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doc_第1页
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doc_第2页
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doc_第3页
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doc_第4页
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南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录 |/(5GX,X J)qJ*jp %EpK=;51U YWY=* dqkkA/1 名称: 董达庭商住楼 OHg4f i3!ofTb e Jwr 地点: 广西南宁市解放路35-1和37号 Z b1v sDF J 该建筑位于解放路35-1和37号。总建筑面积1269平方米,坐西朝东。建于清末-民国时期,据调查,该屋主原为大商人孔德记,后由做烟庄生意及搞运输业的商人董达庭与其购买。该建筑为四进三井,砖木结构2至3层楼房,总进深53米,第一进临街面为骑楼式样2层,面阔5.75米,底层为开敞店堂2单间,楼上作储货及住宿之用,沿街屋前高砌女儿墙,二、三进均为三层楼,楼房前后设双开平开玻窗,窗头上作砖砌弧形窗眉。门头、檐口等处面饰中式花草图案,楼内采用木楼板上铺红阶砖。木楼梯,楼内采用内走廊布置,该商住楼房在继承中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同时,还采用西式墙身,西式玻窗,为南宁市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名称: 南宁会议旧址 h 2 ,m?DPru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该旧址位于河堤路雷屋,1929年,中共广西省在该处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9人,会上,党中央特派员邓小平同志作关于当前政治形势和广西党组织今后任务的重要报告,中共广东省委派贺昌同志作政治报告并传达党的六大精神。会议通过了政治决议案,明确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等任务,并将广西省委改为广西特委,雷经天任特委书记。这次会议在我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它为开辟我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发动百色、龙州起义、建立红色政权制定了方针策略,在广西的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建筑为雷经天同志的祖屋,建筑由一院两进和厨间所组成,面宽10.4米,通进深27米,前院为晒谷场,硬山式砖木结构,盖小青瓦屋脊,青砖清水外墙,占地面积338平方米;该建筑国民党统治时遭破坏,1950年拆毁,屋基仍保留至今。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1981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LRk#4 lk74qU$ tp#ii a -&VbR) _A? a_* 名称: 千人坟 xgo 地点: 广西南宁市郊沙井乡金鸡村 =k= 2 j )xx/di 千人坟位于市郊沙井乡金鸡村马草坪坡黄章岭北面,是座1939年至1940年期间在南宁沙井一带被日寇杀害我同胞的合葬坟,1939年11月24日南宁沦陷,12月日军一支队进驻沙井乡杨村,于柴子、金鸡沿河等地设哨卡,抓捕杀害百姓无数。南宁光复后(1940年),县长方德华命新任乡长郭赞湘派人收殓时许多骨骸零散不全,后经统计除可查明有姓名的85名殉难者外,其余无从查究,因白骨难以数计,故群众称之为千人坟。千人坟座南朝北,外貌为堆土式墓冢,中部封土外以砖砌护围呈半球形墓堆。护围青砖高约50厘米,墓前设墓碑,镶嵌在青砖砌筑的墓门柱之间,墓碑上刻有记录了日寇在南宁的暴行。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立。墓前原设拜台、供台。供台为青砖错逢漫辅,拜台已被毁坏,1995年对该墓进行维修,1996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定为南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SZm ONq/JW$?LV : DUE8hp ;r- QcG5PV 铜鼓陂水利位于市安吉乡永宁村东北面,始建于宋皇佑年间,至民国元年曾八次重修。据史料记载,宋皇佑年间邕州司户参军孔宗旦始建铜鼓陂水利,后崩溃,至明代永乐二年、宣宗、成化、嘉靖重建,又先后崩溃,清顺治、嘉庆、道光也曾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知县沈世培鉴于铜鼓陂水利屡修屡溃的原因,亲自勘测水源,指令苏卢村民修复,宣统三年(1911年)堤再崩决,民国元年(1912年),苏卢村乡绅士苏式芬(字铜溪)集资二万元,另建堤坝于下游(即铜鼓陂现址),并于堤坝的东侧筑渠引水,渠水至今仍能灌溉田地达千余亩,至此,苏卢村村民为感激孔宗旦始建铜鼓陂水利,建起太子庙,至今每年农历四月十九日举行孔宗旦诞辰纪念活动(俗称太子诞)。铜鼓陂水利由堤坝、引渠道组成。堤坝长46.5米,高约5米,泄水口呈喇叭形,护堤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堤坝的两侧有长35米,宽1米,高1.5米的护墙,铜鼓陂水利是南宁市目前发现最早的水利工程,保护好该建筑,对研究南宁的农业史及水利史有重要意义。)cK tc #f3;1( vMX6Bg8 Aiv)C; 名称: 新华街水塔 f)Tq 地点: 广西南宁市新华路 : DMHezaU /LIom1) 位于新华路西段(原仓西门右侧)。1933年-1934年期间,南宁设有一个规模很小的水厂,厂址位于南宁凌铁村;1934年下半年,广西省政府拔款20万(旧币),用以扩大和改进供水设施;并选择靠商业区、地势较高的新华路西段新建一座钢铁水塔。水塔由当时南宁自来水厂筹备设计制造。水泵、水管及钢水塔等器材设备,多数是向设在香港的德国西门子洋行购买,并由谦德公司承建。储水池容量300立方米,供水管最大为300厘米,长约300米,水量约1000吨。1937年6月25日开始供水,基本满足兴宁路、民生路与德邻路等一带的机关、商业用水。同时各街道均安装有消防龙头,且设有零售水站。随着城市供水设备不断更新,该水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于1965年停止使用。南宁市人民政府把水塔作为城市发展历史见证物保留下来。在1985年、2002年曾对新华路水塔进行维修工作。该水塔高35米,采用八条双层钢夹板作立柱,柱与柱之间以钢条交错焊接形成塔架,支撑用钢板焊接的半球形储水池。储水池底部设有开关砝门各一个,300厘米进、出水管直通地面,衔接地面水管。该水塔于1994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lN*Ys iDi bwSRJFqb .-J. ;m?n 位于北宁街47号,该处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清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提督陆荣廷为祭祀马盛治将回春阁改建为马武烈祠,1926年11月2日由严敏任共青团团书记,在此祠建立共青团南宁地委。此后该处成为南宁青年革命斗争的指挥所。南宁知名革命人士如郭先达、何福谦、莫文骅等都是从这里开始革命生涯。旧址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座西向东,该建筑原为三进两廊,现存的第一进及两廊为原建筑。市文物部门于1987年、1995年对该旧址进行维修工作。第一进面宽3间计14.90米,进深10.35米,通高9.6米,檐高5.6米,为硬山式砖木结构,抬梁木屋架,青砖清水外墙,盖小青瓦。正间宽5.27米,门廊深1.90米,台阶5级。两侧次间为耳房,高两层,铺木楼板;正间与二进之间天井深11.59米,宽14.68米,两侧廊宽1.6米,石檐盖小青瓦。第二N)y/ Ya 进于1987年改建为二层混合结构仿古建筑,青砖清水外墙,钢筋混凝土梁柱,抬梁式木屋架盖小青瓦,前后作檐廊,整个格调与第一进基本一致。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于1981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Ha)3iOM .DDg%z NK7H,VT 名称: 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 Qp kKVLi 地点: 广西南宁市朝阳路35号L_THU4j KInUe(g-BdD( Js- pU?0xZH On#;)35M S+O y 名称: 徐汉林烈士陵园 $Y8_6%+T 地点: 广西邕宁县新江乡汉林树vuYOu+ud 7_.f 徐汉林墓位于新江乡汉林树的盘古山顶座面向北,这是县民政局于1957年拨款,把原葬在企沙山的汉林墓搬到盘古山顶的。该墓于1965年改用钢筋水泥结构,成土圆形,底部周长10.25米,高难度1.8米,墓碑高难度2.2米,宽1.2米,厚37cm,碑文为楷书;写徐汉林等23位烈士之墓,墓北20米是徐汉林六角纪念亭(水泥结构),再顺台阶往下半山腰(即台阶左右)是两面间徐汉林纪念亭(砖木结构)。qBT_! )h !Tv?%? 2l hHcJN xB# OcdQu 名称: 滕甫墓 YPe! $ 地点: 广西邕宁县五塘镇沙平村 m; dm|4L v2doC 该墓位于五塘镇沙平村坛 坡后背山西面离村边约100米,圆形,周围用火砖砌成,高1.5米,直径3米。据碑文记载:宋故显祖翰林院大学士田御前参议升六卿三司户部尚书逾耄寿(讳)甫。落款为:龙飞嘉庆贰拾伍年岁次庚辰戌子月甲申日戍。滕甫墓以墓中心为基点,周围半径各15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各5米为控制地带。滕甫墓虽然历史事上没有记录,但在旧邕宁县志曾有记载,历史上到底滕甫到没到过五塘也缺乏依据,尽管如此,滕甫墓的存在,为后人研究中原人口的迁徒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_D%iJg# LIF|bE9kd gbdU 名称: 烟墩岭烽火台 wO7t!35 地点: 广西南宁市亭子乡烟墩村 vH=,.0 ) oaeV 烟墩岭烽火台位于市郊亭子乡烟墩村南侧的烟墩岭上,南为良凤江,东北面为开阔平地,西南面为丘陵地形。据史载,从明代开始在南宁府的周边附近均设驿站,或称辅,清代改称塘,每站相距约十里,每站均设兵防驻,防兵亦称辅兵、或塘兵,逢军事紧急,驿站的辅、塘兵则集柴草烧起烽火,使烟火冲云天,以此相互传递军情,故称烽火台,烽火台是当时传递紧急军事情报所设的设施,烽火台遗址底部周长75米、底部至平台约3.5米、以砂石泥土堆积往上内收呈圆锥形,顶部为一直径4.5米平台,该遗址由于长年受风雨侵蚀,砂土流失严重,地表至今已看不出烽火台的建筑设施,烟墩岭烽火台于1996年被公布为南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0/o7 OX$nQo 71+C . zXZir7NfM 名称: 青山摩岩石刻 Cj8 地点: 广西南宁市青秀山公园 ab.tH$: 所属景区: 南宁市青秀山公园 $ 4m*kQ BMaMf) 青山摩岩石刻位于青秀山公园内的撷青岩上。该石刻是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五月,由左江兵备佥事欧阳瑜勒刻,以纪念王阳明的以文德感化民众之功。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右佥御使,巡抚南赣,明世宗时,被封新建伯,明嘉靖年间奉命来广西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在广西期间曾极力倡导文德感化民众。在南宁创建了一所敷文书院(旧址在今南宁市共和路),宣扬至仁,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因曾筑室阳明洞中,故又称阳明先生。石刻阳明先生过化之地呈橫幅式,坐东面临邕江,石刻阳明先生过化之地8个隶书大字,毎字径约6055厘米,其右侧刻大明嘉靖四十年润五月吉日,左侧为左江道兵佥事门生欧阳瑜刻,左、右两侧字径约55厘米,所谓过化则指圣人具盛德,所经之处,人人无不被感化。青山摩岩石刻1981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poT&-Ic eSfnB_x2 Oeh=gq UvJ; A 名称: 灰窑田贝丘遗址 B&0; 4 地点: 广西南宁市东郊邕江北岸灰窑田岭nw6pV% wT,R0V0 灰窑田贝丘遗址位于南宁市东郊邕江北岸的灰窑田岭。高出水面约10米,南面临江,周围为后天丘陵地形。遗址分布范围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20米,在临江塌方处暴露出厚约2米的螺壳堆积。1977年11月及历年调查均可采集到少量的石器、蚌器、夹砂粗质绳纹红陶片。由于尚未正式发掘,其文化内涵待考究,灰窑田贝丘遗址于1981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EGVM)ur ?-)I+EAnE YJeyIYCs 名称: 罗文村韦氏祖屋 fG68c 地点: 广西南宁市罗文村 tq1CwzRX Z?OwAWz 位于市罗文村内。整座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调查和族谱记载,该建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韦氏的第九代曾任云南曲靖知府韦学修,仿云南地方的建筑特色和知府官署格式所建;祖屋曾于乾隆四十二年、道光一十七年和1981年重修;该祖屋的三进二井均为明代所建;此外在第三进后面现存的二进为清代加建。韦氏祖屋均为硬山抬梁式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清水墙,二天井采用日、月字形铺设,该祖屋基本保存原貌,保护好该建筑,对研究南宁的古代建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q*7 t7 n(Qkrv 名称: 黄旭初旧居 fZ04!R 地点: 广西南宁市明德街53号(原公晏街) 3s.cG?r %VYAd)gC 该建筑位于明德街53号(原公晏街)。西邻原邕宁电报局,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整建筑座西朝东。该旧居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砖木结构三层楼房,整高约10米,四坡屋面盖小青瓦,西南屋面上建有一方形硬山式砖木小阁楼。该楼四周砌女儿墙以天沟排水。室内楼地面铺红阶砖,各层外墙设双开玻璃窗,其中在底层大厅的天面塑有浮雕图案。整幢建筑采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的中西结合式建筑。IW 21T EVp,QV _XJ2fA ) 7+X:LAU 名称: 林氏祖屋 il|1a8M2 地点: 广西南宁市心圩乡四联村ci# ? A(Qy aKz 位于市心圩乡四联村林屋坡内,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康熙二年,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据调查,林氏祖籍属福建莆田,明朝天启年间,为避战乱迁移邕州定居(原居住于现南宁共和路一带);清初期又因避战乱从原住地(现共和路一带)搬迁至现址;林氏祖屋现还悬挂多块刻有骑尉第、进士、熙朝俊父、馨蜚学府等字样的牌匾。该祖屋建筑形式为三进二井大院落,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小青瓦盖屋,叠瓦屋脊,分前院、中屋、后堂,每进正中为厅堂、两侧为耳房,祖屋内的梁柱、门扇花窗等木构件均采用枧木木料,每进立柱数量也各异,头进设六柱,中进十柱,后进十四柱,整个建筑高低有序,二进略高于头进,后进又高于二进,天井内的排水沟筑成官字形,铺以人形的地砖,韵意深刻,林氏祖屋建造讲究,现保存完整,保护好该建筑,对研究南宁历史及民居建设风格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追寻2009-03-25 00:23名称: 南宁商会旧址 b;cdIl!3 地点: 广西南宁市解放路54号 ,5gUl?Il ml? 南宁商会旧址位于解放路54号现兴宁区政府机关内,座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 F=aEpZ 建筑面积约498平方米。原为龙兴寺(始建于唐朝,明朝洪武年间改称天宁寺,清沿袭) jkt_5+S 所在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南宁商务总会。民国四年(1915年)改名 Y! gCMLL 为南宁总商会,清宣统元年(1909年)各商户募捐集资改造修建。民国后,商会将原 -Ty*aov 一进大厅改作礼堂,是南宁工商界人士*、议事的场所。民国十年(1921年)10月24日 _qc#K f ,孙中山大总统出巡抵达南宁,于27日在该礼堂作关于广西善后方针的演讲,1950年 MgNU 南宁商会改组为南宁市工商业联合筹备委员会。该建筑的主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是一座 _J? Dq 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高二层、二层左右后三面设回廊的建筑,室内两榀穿斗式梁架,青 t_-f7fS7 瓦屋面。通面阔13.5米、通进深15.9米、通高11.3米。类似这种穿斗式二层砖木结构的古 By9*1H2R 建筑,目前南宁市已极为少见,南宁商会旧址于2002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NF0%II&xK ,cD 名称: 五圣宫 (;57Vw 地点: 广西邕宁县蒲庙镇 -OA?BEQ=I y1bbILWej 五圣宫位于邕宁县蒲庙镇银峰岭东面脚下,门前为蒲庙街道。据现石碑记始建于1743年,1794、1886年两次重建,其建筑为砖木结构,双层青砖琉璃瓦,分前后两座(进),两边均有侧室,并各有楼、侧门通道,原后正厅有北帝、龙母、天后、伏波、三界五座神像,故称五圣宫。其内外挑檐及墙上端均有浮雕和壁画,前厅顶脊雕有双龙戏珠于中,两头又各有一组表演的人物塑像,厅、室外檐边、顶分别雕塑的石狮及鲤鱼。五圣宫的建筑工艺、美术技能均有独特之处,其颜色至今仍鲜艳如故,为我区五大名庙之一。 f aVV! a8i1Blz 景区名称: 昆仑关战役遗址 Qe a9P 景区又名: 昆仑关 =G|SqaO 景区地点: 邕宁县昆仑镇北四公里的昆仑山东侧 l: ?ra- 6xQT-sUih 位于今南宁市兴宁路红星戏院及市公安局兴宁派出所一带,原在北宋时曾为邕州州署衙门所在地。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1076年),为抵抗交趾(越南)李朝10万人马入侵,知州苏缄带领全城5万军民在邕城奋战,后因外援不至,城被攻破。苏缄以吾义不死于敌手的英雄气慨,率全家大小36人引火自焚,以身殉国。邕城光复后,宋神宗追赠苏缄为奉国节度使,溢号忠勇。邕城人民敬仰他一家崇高品德在原州署衙门废址建起一座苏忠勇祠。以资纪念,相传苏缄爱城隍神,尔后人们又将祠改为城隍庙。1920年在他一家殉难的地方竖立一块刻有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的大石碑,并沿着山坡地势,砌筑石壁护墙。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于200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C-/m 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1076年),为抵抗交趾(越南)李朝10万人马入侵,知州苏缄带领全城5万军民在邕城奋战,后因外援不至,城被攻破。苏缄以吾义不死于敌手的英雄气慨,率全家大小36人引火自焚,以身殉国。 -xz XvWZ ;3kj2 名称: 两湖会馆 F5? 地点: 南宁市解放路38、40号 72X0Tq 4 $wMX 两湖会馆位于市解放路38、40号,座东向西南,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由当时湖南湖北旅邕商人集资兴建而得名。该会馆由前、中、后进组成,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各进之间以天井相隔,总面阔15.5米、总进深45米、占地面积697.5余平方米。前、中进经后期改建,后进主体构架保存完好,其梁柱构件均体现了典型的清代中期南方建筑特征,其梁柱雕刻图案别具一格。保护好该建筑,对研究清代南宁商务活动尤其是南宁与两湖地区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建筑于2001年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PFj9#4 kH4Ai3#g 名称: 梁烈亚故居 #ssN027 地点: 广西南宁市郊江西乡扬美村解放路35号 )QG(WbmpIyc 望火楼,位于新华路1号,民国初年,南宁市区内的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几乎没有什么防火救火设施,在清末原有简陋设施基础上,各街道民众先后自发组织水车公所,1915年,警厅才设立消防一队,人员仅为40多人,直到1933年几经调整改建后,总算有一个防火救火的机构,但是对南宁市的防火救灾还是不足应付,消防队常年经费是向各店铺住户抽取消防捐。1949年12月22日,南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南宁警察局的同时接管了消防队,同时建立了南宁市消防队,1957年2月消防队改称消防大队,1986年12月消防大队改为消防支队。建于1953年的望火楼,是五、六十年代南宁市唯一的消防瞭望设施。原楼内还置有电话、望远镜、报警器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楼大厦增多,其消防报警功能已渐渐失去并停止使用。于1988年停止使用。望火楼座南向北,整座建筑为塔式,八层通高29.4米,主楼面阔18米,进深6.38米,墙厚0.35米,占地面积为115.5平方米,现该楼保存完好,报警钟、值班转椅等器物还存放在第八层。望火楼是我市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保护好该建筑对于研究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南宁市的消防事业以及城市建设有较大的历史意义。该建筑于2001年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ndR 9B E8_ 8T6 HZT:OJ GJ.EaAJ 名称: 中共广西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 y67uH4&Vm 又名: 雷经天故居 b Dg9Pi&uO 相关人物: 雷经天 D&*LBQ/K lu g Uj 中共广西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经天故居):位于市河堤路雷屋17号,座南向北,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现旧址建于清末民国时期。该秘书处原为广西早期共产党员雷经天同志的故居。1929年1月,中共中央巡视员贺昌在香港主持召开广西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将广西临时委员会改为中共广西省委的决定。原决定省委机关设在梧州,因铺保批租及其它问题不能解决,未果。2月初,省委机关改设在南宁中山路,秘书处则设在津头村雷经天故居内。秘书处自设立以后,成为联络、宣传革命的阵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文物部门对该旧址进行维修工作,旧址原有主轴线上的七座建筑和侧廊,抗战时期,由于日军两次(1939、1941年)进驻该建筑,拆走大量的木门、板墙等,解放初期拆除了后面临江的三进,现存前面四进建筑为抬梁穿斗式硬山顶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清水墙,左边另有一排杂物房,总占地面积为550平方米。该旧址2001年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Q-Rqy5y 3 LjeKzL 名称: 冬泳亭 k!doIMj 地点: 南宁市邕江一桥北端 ) p 相关人物: 董必武 毛泽东 ekkq U9 游记诗词: 题冬泳亭记 + vO 0 i+ 冬泳亭位于邕江一桥北端西侧平台上。是为纪念1958年毛泽东主席两次冒着严寒畅游邕江而于1974年兴建的。董必武同志为该亭题名冬泳亭,并撰写题冬泳亭记。该亭为仿古重檐六角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盖金黄色琉璃筒瓦;亭内檐柱六根,在亭南北两面设垂带台阶三级;其余柱间以石凳相连,柱间横梁上各饰一朵木棉花,亭柱、石凳、地台均以水磨石饰面;亭高8.7米,占地面积22平方米。保护好该亭,对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亭于2001年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宁生活版有个加利利的南宁发了: 原创我用个月寻访拍摄了南宁处古迹图片集其中不少地点,相信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感觉非常陌生,对自己城市作更多了解,会有好处相信作者的资料来源于南宁年鉴,我发于此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平时运动或者摄影,可以作为参考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级别 名称 地区 时代 公布年份位置国家级: 顶蛳山贝丘遗址 邕宁县 新石器时期 2001 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东面 自治区级:豹子头贝丘遗址 南宁市区 新石器时期 1981新城区柳沙园艺场(那坝村) 灰窑田贝丘遗址 新石器时期 1981 新城区三岸园艺场 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 1926年 1981 北宁街47号 中共广西“一大”旧址 1929年 1981 河堤路雷屋 革命烈士纪念碑 1956年 1963 人民公园内 新会书院 清 代 2000 解放路42号 昆仑关战役遗址 邕宁县 宾阳县 民国时期 1994 邕宁县昆仑镇昆仑村及宾阳县境内部份 石船(前)头贝丘遗址 邕宁县 新石器时期 1981 良庆镇那黄村北面邕江南岸 青龙江贝丘遗址 新石器时期 1981 长塘镇定西村北面的青龙江口 天窝贝丘遗址址 新石器时期 1981 长塘镇天窝村东面的邕江南岸 明秀园 武鸣县 民国时期 1988 县城西郊蒙村附近 思恩府试院 宾阳县 清代 2000 宾州镇宾阳职业中专内 六合坚固大宅颂碑 上林县 唐咸道四年(863) 1963 澄泰乡洋渡村石牛山 智城碑 周神功一年(697) 1994 覃排乡爱长村下石检屯 智城垌古城垌遗址遗址 唐代 1994 覃排乡爱长村下石检屯 伏波庙 横县 明代、清代 1994 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 市县级:镇宁炮台 南宁市区 民国6年(1917) 1982 人民公园内 粤东会馆 清 代 1982 壮志路22号 青秀山摩崖石刻 明 代 1983 青秀山公园内 董 泉 明 代 1983 青秀山公园内 新华路水塔 民国26年(1937) 1994 新华路南段 千人坟 民国30年(1941) 1996 江南区沙井镇乐贤村黄章岭 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 民国30年(1941) 1996 植物路自治区第一保育院内 烟墩岭烽火台 明 代 1996 江南区烟墩脚村烟墩岭院内 那龙恐龙出土点 中生代白垩纪 1996 城北区那龙镇大石村石火岭 魁星楼 清 代 1996 永新区江西镇扬美村希望小学内 黄氏家族民居 清 代 2001 中尧南路东三里88号 望火楼 1953年 2001 新华路1号 西关路铁桥 民国23年(1934) 2001 西关路北段 雷沛鸿故居 清代 2001 河堤路雷屋16号 中共广西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经天故居) 1929年 2001 河堤路雷屋17号 梁烈亚故居 清 代 2001 永新区江西镇扬美村解放路35号 两湖会馆 清 代 2001 解放路38-40号 冬泳亭 1974年 2001 邕江一桥北端西南面 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 民国8年(1919) 2001 朝阳路5号 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址 北宋 2002 兴宁路西二里 南宁商会旧址 清代 2002 解放路54号 黄旭初旧居 民国时期 2002 明德街53号 邕宁电报局旧址 民国11年(1922) 2002 明德街55号 南宁会议旧址 1958年 2002 新民路明园饭店内 广西省体育场门楼 1954年 2002 桃源路62号 陶公馆 民国24年(1935) 2002 河堤一街37号 安徽会馆 清代 2002 石巷口12号 董达庭商住楼 民国时期 2002 解放路35-1号、37号 邕江防洪古堤 清代 2002 邕江一桥北端东侧的江边 林氏祖屋 明代、清代 2002 城北区心圩镇四联村林屋 罗文村韦氏祖屋 明代、清代 2002 城北区罗文村 铜鼓陂水利 清代 2002 城北区安吉街道办事处永宁村东北面 金狮巷民居群 清代至民国时期 2002 兴宁路西二里50、52、54、56、58、60、62、64、66、68号 那北咀贝丘遗址 邕宁县 新石器时期 1989 长塘镇五合村那窝坡南面邕江边 凌屋贝丘遗址 新石器时期 1989 长塘镇五合村 五圣宫 清 代 1989 蒲庙镇团结街55号 那莲戏台 清 代 1989 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 北帝庙 清 代 1989 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 新江桥(皇赐桥) 清 代 1989 新江镇新江街北端 雷婆岭石刻 清 代 1989 镇龙乡那蒙村雷婆岭 斑峰书院 清 代 1998 刘圩镇刘圩街 腾甫墓 宋 代 1989 五塘镇沙平村 徐汉林烈士墓桥) 1950年 1998 新江镇汉林村 岜勋贝丘遗址 武鸣县 新石器时期 1998 锣圩镇岜勋村水响龙水岸 蜡烛山遗址 新石器时期 1988 双桥镇伏林村敢汉山附近 文江塔 清 代 1988 县城渡头河与西江汇流处 潭李塔 清 代 1988 罗波镇天马村潭李屯 陆荣廷墓 民国时期 1983 城厢镇大皇后村 剧院石狮(一对) 民国时期 1988 县城剧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