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_第1页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_第2页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_第3页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品种目前我区的主栽品种为里格尔87-5,它生育期短,株型紧凑,株高55厘米,植株生长势较弱,分枝性较强,果实高度抗裂,耐贮运输。该品种对番茄疫病,病毒病和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深受广大职工青睐。2、科学选地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严格,适于在适宜土壤中生长,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以上,含盐量0.3%以下,PH值7-8,保水保肥和通气性较好的壤土或中壤土为宜,沙性土壤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也可获得高产,一般选用小麦、玉米、绿肥、油葵茬种植为宜,避免重茬或迎茬,不能与茄果类、马铃薯等茄科作物重茬,否则导致病害严重,后期易早衰。3、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一是沟植平铺。一幅3膜6行膜下压槽条播,使播种带与地膜之间形成一个5-10厘米的空间,形成微小的带状温室,对外界骤变的温度有一个缓冲作用。二是开沟起垄播种。行距为60*70厘米,沟深20-25厘米。这种播种方式优于沟播平铺,具有采光面大,后期通风透光,保水保肥等优点,易防治病虫害。据调查开沟起垄种植的番茄根下扎很深,一般达到160厘米,特别是40-50厘米之间的总根量比沟播平铺的总根量多20%,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份和养份,不易早衰,产量较沟播平铺提高15%以上。4、及时整地适期早播4.1平整土地,土壤处理,精细整地在开春后,当地表解除冻3-5厘米时,采用框式平地器,对角平地,然后用氟乐灵(亩用量60-80克,兑水30-5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用轻型园耙对角整地,开沟起垄的耙地深度可深到15厘米以上。整地要求达到以“墒”为中心的“六字标准”,达到上虚下实。4.2适期早播适期早播能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加快番茄生育进程,促早发育,早成熟。开沟起垄种植采取干播湿出,一般可在开春后只要土地条件允许可随时播种,播后及时开毛渠,毛渠间距30-40米,有利于灌水,同时挖好排水沟,以保证灌水和下雨后田间不积水。当5-10厘米的地温稳定通过10度时及时浇水,浇水时一定要细流、沟灌、灌透,严禁漫垄,对坡度大的地方可采取用麦草打叠水的方法,保证灌水质量,确保全苗。播种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播种的九项要求进行,沟深3-4厘米,播深1-2厘米(必须带限深器),开沟起垄、沟植沟铺的开沟起垄深度20-25厘米(播种用的填充物可用三料(种子:填充物为1:40-50,亩用种量150-180克。)不能选用其它肥料种子、三料要随拦随用不能过夜,以免造成烧种现象,用量每亩4-6公斤),每米下种40-50粒,播深1-2厘米,种沟深4-6厘米。4.3查苗、补苗在出苗不整齐,或因高温烫苗而不能全苗时,应及时进行移栽补苗。也可在定苗同时将定下的壮苗进行移栽补苗,边移栽边浇水,1-2天后再浇水1次,以保证移栽苗的成活率,3-4天机车能进行地后即可进行中耕。5、合理密植经过几年的小区密度试验和大田高产经验证实,我区种植方式应以60-70厘米行距为宜,开沟起垄种植的以1.3米间距起垄种植为好,而株距的大小,则应根据品种、土地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早熟品种里格尔87-5株距为30-35厘米,666.7平方米,保苗株数2900-3400株为宜,中晚熟品种株距40-45厘米,666.7平方米,保苗2300-2500株,总之应坚持“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6、苗期管理苗期是番茄生产的关键时期,由于花芽是在幼苗期分化的,所以培育壮苗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壮苗先壮根,所以苗期管理就是要为根系的生产伸长创造优良的土壤环境。6.1早中耕、勤中耕、深中耕(15-20厘米)、早除草中耕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保进根系下扎,还能使土壤疏松,促壮苗早发,第一次中耕应在播种后3天进行,可提早出苗1-2天,以后每隔7-10天中耕一次,中耕深度逐渐加深,全生育期可中耕3-4次,人工除草1-2次。6.2早放苗、早封土、早疏苗、早定苗、早培土播种后,当幼苗出齐后,及时放苗,每窝放苗1-2株,放苗后3-5天内封土结束,以保证地膜的增温效应。定苗在3-4片真叶时结束,每窝留1株壮苗,定去弱苗和病苗,定苗后及时培土,同时拔除窝边杂草。6.3适时揭膜,开沟起垄在番茄生长中后期,雨水较多,易发生病害。揭膜有利于雨水下渗,降低空气湿度,改善环境条件,抑制病害发生。揭膜时间在头水前,揭膜后进行中耕,结合追肥,开沟培土,开沟深度20-25厘米,然后进行人工平垄、整沟,使垄平、沟深保证后期垄上不积水。7、中期管理7.1科学运筹肥水在水肥管理上,要做到以水调肥,肥水结合,根据品种、土质条件、苗情、长势,科学合理地施肥灌水。7.1.1合理灌水加工番茄,积极推行滴灌、小白龙灌溉等节水措施。一般苗期浇一次促苗水(4-6叶期)后,应进行中耕松土控制灌水,不宜大肥大水,当第一果穗膨大到核桃大小时灌第二水,以后根据土质、天气、降雨等情况每10-15天灌1水,收获前3-4天灌1水,收获期中间(1-2批果采摘后)若土地干旱需灌水时,应进行灌水1-2次,可促进果实生长,增加产量。当第一、二批果实采收完毕,要浇水时,应及时灌水,灌水前应先顺秧,后灌水,要求细流沟灌水不能上垄背,以促进青果的膨大转红,增加产量。全生育期灌水4-6次,总用水量460方。7.1.2合理施肥全生育期施标肥120-130个标公斤,N:P=1:0.7。施肥方法:80%的磷肥和20%的氮肥,10公斤钾肥,50公斤的油渣,翻地前深施或播种时深施,剩余20%磷肥,80%的氮肥,分两次追肥进施入。第一次在番茄第一穗果膨大到核桃大小时进行追肥,不能过早和过晚,过早易造成番茄生长过旺,不利于生殖生长,易落花落果,后期抗病虫能力降低易发生病虫害,过晚肥料应有的效益得不到发挥,番茄易形成坠秧,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第二次在番茄第二三穗果实膨大到核桃大小时进行。亩产10吨番茄肥料投入必须达到180个标公斤,其中氮肥100个标公斤,磷60个标公斤,氮磷比1:0.6,同时施钾肥20公斤,油渣50公斤,亩施农家肥3-5吨。7.2补施微肥一般以第二穗果膨大时开始,叶面喷施。以磷酸二氢钾和福乐定为主,可加络合微肥或绿风95,选择1-2种,叶面追肥3-4次,对防止后期脱肥,对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具有很好的作用。7.3早分秧、勤分秧,抓好分秧质量分秧质量的好坏,是引起后期病害及早衰发生的主导因素,也是栽培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分秧苗时间当出现封行时开始,顺差沟往两边垄上分,分秧时将倒入沟内的植株扶上垄背,把植株顺差转一下,使果实没见光的茎叶覆盖在见光的老叶下,让两边植株相互支撑着,有利于透风透光,操作时不能大翻动,以免折断茎或侧枝,作业时间一般在下午6点以后进行,切忌在晴天的上午或中午进行,以免造成日灼果。分秧注意一是在灌水前或下雨后2-3天再分秧,二是过晚易引起后期病害的发生,一般10天左右分一次,收获前分秧2-3次,同时拔除大草。8、及时采收采收的一般原则是:红一批,摘一批。自然成熟度达95%以上,颜色大红或鲜红;无病果、虫果、烂果、青肩果、粉红果、裂果、黑斑果及直径小于3厘米的果实;无杂草、作物根茎叶、混土及其它异物;采摘时严禁翻秧。对晚播条田,后期不能正确红熟时,可在霜前156-20天,温度在20-25度及时喷乙烯利水剂800倍液,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9、综合防治病虫害9.1病虫害种类加工番茄在我区已主要发生的病害有:苗期的溃疡病、细菌性褐斑病,立枯病;中后期的早、晚疫病、绵疫病、日灼病、脐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菜青虫、食心虫、红蜘蛛等。9.2防治方法:在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9.2.1虫害防治:春、秋对农渠两边、林带进行两次铲草除蛹工作,降低虫口基数;高压汞灯诱蛾,在番茄播种后3-5天挂出可诱杀地老虎、棉铃虫等害虫的成虫;药剂防治:按照防治指标,一般用2000倍速灭杀丁乳油,或2000倍功夫乳油进行叶面喷洒或“大英雄”防治,防治棉铃虫、蚜虫及菜青虫等效果较好。对红蜘蛛主要采取用蚜螨快杀打隔离带的方法,效果较好。9.2.2病害防治引进和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种子处理:高锰酸钾浸种法;药剂防治,在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