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二练考试政治试卷分析高中政治一、命题意图二练考试是在一轮复习已经结束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模拟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查一轮复习的效果:既要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另外,这次考试也将是这届学生在高考前参加的一次比较重要的全市统一模拟考试,要通过这次考试让学生体会高考的形式及要求,所以在命题上尽可能地向高考靠拢,体现高考特点: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二、命题状况在文综试题中,政治学科试题共占100分,客观性试题12道,共48分,主观性试题两道四问,共52分。其中必修一内容有4个选择题,1问(含2小问)非选择题,共占30分;必修二内容有3个选择题,1问非选择题,共占24分;必修三内容有1个选择题,1问(含2小问)非选择题,共占16分;必修四内容有4个选择题,1问非选择题,共占30分。试题数量及分值在四个模块中所占比例与高考基本一致。(一)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状况从高考考试大纲来看,政治学科四个模块共有大小知识点194个,要通过12道选题和2道非选择题的考查,来充分体现学生的状况,有很大的难度。但在这次考试的试题中,直接考查的考点就达到了60多个,另外还有一些是属于学生在答题中需要辨明的考点隐藏在试题的背后,全部算下来,学生加成这14道题,所要调用的知识点要在80个以上。也就是说,学生完成这套政治试题至少要调动高中阶段所学政治学科知识的三分之一左右。A试卷中考查的基础知识有: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产与消费、发展生产、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股票、融资、财政与宏观调整、税收的种类、依法纳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主权国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真理和谬误、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等等。(二)试题对能力的考查状况本套试题几乎所有的试题都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这和当前文综高考试题特点是一致的。两个主观性试题除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外,重在对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三、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的正答率统计表表一 A卷选择题正答率统计表A(%)B(%)C(%)D(%)标准答案百分比第12题60.15%9.95%22.44%6.43%A60.15%第13题16.26%25.83%39.92%17.02%C39.92%第14题2.55%6.98%78.10%11.57%C78.10%第15题0.58%16.30%0.92%81.36%D81.36%第16题23.41%68.87%3.73%3.16%B68.87%第17题3.43%57.30%10.23%28.19%B57.30%第18题0.15%0.46%5.39%93.17%D93.17%第19题4.08%1.05%90.67%3.41%C90.67%第20题22.32%55.50%6.31%14.95%B55.50%第21题54.08%5.52%25.80%13.65%A54.08%第22题3.35%18.28%6.95%70.56%D70.56%第23题60.84%34.28%2.28%1.75%A60.84%表二 B卷选择题正答率统计表A(%)B(%)C(%)D(%)标准答案百分比第12题34.50%15.30%38.05%10.88%A34.50%第13题7.64%32.23%42.50%16.89%C42.50%第14题10.88%3.72%8.66%76.04%D76.04%第15题3.94%29.80%44.25%21.23%B29.80%第16题3.98%11.30%44.15%39.83%D39.83%第17题21.65%70.54%3.77%3.32%B70.54%第18题21.33%12.38%12.13%53.33%A21.33%第19题0.72%1.63%12.44%84.47%D84.47%第20题7.70%2.86%81.44%7.20%C81.44%第21题18.96%47.72%10.41%21.99%B47.72%第22题39.64%11.11%22.10%26.33%A39.64%第23题10.29%31.22%43.79%13.99%C43.79%2.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就基础知识来说,学生对于市场经济、市场秩序、科学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税收、投资与理财、公民权利、政府职能、主权国家、外交政策、文化对人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知识掌握较好;而对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的利益与要求等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准确、不牢固。另外,从试题类型上来看,学生对于图像题解题能力仍然与高考要求相差较大,一些材料还是出现了读不懂,把握不住材料的中心、侧重点,对于一些选项理解不透,导致失分较为严重。学生对于知识模块区分不清,或在审题的环节没有明确区分试题所规定的知识模块,导致失分较多,如17题,试题要求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回答问题,明显选项中和是属于“文化生活”的角度,不符合题目的规定性,却有超过28%的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规定性,导致错误。再如23题,题目明确要求“从哲学角度看”,其中选项明显是“政治生活角度”,却有超过35%的学生将此误选。四、非选择题情况分析1.非选择题得分情况表三 A卷各题得分情况表38题(1)(14分)38题(2)(12分)39(1)题(12分)39(2)题(14分)含零分卷平均分10.524.066.876.62除零分卷平均分11.075.687.417.95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使用A卷的学生对于图表类的试题基本掌握了答题的方法,对于如何解决经济科学发展类的试题已经能够较全面地掌握答题要点,对这类试题的答题规律有了较好的认识。文化类试题也能够较好地把握文化的作用、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常用要点。但学生对于两会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并不系统,对于运用哲学知识谈对多种观点的认识的题目还没有掌握答题技巧。总体来看,学生能够去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但语言组织能力欠佳,还存在信息解读不准确的问题。3.从A卷具体试题来看38题(1),命题意图有四:一是考查学生对于图表题答题方法的掌握,二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是考查学生对于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措施的掌握情况,四是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学生基本都能抓住材料中的时间、数据、项目,答出“产能、产量、表现消费量都在增加”及“产能过剩”的经济信息;也能够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在措施中答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战”等。存在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完整。个别学生存在机械套用知识的现象,不加选择地全都答上。不能针对材料问题答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及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38题(2),命题意图有二:一是考查学生对于政治生活模块中有关两会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是考查学生调动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基本都能答出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权力、人大代表的地位职权。存在问题:人民政协的地位、职权答不出。错误地答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错误地回答政府的有关知识。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两会”的概念搞不清;对于这个知识点存在轻视心理;答题习惯性思维,见到材料中有政府就回答政府的有关知识。39题(1),命题意图有三:一是考查学生对于文化生活模块中有关文化的作用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三是考查学生对于新考纲、新教材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的重视程度。存在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只看到文化对人的影响,用了大量的篇幅回答家风对于人的影响,答得很具体,但只能算是答出了一点,不全面。对于新教材、新考纲中新增添的内容不能灵活使用,因此答不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知识迁移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不足。第(2)问,命题意图有:一是考查学生对于哲学模块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技巧,三是考查学生通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考查论证和探究分析具体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四是考查学生对于当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心情况。学生基本能够在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观点,答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联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存在问题:学生不能依据材料进行逐个分析。个别学生不能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很多学生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理解不准确,导致用错知识,如很多学生看到材料中有“勤勤恳恳做事”、“在行动上”想到的知识不是“实践”而是“从实际出发”。还有学生把“家风正,则国正”理解成了变量与质变的关系。五、改进教学的建议在下一步的高三教学中,建议广大教师要把握好两个“度”、三个“到位”。(一)两个“度”,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1.复习中首先从广度上把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让学生牢固的掌握、理解。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高考中要胜出,一定是基础较扎实,能恰当运用知识的学生。具体在复习中,教师要把教学起点降低、再降低,不要过高估计学生,只有低起点,才能面向大多数。要正确认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建立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知识做支撑的能力是空中楼阁,是经不住实践的考验的。没有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把握,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综合能力。在复习中,必须狠抓基础。在二轮复习中全面理解、掌握考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注重考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寻找贯穿知识的主线,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2.要从深度上对主要、重点知识理解透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前提下,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能力要求有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要提高学生能力,应加强和注重训练四种能力:第一,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突破题眼;第二,迁移能力:知识提取,重组运用;第三,解题能力:应试技巧,解题方法;第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规范表述。在复习中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当作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二)三个“到位”,即考点知识分解到位,社会热点关注到位,思维方法训练到位1考点知识分解到位。一是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给学生要分析透彻,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二是要解决如考点知识系统性的问题,在复习中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被高效存储和提取。三是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复习中引导学生把握好考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运用中掌握知识,形成和提高能力。2社会热点关注到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迎着生活热点上,体现国家意志,关注现实生活是高考政治不变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历届高考命题都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托,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社会热点为外壳考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它远离复习资料,摆脱题海的袭击淹没,很难从模拟考试试题中找到原型。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要着眼于对当前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注意国情特点。更要结合学科的主干知识,不能超越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要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要体现“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的特定要求。高考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即使是开放性试题,其答案也必须言之有理,用中学生的知识、思维去分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认同度。否则会引起广泛的争议。这是出题者不愿看到的。所以越是热点,越要冷静。特别是在热点充斥的时候,更要保持冷静思考,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跳出热点的束缚与羁绊,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直至做到冷热结合,在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设问角度、考查切入点上下工夫。3思维方法训练到位。在复习中,凡是作业不规范、字迹潦草、逻辑混乱、胡涂乱抹的,一定是思维不畅通的外在表现。为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院行政岗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Unit 5 Music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人教新课标必修二-人教新课标2004
- 2025年3月茶艺师中级复习题与答案
- 2025届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高三年级上册起调研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5年能源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考上海物理试题+解析
- 小班幼师演讲题目及答案
- 2025汽车租赁合同范本示范
- 常州初三数学考试卷子及答案
- 2025房产交易买卖合同模板
- 中建动臂塔吊爬升方案
-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与参考答案
- CHINET2024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基础》 课件全套 劳动 项目1-8 ROS 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认知-机器人仿真环境搭建与仿真操作
- 个人信访材料模板范文
- 解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2024)课件(全文)
- 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 (完整版)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 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考核鉴定表
- 小学作息时间、课程表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修改病句60题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