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文选练习题 论语习题一(学而、爲政、里仁、公冶长)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B蟹六跪而二鳌。(荀子劝学)C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D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2下列属于定语后置的是( )A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庄子盗跖)B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C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荀子天论)D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3吕氏春秋重言:“子邪,言伐吕者?”与此句语法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不患人之不己知。(论语学而)B快哉此风!(宋玉风赋)C有一媪名黄道婆者。(陶宗仪辍耕录)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4下列句子含有介词省略现象的是( )A魏王遗楚王美人。(战国策楚策)B赐也何敢望回?(论语公冶长)C齐威王问病孙子。(孙子威王问)D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5选出下列“是”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知之为制止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二、填空题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敏于事而慎于言,( ),可谓好学也矣。2子曰:“( ),可以为师矣。”3子月:“学而不思则罔,(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中“喻”字的意思是( )。5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其中“再”的意思是( )。6宋代朱熹把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 )与( )合称为“四书”。 7论语共二十篇,内容包括( )、( )、( )和( )等四个方面,语言简而易晓,含蓄有致,为( )体典范。8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句中“于”字是( )词,有( )的意思;“与”是( )词,“诛”是( )之意。该句译成现代汉语是()。三、解释划线词的词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四、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五、分析划线词的语法现象1吾日三省吾身。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吾道一以贯之。4敝之而无撼。5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六、给文章加标点,并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附近来远鲁哀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谕臣齐景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节用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孔子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降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齐景公奢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于节用 论语习题二(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一、 选择题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C贤哉,回也。(论语雍也)D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2下列“是”字是指示代词的是( )A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B余是尔所嫁人之父也。(论语死伪篇)C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D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战国策赵策) 3下列句子有宾语前置的是( )A胥之义兄为戮于楚。(史记吴太伯世家)B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C子卿尚复谁为乎?(汉书苏武传)D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论语尧曰) 4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下列句子与此句语法现象不同类的是( )A水自奚至?(吕氏春秋贵直)B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C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D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5下列句子含有介词宾语省略现象的是( )A竖子不足与谋。(史记项羽本纪)B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C赤也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D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二、 解释划线的文言词语1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3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4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5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 若圣与仁,则吾岂取?抑为之而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三、 指出并分析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 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 四、 填空题1子曰:“德之不修,( ),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择其善者而从之()。4有颜回者好学,( ),不二过。5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亡”通( )。6何有于我哉?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古代( )为一军,诸侯大国有三军。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的意思是( ),“不舍昼夜”的意思是( )。“斯”是( )词。9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已”的意思是( )。10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抑”是( )词,这里有( ) 的意思。 五、 标点并翻译下段文字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习题三(乡党、先进、顔渊)一、填空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反映了孔子情怀。2“季氏富于周公”中“于”字的用法是 。3“闻斯行诸?”中“诸”是 的合音字,从语法上讲,是兼 和 两个词类。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中“为之小”是 结构,意思是 。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句中“去”意为 ,“逼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中“去”的意思是 。6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句中前一个“退”意思是 ,后一个“退”的用法是 。“兼人”的意思是 。7“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率尔”的意思是 。8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民”的用法是 ,意思是 。9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摄”的意思是 ,“师旅”指 。10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比及”的意思是 ,“方”的意思是 11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坐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中“希”,即,这里的意思是。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C贤哉,回也。(论语雍也)D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2下列判断句用来解释原因的是( )A管仲非仁者乎?(论语宪问)B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C桓公九合诸侯,比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D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3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上)B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论语颜渊)C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汉书项羽传)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左传庄工十年)4下列省略句中,含有蒙后省的是(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B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C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D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正月)三、解释句中加粗的词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3有若对曰:“盍 乎?4苟子之不欲,虽赏之而不窃。5异乎三子者之撰。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7由也兼人,故退之。8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四、辨析下列句中的近义词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世叔讨论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 习题四(子路、先问、卫灵公、季氏)1、 填空题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 而已矣。2 ,则言不顺。言不顺, 。事不成,则 。3子曰:“ ,必有近忧。4 ,勿施于人。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三句的大意是.6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微”的意思是 ,“其”是 词,有 的意思。“被”通 ,“被发左衽”的意思是 。二、选择题(1)说明下列判断句各属于哪种类型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隆中对)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鸿门宴)3且人非尧舜。(李白与韩荆州诗)4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国语勾践栖会稽)5是是帚彗。(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2)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B蟹六跪而二鳌。(荀子劝学)C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D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3)下列属于谓语前置的是( )A快哉此风!(宋玉风赋)B莫若我也。(公羊传僖公五年)C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D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微子)(4)下列句子有定语兼代中心语而中心词省略现象的是( )A庖丁为文慧君解牛。(庄子养生主)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C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D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5)下列句子含有兼语省略现象的是(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B晋人伐诸蒲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C卜偃使大夫拜。(左传僖公二十二年)D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6)下列句子含有谓语省略的是( )A子路行,以告。(论语微子)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C上医医国,其次疾。(国语晋语)D晋侯将伐郑。(左传成公六年)(7)下列句子含有主语省略现象的是( )A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B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年)C孔子曰:“喏,吾将仕矣。”(论语阳货)D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左传定公四年)(8)下列属于谓语前置的是( )A快哉此风!(宋玉风赋)B莫若我也。(公羊传僖公五年)C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D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微子)三、解释句中划线的词1君子于其言也,无所苟而已矣。2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4过而不改,是为过也。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四、分析下列句子中特殊的文言语法现象1必也,正名乎?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3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五、标点并翻译下段文字,注意其中的使动用法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 习题五(阳货子张)一、填空1“乡原,德之贼也”是 句,谓语是 ,“原”通 ,意为 。2“怀其宝而迷其邦”中“怀”是 词类,意为 ,“怀宝”比喻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中“是”是 词,作 成分,意为 。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中“食”是 之意。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美而矜不能”句中“贤、善、不能”是形容词用如 ,“矜”的意思是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韩,天下之咽喉。(战国策秦策四)B段,郑伯弟也。(谷梁传隐公元年)C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战国策魏策)E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2下列句子含有判断句的是( )A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C是他春带愁来。(辛弃疾祝英台近)D“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E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3下列句子含有被动句的是( )A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史记滑稽列传)B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寄氏)C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D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E蹙错受戮,周魏见辜。(李陵答苏武书)4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B盗者孰谓?(公羊传定公八年)C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E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5下列句子含有宾语省略现象的是( )A子路行,以告。(论语微子)B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吕氏春秋权勋)C相如闻,不肯与会。(廉蔺列传)D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E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车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左传僖公十五年)三、解释加粗词,注意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意义1归孔子豚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植其木而芸。4过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丰巢快递柜广告合同范本
- 合作协议签定后具体合同
- 办公写字楼租房合同范本
- 先开工后签合同协议范本
- 合伙开淘宝商城合同范本
- 外销代步车加工合同协议
- 口腔诊所转让合同协议书
- 入学通知书与就业协议书
- 农田免租金种植合同范本
- 农村老宅基地出卖协议书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3)-2-1-药物的跨膜转运
- 幼小衔接资料合集汇总
-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 储油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表
- 传媒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标准版)
- 缺血性肠病完整版本课件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 设备出厂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