断,通风工要及时发现并对破坏的风筒进行维护和修补。6)坚持正确的使用瓦斯监控装置,在距钻场口1015米处和钻场内各设一个瓦斯传感器,并保证其正常使用。7)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风筒末端异帮,距巷顶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8)瓦斯监控装置发生故障时,要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 瓦检员负责对传感器定期进行校验,发现误差大于0.05%时,及时进行处理。9)瓦检员必须现场交接班。4、通讯方法和通迅工具通讯方法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和人工联系相结合,用电话能联系的用电话,否则要派人员亲自联系。5、避灾路线各受灾威胁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在接到涌水撤人通知,要迅速沿着规定撤退路线撤退:工作面采区集中轨道巷采区集中运输巷2#联络巷二采区运输巷208巷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工作面采区集中轨道巷总回风巷二采区回风巷南付巷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工作面采区集中轨道巷一采区轨道巷安全出口地面6、钻机安装及钻机操作安全措施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钻机安装由探放水队负责按要求安装,高度及角度符合设计要求。钻机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持证上岗。对本钻机的结构原理要了解清楚。对各部的润滑情况,需每班工作前仔细检查。开钻前不要锁紧钻杆,先试旋转方向(主轴应顺时针方向),待方向正确后才能锁紧钻杆。严禁开反车,以防钻杆、钻头在钻孔中脱扣,造成事故和损失。严禁戴手套,工作服袖口要绑扎。要检查每根钻杆的螺纹部分,如发现螺纹损伤或钻杆堵塞不通,严禁使用。严禁利用管钳做辅助工具借助钻机卸钻杆。钻机不停稳不能装、卸钻杆,且钻杆要轻拿、轻放。严禁用手扶、摸旋转器和夹持器。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加强个体防护。7、探水前应注意事项检查排水系统,清理巷道。清理避灾撤退路线,使其畅通无阻,发生其它特殊情况或突水时,保证工作人员能顺利撤离险区。探水地点与附近地区的工作地点要保持联系,一旦透水,迅速通知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五、 超前探出水时的避灾措施1、现场人员发现透水事故后,在向调度室报告的同时,应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受水威胁区域内工作人员,按本措施中所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同时采取防有害气体的措施。2、工作人员若遇到水势很猛、很高的水头时,要注意不能让水头打翻,尽力屏住呼吸,抱住管路、支架等物体用力闯过。水头过后,可借助巷道壁或其他物体,攀扶着往外撤离,直到到达安全地点。3、当发现撤离通道已被水隔断时,要经常敲打铁器及巷帮,不断发出求救信号。4、现场人员都要积极投身于抢险救灾工作中去,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六、透水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在探水过程中,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并迅速向调度室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发出警报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在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的灾害程度,严禁拔出钻杆。现场工作人员、超前探有关的人员及所有受水害危胁地点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本措施的培训,否则不准在现场工作和参加与超前探有关的事项。七、 超前探组织采用ZYJ-270/170架柱式钻机,开孔直径42mm,钻杆采用对接式螺纹钻杆,钻杆长度1.0m,设备情况如下:架柱式钻机:圆钻杆(mm) 42高效螺旋钻杆(mm) 69额定转矩() 270额定转速(r/min) 170回转额定压力(MPa) 14进给额定压力(MPa) 8额定流量(L/min) 42/13给进力(kN) 13起拔力(kN) 7给进行程(mm) 1330主轴倾斜角度(。) 0360噪声(dB(A)) 90架柱高度(mm) 2880-3580主机重量(kg) 210马达:型号J2K-195额定排量(mL/r) 195泵站:防爆电动机 型号YBK2-160M-4/B35额定功率(KW) 11额定电压(v) 380/660油泵:型号2CB-Fc31.5/10-FL额定排量(ML/r) 31.5/10额定压力(MPa) 14泵站重量(KG) 350泵站外形尺寸长X宽X高(mm)1800X500X800(1)钻孔布置(同前)(2)按规定及时准确丈量钻具长度,井下要有记录表格,每班做好详细记录。施工单位每天将生产日报报防治水科一份,有异常时及时向调度室、主管领导及值班领导汇报。(3)施工时若钻孔突然发生突水,施工单位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详细记录钻孔深度、出水位置。2、机电设备管理、防爆及接电(1)钻机的调试由探放水队负责,探放水队须指派专人负责所涉及电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保养工作。(2)每台电源开关只准接一台动力设备,必须安设操作按钮。(3)严格执行不带电作业的规定,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4)所有开关、小型电器必须保证完好,保护系统齐全,动作灵敏可靠。(5)按规定张贴责任牌、完好牌、防爆合格证和标志牌,内容填写认真齐全。(6)开关要上架,并保持垂直地面,放置于无淋水、滴水处。(7)开关的保护整定值要符合要求,严禁擅自改变机电保护整定值,按规定设置局部接地极。(8)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确保其隔爆性能良好,严禁擅自停送其它单位的电源开关。(9)工程施工结束后,不需要的设备应及时拆除升井。(10)其它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其相关规定执行。3、钻探施工(1) 钻探工必须持有效证件可进行操做。(2)严格按照钻机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执行。(3)严禁戴手套,工作服袖口要绑扎。(4)要检查每根钻杆的螺纹部分,如发现螺纹损伤或钻杆堵塞不通,严禁使用。(5)严禁利用管钳做辅助工具借助钻机卸钻杆。(6)钻机不停稳不能装、卸钻杆,且钻杆要轻拿、轻放。(7)严禁用手扶、摸旋转器及钻杆。(8)钻孔施工结束后,由安监人员验收施工长度。(9)钻探施工人员负责认真填写钻孔施工原始记录表。(10)钻探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必须将探水起始点牌移至施工地点,悬挂在巷道人行道一侧,并使用喷漆进行标注,施工人员负责将探水公示牌内容填写完善,注明探水结束时间。4、孔内事故预防的专项技术要求钻具折断、脱扣事故的预防:(1)开钻前应将钻场清理到硬底,顶柱一定要顶牢,保证钻机安放平稳,固定牢固。(2)检查钻头是否完好,磨损度是否均匀。钻杆有无裂纹,丝扣是否完好,有质量问题的设备严禁使用。(3)钻进过程中的给进压力必须均匀,严禁忽大忽小。(4)钻机移动二次对孔时,必须对正,当钻杆在孔内不出现磨擦孔口管、上下活动顺畅,无阻力时,将钻机固定牢靠方可钻进。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钻杆磨擦孔口管,有扭劲现象,必须停止施工,重新对孔。(5)施工时操作人员应集中注意力,发现异常现象:如声音大小、压力、瓦斯涌出情况、水循环等有变化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钻进。5、卡钻、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