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音乐为何物 音乐是蓝天上飘拂着的缕缕白云,是山涧汇聚而成的潺潺流水,是草原上奔腾千里的马群,是雪域高原上最虔诚的祝福,是长江大河不舍昼夜的滚滚波涛,是佛寺、道观与耶稣教堂里的声声祈祷,是天地人和的艺术音符,是自然音符与人类心灵音符的艺术再现,是社会人生的文化符号和艺术音响,是民族心灵的艺术展示,是人类情感的艺术交流与融通。 音乐的构成要素有三,即天、地、人。“天”为宇宙自然,音乐是来自大自然的艺术音响与文化符号;“地”为地域,音乐艺术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人”,人类是音乐艺术的主体,人的心灵与情感交流是音乐艺术得以产生与繁荣发展的根基,人所制造的音乐旋律与各种乐器也是音乐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 音乐欣赏没有国界,没有民族隔膜,没有时空界限,没有语言文字障碍,音乐那动人心弦的旋律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艺术,音乐那优美的艺术境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中国人对音乐的认识,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思索过程,但总体上能切中肯綮:一是注意到音乐之声来源于人的心灵,二是注意到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节奏旋律,三是注意到八种乐器能演奏出不同的音乐之声。 秦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卷五“大乐”指出:“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认为音乐产生于人的审美欲望与天地自然的有机结合,产生于天地阴阳的和谐统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宫商角徵羽,为“五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为“八音”,是八种乐器演奏出的声音。这就是说,汉人对“音”字的理解,就是“音乐”,是“五声”与“八音”的代名词。 乐,繁体字即“樂”。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云:“樂,五声八音之总名。”“樂”之为音乐,从汉字文化原型来分析,樂,从白,从二幺,从木。其中之“白”,意义有二:一为“首”,故置于“首”部;二为秋色,如说文解字解释说:“西方色也。”尔雅疏云:“秋之气和,则色白。”幺,说文解字云:“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木,是指树木支撑着的舞台。这样,我们可以对“樂”作出文化原型的解释:秋收时节,一群小孩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载歌载舞,与大人们共同欢庆丰收的喜悦。所以,中国先民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欢乐。二、大音希声 老子是道家音乐的先驱者。老子崇尚“无为”之道、自然之道,注重“天籁之音”,故倡言“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是道家崇尚的音乐美学的最高境界与音乐批评的最高标准。老子言“大”,老子四十一章有所谓“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语:若辱之白为“大白”,无隅之方为“大方”,晚成之器为“大器”,希声之音为“大音”,无形之象为“大象”。这“大”者,包含宇宙,至大至高也。音乐之大,在于“希声”,在于“无声”。 希声之乐,无声之乐,是“天籁之音”,来源于天地自然,而非人为的做作。这是我们理解与诠释“大音希声”论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对老子“大音希声”论作道家文化阐释的一种宇宙观念。 西汉辞赋家扬雄解难云:“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齐于庸人之听。” 唐人高郢(742813),字公楚,卫州人,撰有无声乐赋、吴公子听乐赋与献凯乐赋等音乐美学之作。他的无声乐赋,秉承老子“大音希声”之论,倡言无声之乐。他指出: 乐而无声,和之至;声而有象,乐之器。特饬(chi,同“饰”)乐以彰物,非克和之大义,故保和而遗饰,然后至乐之道备。乐不可以见,见之非乐也,是乐之形;乐不可以闻,闻之非乐也,是乐之声。天广其覆,地厚其生,四时和,万物成,绸媪煦妪,何乐能名? 这段议论极其精彩,如金声玉振,掷地有声,是对老子“大音希声”的恰当诠释。他认为:音乐而无声,是和谐到了极点;有声而富有形象,是各种乐器的演奏。刻意修饰,使音乐能够表达事物,不是达到和谐之美的正道;故保全音乐的和谐,而放弃雕饰之工,然后才能构造理想的音乐境界。音乐不可以见到,见到的不是音乐,而是音乐的外形;音乐不可以闻到,闻到的不是音乐,而是音乐的声响。天之广覆育着万物,地之厚滋养着生命,四时交替,自然和谐,万物乃得以生成。这种化育万物的自然至和之美,是可以和任何音乐媲美的。饬乐:修饰音乐,进行艺术加工。彰物:扬声,使乐声响亮。覆:覆育,指天地养育万物。细组:万物因相互作用而变化。煦妪:抚育成长。 其后,唐人杨发,则作大音希声赋,直接生发老子“大音希声”之论,称“声本无形,感物而会,生彼寂寞,归乎静泰。含藏于金石之中,缄默于肺肠之外。喻春雷之不震,时至则兴;比洪钟之未撞,扣之斯大。静胜允合于人心,玄同远符于天籁”,他认为“大道冲漠,至音希微;叩于寂而音远,求于躁而道违”。 三、音乐与大音希声 春秋战国时期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难怪人们都说知音难觅,那一把焦尾琴默默地浅唱了多久,才遇到了一个能听懂高山流水的人。世人多以为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错杂才是技艺的高超,珠落玉盘、泪如珠洒的繁复才是感情的真切表达。殊不知,一曲高山流水,唱尽多少岁月蹁跹,吟尽多少心路跌宕,在这看似平静如水的琴乐中,正是回归本真的纯净之美啊。 当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高山流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纯净、脱俗的意境,那种试图将自我的心身往返于红尘与彼岸之间的升华时,就可以结合老子的这种“虚无”、“大有大无”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来帮助我们发挥音乐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准确地理解作品。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由此再看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子的“大音希声”,我们便可略有所悟了。“大音”尽管是感官所不能把握的对象,但仍是可以由心灵给予把握和认识的。在聆听梅花三弄中,有时会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沉醉于超乎音响之上的意境。不知是由乐引发了象,还是由物表现了乐。人在其中已不重要,虚无的与乐融为一体,进而化在乐所描绘的象中,忘“我”了。在中国古老的道家思想中,要达到“忘我”这一超凡脱俗的境界,是要通过个人不断的心性修炼来实现的。以乐教人,修身养性,音乐所起的道德教化作用,正是此曲与中国古代哲学融合的最好表现。对于音乐或诗文的声律来说,有无相生,有声和无声是相反相成、相比较而存在、相衬托而益彰的。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很接近于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的境界。不过,如果没有这之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等的“有声”,也就不会有在一定条件下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便说:“大音希声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庶几乎。聆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乐中音声之作与止,交织辅佐,相宣互衬寂之与音,或为先声,或为遗响,当声之无,有声之用,是以有绝响阒响之静,亦有蕴响酝响之静,静故曰希声,虽希声而蕴响酝响,是谓大音。乐止响息之时太久,则静之与声若长别久暌,疏阔遗忘,不复相关交接。琵琶行此时二字最宜着眼,上文亦曰声暂歇,正谓声与声之间隔必暂而非永,方能蓄孕大音也。”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到,钱钟书认为的“希声”是有限制的无声,是“此时”无声,这种恰到好处的“希声”才能胜过“有声”,称为“大音”。 4、 结语 老子通过“大音希声”这一命题正面说明了“大音”作为音乐的本原性存在,是一种存在论化了的本源发生式构成。音乐的本源既不是现成的客观之“物”,也不是现成的主体之“心”,而是心与物之间在各种境遇和时机中的交感。老子所表述的音乐思想是与哲学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意境,不仅深深影响着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在现今艺术发展中也仍具有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豫园飞天课件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软件开发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宣传海报设计制作服务合同
- 2025吊装合同协议:城市景观设施吊装施工合同
- 2025版三方协议附加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附加协议
- 2025年度电子元器件采购委托合同范本
- 2025版摊铺机设备租赁与道路施工安全验收与评价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安防监控技术合同
- 说课小蝌蚪变青蛙课件
- 红酒品鉴科普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临床研究课题验收报告
- 扳机点(激痛点)疗法(理论及实操演示附全身激痛点分布图)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村级换届业务培训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医院数据分级分类制度
-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课件
- GB/T 22838.5-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
- 议论文阅读训练10篇(附答案及解析)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
- 《市场营销英语》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