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香膏药熬制方法本帖最后由 dahongyiyao 于 2009-9-25 21:38 编辑 制川乌 10 制草乌 10 熟地 70 当归 60 元胡 40 川芎 40 川杜仲 40 川牛膝 40 狗脊 40 骨碎补 40 透骨草 70 白芷 10 、皂角刺 20 大黄 20 B组: 生山甲 40 土元30 地C组: 松香 850D组:乳香 50 没药 40 血竭 80 樟脑 15 冰片10先将A组药物置于芝麻油中,药油比为1:0.91.1,加热至180200,保持此温度510分钟,滤渣后再加入B组药物,油温在215230 之间,510分钟后放入C组药物,待松香全部融化后加入D组药物,油温控制在110150之间,待药物全部熔于油后,倾倒于水中降温,便倒边搅拌,至药物成膏状,水中取出,甩除外表水分即得膏剂。搅拌可去除药物中的火毒。使用方法:本治疗骨质增生膏药为松香膏药,其外观光滑油润、色泽一致,使用非常方便,只需揭去塑料覆膜文火烤软后贴敷在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部位即可(夏天可直接贴敷),贴敷在患处后膏药不自由移动,粘性大,无需其他任何方式固定,贴敷后膏药不流淌,不易污染衣物,对皮肤刺激性低,过敏现象较少。松香型无铅膏药制作中医外治向来是民间疗法的一大特色,松香膏药是无铅膏药的一种,它是以植物油和松香为赋形剂,以中药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将中药的有效成份掺入到赋形剂内制成。制成的膏药形态和作用机理和黑膏药基本一致。松香型无铅膏药是一种新型制剂,对传统的黑膏药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治疗功能与黑膏药完全相同,同时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制作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2.制备工艺采取的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100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3.利用乙醇将药物的有效成份介入到膏药内,能任意调节膏药的含药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4.利用乙醇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可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证膏药的纯度高、质量好;5.使用时只需利用人体热力,膏药即可吸附在所贴部位,且不易移动;6.长期使用对皮肤刺激小,可连续长期使用;7.可利用其制备方法,任意制出临床中需要的任何一种中药配方的外用膏药。这里介绍的松香型无铅膏药虽与传统的松香膏药同属一种剂型,但与传统松香膏药相比,在药料处理和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革新,具有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膏药的疗效和质量。传统的松香膏药是用植物油提取中药粗料的药效成份,由于一定量的植物油要提取中药粗料的量是有限的,再者,植物油在松香膏内的含量很小,因而所制取的松香膏药含药量也小,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有的传统松香膏药是直接将中药磨成细粉掺入膏药内的,而这种药粉系大小不等的颗粒,是每味中药的无数分子组合在一起的分子团。在这些药物的分子团中,只有一部分属脂溶性物质和易挥发的中药精料在加工时溶于松香基质内,以单分子的形式储存在松香膏药中,在使用时渗透皮肤发挥药效。属于非脂溶性的分子团,由于松香膏药在常温下成固态,难以分解为呈游离状态的单分子,由于皮肤如同分子筛,难以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同样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而无论用植物油提取中药成份,还是将中药粉掺入膏药中,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杂质多,药物纯度不高,也影响到膏药的疗效。正是由于新型松香膏药在这些方面的革新,所以比传统松香膏药具备了明显优势。一、配方虎杖70克鸡血藤70克威灵仙50克续断50克防已50克青风藤35克麻黄50克肉桂35克羌活35克独活35克曼陀罗子50克白芥子50克辽细辛35克生草乌50克生川乌50克蟾酥15克大蜈蚣10条甘遂50克当归35克黄芪35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天麻30克鹿茸30克红参30克冰片30克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20克代替)松香2650克植物油350克二、制备工艺1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置30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20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2天麻、蜈蚣、红参、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加水5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l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热浓缩为350ml。4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5乳香、没药放入植物油中,加热炸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制成乳没油。6松香打碎和乳没油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搅匀、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7将制备好的松香膏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100时,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并不停搅动,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到6070时,依次投冰片、甘遂细粉、白芥子粉、麝香,搅匀后再将膏药锅放置到已关闭火门的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便于摊贴膏药。8用膏药勺或膏药印,按临床需要摊贴成不同规格的膏药。三、功用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行瘀活血、消肿止痛、养筋健骨。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肌肉关节酸冷麻木疼痛。四、使用方法外贴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23日更换1次,三贴为一疗程。 分析风湿寒痛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以侵袭关节为多见,主要表现酸、冷、麻、肿痛,其次侵袭肌肉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病久肝肾亏虚,气虚血弱,骨不得养,筋不得濡,而致关节酸冷肿痛,经络拘挛,肢体麻木。治疗风湿寒痛病选择了28味中药,威灵仙、青风藤、防风、养活、独活、川乌、草乌、秦艽袪风除湿散寒,虎杖、曼陀罗子、甘遂、蟾酥、蜈蚣、冰片、麝香活血祛瘀、散结消肿止痛,白芥子、辽细辛、肉桂、麻黄、鹿茸温经散寒,天麻、红参、当归、黄芪、鸡血藤、续断补肝肾、益气血,诸药合用起到了袪风除湿散寒、通经活血、养筋健骨、消肿止痛的功效,不论新旧轻重之疾患,皆可应然除之. 最近发的一些帖子都得到了 dahongyiyao老师的精当点评,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后生晚辈去学习的,中医界有这些精诚大医,实乃杏林之福。也希望大家对论坛内的帖子或多或少的都提一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力求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无铅膏药制作工艺第一章 松香型无铅膏药第一节 概述松香膏药是无铅膏药的一种,它是以植物油和松香为赋形剂,以中药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将中药的有效成份掺入到赋形剂内制成。制成的膏药形态和作用机理和黑膏药基本一致。松香型无铅膏药是一种新型制剂,对传统的黑膏药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治疗功能与黑膏药完全相同,同时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制作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2.制备工艺采取的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100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3.利用乙醇将药物的有效成份介入到膏药内,能任意调节膏药的含药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4.利用乙醇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可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证膏药的纯度高、质量好;5.使用时只需利用人体热力,膏药即可吸附在所贴部位,且不易移动;6.长期使用对皮肤刺激小,可连续长期使用;7.可利用其制备方法,任意制出临床中需要的任何一种中药配方的外用膏药。这里介绍的松香型无铅膏药虽与传统的松香膏药同属一种剂型,但与传统松香膏药相比,在药料处理和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革新,具有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膏药的疗效和质量。传统的松香膏药是用植物油提取中药粗料的药效成份,由于一定量的植物油要提取中药粗料的量是有限的,再者,植物油在松香膏内的含量很小,因而所制取的松香膏药含药量也小,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有的传统松香膏药是直接将中药磨成细粉掺入膏药内的,而这种药粉系大小不等的颗粒,是每味中药的无数分子组合在一起的分子团。在这些药物的分子团中,只有一部分属脂溶性物质和易挥发的中药精料在加工时溶于松香基质内,以单分子的形式储存在松香膏药中,在使用时渗透皮肤发挥药效。属于非脂溶性的分子团,由于松香膏药在常温下成固态,难以分解为呈游离状态的单分子,由于皮肤如同分子筛,难以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同样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而无论用植物油提取中药成份,还是将中药粉掺入膏药中,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杂质多,药物纯度不高,也影响到膏药的疗效。正是由于新型松香膏药在这些方面的革新,所以比传统松香膏药具备了明显优势。第二节 松香膏药的制备工艺(一)准备工作1器具准备:(1)秤一杆;(2)碾槽一个或粉碎机一台;(3)120目细筛一个;(4)铁锅一口、锅铲一把;(5)火炉一个;(6)100ml量杯一个;(7)保温瓶一个;(8)漏斗一个;(9)1000ml以上空瓶2个;(10)摊贴膏药的勺子或膏药印一个;(11)膏药被、膏药衬纸或薄膜。2药品准备:植物油(桐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蓖麻油任选12种),松香、中药配方药料、乙醇。3预先加工:(1)中药精料(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受损失的一些药物)粉细,过120目筛;(2)中药粗料(根、茎、花、叶、果、肉、皮、毛、甲)去灰土杂质,置310倍的乙醇内浸泡715天,或时间更长一些。浸泡结束后,倾出乙醇,提出药液,收取药渣;药渣再用310倍的水煎后,去渣取汁,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的半量至等量,再将浓缩的煎汁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杂质产生絮状沉淀,清液即为乙醇提取液,然后再将乙醇提取液浓缩至300350ml。乙醇提取液浓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二)松膏的制取植物油1份,松香512份(可根据季节和地域确定松香份量即估计量),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用锅铲搅匀。做老嫩试验:用棍棒点松膏涂在牛皮纸上,再贴到皮肤上,稍等片刻,撕下,所贴部位还遗留部分膏药,并且在撕的过程中带有长丝,说明松膏太嫩;如膏药贴到皮肤上吸附不紧,容易脱落,说明膏药太老;膏药揭去需用力,揭过以后所贴部位不留油迹,说明松膏老嫩适宜。如膏过嫩需加原量1/10的松香再试;如松膏过老再加原量1/10的植物油再试,直至老嫩适宜。(三)松膏药的制取松膏老嫩适宜需继续加热,温度在100左右时,将乙醇浓缩液喷撒入锅内,边喷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至70时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四)摊贴膏药制成将火炉关闭,膏药锅置于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使膏药处于软化状态,利用勺子或膏药印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制成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膏药;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覆盖在膏药面上,保证膏药面平整,不粘连,膏药不变质;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用盒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第三节 松香膏药的使用方法所贴部位首先用乙醇清洁局部,根据疾患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或薄膜,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两分钟,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使之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对急性疾患,如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咳喘、腹泻发热、关节肿痛等可连续使用;对慢性疾患,可每日贴1218小时;对化脓已溃的疾患,每日更换12次。第四节 注意事项1 膏药老嫩适宜是制取松香膏药的重要一环。松香膏药熬得过老,膏药无粘性,贴不住,无效果;膏药熬得太嫩,粘性大,不能固定所贴部位,容易移动,而且难以揭下,容易污染衣服。2 膏药的老与嫩,与季节和地区有很大关系。冬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夏天就显得太嫩;夏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冬天就显得太老,所以,在制取松香膏药时,须根据季节、地区和用量大小来决定。3 乙醇提取液尽量不含淀粉、蛋白、糖、粗纤维素等杂质,以免在制取松香膏药过程中,淀粉蛋白等杂质接触锅底在高温下脱水碳化,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碳,影响膏药的纯度,以至不能使用。4 松香膏药的导热性差,在摊贴膏药时,锅内的膏药须不停地搅动,使整个膏药在锅内受热均匀,避免在锅底的膏药吸热过多而药效损失。5 向锅内喷撒的药物浓缩液浓度宜大,因为浓度越大,越能缩短松膏药的加工时间,避免松膏药加热时间长产生氧化反应而降低粘性。6 选择硬度大一点的膏药被,以不透气者为佳;膏药被质软,在衣服摩擦部位容易卷起,衣服接触膏药易受污染。7 对久贴膏药,出现接触性皮炎的,需局部抗过敏治疗,待痒疹消失后再继续贴敷。8 衣服或手被松香膏药污染时,可用汽油洗涤。第二章 松香型膏药范例第一节 松香型红肿膏药一、 配方白蚤休150克地榆150克生甘草150克大戟80克甘遂80克乳香100克没药100克冰片60克血竭30克月桂氮酮20克松香2650克植物油350克二、 制备工艺1 乙醇提取粗料药有效成份用2000ml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15日后,取乙醇提取的药液,药渣用2000ml的水煎煮1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200ml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浓缩的煎汁内含有大量杂质,遇乙醇便产生絮状沉淀物,再弃去沉淀物,然后再将乙醇的提取液浓缩。浓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可参考中药制剂学之类的书籍)。将乙醇提取的药液浓缩到300ml左右,趁热装入保温瓶内。2 精料加工冰片、血竭、甘遂分别研细过120目筛备用。3 乳没油制取乳香、没药、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提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弃去残渣即可。4 松香膏制取将松香打碎置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再将乳没油倒入锅内搅匀,再做老嫩试验,如老嫩适宜,松膏即制成。5 松香膏药制取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100左右,向锅内喷撒乙醇浓缩提取的药液,边喷边搅动,使药液有效成份和松膏充分混合,同时水和乙醇遇热产生气化,直至乙醇提取的浓缩药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随着锅内的膏药温度由100逐步上升,待膏药内不含乙醇和水,即可离火。待温度降至70时投入冰片,再投入血竭、甘遂细粉,滴入月桂氮酮,并一边投放一边搅动,直至搅匀,松香膏药即制成。6 摊贴根据临床需要可摊贴成不同规格的大中小膏药贴。膏药被可采用牛皮纸、蜡纸和胶布等,膏药衬可选薄膜,油纸或玻璃纸。三、 功用和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疮、脓肿、丹毒、甲沟炎、乳腺炎、淋巴腺炎、闭合性创伤瘀血红肿、开放性创伤感染性红肿、毒虫叮咬及各种疮疹、关节红肿、水火烧烫伤等浅表软组织感染所致的红热肿痛疾患。四、 使用方法可根据红肿面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膏药,贴在患部,用手捂两分钟,使吸附在患部。如患部已化脓,必须先用刀或火针将脓放出,才能贴上红肿膏,第日换12次;未溃者,一般一贴即可;遇有水泡者先消毒后挑破水泡,再贴红肿膏。五、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浓茶,少食油腻厚味之品;(2)防止碰撞挤压,火烘;(3)痈疽疔疮患者用本膏药,如次日不见效或症状加重,说明患部有脓和瘀血,需用火针从疮口刺入皮下,再用火罐吸尽脓和瘀血,贴上膏药方见捷效(手、脚、头面部及血管处禁用火针);(4)遇有重症可配合大量抗生素治疗;(5)如患部已破溃,待红肿症状消失后,即停止使用膏药,否则影响收口;(6)孕妇腰腹部禁用,它处慎用。附:油膏型红肿膏药一、 配方:白蚤休150克地榆150克生甘草150克大戟80克甘遂80克乳香100克没药100克冰片60克血竭30克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代替)麻油(即香油)2150克蜂蜡850克二、 制备工艺1 粗料药的有效成份提取用2000ml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15日后,取乙醇提取的药液,药渣用2000ml的水煎煮1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200ml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浓缩的煎汁内含有大量杂质,遇乙醇便产生絮状沉淀物,再弃去沉淀物,然后再将乙醇的提取液浓缩。浓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将乙醇提取的药液浓缩到300ml左右,趁热装入保温瓶内。2 精料加工冰片、血竭、甘遂分别研细过120目筛备用。3 乳没药的有效成份提取锅内放入麻油300克,将乳香、没药投入铁锅内,加热炸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弃去药渣。4 油膏药的制取将蜂蜡投入盛乳没油和剩余麻油的锅内,加热至100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撒边搅动,直至喷撒完毕,锅内无气体挥发,待油温从100继续升高时,油膏内不再含有乙醇和水,即可停火。待温度降至70以下时,向锅内依次放入冰片、血竭、甘遂细粉,并滴入月桂氮酮,搅匀,装进已消毒好的大口瓶内,盖好备用。三、 使用方法清洁患处后,将油膏药涂在患处,覆盖敷料,用胶布固定,一日更换12次。局部有水泡可用消毒针挑破,再涂药膏。“功用与主治”和“注意事项”同上第二节 风湿寒痛膏一、配方虎杖70克鸡血藤70克威灵仙50克续断50克防已50克青风藤35克麻黄50克肉桂35克羌活35克独活35克曼陀罗子50克白芥子50克辽细辛35克生草乌50克生川乌50克蟾酥15克大蜈蚣10条甘遂50克当归35克黄芪35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天麻30克鹿茸30克红参30克冰片30克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20克代替)松香2650克植物油350克二、制备工艺1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置30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20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2天麻、蜈蚣、红参、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加水5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l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热浓缩为350ml。4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5乳香、没药放入植物油中,加热炸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制成乳没油。6松香打碎和乳没油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搅匀、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7将制备好的松香膏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100时,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并不停搅动,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到6070时,依次投冰片、甘遂细粉、白芥子粉、麝香,搅匀后再将膏药锅放置到已关闭火门的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便于摊贴膏药。8用膏药勺或膏药印,按临床需要摊贴成不同规格的膏药。三、功用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行瘀活血、消肿止痛、养筋健骨。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肌肉关节酸冷麻木疼痛。四、使用方法外贴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23日更换1次,三贴为一疗程。五、疗效观察1990年4月至2001年10月两年,用风湿寒痛膏治疗风湿寒痛病人872例,其中男412例,女460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岁,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其临床疗效详见附表。疗效标准:治疗13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未见复发为痊愈;治疗13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复发为显效;治疗13个疗程,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13个疗程,未见减轻,为无效。风湿寒痛膏治疗872例风湿寒痛患者临床疗效统计表类别 病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风湿性关节炎 347 102 170 62 13 96%类风湿性关节炎 39 2 25 7 5 87%关节周围炎 258 98 76 69 15 94%骨质增生症 84 20 38 20 6 92%坐骨神经痛 48 24 10 11 3 94%关节、肌肉酸麻冷痛 96 64 22 10 0 100%合计 872 308 341 179 42 95%六、 分析风湿寒痛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以侵袭关节为多见,主要表现酸、冷、麻、肿痛,其次侵袭肌肉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病久肝肾亏虚,气虚血弱,骨不得养,筋不得濡,而致关节酸冷肿痛,经络拘挛,肢体麻木。治疗风湿寒痛病选择了28味中药,威灵仙、青风藤、防风、养活、独活、川乌、草乌、秦艽袪风除湿散寒,虎杖、曼陀罗子、甘遂、蟾酥、蜈蚣、冰片、麝香活血祛瘀、散结消肿止痛,白芥子、辽细辛、肉桂、麻黄、鹿茸温经散寒,天麻、红参、当归、黄芪、鸡血藤、续断补肝肾、益气血,诸药合用起到了袪风除湿散寒、通经活血、养筋健骨、消肿止痛的功效,不论新旧轻重之疾患,皆可应然除之。第三节 止咳平喘膏一、 配方:醉仙子50克甘遂30克生南星50克生半夏50克麻黄50克胡椒30克辽细辛30克南五味子50克白芥子30克冬虫夏草30克麝香10克冰片30克松香2650克麻油350克二、 制备工艺1 乙醇提取醉仙子、南五味子、冬虫夏草分别碾碎布包,生南星、生半夏切片、辽细辛、麻黄去灰土。七味药共入乙醇1500ml浸泡半月后,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2000ml煎煮1小时去渣,将煎汁加热浓缩至150ml。煎汁中含有淀粉糊等杂质,将煎汁浓缩液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淀粉糊等杂质遇乙醇便发生絮状慢慢沉淀,侍澄清后,乙醇提取液去沉渣,再将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至200ml左右,装进保温瓶内。2 精料加工甘遂、白胡椒、辽细辛、白芥子、麝香、冰片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3 制松膏植物油、松香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为止。4 组合松膏药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100左右,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锅内膏温膏温开始上升即可离火。待温度降到70时,依次投入冰片、甘遂、白胡椒、白芥子、麝香细粉,搅匀即成。三、 摊贴膏药制成后,摊贴成每膏贴重3克、5克两种型号的膏药,贴上衬纸,以袋密封。四、 功用和主治温经散寒、燥湿化痰、平喘止咳。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五、 使用方法选天突、膻中、中府、大椎、肺俞、定喘、大杼穴,每次任选25穴,隔日更换一次。补遗:下文来自爱爱医论坛。首先声明,本人专攻黑膏药,没做过松香膏,松香膏的方子倒收集了几个。听几个朋友说过,松香膏可以做的像黑膏药一样易贴易揭,所以想请高手发表一下高见。先献上一个松香膏方:驱风止痛膏: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每贴用3-5天,主治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爱医之欣有必要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吗?这样有什麽意义?下面的做法会更简单! 药方全加工成120目的中药细粉.(当然,不嫌麻烦的话也可用酒精提取法,即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会更好!) 基本比例:100克松香+17克香油+9克蜂蜡+30克滑石粉+5克氧化锌+药粉夏天80克冬天60克+冰片5克+樟脑5克+硅氮酮3毫升 文火依次融化混合均匀即可成膏.做成的膏药为土黄色,同样易贴易揭.爱医之欣:药粉没有粗细之分,边下边搅拌,药粉最好120目以上,越细越好! 杨芬明:爱医之欣所提供的松香膏药基质的配方是原汁原味的,是真心实意的让不会做膏药者学会了做膏药,应该为他加一分。也非常谢谢爱医之欣的爱心奉献。不过不用滑石粉而改全用氧化锌完全可以。幽谷小叟:今天按照爱医之欣的方法做了一锅膏药,感觉还不错,就是没黑膏药那样黑,想自己制作膏药的同志们,快点动手吧!谢谢爱医之欣的无私奉献!弩药:爱医之欣真实在,好方法;启发解决了我对松香膏的一些问题,我已做出一丹松香膏药。真的不错,在此向爱医之欣深表感谢!中医膏药:爱医之欣的方法很好,做出的膏药又粘又易揭。1.松香膏中松香与香油的比例,最合宜的比例是:100:8-17。虽是短短几句,却点出了真谛。 2.膏藥油與松香的比例:比例約為斤藥油斤松香。 醫學心悟普救万全膏就是松香膏藥但它強調用于廱疽還是加丹為宜 多是因為鉛丹本身的解毒作用。 杨芬明松香膏药的制作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新型制作方法。 松香与香油比例:100:20 中药处方:依自用经验方。 一、药物的提取 中药分成粗料和细料二种。 1、将中药粗料放入容器内加95%酒精内(以酒精浸没药物为准),浸泡15天后过滤。过滤液装容器备用。药渣另煎。 2、药渣倒入锅内水熬二次,每次1小时,各取药液一次,二次药液混合后,文火浓缩至200-300ml。 3、将药渣所熬之浓缩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乙醇提取液(过滤液)内,搅拌均匀,充分混合,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除杂质以备用。 4、将乙醇提取液和药渣浓缩液混合,再文火浓缩至200-300ml。 二、基质制作 1、将香油倒入锅内文火加温40-80度时,加入松香,溶解中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化。并开始出现青烟浓黑烟白烟。出现白烟时作贴皮试验,以不沾皮肤、无膏迹则为成功。 2、立即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泠水中,反复拔扯以去火毒,并浸泡7-10天,每天换水一次。 3、此时的松香基质呈棕黄色或金黄色。 三、摊膏 1、低温溶化松香基质并去尽水气,再用武火加温,分次加入提取液并为断搅拌,以能让药物有效成份介入基质中而水份被蒸发。 2、关火,其温度降至60-70度时加入细料,40度时加入渗透剂(包括中药渗透剂)。 3、摊膏。 树脂膏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将树脂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温至60到80度,待其软化,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00度左右,不断搅拌,使树脂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并不断搅拌到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加入锅内,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渗透剂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进行摊膏。可加工成每贴10克,作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三天后即可应用!当然也可以不用松香蜂蜡等,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即可应用! 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00:200左右。 根据现代研究,膏方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以发出远红外热能,可激发经气,调节免疫,平衡阴阳,天然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不会产生过敏现象,且基质稳定,粘性持久,常温下膏药不会变形,不会污染衣物。国内更有人给总结了几点好处1,载药量大,每贴含生药15到20克,当然你可以作的大一些嘛。2.无铅丹,无松香,无蜜糖,无油我指后者而言。 3.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大量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破坏4.与皮肤亲和性,保湿性,可反复揭贴,适合现代人的要求!去年我参加了膏药学习班,花去了千余元,带回来1000克树脂现在还没用完,当然还有膏药机,如果有需要的我半价给你们啊!哈哈!后悔啊!我觉得还是传统的黑膏药实在好用!再有什么问题大家留言吧,我们共同讨论!至于膏药组方,还是用自己的经验方吧,要不就用冰台老师的复方骨仙膏。爱医之欣【讨论】环保型益气平喘膏的制作工艺本膏药经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推广使用多年,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内服药所不及的效果,无铅丹,无须高温,无空气污染,少过敏,制作简单,透皮吸收好,药物与远红外理疗双重起效疗效肯定!一组方组南星g,半夏g,肉桂g,白芥子g,洋金花g,甘遂g,沉香g,皂荚g,蛤蚧g,冬虫夏草g,辽细辛g,冰片g组麻黄g,广地龙g,钟乳石g,百部g,杏仁g,五味子g,沙参g,桔梗g组松香(组药粉的.倍),樟脑(占松香的夏天冬天),仙石粉(占松香的),远红外陶瓷粉(占松香的),凡士林(占松香的),薄荷冰(占松香的),氮酮(占松香的)二制作组药材加工成目细粉(越细越好),混合备用组药材用倍的水文火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