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壕吏教学设计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成文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借助课下注释读通诗意。 2理解老妇的“苦”和吏 “怒”的内涵。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2延伸读诗,感受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他忧国忧民的圣人情怀。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杜甫在“国难”与“民苦”之间的矛盾心理,走进其悲天悯人的苦闷灵魂。新设计1、小组合作,解决疑难。2、反复诵读,读出诗歌内涵。学情分析课文内容并不复杂,八年级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并不困难。根据对学生的学情预设,学生对文本认识的不足和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没有结合背景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学生难以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本文构思巧妙,学生无法体会课文“藏问于答”的方式背后蕴含的作者这样设计的苦心。基于对以上学情的了解,教学的重点是反复诵读,理解人物情感和作者的情怀。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2.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国难”与“民苦”之间的矛盾心理,感受其悲天悯人的情怀。教学过程【导入】由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导入。【活动】初读感知(1) 读准字音。检查预习,指名朗读。(2) 读出节奏。五言诗断句 212、23、221.举例讲解:暮 投 石壕村吏呼 一何 怒存者 且 偷生(3) 读通内容。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组内互动交流,合作分享。班内共同解决小组内有疑义的句子。(4) 读懂情感。1、 背景介绍。了解历史背景,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唐肃宗乾元元年春天,由于指挥不统一,唐军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 诗人杜甫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赶赴华州上任。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了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于是他根据目睹的现实,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蕴含的感情最为复杂。2、 读懂老妇的“苦”和吏的“怒”。 学生根据具体的诗句朗读并分析如何看待老妇的“苦”和吏的“怒”,品读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和丰富性。 丧子之痛 凶横残暴军务在身,不得违抗老妇的“苦” 生活艰苦 官吏的“怒” 焦急战事吃紧,人员缺少 憎恶战争,又要支持 担心抓不到男丁,误时误事 “暮”、“投”、“村”。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 “夜”、“捉”。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鱼肉百姓,“捉人”的手段狠毒。 “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3、 读懂作者的情感。师导:当一个国家陷入战争,人民的命运就与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一方面是国难,一方面是民苦,官吏也好、百姓也罢、诗人自己也罢,都是这场战争大浪潮上颠簸的小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挣扎,也有看不到希望又在无限盼望的苦痛。诗人更是如此,对官吏的理解和对百姓的同情让他虽不曾上战场亦备受煎熬。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份量!】 (五)拓展阅读体会诗人圣人情怀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心忧天下推己及人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老吾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