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低山丘陵课堂课件_第1页
南方低山丘陵课堂课件_第2页
南方低山丘陵课堂课件_第3页
南方低山丘陵课堂课件_第4页
南方低山丘陵课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南方低山丘陵区指 淮河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 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不包括这些界线之间的的平原地区 如珠江三角洲 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等 一 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 回归沙漠带上的 绿洲 1 区位优势 位于北半球的回归沙漠带上 因东面和南面临海 深受季风影响 形成回归沙漠带上的 绿洲 其区位优势表现在 一方面 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 它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它的开发潜力巨大 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2 开发历史和人地关系问题 人地关系问题 人地关系矛盾 人多地少 人口增长过快 土地负载较重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密度较大 耕地不断减少 经济发展缓慢 自然资源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商品经济不发达 非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经济效益低 表现 南方低山丘陵区光照 热量 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相当丰富 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 有较高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但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 易发生农业气象灾害 如春季低温阴雨 盛夏干热少雨等 见下表 2 气候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日照时数 灾害 热量条件 水分条件 春季低温阴雨 夏季干热少雨 形成原因 发生区域 减灾措施 年平均气温为14 5 22 作物的生长期很长 所有耕地一年可以两熟 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 在1400 2300小时之间 大部分地区为1700 2000小时 能够形成强大的光合作用潜力 全年降水量在1000 2000毫米之间 地表水资源也相当丰富 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冷空气势力较强 农事较早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盛夏7 8月受副高的控制 大部分地区 发展水利 建设防护林体系 江南至粤中 桂中之间的丘陵山地 调整作物种植顺序 3 生物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优势 生物品种丰富多样 植的生长速度快 更新能力强 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 有很多农林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如 用材林 竹林 亚热带水果 茶叶 木本油料 食用菌 中药材 麻类等 问题 未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未能充分发挥潜力 利用品种单一 大部分人力 物力投向少数几种农作物 如水稻 对面积更大的次生林扶育 草地管理投入少 大部分生物资源的利用属粗放经营 深度有限 层次较少 没有因地制宜 对不同生物要求的生态环境重视不够 4 土地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丘陵山地所占比例很大约为76 多宜性 不稳定性 组合性 土地资源特点 土地可适合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和多个农业部门的需要 坡地物质不稳定 一旦利用不当 会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 地形复杂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有利影响 为农业的多种经营和分层次布局提供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如利用不当 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 影响农业生产 影响 影响 影响 改良措施 5 土壤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红壤为主 湿热环境下形成 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瘦 有机质少 肥力低 酸 酸性强 粘 土质粘重 种植绿肥作物 增加有机质含量 增施矿质肥料 丰富 协调养分 施用石灰物质 如 CaO CaCO3 Ca OH 2 在土壤中掺入砂子 改良土壤结构 改良措施 改良措施 形成 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 在江南丘陵分布广泛 特点 红壤含有机质少 酸性强 土质黏重 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 改造 增施有机肥 补充熟石灰 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利用 种植茶树 油茶 杉树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防止水土流失 增施有机肥 增加土壤的有机物 补充熟石灰 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 油茶 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经营 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水稻 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 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 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2 南方地区 总结 利用和改造红壤的方法 6 水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总之 该区农业发展潜力最大 开发难度较小 水系发育 地表侵蚀切割相当强烈 山 丘 盆 谷交错分布 河流众多 地形复杂 水资源丰富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发展灌溉农业 建设水电工程 形成 2 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 水土流失 生态恶化 薪柴匮乏 人多地少 毁林开荒 砍林取薪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生态环境遭破坏 治理难度较大 危害 必然引起 必然引起 深层次 意义 含义 二 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 含义和意义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 为了充分 合理地利用低山丘陵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使山区日益繁荣 有利于丘陵山地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有利于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多方面利用或多层次利用 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等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种植产值比重大 资源相当优越的林业产值比重小 与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偏离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原因 模式 2 开发模式 A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发展立体农业的必然性 山地与平原的比为4 1 人口密度大 人均耕地少 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 按照农 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 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 有利于减轻有限耕地的压力 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 促进林业 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多层次布局农 林 牧各业 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 有利于改善环境 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千烟洲经验 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果鱼粮 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 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1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练习 E D B C A 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 图中A B的环境效益 C处在整个土地利用中的地位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改善生态环境 主体地位 练习 E D B C A E的主要作用 该模式中 近期受益的是业 中远期受益的是业 相当于微型水库 蓄积降水和泥沙 使塘坝以下农田免受洪涝灾害 保证旱季灌溉 次要作用是发展水产业 农牧鱼 林果 千烟洲治理前后的变化 不同立体农业模式对比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 土地利结构 见下表 可见 千烟洲的土地利用特点 A 利用方式多样化 B 生产类型多样化 C 林业用地面积大 超过一半 反映出千烟洲农业生产结构从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林业为主 布局形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果鱼粮 B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对山区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将山区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河南商城县为例说明 河南商城县 初级产品生产 优势资源的深加工 建立区域性农产品专业基地 A 淮南麻鸭系列B 中华猕猴桃系统C 残次木材系列 深加工 提高效益 3 生态环境保护 水土流失 南方低山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保持水土 封山育林 推广生活用煤 煤灶技术革新 推广使用沼气 营造薪炭林 滥伐林木 乱铲草皮 薪柴消费量大于合理提供量 农村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不合理 生物质能源占90 薪柴占50 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光热水资源丰富 配合好 季风活动不稳定 气象灾害多发 利用品种单一 潜力发挥小 水资源丰富 利于灌溉和水电工程建设 流水侵蚀强烈 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多 快 强 高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水土流失严重 低产的红壤分布广 丘陵比重大 垂直分异明显 土地类型多样 农业布局立体化 土地和土壤资源 完成下列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示意图 将下列内容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人口密度大 降水变率大 地形起伏大 薪柴紧张 耕地紧张 活动 P73 1 本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其主要原因是 2 为什么说本区生态危害比黄土高原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 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 强取耕地 薪柴 人均土地少 土地单产高 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 土层较薄疏松的石质山地侵蚀后难以恢复 河流中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红壤的改良 土壤特性 肥力低酸性强土质黏重 改良措施 种绿肥 施矿质肥料 施石灰中和 土壤中掺砂子 P73 例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1 A 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A 同为盆地B A为山地 B为盆地C 同为山地D A为盆地 B为山地2 等温线在E 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 E 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 E 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 E地的海拔高 F地的海拔低D E地的海拔高 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3 M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 酸性土壤的改良B 盐碱地的改良C 荒漠化的防治D 沼泽地的保护 C D A 六 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南方低山丘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 2 回归沙漠带上的 绿洲 成因 深受季风影响 温暖湿润 开发现状 人地矛盾明显 回归线大陆中 西岸沙漠广布 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寒流影响 南方丘陵区 1 位置和范围 淮河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 雷州半岛以北 自然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 3 山区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