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香,不动声色地绽放读贾平凹散文精选有感 江阴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意见 (试行)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组织和指导全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旨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目标任务 1.指导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3.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文体,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基本要求 1.提高认识,认真谋划。 各校要根据本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整体方案,包括课外阅读的目标任务、基本要求,明确阅读内容、进度,落实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的时间,确定课外阅读活动和检查评比方式。语文教研组要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学科教学计划。要在每个学期初制订好语文课外阅读计划,落实阅读的各项任务。 2. 广开书源,资源共享。 3.活动引导,营造氛围。 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使读书活动系列化、常态化、特色化。可以成立校园或班级读书会(俱乐部),举办书评展、读后感交流、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还可与社区联动,开展社区少年讲故事等比赛,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4. 保质保量,强化指导。 各校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求每周安排1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能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中七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八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60万字。 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作业,科学安排学生读书时间,保证学生每周有一定的文字阅读量,促进学生努力养成经常读书的好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引导学生阅读。寒暑假至少阅读23本中外名著或其他读物。 各校要建立鼓励教师读书的机制,教师也应该成为喜爱读书的表率,凡是推荐学生阅读的图书,教师必须先阅读。选择的阅读材料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阅读指导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先扶后放,根据不同学段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画记”、摘抄、点评、批注,重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5.加强研究,科学评价。 各校要将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列入教学常规工作考核范围。要加强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开展班级、年级、校际之间的展示、交流,不断提高课外阅读实施效率。 教师应遵循“模糊性、重过程、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建立课外阅读卡、专题摘抄、读后感等不同内容的阅读成长记录袋。评价除了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外,更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考核评价 附件1: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年段目标 七年级 1.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养成默读和思读结合的良好习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有意识地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生词,积累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3.在通读的基础上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把握文章的中心,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4.阅读文学作品,对文字敏感,能激发自己的情绪,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形象,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八年级 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50字,养成“圈点画记”的习惯,作适当的批注。能较为适当地运用精读的方法,促进阅读的质量。积累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2.在通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 1.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准确性,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附件2:江阴市初中语文各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江阴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意见 (试行)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组织和指导全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旨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目标任务 1.指导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3.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文体,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基本要求 1.提高认识,认真谋划。 各校要根据本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整体方案,包括课外阅读的目标任务、基本要求,明确阅读内容、进度,落实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的时间,确定课外阅读活动和检查评比方式。语文教研组要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学科教学计划。要在每个学期初制订好语文课外阅读计划,落实阅读的各项任务。 2. 广开书源,资源共享。 加速图书装备建设,有效利用、开发各方资源,坚决防止强迫学生购书。一要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要配齐备足本指导意见推荐的必读和选读书目,把图书馆和阅览室真正建成学生喜爱的阅读场所和阅读中心。二要积极建设和利用好班级图书角(箱、库)。三要充分利用市、镇和社区等的图书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课外资源。四要大力倡导各年级循环使用图书,加强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漂流机制,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3.活动引导,营造氛围。 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使读书活动系列化、常态化、特色化。可以成立校园或班级读书会(俱乐部),举办书评展、读后感交流、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还可与社区联动,开展社区少年讲故事等比赛,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4. 保质保量,强化指导。 各校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求每周安排1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能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中七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八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60万字。 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作业,科学安排学生读书时间,保证学生每周有一定的文字阅读量,促进学生努力养成经常读书的好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引导学生阅读。寒暑假至少阅读23本中外名著或其他读物。 各校要建立鼓励教师读书的机制,教师也应该成为喜爱读书的表率,凡是推荐学生阅读的图书,教师必须先阅读。选择的阅读材料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阅读指导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先扶后放,根据不同学段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画记”、摘抄、点评、批注,重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5.加强研究,科学评价。 各校要将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列入教学常规工作考核范围。要加强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开展班级、年级、校际之间的展示、交流,不断提高课外阅读实施效率。 教师应遵循“模糊性、重过程、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建立课外阅读卡、专题摘抄、读后感等不同内容的阅读成长记录袋。评价除了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外,更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考核评价 教育局有关部门将每学期组织一次有关学生课外阅读的竞赛展示、交流评比或调研研讨活动。通过不定期的专题调研方式对各校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 “书香校园”达标考核、“十佳书香校园”“百佳书香师生”评选的一项重要依据。今后语文教师的各类教学比赛,学生必读书目列入其中。 附件1: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年段目标 七年级 1.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养成默读和思读结合的良好习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有意识地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生词,积累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3.在通读的基础上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把握文章的中心,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4.阅读文学作品,对文字敏感,能激发自己的情绪,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形象,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八年级 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50字,养成“圈点画记”的习惯,作适当的批注。能较为适当地运用精读的方法,促进阅读的质量。积累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2.在通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 1.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准确性,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在阅读中区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并初步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能够运用写读书心得的方式阐述自己从作品中获得的启示。 附件2:江阴市初中语文各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初中语文各年级各学期推荐阅读书目 一、必读书目(每生必读,必考) 七年级 1伊索寓言七上上 2. 叶圣陶稻草人七上上 3.革命烈士诗抄七上上4.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七上下 5. 冰心繁星春水七上下6安徒生童话七上下 7.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七下上 8. 高尔基童年七下上 9韩寒三重门七下上 10. 吴承恩西游记七下下 11罗贯中三国演义七下下 八年级 12格林童话八上上13.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八上上 14.艾青诗选八上上15.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八上下 16.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上下 17曹雪芹红楼梦八下上 18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八下上 19.夏绿蒂?勃朗特简?爱八下上 20. 施耐庵水浒八下下21. 老舍骆驼祥子八下下 九年级 22.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九上上 23. 海明威老人与海九上上 24. 鲁迅朝花夕拾九上下 二、选读书目(学生自选,展示) 文学作品: 1.新语文读本(1-6)2.男生贾里,秦文君 3. 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4.昆虫记法布尔 5.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6.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 7.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华 8.老舍散文 9.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散文精选10.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毕淑敏 11.贾平凹散文精选 12.朱自清散文精选 13.周国平散文精选 14.二十四番花信宗璞 15.清塘荷韵季羡林 16.余光中作品精选 17.三国演义罗贯中 18.红楼梦曹雪芹 19.家巴金20.呐喊鲁迅 21.子夜茅盾 22.呼兰河传萧红 23.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24.希腊神话和传说 25.莎士比亚戏剧选 26.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 27.老人与海海明威 28.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汝龙译 29.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赵少侯译 30.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31.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32.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 名人传记: 33.杨振宁传 徐胜蓝、孟东明 34.微软的崛起(美)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著 35.居里夫人传(法)艾里居里著36.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37.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 38.梵高传(美)欧文斯通 北京出版社 人生修养: 39.弟子规 40.傅雷家书傅雷 4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42.培根人生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游泳活动组织办法
- 浙江省成考试题及答案
- 食管狭窄试题及答案
- 如何预防孩子手机沉迷
- ssc面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邵武七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妙招
- 家电公司服务回访管理细则
- 保安理论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保安物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承建工程合作意向书2024年标准版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电力系统基础课件
- JJG 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 河北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含答案)
- 园林制图(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强化训练四川峨眉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网约车营运损失起诉状模板
- 镶贴工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详细办法培训
- 浅谈第三次农业普查的表式和指标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